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793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燃油汽车排放所造成的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和石油资源的渐趋匮乏,开发低排放、低油耗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界的紧迫任务。故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驱动电机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目前主流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中P2混动技术解决方案较为流行,该技术投资较少,只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中间加入一个电机和分离式离合器,发动机和变速箱无需大的改变,即可实现混动效果,能够有效节省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整体开发成本,目前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动和强混,相应的节油效率可高达30%,而且该方案也是国家政策补贴引导鼓励的技术开发方向,故而开发潜力巨大。为了能够更好的节约电机布置空间一般在设计电机部件经常采用集中绕组方案,对应的电机发热量大,散热空间有限,需要保证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才能保证稳定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以达到散热效果好,电机运行稳定可靠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包括电机外套和电机内套,所述电机内套位于电机外套的内圈,所述电机外套和电机内套之间设有水道,所述电机外套上设有均与水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套和电机内套配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电机外套和电机内套外边缘焊接相连。

所述电机内套的外缘上设有水道槽,电机内套和电机外套配合后在水道槽位置处形成水道。

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排设置,水道槽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水道槽的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设计合理,机壳内部通冷却水进行定子绕组的强制冷却,散热效果好,电机运行稳定可靠;采用单独的冷却水路进行电机本体的冷却,更易于实现根据实时监测的电机绕组温度进行冷却水条件的控制;在冷却水套内外套之间布置两个环形密封圈,确保电机壳体的密封性,大大降低壳体泄露导致的电机故障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出水口、2.进水口、3.电机外套、4.电机内套、5.密封圈、6.水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包括电机外套3和电机内套4,电机内套4位于电机外套3的内圈,定子组件设在电机内套的内侧。

电机外套3和电机内套4之间设有水道,电机外套上设有均与水道相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1。

机壳内部通冷却水进行定子绕组的强制冷却,散热效果好,电机运行稳定可靠;采用单独的冷却水路进行电机本体的冷却,更易于实现根据实时监测的电机绕组温度进行冷却水条件的控制。

电机外套和电机内套配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5,电机外套和电机内套外边缘焊接相连;电机内套的外缘上设有水道槽6,电机内套和电机外套配合后在水道槽位置处形成水道;电机内套在水道槽的两侧配合面上均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5设在环形凹槽中。

出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实现根据实测温度进行调整冷却水条件。电机内套的外缘上的水道槽非整环形通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排设置,水道槽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水道槽的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

根据电机设计的外形尺寸要求,设计内外分离式的电机水套,内套上开设一条用于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流道,并流道两侧分别开设一条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凹槽,在内外套组装完成后通过焊接工艺将内外水套进行连接,从而达到提升电机水套强度进行密封性进一步提升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