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798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中P2混动技术解决方案较为流行,P2方案中电机通过离合器分别与发动机和变速箱相连接,由于受到整车布置空间的影响,目前主流的P2方案驱动电机多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方案,这种绕组形式本体的发热量较大,又受布置空间的限制对于电机的散热制造了很大的困难,在采用水冷却方案的同时由于端部热量无法直接传递给机壳故而降低了散热的效率,此外集中绕组的端部特殊连接方式对电机的耐冲击性能也提出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以达到提升绕组的对外散热能力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包括电机水套和设在电机水套内的铜线绕组,所述铜线绕组的端部和电机水套之间设有导热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水套包括机壳外套和机壳内套,机壳内套和机壳外套的两侧均设有端盖,所述导热树脂设在机壳内套和端盖以及铜线绕组的端部之间。

所述导热树脂为环形结构。

所述铜线绕组的两端部均设有导热树脂。

所述导热树脂通过填充设置在铜线绕组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设计合理,绕组与机壳之间通过填充导热树脂连接,提升了绕组的对外散热能力;填充后绕组端部被整体固化,对端部连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升了电机的整体耐冲击性能;包裹后的定子绕组端部的耐油液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局部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径向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组件示意图。

图中:

1.电机水套、101.机壳外套、102.机壳内套、103.前端盖、104.后端盖、2.导热树脂、3.定子组件、301.绝缘支架、302.铜线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混合动力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结构,包括电机水套1和设在电机水套1内的铜线绕组302,铜线绕组的端部和电机水套之间设有导热树脂2。优选的,导热树脂2通过填充设置在铜线绕组的端部。

填充导热树脂2连接,提升了绕组的对外散热能力;填充后绕组端部被整体固化,对端部连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提升了电机的整体耐冲击性能;包裹后的定子组件3端部的耐油液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电机水套1包括机壳外套101和机壳内套102,机壳内套和机壳外套的两侧均设有端盖,分别为前端盖103和后端盖104,导热树脂2设在机壳内套和端盖以及铜线绕组的端部之间。即铜线绕组两端部的导热树脂对称设置。

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和设在定子外的绝缘支架301,绝缘支架外缠绕有铜线绕组302;铜线绕组端部的导热树脂2为环形结构。导热树脂2可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或其它导热性能好的树脂。

在工装的保证下对定子铜绕组端部空间用导热树脂进行填充,这样铜绕组端部与机壳内套之间用导热树脂连接从而提升了绕组端部的散热能力,此外铜绕组端部通过导热树脂固化为一体能够有效保证端部连接的可靠性。通过端部填充的导热树脂,有效改善了定子绕组的散热条件,同时由于绕组端部一体式固化,绕组的耐冲击、耐油液腐蚀性能得到提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