用于为电池系统调温的调温装置和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7162发布日期:2020-03-24 21:4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用于为电池系统调温的调温装置和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具有至少一个电池部件的电池系统调温的调温装置,调温装置具有在流动方向上输送调温流体的调温管路,其中,该调温管路具有前行部段、回行部段、第一调温支路和第二调温支路,第一调温支路具有与前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一流入口和与回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一流出口,第二调温支路具有与前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二流入口和与回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二流出口,其中,第一调温支路和第二调温支路还在流体力学上相互并联并且分别具有调温部段,用于给电池系统的电池部件调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池部件和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器在现代技术设备中被广泛采用,例如用在电动车中。这种蓄电器的可能实施方式例如是锂离子电池。为了提升这样的电池的效率,例如还知道了将多个单独电池部件、尤其是例如电池单元在一个电池层级中电气并联接线。为了获得进一步提升,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电池层级串联成电池堆。为此,尤其可以叠置这些单独的电池层级并将其导电相连。

在电池系统运行期间大多出现不容忽视的发热。但是,过低的电池系统温度也有碍于电池系统的有效运行。给电池系统、尤其是电池系统的单独电池部件调温因此大多是不可避免的。在电池部件或整个电池系统处的热损伤可以通过设置调温装置而得以避免。已知的调温装置通常具有调温管路,在其中调温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流动。通过将调温管路、例如调温管路的调温部段导热连接至电池系统的单独电池部件,电池部件的热能(换句话说是余热)可以被调温流体吸收并且从电池部件送走或者通过调温流体将热能送至电池子系统并向其散发。

在已知的用于给具有多个电池部件的电池系统调温的调温装置中,根据现有技术可以规定,调温管路蜿蜒地延伸经过电池系统的至少一个部段或甚至整个电池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调温管路到达电池系统的多个区域且最好是全部区域,由此,可以提供调温装置的调温功能并分散于整个电池系统。但是,调温管路的这种蜿蜒布置的缺点是,调温流体温度因从电池部件吸收热能或向电池部件散发热能而在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不断升高或降低,故这种调温装置的调温功率沿调温管路逐渐递减。

替代地,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调温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调温管路被分为多个调温支路。调温支路从调温管路的前行部段分支出并且又通入回行部段,其中,根据现有技术还知道了,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在前行部段中和在回行部段中基本相反,因此对于流过前行部段、各自调温支路和回行部段的调温流体的单独流动路径,至少示意性地出现基本呈u形的形状。单独流动路径的调温支路从同一个前行部段和同一个回行部段分支出,从而它们相互衔接叠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单独的调温支路能以具有至少基本相同的温度的调温流体来运行,从而可相比于蜿蜒布置的单独调温管路提高调温功率。但是,用于单独调温支路的u形流动路径的交叠总体上具有截然不同的长度,从而也大多会自动导致单独的调温支路中的调温流体的压力和/或体积流有明显差别。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调温装置的这个实施方式中,因此也可能在单独调温支路中出现截然不同的调温功率。

由此,可能在电池系统中针对单独的电池部件出现不同的温度负荷。这可能导致电池系统内的单独电池部件的不同的老化速度,由此又可能缩短整个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至少部分消除前述的缺点。本发明的任务尤其是以廉价且简单的方式提供一种调温装置以及一种电池系统,借此可以总体上改善电池系统的调温,在这里,尤其对于调温装置的调温管路的单独的调温支路可以提供至少基本相似的调温流体性能例如像温度、压力和/或体积流。

前述任务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调温装置以及通过一种具有并列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电池系统来完成。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细节来自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在此,关于本发明的调温装置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显然也与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相关地是适用的,反之亦然,因此关于对这些发明方面的公开内容总是相互参照或可相互参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给具有至少一个电池部件的电池系统调温的调温装置,该调温装置具有在流动方向上输送调温流体的调温管路,其中,该调温管路具有前行部段、回行部段、第一调温支路和第二调温支路,第一调温支路具有与前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一流入口和与回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一流出口,第二调温支路具有与前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二流入口和与回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二流出口,其中,第一调温支路和第二调温支路还在流体力学上相互并联并且分别具有调温部段,用于给电池系统的电池部件调温。根据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的特点是,第二调温支路的第二流入口关于流动方向在前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第一流入口的下游,且第二调温支路的第二流出口关于流动方向在回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第一流出口的下游。

通过本发明的调温装置,可以实现对电池系统或电池系统的电池部件的调温。为此,该调温装置具有调温管路,其设计用于在流动方向上输送调温流体。该调温流体例如能以气体、液体和/或混合状态的形式存在。调温管路分支为至少两个调温支路,其中,所述调温支路在调温管路的前行部段或者调温管路的回行部段上进行分支或并合。单独的调温支路分别具有流入口,其与该前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调温支路在回行部段中并合至调温管路,在这里,调温支路分别具有流出口,流出口又与回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调温支路和第二调温支路在流体力学上相互并联。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可以实现以下设想,即,该调温流体的温度针对全部所流过的调温支路类似地或最好甚至至少基本相同地来设计,因为它们全都从相同的前行部段分支出。

对本发明重要的是现在规定,关于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单独调温支路的流入口在前行部段上的布置顺序与单独调温支路的流出口在回行部段上的布置顺序一样。这是如此做到的,第二调温支路的第二流入口关于流动方向在前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第一流入口下游,并且同时第二调温支路的第二流出口关于流动方向在回行部段上也布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第一流出口的下游。换句话说,作为第一个从前行部段分支出的调温支路也作为第一个又通入回行部段。同时,在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作为下一个从前行部段分支出的调温支路相应地也作为下一个通入回行部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所述至少两个调温支路的流动路径的长度总体上至少相似,即换句话说,流过第一调温支路的调温流体仅在前行部段中走过较短的流动路径且为此在回行部段中走过较长的流动路径,而流过第二调温支路的调温流体在前行部段中走过较长的流动路径且为此在回行部段中走过较短的流动路径。总体上,由此可以如上述的那样使调温流体经由单独的调温支路的流动路径的长度均等。除了如上所述使调温流体在单独的调温支路中具有至少基本相似的温度外,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调温流体在单独的调温支路中的压力和/或体积流均等。因此,本发明的调温装置设计如下,它能针对所有调温支路提供至少基本相同的调温功率。由此可以实现调温装置针对所有调温支路的相同或至少相似的调温功率且由此最好是由调温装置调温的电池系统电池部件的相同的或至少相似的温度负荷。所述电池部件的由温度决定的老化过程因此大多也相同地或至少基本相同地进行。因为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受到承受负荷最大、尤其承受温度负荷的且由此大多首先失效的电池部件的限制,故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延长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可以规定,该调温管路具有至少一个第三调温支路,其具有与前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三流入口和与回行部段流体连通相连的第三流出口,其中,第三调温支路的第三流入口关于流动方向在前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第一流入口的下游以及第二调温支路的第二流入口的上游,第三调温支路的第三流出口关于流动方向在回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第一流出口的下游以及第二调温支路的第二流出口的上游。因为设有第三调温支路,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也尤其为电池系统的另一个电池部件调温。可以由此实现对比较复杂的电池系统和尤其具有多个电池部件的电池系统的调温。第三调温支路又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第三调温支路借此与所述前行部段和回行部段相连。第三调温支路也如此安置在整个调温管路中,即,总体上在本发明调温装置的这个实施方式中所有调温支路的流入口关于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在前行部段上也具有与在回行部段上的所有调温支路的流出口一样的顺序。这可以由此做到,即,第三调温支路的流入口在前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流入口下游,并在前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二调温支路的流入口的上游。类似情况适用于第三调温支路的流出口,其在回行部段安置在第一调温支路的流出口下游,在回行部段上安置在第二调温支路的流出口上游。关于第一和第二调温支路的布置所描述的全部优点因此也可以利用三个调温支路来提供,尤其是也针对较多的待调温的电池部件。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也可以具有多个第三调温支路,由此,电池系统的可调温的电池部件的数量可以被继续增大。与前三个调温支路的布置相似地,每个附加布置的调温支路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满足如下条件,即,全部调温支路的流入口和流出口在前行部段或回行部段上的顺序是一样的。因此,在所有调温支路中,调温流体能以至少基本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压力和相同的体积流来提供。因此,本发明调温装置在所有调温支路中的调温功率也可以在所有调温支路中达到相同或至少基本相同。

另外,可以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规定,对于调温管路的两个调温支路,其流入口在前行部段上的前行间隔和其流出口在回行部段上的回行间隔是一样长的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于这两个调温支路使调温流体在所述调温支路中具有相似的和/或甚至相同的流动路径。这基于以下理由,即,在各调温支路内的调温流体流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单独调温支路的流动路径长度的区别仅在于前行间隔的或回行间隔的长度。这尤其是基于以下理由,即,调温流体仅在第一调温支路中流过回行间隔,以及调温流体仅在第二调温支路中流过前行间隔。由于前行间隔和回行间隔一样长或至少基本一样长,故可以很简单地提供相似的和/或相同的流动路径。尤其优选地,这两个具有相同的前行间隔和回行间隔的调温支路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前行部段和回行部段上。此外,并不相邻的调温支路、即通过至少另一个调温支路相互分隔开的调温支路也可以具有同样的前行部段长度或回行部段长度。对于相互间隔较远的调温支路对,也由此可以提供相似的和/或甚至相同的流动路径。尤其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对于所有调温支路对合适的是,前行间隔和回行间隔是一样长的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经过所有调温支路的所有可能的流动路径成为一样长的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流动路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过所有调温支路可提供的调温功率的相同性。

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也优选可以设计如下,前行部段具有前行起点,而回行部段具有回行终点,在这里,前行起点关于流动方向布置在该前行部段与其中一个调温支路的初次流体连通连接处之前,回行终点关于流动方向布置在回行部段与其中一个调温支路的最后流体连通连接处之后,在这里,在前行起点和回行终点之间的流动路径还对于所有调温支路是一样长的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通过这种一样长的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流动路径,尤其可以使流动经过单独调温支路的调温流体的压力和/或体积流是相同的或至少基本相同的。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针对所有的调温支路提供相同的或至少基本相同的调温功率。前行起点在调温管路中被如此限定,即,在流动方向上在前行起点之前没有分支出调温支路。与此相似地,回行终点在调温管路或回行部段中被如此限定,即,在回行终点之后绝不会有调温支路并入。从前行起点流动至回行终点的调温流体因此不可避免地流过其中一个所述调温支路。

与单独的调温支路或单独的前行部段或回行部段的长度无关地,可以通过所有流动路径的整体均等性很简单地使调温流体的压力和/或体积流对于所有调温支路也是相同的或至少基本相同的。在调温支路的调温部段一样长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情况下,可尤其通过下述方式实现所有流动路径的均等性,即,对于所有调温支路对,前行间隔和回行间隔一样长或至少基本一样长。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可以规定,该调温管路具有至少一个节流装置,其用于调节流动的调温流体的压力和/或体积流,其中,该至少一个节流装置布置在前行部段中和/或在调温支路中布置在调温部段之前和/或在调温支路中布置在调温部段之后和/或布置在回行部段中。尤其优选地,可以在多个且尤其全部的所述位置上设置节流装置。通过这种节流装置,尤其可以实现对该调温流体的压力和/或体积流的附加调节。由此可以对流动的调温流体进行还更好的控制、调节和/或监控。在整个电池系统中的电池部件的温度负荷的较高一致性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

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也可以设计如下,该前行部段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与调温支路的流入口流体连通相连的前行支路,和/或该回行部段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与调温支路的流出口流体连通相连的回行支路。换句话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供级联的调温系统。从前行部段分支出多个前行支路,从中又分支出单独的调温支路。调温支路通入回行支路,回行支路又通入回行部段。为了获得本发明的优点,所述前行支路和回行支路也如此安置在前行部段或回行部段上,即,在流动方向上自前行部段分支的顺序与回行支路通入回行部段的顺序相同。换句话说,在两个前行支路和两个回行支路的情况下,自前行部段分支出第二前行支路的分支点布置在第一前行支路的分支点之后,第二回行支路通入回行部段的通入点也在第一回行支路通入回行部段的通入点之后。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利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来给具有更多电池部件的更大型的电池系统调温。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可以规定,调温支路的流入口与前行部段的同一分支开口流体连通相连,和/或调温支路的流出口与该前行部段的同一并合开口流体连通相连。换句话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供调温支路自前行部段的星形分支或调温支路在回行部段上的星形并合。相同的或至少基本相同的流动路径可以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单独的调温支路的相应长度来保证。

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也还可以规定,该调温装置具有泵装置,其用于产生调温流体在调温管路中在流动方向上的流动。通过这样的泵装置尤其可以使调温流体在流动方向上的流动被设计成可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这样的泵装置例如也可以如下使用,调温流体的压力和/或体积流可被改变。由此可以实现对电池系统的电池部件的更好的调温。

此外,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中还可以规定,该调温装置具有用于从调温流体中汲取热能的换热器,其中,该换热器在流动方向上在回行部段后流体连通地布置在调温管路中。通过例如最好设计用于将热能从调温流体散发至调温装置周围环境的这样的换热器,可以很简单地提供调温装置的调温功能,尤其是通过调温装置冷却电池部件。也可通过该换热器将热能输入调温流体。在此情况下,作为本发明调温装置的任务的一部分,通过该换热器来更好地将热能散发至电池部件(换句话说使电池部件变热)。换热器最好在回行部段后流体连通地布置在调温管路中,由此调温流体可从中流过,它从电池部件中吸收热能或将热能散发至电池部件。在换热器中,从调温流体中汲取所述热能且例如最好将其散发至周围环境。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将最好例如通过换热器汲取自周围环境的热能输入到调温流体中。换句话说,调温流体在换热器之后又具有较低的或较高的温度并且能最好在完整闭合的循环系统内又流过该调温管路且又被供给该调温支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该任务通过一种电池系统来完成,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池部件和调温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特点是,该调温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来构成。关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调温装置所明确描述的全部的优点因此也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池系统来提供,其具备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这种调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特点可以是,电池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电池部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池部件中的每一个对应配属有调温装置的至少一个调温支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个所述电池部件可通过调温装置的相应配属的调温支路被调温。换句话说,电池系统中没有未调温的电池部件。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针对电池系统的每个所述电池部件设置调温装置的多个调温支路。各自电池部件的更好的调温可由此实现。

尤其优选地,本发明的电池系统可以如下改进,各自配属于电池部件的调温支路在流体力学上并联,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电池部件电气串联。通过这种方式,尤其可以做到单独电池部件的电气连接与单独电池部件借助调温装置的调温无关联。尤其优选地,该电池部件例如可设计成电池层级,这意味着呈多个安置在一个层级内的电池单元的联合体形式。尤其优选地,可通过这种方式来给由多个电气串联的电池层级构成的整个电池堆调温。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也可以设计如下,该至少一个电池部件被设计成如下部件之一:

-电池单元,

-电池单元组,

-电池层级,

-电池层级组,

-电池堆。

此名单是非穷举性的,因此只要有意义且可行,所述至少一个电池部件也可以被设计成其它部件形式。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来自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述的说明。在此,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分别可以单独地或在任何组合中对本发明是重要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在示例范围内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显然,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只要在技术上有意义就可以相互自由组合,而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具有相同功能和工作方式的零部件在附图中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示意性示出了:

图1示出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示出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3示出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4示出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80,其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电池系统80的电池部件81是电池单元,为了更好概览起见,仅其中一个电池部件带有附图标记,该电池单元以单独电池单元组的形式组合。示出了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的如下区域,该区域设计用于给其中三个所述电池部件81调温。调温流体70在流动方向71上被引导经过调温管路2。调温管路2尤其具有前行部段10、回行部段20和在两者之间延伸的调温支路30、40、50。第一调温支路30通过第一流入口31与前行部段10流体连通相连,第一调温支路30的第一流出口32又与回行部段20流体连通相连。第一调温支路30还具有调温部段60,其设计用于给相应的电池部件81调温。相似地,第二调温支路40和第三调温支路50也分别具有流入口41、51以及流出口42、52,它们用于将第二调温支路40和第三调温支路50流体连通连接至前行部段10和回行部段20。对本发明重要的是,单独的流入口31、41、51关于调温流体70的流动方向71如此与前行部段10流体连通相连,即,其顺序对应于流出口32、42、52也与回行部段20流体连通相连的顺序。换句话说,在前行部段10上,第二调温支路40的第二流出口41安置在第三调温支路50的第三流出口51下游,第三流出口51又在第一调温支路30的第一流出口31下游。相应地,第二调温支路40的第二流出口42设置在第三调温支路50的第三流出口52的下游,第三流出口52又在第一调温支路30的第一流出口32的下游。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可以使最好延伸于前行部段10中的前行起点11与回行部段20中的回行终点21之间的流动路径6对于全部的调温支路30、40、50是一样长的或至少基本一样长。前行间隔12延伸经过沿流动方向71在此举例画出的第一调温支路30的第一流入口31和第三调温支路50的第三流入口51之间的距离,且其与相应流出口32、52之间的回行间隔22相同或至少基本相同,由此可以很简单地提供一样长或至少基本一样长的流动路径6。总之,通过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且尤其通过调温支路30、40、50的具体布置和与前行部段10或回行部段20的流体连通相连,可使用于全部调温支路30、40、50及其调温部段60的调温流体70一方面具有相似的或最好相同的温度,另一方面也还具有相同的调温流体70的压力和/或体积流。由此可以提供针对所有调温支路30、40、50相似地或最好甚至相同地设计的调温功率。电池系统80的单独电池部件81的不同的温度负荷可由此得以避免。单独电池部件81的不同老化速度和进而总体上本发明的电池系统80的使用寿命的缩短可由此得以避免。

在图2中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80的另一实施方式。相比于图1,电池系统80具有明显更多的电池部件81。为了更好概览起见,在电池部件81中又仅有一个单独电池部件81带有附图标记。电池部件81又是分组组合的电池单元,其中,电池单元组又分别安置在一个电池层级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电池系统80具有三个这样的电池层级,它们最好可以电气串联。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在此实施方式中除了其如图1已描述的零部件外还分别针对每个电池层级具有前行支路14和回行支路24。前行支路14从前行部段10分支出并与前行部段10流体连通相连。类似地,回行支路24通入回行部段20并也与之流体连通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的单独的调温支路30、40、50在每个所述前行支路14和回行支路24之间延伸。单独的调温支路30、40、50与各自前行支路14或回行支路24的连接的顺序对应于在图1中关于前行部段10和回行部段20所有于此描述的性能和优点。通过这种方式,对于由前行支路14、回行支路24和设于它们之间的调温支路30、40、50构成的每个所述部段,可以提供与调温流体70的温度、压力和/或体积流相关的、针对每个所述调温支路30、40、50的相同的优点和性能。此外,前行支路14的与调温流体70的流动方向71相关的分支点也按照与回行支路24在回行部段20上的相同安置顺序布置在前行部段10上。所出现的流动路径6针对三个举例的调温支路30、40、50被绘制出。通过上述相应排布前行支路14和回行支路24的分支点顺序以及调温支路30、40、50的流入口31、41、51或流出口32、42、52的顺序,又可以使这些流动路径6一样长或至少基本一样长。因此,对于在此如所述的那样布置在电池层级中的全部的电池部件81,可以提供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的相同的或至少基本相同的调温功率。

图3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8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设计成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除了已经描述的对本发明重要的第一调温支路30和第二调温支路40或其流入口31、41和流出口32、42在调温管路2的前行部段10或回行部段20上的排布顺序外,在此实施方式中尤其示出了节流件5。节流件5例如可以在前行部段10中在单独调温支路30、40内布置在调温部段60之前以及之后,但也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布置在回行部段20中。通过这种节流装置5,尤其可以附加调整、设定和/或控制调温流体70的压力和/或体积流。由此可在单独调温支路30、40中更精确地设定调温功率,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温部段60针对电池系统80的各个电池部件81实现。另外,在此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泵装置3,其设计用于实现调温流体70在流动方向71上的流动。通过泵装置3,也尤其可以影响、尤其调节且控制调温流体70的压力和/或体积流。另外,同时画出了换热器4,其在调温管路2中安置在回行部段20之后。通过这样的换热器4,尤其可以至少部分又从调温流体70汲走在调温部段60中所吸收的热能并且例如散发至周围环境。尤其是由此可在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中很简单地提供具有完整闭合的调温管路2的循环系统。

图4示出具有本发明的调温装置1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8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除了已经关于其它附图所描述的部件例如像泵装置3、第一调温支路30和第二调温支路40以及其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外,图4还示出在前行部段10中可以设置分支开口13,它不仅与第一调温支路30的第一流入口31、也与第二调温支路40的第二流入口41流体连通相连。类似地,回行部段20可以具有并合开口23,其可与第一调温支路30的第一流出口32和第二调温支路40的第二流出口42流体连通相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很简单且尤其短的前行部段10或回行部段20。在此实施方式中,尤其可通过各自调温支路30、40的个别长度来保证提供例如经过所有调温支路30、40的相同的流动路径6(在此未画出)。

附图标记

1调温装置

2调温管路

3泵装置

4换热器

5节流装置

6流动路径

10前行部段

11前行起点

12前行间隔

13分支开口

14前行支路

20回行部段

21回行终点

22回行间隔

23并合开口

24回行支路

30第一调温支路

31第一流入口

32第一流出口

40第二调温支路

41第二流入口

42第二流出口

50第三调温支路

51第三流入口

52第三流出口

60调温部段

70调温流体

71流动方向

80电池系统

81电池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