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弹壳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6857发布日期:2021-04-13 22:5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弹壳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按压式弹壳玩具。


背景技术:

2.现有带壳的玩具通常都会在内部附带设置一些小玩具,以增强玩具的趣味性。带壳的玩具的外形各种各样,如外形类似蛋类的玩具等,其通常包括一个可打开的壳体。但现有带壳的玩具的壳体通常是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打开时通过旋转上盖或使劲拉上盖等方式打开,对儿童来说使用并不方便,而且趣味性也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带壳的玩具使用不方便,趣味性不够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弹壳玩具。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按压式弹壳玩具,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按压式弹壳玩具还包括按压式弹跳装置,所述按压式弹跳装置包括:
5.按压触发部,其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
6.弹跳部,其与所述按压触发部的另一端及所述上壳体连接,并在所述按压触发部按下时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
7.所述弹跳部包括:
8.固定座,其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9.连接部,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固定座上下运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卡勾;所述按压触发部上设有一在朝下按下上壳体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闭合时勾住所述卡勾的卡扣;
10.驱动部,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弹性连接;所述按压触发部按下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扣脱离,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部在弹性作用下向上运动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
11.所述固定座包括:
12.承载面;
13.套筒,与所述承载面连接且设于承载面上方,所述套筒沿轴线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轴孔,所述套筒的侧面底部开设有与所述轴孔相通的侧槽,所述连接部套于所述轴孔内,且所述卡勾位于所述侧槽内。
14.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朝上凸出的凸柱,所述凸柱的侧面设置有凸扣,所述固定座还包括与所述承载面连接且位于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中空,其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扣卡扣连接的钩扣,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固定柱套于所述固定柱上且所述钩扣与所述凸扣卡扣连接固定于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凸柱呈圆柱形,且其侧面凸出有定位凸台,所述固定柱也呈圆柱形,其侧面凸出有与所述凸柱的定位凸台匹配且套于
所述定位凸台上的定位柱。
15.所述轴孔上小下大,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一圈凸出的凸台,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底部轴孔处的弹性座和设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弹性座之间的弹簧。
16.所述按压触发部包括:
17.按压部,其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
18.触发部,其一端与所述按压部铰接,另一端设有所述卡扣;
19.所述按压部包括位于前端的按压杆和位于后端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分叉杆,所述按压杆的前端伸出所述下壳体;所述触发部的底部铰接于两个所述分叉杆的后端,所述卡扣设于所述触发部的上端;所述两个分叉杆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的两侧,所述承载面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触发部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弹性座与所述固定柱之间。
20.所述下壳体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触发部的底部运动轨迹的前限位挡板和后限位挡板。
21.所述承载面上还设置有公仔玩具。
22.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
23.所述按压式弹壳玩具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闭合时呈蛋形。
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压触发部和弹跳部,并将按压触发部的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弹跳部与所述按压触发部的另一端及所述上壳体连接,从而在所述按压触发部按下时通过所述弹跳部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相比现有的带壳的玩具的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只需要按压按压触发部,上壳体即可在弹跳部的驱动下向上弹开,对儿童来说使用非常方便,而且趣味性更好。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的结构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的竖向中心剖面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的分解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去掉上壳体和下壳体后的结构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的下壳体的结构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的固定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3.请参见图1至图6。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按压式弹跳装置3。其中:
34.上壳体1和下壳体2闭合时,按压式弹壳玩具呈蛋形。上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孔11,以便通过螺钉与按压式弹跳装置3连接,从而使得在上壳体被弹开后也不会从按压式弹壳玩具上脱落,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螺纹、卡扣等方式连接,可进一步有效的防止上壳体丢失。
35.下壳体2上设置有按压孔21和朝上凸出的凸柱22。所述凸柱22的侧面设置有凸扣
221。
36.按压式弹跳装置3包括按压触发部31和弹跳部32,其中,按压触发部31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2,即穿过所述按压孔21伸出所述下壳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述的伸出是指可以从外部按压到所述按压触发部,而并不是指凸出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其可以收容在按压孔中,也可以凸出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弹跳部32与所述按压触发部31的另一端及所述上壳体1连接,并在所述按压触发部按下时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
37.弹跳部32包括固定座321、连接部322和驱动部323。其中:
38.固定座321与所述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21包括承载面3211、套筒3212和固定柱3213。
39.承载面3211的设置,使得玩具内部可设置其他小玩具,使得上壳体弹开后,小玩具即出现在儿童面前,进一步增加趣味性。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承载面上设置有公仔玩具。
40.套筒3212与所述承载面连接且设于承载面上方,所述套筒沿轴线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轴孔3219,所述套筒的侧面底部开设有与所述轴孔相通的侧槽3218。
41.固定柱3213与所述承载面连接且位于所述承载面下方。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中空,其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扣卡扣连接的钩扣3217,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固定柱套于所述固定柱上且所述钩扣与所述凸扣卡扣连接固定于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凸柱22呈圆柱形,且其侧面凸出有定位凸台222,所述固定柱3213也呈圆柱形,其侧面凸出有与所述凸柱的定位凸台匹配且套于所述定位凸台上的定位柱3216。定位凸台222和定位柱3216的设置主要是了防止固定座相对下壳体旋转。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定位凸台222和定位柱3216呈方形。
42.连接部322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固定座上下运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卡勾3221;所述按压触发部31上设有一在朝下按下上壳体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闭合时勾住所述卡勾的卡扣39。所述连接部322套于所述轴孔3219内,且所述卡勾位于所述侧槽3218内。
43.驱动部323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连接部322的下端弹性连接。所述按压触发部按下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扣脱离,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部在弹性作用下向上运动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
44.为防止所述连接部脱离所述套筒,所述轴孔设置成上小下大。所述连接部322的底部设有一圈凸出的凸台3222。所述驱动部323包括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底部轴孔处的弹性座3231和设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弹性座之间的弹簧(图中未示出)。弹簧主要用于在卡勾与卡扣脱离接触后,利用弹簧自身的弹性驱动连接部322朝上运动,从而驱动上壳体从下壳体上弹开。
45.所述按压触发部31包括按压部311和触发部312。其中,按压部311的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触发部312的一端与所述按压部铰接,另一端设有所述卡扣。
46.所述按压部311包括位于前端的按压杆3111和位于后端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分叉杆3112,所述按压杆的前端通过所述按压孔21伸出所述下壳体。所述触发部312的底部铰接于两个所述分叉杆3112的后端。触发部312可通过转轴穿过所述触发部,利用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分叉杆3112铰接。所述卡扣39设于所述触发部的上端。所述两个分叉杆3112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柱的两侧。所述承载面3211上设置有一通孔38,所述触发部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弹性座与所述固定柱之间。
47.为了进一步限制触发部的运动轨迹,所述下壳体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触发部的底部运动轨迹的前限位挡板23和后限位挡板24。下壳体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承托所述按压杆3111的承托板25。当然,还可以在触发部上设置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的转轴,作为触发部旋转的中心转轴,是的触发部运动时均绕中心转轴转动。
4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螺钉穿过上壳体的连接孔11与所述连接部的上部螺钉连接。
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上壳体和下壳体闭合时,按压按压部311,按压部311向后运动,带动触发部312的下端运动,触发部上端的卡扣39跟随运动与所述卡勾3221脱离接触,所述连接部322在弹性作用下向上运动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打开时,朝下按压所述上壳体,带动连接部322朝下运动,所述连接部322的卡勾3221朝下运动至所述卡扣39位置时,压迫卡扣39使之倾斜,卡勾3211继续朝下运动,完成与卡扣39的卡接,从而使上壳体与下壳体闭合。
5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压触发部和弹跳部,并将按压触发部的一端伸出所述下壳体;弹跳部与所述按压触发部的另一端及所述上壳体连接,从而在所述按压触发部按下时通过所述弹跳部驱动所述上壳体向上弹开。相比现有的带壳的玩具的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弹壳玩具只需要按压按压触发部,上壳体即可在弹跳部的驱动下向上弹开,对儿童来说使用非常方便,而且趣味性更好。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