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5531发布日期:2020-08-14 20:1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除了常规的正面带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外,还出现了许多正面无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没有了主栅线的遮挡,能够增强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吸收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现在测试太阳电池的主要方式是采用上下探针排结构的测试刀,测试刀通过探针排接触电池片的正反面主栅线,能够完成电流和电压参数的测试。但是,无主栅太阳电池的正面仅有细栅线,细栅线布置较为密集,测试所需测试刀的探针排数量便会增多,这样会存在挡光、受力不均和装配困难等问题,明显降低了测试效率,故难以满足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测试装置,其能够解决目前采用电压测试刀测试无主栅太阳能电池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测试装置,其包括:基座、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多个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多个第二复位弹簧组件、多个第一紧固调整组件、多个第二紧固调整组件和多根测试线,其中,

所述基座为中通结构,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一外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二内侧壁和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基座第一内侧壁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其第二内侧壁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

所述基座第一外侧壁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其第二外侧壁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

所述基座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滚轴和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相对设置,第一滚轴通过支架a与所述基座第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滚轴通过支架b与所述基座第一侧面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之间均匀间隔地排布有多根所述测试线,每根所述测试线的第一端绕过第一滚轴变向后穿过第一复位弹簧组件与第一紧固调整组件固定连接,穿过第一复位弹簧组件的所述测试线通过锁定件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固定连接;每根所述测试线的第二端绕过第二滚轴变向后穿过第二复位弹簧组件与第二紧固调整组件固定连接,穿过第二复位弹簧组件的所述测试线通过锁定件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均匀排布的多根测试线能够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多根细栅线接触,并形成若干交叉接触点,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和电压直接通过交叉接触点传给测试线,再通过测试线传给检测器,大大增加了测试效果;

(2)本实用新型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能够对测试线的变形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轻测试线的变形损耗,降低维修率,增加测试装置;

(3)本实用新型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和第二复位弹簧组件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测试线形变状态,为测试装置的多次使用提供方便,并减少测试线的变形损耗;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和第二复位弹簧组件的配合,能够使测试线上的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有助于测试线与细栅线的充分接触,增强了测试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穿线柱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侧壁与所述基座第一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槽和贯穿第一固定座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两者的轴线共线且相连通;所述第一穿线柱为具有a端开口和b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穿线柱a端的截面径长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长,所述第一穿线柱的b端依次穿过第一容纳槽和第一通孔,并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作自由升降移动;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穿线柱上,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穿线柱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侧壁与所述基座第二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槽和贯穿第二固定座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容纳槽两者的轴线共线且相连通;所述第二穿线柱为具有c端开口和d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穿线柱c端的截面径长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长,所述第二穿线柱的d端依次穿过第二容纳槽和第二通孔,并沿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方向作自由升降移动;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穿线柱上,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将接触太阳能电池变形后的测试线进行复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避免了手动调节测试线张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座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第一穿线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一侧壁与所述基座第一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座上远离所述基座第一外侧面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压线孔,所述第一压线孔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座与所述第一穿线通孔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压线孔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压线孔后,将穿过所述第一穿线通孔的测试线压住;

所述第二紧固调整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座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座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第二穿线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一侧壁与所述基座第二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远离所述基座第二外侧面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压线孔,所述第二压线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座与所述第二穿线通孔垂直连通;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压线孔匹配,所述第二定位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压线孔后,将穿过所述第二穿线通孔的测试线压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定位件能够固定或松开穿过第一压线孔的测试线;通过第二定位件能够固定或松开穿过第二压线孔的测试线,这样能够方便调节测试线张力,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压线孔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压线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线孔沿第一穿线通孔延伸方向平行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压线孔沿第二穿线通孔延伸方向平行分布;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压线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压线孔一一对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第一压线孔和多个第二压线孔能够实现对测试线的微调;同时多个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能够对装置起到一定安全保护作用,防止测试线滑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所述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套设在所述测试线上,所述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随所述测试线穿过所述第一穿线通孔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将所述测试线夹持套压住;

所述第二紧固调整组件还包括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所述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套设在所述测试线上,所述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随所述测试线穿过所述第二穿线通孔时,所述第二定位件将所述测试线夹持套压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和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能够分别方便第一定位件压住测试线和第二定位件压住测试线,从而提高调解效率,方便操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均为定位螺栓或定位螺钉。

进一步,所述测试线采用铜线、银线和镀金铜线中至少一种。更进一步,所述测试线为镀金铜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镀金铜线测试线具有耐磨损、电阻率低等优点,能够减少测试时的电能损耗,从而提高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第一复位弹簧组件、第二复位弹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的第一穿线柱、第二穿线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11、第一内侧壁,12、第二内侧壁,13、第一外侧壁,14、第二外侧壁;

2、第一滚轴;

3、第二滚轴;

4、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1、第一固定座,42、第一容纳槽,43、第一通孔,44、第一穿线柱,45、a端,46、b端,47、第一弹簧;

5、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1、第二固定座,52、第二容纳槽,53、第二通孔,54、第二穿线柱,55、c端,56、d端,57、第二弹簧;

6、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1、第一定位座,62、第一穿线通孔,63、第一压线孔,64、第一定位件;

7、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1、第二定位座,72、第二穿线通孔,73、第二压线孔,74、第二定位件;

8、测试线;

9、锁定件;

101、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

102、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

111、支架a;

112、支架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是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方式一

本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的测试装置,结合图1至图5,其包括:基座1、第一滚轴2、第二滚轴3、多个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多个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多个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多个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和多根测试线8,其中,

所述基座1为中通结构,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内侧壁11和第一外侧壁13以及相对的第二内侧壁12和第二外侧壁14,所述第一内侧壁11与所述第二内侧壁12相对设置;

所述基座1第一内侧壁11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其第二内侧壁12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

所述基座1第一外侧壁13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其第二外侧壁14上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

所述基座1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滚轴2和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轴3,所述第一滚轴2和所述第二滚轴3相对设置,第一滚轴2通过支架a111与所述基座1第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滚轴3通过支架b112与所述基座1第一侧面固定连接;

在所述第一滚轴2和所述第二滚轴3之间均匀间隔地排布有多根所述测试线8,每根所述测试线8的第一端绕过第一滚轴2变向后穿过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与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固定连接,穿过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的所述测试线8通过锁定件9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固定连接;每根所述测试线8的第二端绕过第二滚轴3变向后穿过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与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固定连接,穿过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的所述测试线8通过锁定件9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固定连接。

本方式能够解决目前采用电压测试刀测试无主栅太阳能电池效率低的问题。

本方式均匀排布的多根测试线8能够与太阳能电池的多根细栅线接触,并形成若干交叉接触点,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和电压直接通过交叉接触点传给测试线8,再通过测试线8传给检测器,大大增加了测试效果;第一滚轴2和第二滚轴3能够对测试线8的变形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轻测试线8的变形损耗,降低维修率,增加测试装置;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和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测试线8形变状态,为测试装置的多次使用提供方便,并减少测试线8的变形损耗;通过第一滚轴2、第二滚轴3、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和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的配合,能够使测试线8上的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有助于测试线8与细栅线的充分接触,增强了测试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测试线8采用铜线、铝线、镀银铜线、镀金铜线或铜铍合金线中至少一种。更进一步,所述测试线8为镀金铜线。

还可以理解的,上述用于固定测试线8和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的锁定件9为公知技术。具体的,本方式采用的锁定件9是冷压端子,测试线8被固定在冷压端子内,冷压端子的连接端与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上的连接槽固定,从而实现测试线8与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固定。

为了提高复位效果,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一穿线柱44和第一弹簧47,所述第一固定座41的侧壁与所述基座1第一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41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槽42和贯穿第一固定座41的第一通孔43,所述第一通孔43与所述第一容纳槽42两者的轴线共线且相连通;所述第一穿线柱44为具有a端45开口和b端46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穿线柱44的a端45的截面径长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3内径长,所述第一穿线柱44的b端46依次穿过第一容纳槽42和第一通孔43,并沿所述第一通孔43的延伸方向作自由升降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7套设在所述第一穿线柱44上,且所述第一弹簧47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42内;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包括第二固定座51、第二穿线柱54和第二弹簧57,所述第二固定座51的侧壁与所述基座1第二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51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槽52和贯穿第二固定座51的第二通孔53,所述第二通孔53与所述第二容纳槽52两者的轴线共线且相连通;所述第二穿线柱54为具有c端55开口和d端56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穿线柱54的c端55的截面径长大于所述第二通孔53内径长,所述第二穿线柱54的d端56依次穿过第二容纳槽52和第二通孔53,并沿所述第二通孔53朝向方向作自由升降移动;所述第二弹簧57套设在所述第二穿线柱54上,且所述第二弹簧57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52内。

这样,通过第一弹簧47和第二弹簧57能够将接触太阳能电池变形后的测试线8进行复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避免了手动调节测试线8张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和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结构相同,故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的结构示图可参照图5和图6。

其中,上述支架a和支架b均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这里,我们也给出一种具体的结构,支架a111由两根相对的第一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一滚轴2设置在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支架b112由两根相对的第二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二滚轴3设置在两根第二支撑杆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式的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和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提供几种可选的方式。

方式二

本方式与方式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包括第一定位座61和第一定位件64,所述第一定位座6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座61的第一穿线通孔62,所述第一定位座61的一侧壁与所述基座1第一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座61上远离所述基座1第一外侧面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压线孔63,所述第一压线孔63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座61与所述第一穿线通孔62垂直连通;所述第一定位件64与所述第一压线孔63匹配,所述第一定位件64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压线孔63后,将穿过所述第一穿线通孔62的测试线8压住;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包括第二定位座71和第二定位件74,所述第二定位座7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座71的第二穿线通孔72,所述第二定位座71的一侧壁与所述基座1第二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座71上远离所述基座1第二外侧面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压线孔73,所述第二压线孔73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座71与所述第二穿线通孔72垂直连通;所述第二定位件74与所述第二压线孔73匹配,所述第二定位件74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压线孔73后,将穿过所述第二穿线通孔72的测试线8压住。

这样,通过第一定位件64能够固定或松开穿过第一压线孔63的测试线8;通过第二定位件74能够固定或松开穿过第二压线孔73的测试线8,这样能够方便调节测试线8张力,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64和所述第二定位件74均为定位螺栓或定位螺钉。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测试线8是穿过所述第一穿线柱44的中空结构后,通过锁定件9与第一穿线柱44固定连接;所述测试线8是穿过所述第二穿线柱54的中空结构后,通过锁定件9与第二穿线柱54固定连接。

方式三

本方式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定位件64、所述第二定位件74、所述第一压线孔63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压线孔73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线孔63沿第一穿线通孔62延伸方向平行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压线孔73沿第二穿线通孔72延伸方向平行分布;所述第一定位件64与所述第一压线孔6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件74与所述第二压线孔73一一对应。

这样,多个第一压线孔63和多个第二压线孔73能够实现对测试线8的微调;同时多个第一定位件64和第二定位件74能够对装置起到一定安全保护作用,防止测试线8滑动。

方式四

本方式与方式二的区别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还包括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101,所述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101套设在所述测试线8上,所述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101随所述测试线8穿过所述第一穿线通孔62时,所述第一定位件64将所述测试线8夹持套压住;

所述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还包括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102,所述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102套设在所述测试线8上,所述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102随所述测试线8穿过所述第二穿线通孔72时,所述第二定位件74将所述测试线8夹持套压住。

这样,通过第一测试线夹持套具101和第二测试线夹持套具102能够分别方便第一定位件64压住测试线8和第二定位件74压住测试线8,从而提高调解效率,方便操作。

工作原理及步骤:

首先,将测试线8两端与测试器连接,其后通过第一紧固调整组件6和第二紧固调整组件7对测试线8进行收紧或放松调整;其后,移动基座1下降,使测试线8与太阳能电池正面的细栅线接触,并形成若干交叉接触点,此时测试线8受太阳能电池正面作用而向上突起变形,测试线8的第一端拉动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向下,测试线8的第二端拉动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向下;待检测完毕,移动基座1上升,测试线8与太阳能电池上的细栅线脱离此时测试线8的第一端受第一复位弹簧组件4作用进行复位移动,测试线8的第二端受第二复位弹簧组件5作用进行复位移动。所有的测试线8两端都是在第一滚轴2和第二滚轴3上缓冲拉近和松弛,受力统一且均匀,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延长装置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