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判定装置以及姿势判定方法_2

文档序号:9924494阅读:来源:国知局
行方向位置来区别左侧卧和右侧卧。
[0027] 根据本方式,对于由侧卧判定单元根据压力检测部的所述输出值的分布状况而判 定为侧卧的,能够巧妙地利用预先得到的感压中心来可靠地区别左侧卧和右侧卧,从而能 够高效地进行更加精细的姿势判定。
[0028] 关于与姿势判定装置有关的本发明的第9方式,在所述第1~8方式中的任一方式 所记载的姿势判定装置中,所述感压中心是根据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输出值的多个所述压 力检测部的输出值求出的重心。根据本方式,通过将重心用作感压中心,能够更加正确地确 定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输出值的多个压力检测部的中心部分,从而能够提高姿势判定单元 中的判定精度。
[0029]关于与姿势判定装置有关的本发明的第10方式,在所述第1~8方式中的任一方式 所记载的姿势判定装置中,所述感压中心是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输出值的多个所述压力检 测部的面积中心。根据本方式,通过将面积中心用作感压中心,能够更加高效地确定检测出 规定值以上的输出值的多个压力检测部的中心部分。
[0030] 与姿势判定方法有关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姿势判定方法,使用以矩阵状配 设在寝具的人体支承面的多个压力检测部来判定使用者的姿势,该姿势判定方法的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感压中心计算步骤,基于所述压力检测部的输出值来计算该压力检测部 的感压中心;判定区域设定步骤,在计算出的所述感压中心的周围设定多个判定区域;以及 姿势判定步骤,基于所述判定区域内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所述输出值的分布状况来判定姿 势。
[0031] 根据本发明的姿势判定方法,能够与上述的本发明的姿势判定装置的情况同样、, 有利地防止由于使用者在寝具上的方向不同而导致判定精度波动,从而能够通过简便的判 定方法可靠地进行姿势判定。
[0032] 关于与姿势判定方法有关的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所述第1方式所记载的姿势判定 方法中,在所述姿势判定步骤中包括:分组步骤,将所述多个压力检测部基于输出值分组为 多个组;以及个数计算步骤,计算各所述判定区域内的属于各所述组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 个数。
[0033] 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分组步骤和个数计算步骤迅速把握判定区域内的所述压力 检测部的所述输出值的分布状况,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姿势判定。
[0034] 关于与姿势判定方法有关的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所述第2方式所记载的姿势判定 方法中,通过所述分组步骤将所述压力检测部分类为3个以上的所述组,另一方面,通过所 述判定区域设定步骤设定多个所述判定区域,该多个所述判定区域包括包含所述感压中心 的所述中心区域、以及以同心状包围该中心区域的周围的2个以上的所述周边环状区域,其 中,在所述姿势判定步骤中包括以下判定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判定步骤:侧卧判定步骤,在属 于输出值最大的所述组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总个数大于属于输出值最小的所述组的所述 压力检测部的总个数的情况下,判定为侧卧;仰卧判定步骤,在全部的所述组中检测出所述 压力检测部、且属于输出值最大的所述组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总个数与属于其它各所述组 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总个数相比为最小的情况下,判定为仰卧;坐位判定步骤,在属于所述 中心区域内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个数为属于全部的所述组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总个数的 60 %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坐位;俯卧判定步骤,在各所述判定区域内属于输出值最小的组 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个数和属于输出值第二小的组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个数均为配设于 所述人体支承面的全部的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总个数的0.875%以上的个数的情况下,判定 为俯卧;以及端部位置判定步骤,在所述感压中心位于多个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所述矩阵状 的配置中的从端部起30%以内的列的情况下,判定为端部位置。
[0035] 根据本方式,能够与上述的姿势判定装置的情况同样地迅速把握判定区域内的所 述压力检测部的所述输出值的分布状况,并且能够通过根据需要选择的任意的姿势判定步 骤更加高效地进行期望的姿势判定。
[0036] 关于与姿势判定方法有关的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所述第3方式所记载的姿势判定 方法中,所述侧卧判定步骤还包括左右侧卧区别步骤,在该左右侧卧区别步骤中,基于输出 值为最大的压力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感压中心的行方向位置来区别左侧卧和右侧卧。根据本 方式,能够巧妙地利用预先得到的感压中心来可靠地区别左侧卧和右侧卧,从而能够高效 地进行更加精细的姿势判定。
[0037] 发明的效果
[0038]根据本发明的姿势判定装置以及姿势判定方法,对成为检测出压力的多个压力检 测部的中心部分的感压中心进行检测,并在感压中心的周围设定多个判定区域,基于判定 区域内的压力检测部的输出值的分布状况来判定姿势。由此,能够有利地防止由于使用者 在寝具上的方向不同而导致判定精度波动,从而能够通过简便的判定方法可靠地进行姿势 判定。
【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姿势判定装置的床的立体组装图。
[0040] 图2是图1中的II-II截面图。
[0041]图3是表示图1的姿势判定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0042]图4是体压传感器的俯视图。
[0043] 图5是图4中的V-V截面图。
[004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姿势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0045] 图7是表示图6中的姿势判定步骤的流程图。
[0046] 图8是表示通过判定区域设定步骤设定的判定区域的说明图。
[0047] 图9是表示被判定为俯卧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48] 图10是表示被判定为左侧卧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49] 图11是表示被判定为右侧卧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50]图12是表示被判定为坐位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51 ]图13是表示被判定为仰卧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52]图14是表示被判定为端部位置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53]图15是表示被判定为端部坐位的分布状况的说明图。
[0054]图16是表示图6中的姿势判定步骤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0056] 首先,在图1和图2中示出作为寝具的床12,该床12具备被设为本发明的构造的姿 势判定装置10。床12被设为如下构造:在床主体14中的作为人体支承面的床板16的上表面 载置有由聚氨酯泡沫等形成的床垫18。而且,在床垫18的上表面载置有构成本发明的姿势 判定装置10的一部分的顶部垫2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图1中的 床12的长度方向称为纵方向,将图2中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和横方向。 [0057]如图2所示,顶部垫20的上下方向视时的形状与床垫18大致相同,并且呈比床垫18 薄的矩形板状。顶部垫20被设为具有分别由多孔质的聚氨酯泡沫形成的表面层部22和背面 层部24的层叠构造。在顶部垫20中,在表面层部22与背面层部24之间设置有具有后述的多 个压力检测部100的体压传感器26。作为体压传感器26,也能够使用利用了应变仪或磁致伸 缩体的负荷传感器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体压传感器26,使用了片状的静电容量型 传感器。作为这种静电容量型传感器,能够适当地采用现有的公知的静电容量型传感器。 [0058]如图3示意性地表示的那样,姿势判定装置10构成为包括被收容配置在顶部垫20 内的体压传感器26、数据处理装置28以及显示装置30。而且,当未图示出的使用者躺卧在被 配设于床12的顶部垫20上时,顶部垫20内的体压传感器26感测出体压并向数据处理装置28 发送输出信号。当数据处理装置28基于接收到的输出信号来执行姿势判定时,判定结果被 显示在显示装置30中。
[0059]接着,在图4和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体压传感器26。此外,在图4中,为了易于理解而 透视地图示后述的介电层32和表面侧基材34,并且使用涂黑表示压力检测部100。
[0060] 体压传感器26具备介电层32、表面侧电极OlX~32X、背面侧电极OlY~25Y、表面侧 布线Olx~32x、背面侧布线Oly~25y、表面侧基材34、背面侧基材36、表面侧布线用连接器 38以及背面侧布线用连接器40,其中,这些表面侧布线用连接器38和背面侧布线用连接器 40与数据处理装置28电连接。此外,表面侧布线Olx~32x、背面侧布线Oly~25y、表面侧布 线用连接器38以及背面侧布线用连接器40均被配设在体压传感器26内,但是在图4中,为了 易于进行目视确认而以被配设在体压传感器26外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
[0061] 介电层32是由作为弹性体的聚氨酯发泡体制成的,呈四角形板状的片状,能够弹 性变形。介电层32被设为与床垫18的上表面大致相等的大小。
[0062] 表面侧基材34是由橡胶制成的,呈四角形板状。表面侧基材34层叠在介电层32的 上方(表面侧)。背面侧基材36是由橡胶制成的,呈四角板形状。背面侧基材36层叠在介电层 32的下方(背面侧)。
[0063]如图5所示,表面侧基材34的外缘与背面侧基材36的外缘相接合,且表面侧基材34 与背面侧基材36被粘合成袋状。介电层32被收容在该袋内。介电层32的上表面四角与表面 侧基材34的下表面四角点对点地粘接。另外,介电层32的下表面四角与背面侧基材36的上 表面四角点对点地粘接。这样,介电层32被定位于表面侧基材34与背面侧基材36之间以避 免在使用时产生褶皱。但是,介电层32能够在四角被粘接的状态下相对于表面侧基材34和 背面侧基材36在水平方向(前后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
[0064] 表面侧电极OlX~32X共计32个被配置在介电层32的上表面。各表面侧电极OlX~ 32X形成为包含丙烯酸类橡胶和导电性炭黑。各表面侧电极OlX~32X呈带状,且形成为能够 灵活地伸缩。各表面侧电极OlX~32X沿横方向(图4中是左右方向)延伸。表面侧电极OlX~ 32X被配置为在纵方向(图4中是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分离且相互之间大致平行。 [0065] 表面侧布线Olx~32x共计32条被配置在介电层32的上表面。各表面侧布线Olx~ 32x形成为包含丙烯酸类橡胶和银粉。各表面侧布线Olx~32x呈线状。表面侧布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