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829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装置,属于图像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计算机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利用计算机结合摄像机完成图像采集和编辑播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运用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安全监控系统就是通过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再通过计算机播放图像完成视频监控。但现有的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时,死角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导致安全监控不够到位,容易发生错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时,死角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导致安全监控不够到位,容易发生错漏的缺陷,提供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摄像机,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安装有与其传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摄像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摄像机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和图像传感器,所述摄像机上位于摄像头的一端安装有LED灯,所述摄像机的表面安装有光线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电机、摄像机、光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LED灯和图像传感器电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机的内部安装有网络连接器,所述摄像机通过网络连接器与计算机无线网络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机摄像头的一端倾斜向下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表面安装有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可检测感应附近是否有人,摄像机可根据检测信息360°旋转进行图像采集,没有死角,使视频监控不会出现错漏;设置有闪关灯,可在夜间监控摄像时提供光源,使摄像采集的图片足够清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图中:1、安装架;2、电机;3、安装板;4、摄像机;5、转轴;6、光线传感器;7、红外线传感器;8、单片机;9、LED灯;10、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安装架1 和摄像机4,安装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顶部安装有与其传动连接的转轴5,转轴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摄像机4固定安装于安装板 3的顶部,摄像机4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8和图像传感器10,摄像机4上位于摄像头的一端安装有LED灯9,摄像机4的表面安装有光线传感器6和红外线传感器7;单片机8分别与电机2、摄像机4、光线传感器6、红外线传感器7、LED 灯9和图像传感器10电控连接。

摄像机4的内部安装有网络连接器,摄像机4通过网络连接器与计算机无线网络连接,通过网络连接将摄像机采集的图片传输给计算机进行编辑播放。摄像机4摄像头的一端倾斜向下安装于安装板3上,使摄像头倾斜面对地面,方便采集地面的图像。电机2为正反转电机,方便电机带动摄像机旋转。转轴5的表面安装有保护套,防止灰尘杂物沿转轴进入电机内。

具体工作原理:该装置使用时,摄像机4、光线传感器6和红外线传感器7 一直为开启状态,摄像机4用于拍摄采集图像,进行监控;当红外线传感器7 检测感应到附近有人时,单片机8控制电机2开启,使电机2通过转轴5带动安装板3转动,从而使摄像机4转动,使摄像头正对检测到的人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经图像传感器10进行初步处理后传输给计算机,完成360°无死角监控;当光线传感器6检测到外界光线变暗时,单片机8控制LED灯9开启,为摄像机4提供足够光源,方便摄像机4进行图像采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可检测感应附近是否有人,摄像机可根据检测信息360°旋转进行图像采集,没有死角,使视频监控不会出现错漏;设置有闪关灯,可在夜间监控摄像时提供光源,使摄像采集的图片足够清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