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聚硒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304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的栽培方法,具体指一种高强度聚硒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

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中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中国人群食物中尚达不到每天每人40微克以上的标准补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区人群,更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

无机硒即亚硒酸钠,从2000年开始国际上已禁用。酵母硒、麦芽硒、纳米硒(啤酒酵母+亚硒酸钠)人体吸收和代谢率低。人体吸收率仅40%-60%,且剩余为无机硒残留。

备受青睐的为天然有机植物活性硒,如100微克植物活性硒(富硒玉米粉),从富硒技术改良的土壤中吸收硒元素的纯粮食品,经过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生物转化作用,在体内以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人体吸收率达99%以上,既满足了人体硒元素需要,又解决了硒的吸收和代谢率偏低难题。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但我国多数地区生产的的大米硒含量均低于食物硒含量低限临界值0.06mg/kg。因此,通过合适途径,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硒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富硒水稻栽培技术中,硒的施用量过大,水稻对硒的吸收率较低,未被水稻吸收的硒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若土壤中的硒含量过高会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产量高、效益好的高强度聚硒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高强度聚硒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育苗床准备,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地块建造大棚,并在大棚上覆盖银灰色遮阳网和20目防虫网;将聚硒水稻种子采用72孔穴盘进行播种、育苗,并将穴盘盖上薄膜覆盖物;

步骤2.品种选择及育苗:选择耐热后期耐低温、抗病毒病、耐贮运、生长势强、分枝性好、结果集中、果大肉厚、后期耐寒的高产、稳产品种;晒种1~2天,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1000倍液浸种30分钟,同时加适量磷酸三钠以杀灭病毒,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55~60℃的恒温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10分钟后立即加凉水,使水温降至30℃,然后静置浸泡5~6小时,用清水冲洗两遍,捞出沥去多余水分用湿纱布包好,挂在阴凉处催芽,5~6天后当种子60%~80%露白时即可播种,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间苗;

步骤3.整地施肥,平整土地,施入基肥,每667㎡施腐熟厩肥3000kg,三元复合肥75kg,硼肥1kg,镁肥1kg,然后翻耕入土,与土壤混合均匀,做成宽1.2~1.5m、沟深10~15cm、沟宽25~30cm的浅沟平畦,一般早熟种行株距为25厘米×20厘米,中熟种行株距为30厘米×22厘米,晚熟种行株距为30厘米×30厘米,栽苗不宜深,以苗坨土面与畦面栽平或稍低1厘米,苗栽好后,随即进行浇水,以恢复长势;大棚外开宽大于30cm,深大于40cm的排水沟,防止大雨时棚外脚沟内的滞留水渗透进入大棚;

步骤4.定植:当幼苗长到15~20厘米,苗龄约35~40天左右,有5~7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5d逐渐降温炼苗,白天18℃~22℃,夜间13℃,地温10℃~14℃,喷一次丰产宝或绿迪乐液可望获体肥壮秧,即使是阴天也应揭去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和明度,防止其雨涝徒长,定植前结合整地每1/15公顷施入优质腐熟圈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施肥要均匀,深翻土壤,苗床要上午提前浇水,按原划好的方格起苗,要多带土,避免伤根,定植行距35厘米,株距40厘米,每1/15公顷留苗4000~4500株;

步骤5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在聚硒水稻结球期滴灌润土2~4次,以保持土壤湿润,定植7天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施尿素1.5kg,氯化钾1kg,第一次追肥1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施尿素5kg,氯化钾3kg,以后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每隔10天进行1~2次追肥;幼苗定植后的一段时间,拱棚内气温偏高,要通风降温,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18℃,当夜温降到10℃以下,即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使夜间小拱棚温度不低于15℃,以利开花授粉坐果和植株生长,进入严寒冬季,注意闭棚保温,对拱棚内小拱棚上的薄膜和草苫,要晚揭早盖,定植后浇足底水,缓苗期不用浇水,以后及时进行中耕2~3次,缓苗后出现缺水现象,需进行小水漫浇,结合浇水每1/15公顷追施尿素10千克做提苗肥,现蕾初期,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温润,以后随着通风量减少,土壤水分散失速度慢,浇水间隔时间适当延长,但仍须保持土壤湿润,每次每1/15公顷随水冲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尿素10千克左右,追肥以速效性磷、钾为主,不宜用氮过多,以免造成徒长,如发现植株徒长,在进入开花期以后,用250毫克/升三碘苯甲酸溶液和250毫克/升顺丁烯二酸联氨水溶液喷洒植株,共喷3次每次间隔10天,在果实膨大期使用优果剂;

步骤6.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定植后及时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疫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喷施,也可用90%乙膦铝600倍液涂抹茎基部;灰霉病选速灭灵或灰霉灵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30%特富灵4 000倍液喷施,虫害主要是蚜虫、粉虱、烟青虫、夜蛾类,蚜虫用1 000倍液吡虫啉或2 000倍液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虱可用2 000倍液粉虱清或1 000倍液绿菜宝防治;烟青虫、夜蛾类可选高效氯氰菊酯或其他新型菊酯类药剂2 000~3 000倍液或阿维菌素4 000倍液喷雾处理;

步骤7、调节温湿度,在聚硒水稻现蕾初期,根据大棚内温湿度数据以及天气情况,合理关闭或开启大棚裙膜、小拱棚薄膜以及大棚两正门;

步骤8、采收,在聚硒水稻主花球的边缘小花蕾略有松散时,将花球连同下部带花茎在花茎3cm处割下。

在步骤7中,若天气阴雨多云,白天温度为3~5℃时,将大棚裙膜、小拱棚薄膜以及大棚两正门全部关闭;若外界最低温度2~3℃,最高温度10℃以上,风力4~5级时,白天将大棚裙膜和大棚两正门开启5~7小时,小拱棚薄膜关闭;若当天11点时大棚内温度为18~20℃,在11点至15点时间内将大棚裙膜和大棚两正门开启通风,小拱棚薄膜关闭;若外界最低温度6~8℃,最高温度15~17℃,上午8点时大棚内温度为20~22℃,或者夜间最低温度超过10℃,白天棚内温度超过20℃时,白天9点至下午16点开启大棚裙膜、小拱棚薄膜以及大棚两正门通风。

优果剂由以下重量份计的成分组成:L-天门冬氨基酸6-10、苏氨酸5-10、丝氨酸6-8、谷氨酸8-10、甘氨酸1-3、丙氨酸3-5、腐植酸50-100、黄腐酸50-100及细胞分裂素0.1-0.5、赤霉素0.5-0.8、硫酸钾2-5,硼砂2-5,硝酸稀土2-5,硫酸锌2-5和硫酸镁1-3、硫酸亚铁2-5。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度聚硒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方法聚硒水稻应选用抗病、中晚熟、采收期长的品种,于每年的8月上中旬播种,苗龄约30天时定植,并在聚硒水稻花球的现蕾初期至采收过程中通过大小棚薄膜的开启或关闭对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利用花蕾发育期对温度的敏感性,可人为控制聚硒水稻的采收期,使聚硒水稻能够在春节前后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聚硒水稻的品质,使其亩产值达到万元以上,实现了标准化的无公害大棚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材料:聚硒水稻的种子选取市场上有售的种子,如圣绿(中晚熟品种),定植后至采收需115天左右,采收期长达15天,花球半球形、主花球型,单球重0.6kg以上,购自镇江瑞繁农艺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步骤1.育苗床准备,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地块建造大棚,并在大棚上覆盖银灰色遮阳网和20目防虫网;将聚硒水稻种子采用72孔穴盘进行播种、育苗,并将穴盘盖上薄膜覆盖物;

步骤2.品种选择及育苗:选择耐热后期耐低温、抗病毒病、耐贮运、生长势强、分枝性好、结果集中、果大肉厚、后期耐寒的高产、稳产品种;晒种1~2天,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1000倍液浸种30分钟,同时加适量磷酸三钠以杀灭病毒,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55~60℃的恒温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10分钟后立即加凉水,使水温降至30℃,然后静置浸泡5~6小时,用清水冲洗两遍,捞出沥去多余水分用湿纱布包好,挂在阴凉处催芽,5~6天后当种子60%~80%露白时即可播种,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间苗;

步骤3.整地施肥,平整土地,施入基肥,每667㎡施腐熟厩肥3000kg,三元复合肥75kg,硼肥1kg,镁肥1kg,然后翻耕入土,与土壤混合均匀,做成宽1.2~1.5m、沟深10~15cm、沟宽25~30cm的浅沟平畦,一般早熟种行株距为25厘米×20厘米,中熟种行株距为30厘米×22厘米,晚熟种行株距为30厘米×30厘米,栽苗不宜深,以苗坨土面与畦面栽平或稍低1厘米,苗栽好后,随即进行浇水,以恢复长势;大棚外开宽大于30cm,深大于40cm的排水沟,防止大雨时棚外脚沟内的滞留水渗透进入大棚;

步骤4.定植:当幼苗长到15~20厘米,苗龄约35~40天左右,有5~7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5d逐渐降温炼苗,白天18℃~22℃,夜间13℃,地温10℃~14℃,喷一次丰产宝或绿迪乐液可望获体肥壮秧,即使是阴天也应揭去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和明度,防止其雨涝徒长,定植前结合整地每1/15公顷施入优质腐熟圈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施肥要均匀,深翻土壤,苗床要上午提前浇水,按原划好的方格起苗,要多带土,避免伤根,定植行距35厘米,株距40厘米,每1/15公顷留苗4000~4500株;

步骤5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在聚硒水稻结球期滴灌润土2~4次,以保持土壤湿润,定植7天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施尿素1.5kg,氯化钾1kg,第一次追肥1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施尿素5kg,氯化钾3kg,以后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每隔10天进行1~2次追肥;幼苗定植后的一段时间,拱棚内气温偏高,要通风降温,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18℃,当夜温降到10℃以下,即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使夜间小拱棚温度不低于15℃,以利开花授粉坐果和植株生长,进入严寒冬季,注意闭棚保温,对拱棚内小拱棚上的薄膜和草苫,要晚揭早盖,定植后浇足底水,缓苗期不用浇水,以后及时进行中耕2~3次,缓苗后出现缺水现象,需进行小水漫浇,结合浇水每1/15公顷追施尿素10千克做提苗肥,现蕾初期,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温润,以后随着通风量减少,土壤水分散失速度慢,浇水间隔时间适当延长,但仍须保持土壤湿润,每次每1/15公顷随水冲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尿素10千克左右,追肥以速效性磷、钾为主,不宜用氮过多,以免造成徒长,如发现植株徒长,在进入开花期以后,用250毫克/升三碘苯甲酸溶液和250毫克/升顺丁烯二酸联氨水溶液喷洒植株,共喷3次每次间隔10天,在果实膨大期使用优果剂;

步骤6.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定植后及时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疫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喷施,也可用90%乙膦铝600倍液涂抹茎基部;灰霉病选速灭灵或灰霉灵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30%特富灵4 000倍液喷施,虫害主要是蚜虫、粉虱、烟青虫、夜蛾类,蚜虫用1 000倍液吡虫啉或2 000倍液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虱可用2 000倍液粉虱清或1 000倍液绿菜宝防治;烟青虫、夜蛾类可选高效氯氰菊酯或其他新型菊酯类药剂2 000~3 000倍液或阿维菌素4 000倍液喷雾处理;

步骤7、调节温湿度,在聚硒水稻现蕾初期,根据大棚内温湿度数据以及天气情况,合理关闭或开启大棚裙膜、小拱棚薄膜以及大棚两正门;

步骤8、采收,在聚硒水稻主花球的边缘小花蕾略有松散时,将花球连同下部带花茎在花茎3cm处割下。

在步骤7中,若天气阴雨多云,白天温度为3~5℃时,将大棚裙膜、小拱棚薄膜以及大棚两正门全部关闭;若外界最低温度2~3℃,最高温度10℃以上,风力4~5级时,白天将大棚裙膜和大棚两正门开启5~7小时,小拱棚薄膜关闭;若当天11点时大棚内温度为18~20℃,在11点至15点时间内将大棚裙膜和大棚两正门开启通风,小拱棚薄膜关闭;若外界最低温度6~8℃,最高温度15~17℃,上午8点时大棚内温度为20~22℃,或者夜间最低温度超过10℃,白天棚内温度超过20℃时,白天9点至下午16点开启大棚裙膜、小拱棚薄膜以及大棚两正门通风。

优果剂由以下重量份计的成分组成:L-天门冬氨基酸6-10、苏氨酸5-10、丝氨酸6-8、谷氨酸8-10、甘氨酸1-3、丙氨酸3-5、腐植酸50-100、黄腐酸50-100及细胞分裂素0.1-0.5、赤霉素0.5-0.8、硫酸钾2-5,硼砂2-5,硝酸稀土2-5,硫酸锌2-5和硫酸镁1-3、硫酸亚铁2-5。

实施例2

建造简易大棚,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凉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和肥沃的地块建好大棚,大棚南北座向,棚与棚间距为2m,单棚长40m,宽6m,大棚盖上银灰色遮阳网和防虫网,防虫网全棚覆盖。

播种,8月3日播种(当年1月23日为春节),采用72孔穴盘(PVC材料)育苗,蔬菜专用营养土育苗。

苗期管理,播种2天后出苗,晴天时揭除覆盖物,让秧苗充分见光,中午棚外气温高于30℃时盖遮阳网。阴天撤除遮阳网以保持苗期土壤湿润,雨天在大棚上盖薄膜,幼苗长至1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幼苗,于8月26日进行练苗,9月1日浇透水。

肥料运筹,8月10日田间整地施肥,施腐熟厩肥3000kg/667㎡,三元复合肥N:P:K(15:15:15)75kg/667㎡,硼肥1kg/667㎡,镁肥1kg/667㎡,结合耙耕施下,与土壤混合均匀。起畦时要做成浅沟平畦,畦宽1.2m,畦沟深约15cm,畦沟宽约30cm。

定植,9月2日进行定植,定植时覆土至子叶处,并用水淋定根水,每畦种植2行,行距40cm,株距35cm,交叉定植,约3000株/667㎡。

科学控水,聚硒水稻现蕾前大棚不覆盖薄膜,在水份管理上,拓宽棚外排水沟系,干旱时,应适时滴灌润土3~4次。

追肥,定植后约7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施尿素1.5kg/667㎡,氯化钾1kg/667㎡,二者溶于水后淋施,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约10天进行,施尿素尿素5kg/667㎡,氯化钾3kg/667㎡。以后每隔约10天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再进行1~2次追肥。

综合防治病虫害,天气晴朗时,大棚内温湿度偏高,中午适当增加通风1~2小时,降低棚内温湿度,用百菌清、多菌灵、甲霜灵等杀菌剂喷雾防治猝倒病、霜霉病、黑腐病等,用菊酯类、苏云金杆菌(Bt)类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等害虫。

调控温湿度,12月5日聚硒水稻初现蕾,12月5日~1月10日,根据棚内温湿度表数据,目测雾气大小,结合天气预报以及进入大棚人为感觉等,合理关闭或开启裾膜、小拱棚薄膜,南北门。具体为:a全天关闭:即门、大棚裾膜、小拱棚薄膜和裙膜均24小时关闭;冬季有以下情况之一时采用:阴雨多云,白天温度3~5℃。b半开启:即开启大棚南门、北门和裾膜,关闭小棚薄膜,开启时间为白天开启南门、北门和裙膜5~7小时,余下和夜间全关闭,有以下之一情况时采用:一是天气预报最低温度2~3,最高温度10以上,风力4~5级;二是上午11时棚内温度18~20℃,于11时至15时开启南北门和裾膜通风;c全开启:即开启大棚南门和北门和裾膜及小拱棚薄膜,白天9时左右开启,下午16时以后关闭,有以下之一情况时采用:一是天气预报最低气温6~8℃,最高15~17,此时上午8时棚内温度20~22℃,二是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夜间最低温度超过10,白天棚内气温超过20℃,则全开启通风。

收获,1月10日~2月5日陆续采收包装上市,产量达2000kg/667㎡。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