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832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设备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基站选址越来越困难,人们对在其周围环境安装通信设备基站越来越敏感,通信运营商对无线通讯设备外观造型要求越来越高,通信设备基站越来越需要和其安装场景不断融合,增强其外观造型美感。现有技术中为了追求设备外观美感多采用在设备外表面覆盖美化罩的做法,而当前的通信设备的设备主壳体首先与顶盖、底座装配盒密封,然后在装配于一体的设备主壳体、顶盖与底座的外层再装配上美化罩,在装配时通信设备要同时顾及主壳体与顶盖之间、主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问题,因此这种结构的通信设备导致壳体之间的密封面多,使得通信设备密封容易失效。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设备,旨在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密封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包括通信本体,所述通信本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通信组件;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密封圈,以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密封腔,所述通信组件容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无线通信通信系统设备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通信本体外表面的美化罩。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在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下壳体在与所述上壳体的连接面上设有第二沉槽,所述密封圈固定于所述第一沉槽和所述第二沉槽之间。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通信本体固定连接的顶盖和底座,所述顶盖和底座连接于所述通信本体的两相对的侧面上,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美化罩的两端卡合固定在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上的所述限位槽之间。优选地,所述美化罩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在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卡合适配的凸起。优选地,所述通信组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且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翅片。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维护窗,所述维护窗包括开设于所述下壳体上的开口以及铰接于所述下壳体且遮挡所述开口的遮挡板。优选地,在所述遮挡板与所述下壳体铰接的一端上设有供光纤或电源线进出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上设有与所述光纤或电源线连接的堵头。优选地,所述通信本体的侧面上和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通过螺钉连接。优选地,所述通信本体的侧面上设有防水透气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设置密封圈达成密封连接,并形成对设备内部的通信组件起到保护作用的密封腔;再将美化罩套设在上壳体、下壳体和通信组件组成的通信本体的外表面上,如此设置,可在不影响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美化的情况下,使得整个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密封不容易失效,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密封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通信系统设备一实施例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下壳体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下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上壳体200下壳体210密封腔300密封圈400顶盖500底座600美化罩610第一壳体620第二壳体20安装孔230遮挡板231出线孔232堵头220散热翅片10侧面700防水透气阀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该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包括通信本体(图未标),所述通信本体包括上壳体100、下壳体200以及通信组件(未示出);所述上壳体100和所述下壳体200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体100和所述下壳体200的连接面上设有密封圈300,以使所述上壳体100和所述下壳体200围合形成密封腔(图未示),所述通信组件容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无线通信通信系统设备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通信本体外表面的美化罩600。具体地,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设备都是直接将顶盖、底座与设备主壳体相互配合固定,再将美化罩固定在设备主壳体的外壁上,在装配时通信设备要同时顾及主壳体与顶盖之间、主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问题,因此这种结构的通信设备导致壳体之间的密封面多,使得通信设备密封容易失效,从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鉴于此,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密封面较多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主壳体分设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两部分,而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直接固定连接,并在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连接面上设置密封圈300,使得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形成了密封壳体和密封腔,而将通信组件安装在密封腔中,对设备内部的通信组件形成全方面的保护作用;同时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从上下方向充分压紧密封圈300,使得设备内部与外部实现防水隔离,从而提升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00可采用硅胶或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增加密封圈300的弹性和稳定性。且密封圈300均与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形状适配,保证密封圈300可密封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缝隙。另外再将美化罩600套设在通信本体的外表面上,达到美化设备的效果。如此设置,通过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连接形成对设备内部的通信组件起到保护作用的密封壳体,只需要顾及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连接处,减少了设备的壳体密封面,使得整个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密封不容易失效,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美化罩600不限于目前的密孔造型,可以是其它外观造型,也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条状美化罩,美化罩不限于金属材料,可以采用塑料、玻璃等其它材质。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0为塑料天线罩,下壳体200为散热器壳体。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内部设有指示灯,该指示灯通过美化罩600开孔露出,并在开孔处设置盖帽,当不用指示灯时,可用盖帽遮挡开孔。上壳体100为塑料壳体,不限于当前半圆形造型,可以是其它形状及造型,也可以在外表面凸起、凹陷形成其它形状造型,材质也不限于塑料,可以是金属、钢化玻璃等其它材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通过设置密封圈300达成密封连接,并形成对设备内部的通信组件起到保护作用的密封腔;再将美化罩600套设在套设在上壳体100、下壳体200和通信组件组成的通信本体的外表面上,如此设置,可在不影响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美化的情况下,使得整个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密封不容易失效,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密封可靠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壳体100在与所述下壳体200的连接面上设有第一沉槽(图未示),所述下壳体200在与所述上壳体100的连接面上设有第二沉槽(图未示),所述密封圈300固定于所述第一沉槽和所述第二沉槽之间。具体地,当密封圈300抵接在上壳体100的第一沉槽和下壳体200的第二沉槽中,密封圈300可完全容置在两个沉槽组成的凹槽中,使得密封圈300在密封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缝隙的同时,两个沉槽组成的凹槽可限定密封圈300的位移,从而提升了密封圈300对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密封可靠性。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不限于曲线路径,也可以为直线路径,或者在下壳体200的端面上走“日”字形等其它密封路径。优选地,参照图4和图5,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通信本体固定连接的顶盖400和底座500,所述顶盖400和底座500连接于所述通信本体的两相对的侧面10上,所述顶盖400和所述底座500上均设有限位槽(未示出);所述美化罩600的两端卡合固定在所述顶盖400和所述底座500上的所述限位槽之间。具体地,为了提升美化罩600与顶盖400和底座500的连接强度,在顶盖400上设有限位槽,在底座500上也设置限位槽;通过将美化罩600高度方向的两端依次卡入顶盖400的限位槽、底座500的限位槽中,通过限位槽限定美化罩600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顶盖400、底座500的外径比美化罩600的外径大,也可以将顶盖400和底座500设置呈与美化罩600等直径、等截面实施,形成更美观的外观造型。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所述美化罩600包括第一壳体610和与所述第一壳体610连接的第二壳体620,所述第一壳体610在与所述第二壳体620连接的端面上设有凹槽(图未示),所述第二壳体620在与所述第一壳体610连接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适配卡接的凸起(图未示)。为了方便美化罩600拆卸安装于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外表面上,将美化罩600分设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是截面形状为弧形的板,即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组成形成筒状的美化罩600,更好地贴合连接一体的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外表面。因此呈弧形设置的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其中两侧为直线侧,另外两侧为曲形侧;具体在第一壳体610的直线侧上设置凹槽,并在第二壳体620的直线侧上设置凸起,通过第二壳体620的凸起插入第一壳体610的凹槽中,可实现第一壳体610与第二壳体620连接。采用这种插接方式,有效缩短第一壳体610与第二壳体620之间的连接缝隙。进一步地,第一壳体610与第二壳体620的连接处,与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连接处呈错开设置,如此可利用第一壳体610与第二壳体620遮挡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连接缝隙,提升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密封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组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00的内表面,且所述下壳体200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翅片220。如此设置,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可通过下壳体200的散热翅片220进行散热,降低设备运行中的热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下壳体200上的散热翅片220目前为直齿,但不仅仅限于直齿,可以是不同角度的斜齿、V形齿或者螺旋齿等。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下壳体200上设有维护窗(图未标),所述维护窗包括开设于所述下壳体200上的开口(图未示)以及铰接于所述下壳体200且遮挡所述开口的遮挡板230。具体地,遮挡板230可以开合,开启后维护窗的开口可供光纤及电源线进出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230目前是从上往下打开,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又往左等不同方向打开;遮挡板230也不限于位于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主体底部,也可以设置在下壳体的顶部或者中间其它位置。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所述遮挡板230与所述下壳体200铰接的一端上设有供光纤或电源线进出的出线孔231,所述出线孔231上设有与所述光纤或电源线连接的堵头232。具体地,当无线通信系统设备不出光纤或电源线时,与光纤或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的堵头232就可以堵住出线孔231,防止水进入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内部;当无线通信系统设备要出光纤或电源线时,光纤或电源线即可堵塞出线孔231,达到密封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效果。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4,所述通信本体的侧面10上和所述底座500上设有安装孔20。为了方便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固定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开展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当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在不需要外部美化附件时,可在其中一个所述侧面10上设有安装孔20,即可单独通过安装孔20进行安装;当然为了保证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该安装孔20为盲孔,其深度小于主壳体10的厚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无线通信系统设备需要在外围增加美化罩600时,可在底座500上设有所述安装孔20,即可通过底座500上的安装孔20进行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安装孔20也可以位于顶盖400或上壳体100的散热翅片220上。当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外部增加美化附件时,此时美化罩600对应位置局部挖开,或者采用条状美化罩。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升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升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上壳体100以及所述下壳体200通过螺钉连接。即所述上壳体100在与所述下壳体200连接的端面上设置螺孔,所述下壳体200在与所述上壳体100连接的端面上也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具体地,螺钉依次旋入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上的螺孔中,保证了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紧密压紧。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安装螺钉外露,可以采用美化条等方案遮挡螺钉,美化设备外观造型。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本体的侧面10上上设有防水透气阀7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透气阀700位于所述通信本体的所述侧面10上,用于平衡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内外的气压,增强无线通信系统设备防水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