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424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信号传输与转化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家居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智能家居也是未来家居的发展趋势。如此就需要将传统家居(比如沙发)与电性元件相融合。

现有技术中,受限于沙发等家居质地柔软的特性,电性元件在沙发内常常无法稳定安设,易发生电性元件随沙发的形变而与周围的柔软物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偏离安装位置,导致电性元件与外部设备配合不稳定,不仅降低电性元件的使用效能,同时还存有导致电性元件发生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性元件在沙发等质地柔软的家居内易随家居的形变而移动进而无法稳定安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包括底座组件、罩体和压触按钮,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信号转换器,所述罩体开设有容置通腔,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底座组件外且所述信号转换器容置于所述容置通腔内,所述压触按钮活动卡设于所述容置通腔中且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触发端相抵接,所述罩体的外壁凸出延伸形成有若干用于加强所述罩体与外界部件连接的结合力的止动凸条。

进一步地,各所述止动凸条的外端部均朝向所述罩体的上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止动凸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于所述罩体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且相邻的两所述止动凸条之间形成有缓冲通槽。

进一步地,各所述止动凸条均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触按钮的下端向两侧延伸形成有两凸钮,所述容置通腔的内壁上端相应地开设有两限位孔,各所述凸钮与各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并插设配合,所述压触按钮的下端还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触发端压触配合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触发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台和底座,所述安装台安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信号转换器固定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罩体的下边缘与所述底座的上边缘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台均位于所述容置通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有若干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均开设有装配台阶,所述安装台的外边缘嵌设固定于所述装配台阶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有至少一个限位卡扣,各所述限位卡扣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各所述限位卡扣的上端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安装台的外边缘伸入并卡设于各所述卡接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还向上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各所述限位凸条均与所述底座外边缘间隔设置且形成有限位卡槽,所述罩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边,各所述限位凸边与各所述限位卡槽一一对应并卡接配合,所述罩体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还向上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倒扣,各所述限位凹槽与各所述限位倒扣一一对应,且各所述限位倒扣分别扣设于各所述限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转换器的下端设有若干传输针脚,各所述传输针脚均穿过所述安装台并向下延伸出所述安装台的下端,所述底座下端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性连接线的连通孔,所述电性连接线穿过所述连通孔并与各所述传输针脚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电性连接器,所述电性连接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台上且与所述电性连接线相连接,所述罩体的上端开设有适配孔,所述电性连接器的上端外边缘与所述适配孔的孔边缘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性连接器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通过设置底座组件、罩体和压触按钮,那么底座组件包括的信号转换器便可稳定的安设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中,继而信号转换器便可在压触按钮的压触下被激发并向外界发出电信号。通过在罩体内开设容置通腔,那么信号转换器便可容置于容置通腔中,进而免受来自外界损害。而通过在罩体的外壁设置止动凸条,那么当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周围存在较为柔软的物质的环境下进行装配使用时,止动凸条便可插设入柔软物质之中,进而增大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与外部柔软物质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和外部柔软物质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与外部设备稳定配合,使用效能不降低,避免了由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外部柔软物质中随意发生位移而发生短路进而引发火灾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罩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底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底座组件 11—安装台 12—信号转换器

13—底座 14—支撑柱 15—装配台阶

16—限位卡扣 17—卡接槽 18—限位凸条

19—限位卡槽 20—罩体 21—容置通腔

22—止动凸条 23—缓冲通槽 24—适配孔

25—固定边台 26—定位圆锥 30—压触按钮

31—凸钮 32—触发部 111—限位倒扣

112—触发端 113—传输针脚 114—连通孔

115—电性连接线 116—电性连接器 117—连接针脚

211—限位凸边 212—限位凹槽 213—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1~5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包括底座组件10、罩体20和压触按钮30,底座组件10包括信号转换器12,罩体20开设有容置通腔21,罩体20罩设于底座组件10外且信号转换器12容置于容置通腔21内,压触按钮30活动卡设于容置通腔21中且与信号转换器12的触发端112相抵接,罩体20的外壁凸出延伸形成有若干用于加强罩体20与外界部件连接的结合力的止动凸条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通过设置底座组件10、罩体20和压触按钮30,那么底座组件10的信号转换器12便可稳定的安设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中,继而信号转换器12便可在压触按钮30的压触下被激发并向外界发出电信号。通过在罩体20内开设容置通腔21,那么信号转换器12便可容置于容置通腔21中,进而免受来自外界损害。而通过在罩体20的外壁设置止动凸条22,那么当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周围存在较为柔软的物质的环境下进行装配使用时,止动凸条22便可插设入柔软物质之中,进而增大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与外部柔软物质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和外部柔软物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当柔软物质受到外力压迫而发生弹性变形时,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便可随外部柔软物质一同发生位移,但两者彼此之间却不发生相对位移,那么当外力撤去,外部柔软物质恢复初始形态时,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又可随外部柔软物质回复到初始位置,进而保证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外部柔软物质中装配安设时,其始终不会与周围的柔软物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不会偏离安装位置。如此也就保证了安设于柔软物质内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与外部设备稳定配合,进而保证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使用效能不降低,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外部柔软物质中随意发生位移而发生短路进而引发火灾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止动凸条22的外端部均朝向罩体20的上端倾斜设置。具体地,各止动凸条22与罩体20的外壁相结合处和各装配条均为圆角过渡,各装配条的外端部亦均为圆角。

进一步地,通过将各止动凸条22的外端部均朝向罩体20的上端倾斜设置,那么各止动凸条22便能够与罩体20的外壁形成锐角,进而当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相对于外部柔软介质有朝向止动凸条22倾斜方向移动的倾向时,那么各装配条便能够卡设入外部柔软介质中,进而就可有效阻止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相对于外部柔软介质有朝向止动凸条22倾斜方向移动,如此便进一步阻止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相对于外部柔软介质发生相对位移。

更进一步地,通过各止动凸条22与罩体20相结合处均设为圆角过渡。如此,各止动凸条22与罩体20的结合处便不易因为应力集中现象而萌生裂纹,进而也就避免了止动凸条22断裂脱离于罩体20的外壁。而通过使得各装配条的外端部均为圆角,那么止动凸条22的外端部就可免于与外部柔软介质发生刮擦,进而保证了止动凸条22周围的外部柔软介质始终保持完好。

可选地,罩体20的外壁与止动凸条22均可由金属材料制成,那么当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内有静电聚集时,静电便可沿罩体20的外壁传递到止动凸条22处,并由止动凸条22释放至外界,如此便起到了消除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内部静电的作用,进而避免了由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内部静电积聚而产生火花进而引燃外部柔软介质导致火灾发生的危险情况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各止动凸条22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于罩体20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且相邻的两止动凸条22之间形成有缓冲通槽23。同时,各止动凸条22均为弹性件。具体地,相邻的两止动凸条22之间间距相等,罩体20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设有的止动凸条22的数量保持一致且均优选为5~10个。

进一步地,通过将各止动凸条22相互平行且等间距间隔布置于罩体20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且相邻的两止动凸条22之间形成有缓冲通槽23。如此,由于各止动凸条22相互平行且等间距间隔布置,那罩体20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各止动凸条22所形成的缓冲通槽23内所容置的外部柔软介质的体积及质量便能够保持一致,进而便使得罩体20的相对两侧的外壁所受到的外部柔软介质所施加的力相一致,那么就避免了由于的相对两侧的外壁所受到的外部施加力不一致而使得罩体20向受力较大的一侧偏斜的情况发生,如此也就进一步提高了装设有止动凸条22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外部柔软介质中的止动性。

优选地,罩体20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设有的止动凸条22的数量均为7个,如此便使得止动凸条22的装设难度与装设有止动凸条22的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在外部柔软介质中的止动性之间达到了平衡,既也就是避免了由于止动凸条22的数量设置过多,而导致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整体制造成本显著上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止动凸条22的数量设置不足,而使得止动凸条22的止动性能不足进而导致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易相对于外部柔软介质发生滑移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通过将止动凸条22设定为弹性件,那么就避免了止动凸条22在触碰到硬物时承受突然发生的冲击力而断裂失效,同时也提高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复杂条件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服役能力。

优选地,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竖向整体尺寸为25~30mm。具体地,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的竖向整体尺寸可以为25mm、26mm、27mm、28mm、29mm或者30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压触按钮30的下端向两侧延伸形成有两凸钮31,容置通腔21的内壁上端相应地开设有两限位孔213,各凸钮31与各限位孔213一一对应并插设配合,压触按钮30的下端还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与信号转换器12的触发端112压触配合的触发部32,触发部32与信号转换器12的触发端112相抵接。具体地,各凸钮31与各限位孔213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各凸钮31与各限位孔213一一对应并插设配合,且凸钮31与限位孔213之间存留有适当的间隙,如此压触按钮30便可实现与罩体20的活动连接,进而压触按钮30便可相对于罩体20发生转动并接触到信号转换器12的触发端112,实现对信号转换器12的触发。

更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压触按钮30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触发部32,那么触发部32便可在压触按钮30相对于罩体20的转动过程中抵触到信号转换器12的触发端112并给予触发端112一定的压力,那么信号转换器12在感受到压力信号后便能够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同时将电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如此就实现了通过按动压触按钮30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底座组件10还包括安装台11和底座13,安装台11安设于底座13上,信号转换器12固定于安装台11上,罩体20的下边缘与底座1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且底座13和安装台11均位于容置通腔21内。

进一步地,通过将安装台11安设于底座13上,如此安装台11便实现了在底座组件10内的稳固固定。而通过将信号转化器12固定于安装台11上,那么信号转化器12便可免于直接与底座13固定安装,如此便获得了更为充足的装配空间。而使得罩体20的下边缘与底座1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且使得底座13和安装台11均位于容置通腔21内,如此底座13和安装台11便得到了罩体20的有效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底座13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有若干支撑柱14,各支撑柱14的上端均开设有装配台阶15,安装台11的外边缘嵌设固定于装配台阶15中,底座组件10还包括有至少一个限位卡扣16,各限位卡扣16的下端与底座13的上端固定连接,各限位卡扣16的上端形成有卡接槽17,安装台11的外边缘伸入并卡设于各卡接槽17中。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安装台11的外边缘嵌设固定于底座13的支撑柱14上端开设的装配台阶15中,那么由于装配台阶15较易成型,且安装台11的外边缘与装配台阶15的配合操作简单易行,如此安装台11与底座13便实现了简易且稳固的装配连接。

优选地,支撑柱1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支撑柱14对应于安装台11的一侧,另一个支撑柱14则对应于安装台11的相对的另一侧,如此三个支撑柱14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关系并为安装台11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力。同时,通过将支撑柱14的数量限定为三个,如此就避免了支撑柱14的数量过多而使得底座组件10的制造成本上升,也避免了支撑柱14的数量过少而造成底座13对安装台11的支撑不稳的现象发生。

更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各限位卡扣16的下端与底座13的上端固定连接,并使得安装台11的外边缘嵌设于各限位卡扣16的卡接槽17中。如此便进一步提升了安装台11与底座13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地,限位卡扣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限位卡扣16分别对应于安装台11未配合有支撑柱14的两侧。如此,安装台11的周围外边缘便通过各支撑柱14和各限位卡扣16实现了与底座13的稳固连接,进而也保证了安设于安装台11上的信号转换器12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底座13的上端还向上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条18,各限位凸条18均与底座13外边缘间隔设置且形成有限位卡槽19,罩体20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边211,各限位凸边211与各限位卡槽19一一对应并卡接配合,罩体20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212,底座13的上端还向上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倒扣111,各限位凹槽212与各限位倒扣111一一对应,且各限位倒扣111分别扣设于各限位凹槽212中。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各限位凸条18与各限位卡槽19卡接配合,那么底座13与罩体20便首先实现了精确的无缝对接,继而保证了外界杂物不会自底座13与罩体20的间隙处进入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内部而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其次也能够使得底座13与罩体20稳固的装配连接。

更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各限位倒扣111分别扣设于各限位凹槽212中,那么底座13与罩体20便能够进一步稳定连接,且保证了罩体20与底座13不会由于受到外界的拉力而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信号转换器12的下端设有若干传输针脚113,各传输针脚113均穿过安装台11并向下延伸出安装台11的下端,底座13下端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性连接线115的连通孔114,电性连接线115穿过连通孔114并与各传输针脚113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在信号转换器12的下端设置传输针脚113,并使得传输针脚113与电性连接线115电性连通,那么当压触按钮30触发信号转换器12时,信号转换器12便可将压触开关给予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继而通过传输针脚113传输到电性连接线115,再由电性连接线115将电信号传输到外界相关设备。

优选地,信号转换器12的数量为两个,压触按钮30的触发部32的数量也相应为两个。如此,通过设置两个信号转换器12,那么就实现了触发不同的信号转换器12以输出不同的电信号,继而实现了对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外部设备发送不同的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底座组件10还包括电性连接器116,电性连接器116的下端固定于安装台11上且与电性连接线115相连接,罩体20的上端开设有适配孔24,电性连接器116的上端外边缘与适配孔24的孔边缘相抵接以使电性连接器116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电性连接器116的下端还可设有连接针脚117,且连接针脚117与电性连接线115电性连接。如此,电性连接器116便实现了与电性连接线115电性连接。更进一步地,电性连接器116具体为USB输入端口。如此外部设备比如移动终端等便可通过USB输入端口与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电性连通,而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又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通,进而外接电源便可通过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实现为移动终端等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罩体20上端还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固定边台25,固定边台25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若干用于与外界固定物配合定位的定位圆锥26。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固定边台25,那么固定边台25便可卡设于外界柔软介质的表层,如此便进一步限制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外界柔软介质的相对运动。同时,又由于罩体20的外壁还设有若干止动凸条22,那么固定边台25便能够与止动凸条22一同配合作用,使得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被牢牢固定于外界柔软介质中,如此便进一步地提升了新型嵌入式外接电源控制器装配于外界柔软介质中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