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4679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内科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



背景技术:

在内科的门诊及病房治疗中,手部静脉输液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健康认知的不断进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使用留置针代替常用针头进行注射。故输液时以及非输液时对注射部位的保护以及对留置针的固定就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也是临床护理的难点。这主要是因为:

留置针要保留在静脉血管中,故首先应当对注射部位进行保护,但是在非输液时间,患者在生活中的环境及动作较为复杂,且留置针的组件、管路较多,很容易发生拉拽、碰撞、挤压的情况。临床上经常使用自粘绷带、敷料、弹力套来保护自留针,方法均为使用弹力的带体将留置针压紧在手臂上,这样固定一方面对血管形成压迫,不利于血液循环,另一方自留针直接压在皮肤上很容易留下压痕,且5天的长时间包裹对附近皮肤及肌肉造成伤害。

由于腕部的活动幅度较大,且留置针的针头为软针,并需要在血管中保持恰当的位置及角度,故如何尽量避免患者腕部的活动就成为留置针是否能够流畅使用的关键。现有临床上经常使用自制的垫板,或者成品保护板来固定在输液手臂的下方,从而限制腕部转动。然而现有技术的垫板一般都通过两端的绑带绑在注射部的前后,不但局部压迫血管严重,非常不舒服,而且容易前后移位,限位困难,故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同时,由于垫板作为医疗器械,与患者贴身接触,不适合在不同患者间反复使用,而现有技术的垫板对于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相关结构设计上没有照顾到,存在反复使用的漏洞,不利于医疗公共卫生安全。

此外,现有技术留置针在固定和保护的工具为分别设置,不具有统一性。使用及护理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它包裹柔和舒服、压力分散均匀、固定牢固结实、保护全面有效,同时实现了留置针和注射部位的保护及固定的双重功能,覆盖输液、非输液时段,达到了全功能全时段的固定及保护,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包括垫板,所述垫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拇指板和护板,所述拇指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侧侧边与第一底板的外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用于穿过拇指的拇指孔,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顶侧设有包巾,所述包巾靠近第一护板处设有让位口,所述包巾的长度为8~15cm,所述包巾的里侧设有纯棉绒面,所述包巾表层的让位口周侧设有棉布层,且所述包巾表层的其他区域设有纯棉绒面,所述护板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底侧侧边与第二底板的外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与包巾宽度相适应的条形孔,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面上设有勾面,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外侧侧壁上均设有勾面,所述勾面与纯棉绒面活动粘接。

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内均设有卡锁空腔,所述卡锁空腔的侧壁上对称的分布有多个卡齿,所述卡锁空腔的内侧设有开口,所述垫板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内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截面为矩形的滑动空腔,所述滑动空腔内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有与其相配合使用的丝母,所述丝母的截面与滑动空腔相适应,所述丝杠的两端伸出凸块且设有旋柄,所述凸块的两侧设有与滑动空腔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与丝母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与卡锁空腔相适应的T型卡块,所述T型卡块的两端设有卡片,所述T型卡块插入卡锁空腔内,且所述卡片与卡齿相配合使用。

所述包巾上设有用于插放输液三通的Y型插带。

所述垫板的四角端点处设有弧形倒角。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根据注射位于左手或右手的不同,调整拇指板及护板的位置,使患者的拇指穿过拇指板后,垫板位于使患者手臂下方舒适的区域。使包巾从上方轻柔的包住手背,由于第二底板的底面和第二弧形板的外侧侧壁上均设有勾面,且包巾的里侧为绒面,故能够向魔术贴一样粘在第二弧形板和第二底板上,所述让位口将注射部位及留置针暴露出来,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操作。所述让位口周围的外侧表层为光滑的棉布层,方便将Y型连接头及延长管粘在包巾上,避免了胶布由于皮肤的汗液、油脂、皮屑等分泌物而容易松开的问题,固定结实且不对皮肤造成刺激。实现输液时对留置针的固定和保护。当输液完成后,将包巾从第二弧形板上的条形孔穿过,反向覆盖手背上的让位口,并粘在第一弧形板外壁的勾面上进行固定。从而通过反折的包巾将暴漏的输液部位、留置针头、以及固定在包巾上的Y型连接头、延长管都包覆在内,较好的保护了输液部位及留置针。且使延长管和Y型连接头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防止固定时的压痕及伤害。实现非输液时间的保护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拇指孔对垫板进行限位,防止垫板相对手部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垫板固定的有效性。同时垫板与包巾相结合,即避免了现有技术绑带的局部压迫问题,包裹柔和舒服、压力分散均匀、固定牢固结实、保护全面有效。同时实现了留置针和注射部位的保护及固定的双重功能,覆盖输液、非输液时段,达到了全功能全时段的固定及保护,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2、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合理精密,通过转动旋柄控制丝杠的转动方向,从而调节丝母以、连接板以及拇指板和护板的相对位置,操作方便快速,且微调的精度较高。此外,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初始为展开状态,调整好手臂上的合适位置后,向内推进拇指板和护板至与手部的适宜,所述T型卡块两端的卡片即逐级的卡入卡齿,并自动锁定,使两侧拇指板与护板与手臂曲线相配合更好的护在手腕两侧,不但更加贴合不同患者的生理曲线,提高佩戴使用的舒适度,且由于锁定的不可逆,使能明显区别使用与否,避免一次性用品的重复利用,提高医疗卫生安全。

3、所述Y型插带与Y型连接头相适应,便于插入留置针的配件,方便固定。

4、所述弧形倒角的设置避免划伤患者,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长度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宽度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垫板;2、拇指板;3、护板;4、第一底板;5、第一弧形板;6、拇指孔;7、包巾;8、让位口;9、第二底板;10、第二弧形板;11、条形孔;12、卡锁空腔;13、卡齿;14、凸块;15、滑动空腔;16、丝杠;17、旋柄;18、连接板;19、T型卡块;20、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主体结构包括垫板1,放置于患者手部下方,辅助限制手腕的转动,所述垫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拇指板2和护板3,所述拇指板2包括第一底板4和第一弧形板5,所述第一弧形板5的底侧侧边与第一底板4的外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上设有用于穿过拇指的拇指孔6,通过拇指孔6对垫板1进行限位,防止垫板1相对手部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垫板1固定的有效性。所述第一弧形板5的顶侧设有包巾7,垫板1与包巾7相结合,即避免了现有技术绑带的局部压迫问题,包裹柔和舒服、压力分散均匀、固定牢固结实、保护全面有效。所述包巾7靠近第一护板3处设有让位口8,将注射部位及留置针暴露出来,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操作。所述包巾7的长度为8~15cm,所述包巾7的里侧设有纯棉绒面,所述包巾7表层的让位口8周侧设有棉布层,较为光滑,方便将Y型连接头及延长管粘在包巾7上,避免了胶布由于皮肤的汗液、油脂、皮屑等分泌物而容易松开的问题,固定结实且不对皮肤造成刺激。且所述包巾7表层的其他区域设有纯棉绒面,所述护板3包括第二底板9和第二弧形板10,所述第二弧形板10的底侧侧边与第二底板9的外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0上设有与包巾7宽度相适应的条形孔11,所述第二底板9的底面上设有勾面,所述第一弧形板5和第二弧形板10的外侧侧壁上均设有勾面,所述勾面与纯棉绒面活动粘接。利用魔术贴的固定方式,方便调整及固定,不易脱落松开。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根据注射位于左手或右手的不同,调整拇指板2及护板3的位置,使患者的拇指穿过拇指板2后,垫板1位于使患者手臂下方舒适的区域。使包巾7从上方轻柔的包住手背,由于第二底板9的底面和第二弧形板10的外侧侧壁上均设有勾面,且包巾7的里侧为绒面,故能够向魔术贴一样粘在第二弧形板10和第二底板9上,实现输液时对留置针的固定和保护。当输液完成后,将包巾7从第二弧形板10上的条形孔11穿过,反向覆盖手背上的让位口8,并粘在第一弧形板5外壁的勾面上进行固定。从而通过反折的包巾7将暴漏的输液部位、留置针头、以及固定在包巾7上的Y型连接头、延长管都包覆在内,较好的保护了输液部位及留置针。且使延长管和Y型连接头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防止固定时的压痕及伤害。实现非输液时间的保护和固定。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了留置针和注射部位的保护及固定的双重功能,覆盖输液、非输液时段,达到了全功能全时段的固定及保护,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9内均设有卡锁空腔12,所述卡锁空腔12的侧壁上对称的分布有多个卡齿13,所述卡锁空腔12的内侧设有开口,所述垫板1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内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截面为矩形的滑动空腔15,所述滑动空腔15内安装有丝杠16,所述丝杠16上设有与其相配合使用的丝母,所述丝母的截面与滑动空腔15相适应,所述丝杠16的两端伸出凸块14且设有旋柄17,通过转动旋柄17控制丝杠16的转动方向,从而调节丝母以、连接板18以及拇指板2和护板3的相对位置,操作方便快速,且微调的精度较高。所述凸块14的两侧设有与滑动空腔15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内侧与丝母连接,所述连接板18的外侧设有与卡锁空腔12相适应的T型卡块19,所述T型卡块19的两端设有卡片20,所述T型卡块19插入卡锁空腔12内,且所述卡片20与卡齿13相配合使用。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9的初始为展开状态,调整好手臂上的合适位置后,向内推进拇指板2和护板3至与手部的适宜,所述T型卡块19两端的卡片20即逐级的卡入卡齿13,并自动锁定,使两侧拇指板2与护板3与手臂曲线相配合更好的护在手腕两侧,不但更加贴合不同患者的生理曲线,提高佩戴使用的舒适度,且由于锁定的不可逆,使能明显区别使用与否,避免一次性用品的重复利用,提高医疗卫生安全。

所述包巾7上设有用于插放输液三通的Y型插带。与Y型连接头相适应,便于插入留置针的配件,方便固定。

所述垫板1的四角端点处设有弧形倒角。避免划伤患者,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可调型一次性内科上肢输液护理板,主体结构包括垫板1,所述垫板1的四角端点处设有弧形倒角,所述垫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拇指板2和护板3,所述拇指板2包括第一底板4和第一弧形板5,所述第一弧形板5的底侧侧边与第一底板4的外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上设有用于穿过拇指的拇指孔6,所述第一弧形板5的顶侧设有包巾7,所述包巾7靠近第一护板3处设有让位口8,所述包巾7的长度为8~15cm,所述包巾7上设有用于插放输液三通的Y型插带。所述包巾7的里侧设有纯棉绒面,所述包巾7表层的让位口8周侧设有棉布层,且所述包巾7表层的其他区域设有纯棉绒面,所述护板3包括第二底板9和第二弧形板10,所述第二弧形板10的底侧侧边与第二底板9的外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0上设有与包巾7宽度相适应的条形孔11,所述第二底板9的底面上设有勾面,所述第一弧形板5和第二弧形板10的外侧侧壁上均设有勾面,所述勾面与纯棉绒面活动粘接。所述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9内均设有卡锁空腔12,所述卡锁空腔12的侧壁上对称的分布有多个卡齿13,所述卡锁空腔12的内侧设有开口,所述垫板1的底面上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内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截面为矩形的滑动空腔15,所述滑动空腔15内安装有丝杠16,所述丝杠16上设有与其相配合使用的丝母,所述丝母的截面与滑动空腔15相适应,所述丝杠16的两端伸出凸块14且设有旋柄17,所述凸块14的两侧设有与滑动空腔15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内侧与丝母连接,所述连接板18的外侧设有与卡锁空腔12相适应的T型卡块19,所述T型卡块19的两端设有卡片20,所述T型卡块19插入卡锁空腔12内,且所述卡片20与卡齿13相配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