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641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尤其是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剪力墙中往往都设计有钢骨柱或剪力墙钢板,为了创造可供多专业同步作业的空间以利于加快剪力墙结构施工进度,往往采用整体顶升平台体系进行墙体施工,整体平台体系集合了平台主体、顶升系统、挂架系统等。

在整体顶升平台施工条件下,剪力墙钢筋安装作业面位于“钢结构--钢筋--模板”这个三层空间立体作业面的中层,剪力墙钢筋先由塔吊从地面加工场(或堆场)垂直运输至平台顶部,再通过合适方式从平台顶部垂直倒运至距平台顶约两个层高的钢筋作业面。

由于受垂直于墙体方向的平台桁架、桁架下挂梁、墙体中钢结构及众多吊挂附属设施的阻挡,部分墙体区域的空间十分狭小,不能满足起重设备将钢筋以常规的平躺形态成捆往下吊运,只能采取人工辅以绳索逐根接力传递至作业面,此种方法弊端尤为明显:一方面,人工逐根接力传递钢筋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空间多专业同步交叉施工,人工垂直传递钢筋安全隐患较大,尤其是对于大层高和32mm以上的大直径钢筋,单根重量大,极易出现钢筋脱手坠落伤人事件。

因此,必须研发一种适用于整体平台施工的钢筋倒运新方法,让钢筋能从平台顶部成批量、既快捷、又安全的倒运至作业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能够消除采用普通绳索吊具、人工逐根逐级传递等传统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大大提高钢筋倒运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包括:

于整体平台上设置第一工位,组拼钢筋,形成彼此绑定的钢筋组;

于整体平台上设置位于钢筋作业面上方的第二工位,将绑定后的钢筋组自所述第一工位吊运至所述第二工位,进行钢筋组直立下放;

于整体平台的下挂架体上设置第三工位,引导所述钢筋组直立下放;

于整体平台的下挂架体上设置位于钢筋作业面的第四工位,对下放至钢筋作业面的钢筋组解除绑定,进行钢筋安装。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通过以下步骤组拼钢筋:

按一设定间距就位固定第一垫方和第二垫方;

于所述第一垫方和所述第二垫方上摆放多根钢筋,使钢筋的两端露出所述第一垫方和所述第二垫方;

于多根钢筋的第一端套设第一索具,于多根钢筋的第二端套设第二索具,于所述第一索具与所述第二索具之间拉设吊索。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索具包括至少一第一套环和一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吊索穿设的吊孔;所述第二索具包括至少一第一套桶和一第二套桶,所述第一套桶和所述第二套桶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吊索的吊耳。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于所述第一垫方和所述第二垫方上摆放钢筋前,预先于所述第一垫方和所述第二垫方上按一定间距标记出与所述第一索具和所述第二索具相匹配的钢筋定位线,将钢筋摆放于对应的所述钢筋定位线上。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垫方和所述第二垫方之间的设定间距为2/5~1/2钢筋长度,所述钢筋的第一端露出所述第一垫方1/3~2/5钢筋长度,所述第一索具在安装时抵靠于所述第一垫方。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通过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吊设所述吊索将钢筋组自所述第一工位吊运至所述第二工位并进行钢筋组直立下放。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下放至钢筋作业面的钢筋组解除绑定:

将钢筋组的钢筋向上抽离所述第一索具;

将钢筋组的钢筋向下自所述第二索具内完全抽出。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对下放至钢筋作业面的钢筋组解除绑定后,利用所述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回收所述第一索具、所述第二索具及所述吊索。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于所述第四工位至少安排对应于钢筋组两端的两名工作人员。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钢筋直立吊运过程中,合理规划多人流作业步骤划分及人员机械工位安排,让钢筋能够从平台顶部成批量、既快捷、由安全地倒运至钢筋作业面,消除了采用普通绳索吊具、人工逐根逐级传递等传统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大大提高钢筋倒运的效率;

在第一工位,采用垫方和索具进行钢筋组拼,操作简单,又可以精确控制索具位置,使钢筋重心位于第一索套以下,确保钢筋直立吊运时不倾覆;

在第二工位,采用下部带滚轮的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可实现在平台上灵活移动就位及原位360度旋转作业,也便于对狭小空间内进行钢筋直立吊运;

在整体平台的下挂架体上设置第三工位,手扶钢筋,引导钢筋以合适速度下放,防止钢筋剐蹭架体或钢结构;

全部钢筋从吊索具中取出后,第三工位引导第二高位操控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回收吊索具,依此进入下一循环作业,整个吊运施工循环有序,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的流程图。

图2~图6为本发明的钢筋吊运过程中的五个流水作业步骤和四个工位划分示意图。

图7~图11为本发明的快速组拼钢筋及索具安装方法的五个步骤的示意图。

图12为整体平台施工条件下剪力墙狭小空间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001:于整体平台上设置第一工位,组拼钢筋,形成彼此绑定的钢筋组;

S002:于整体平台上设置位于钢筋作业面上方的第二工位,将绑定后的钢筋组自第一工位吊运至第二工位,进行钢筋组直立下放;

S003:于整体平台的下挂架体上设置第三工位,引导钢筋组直立下放;

S004:于整体平台的下挂架体上设置位于钢筋作业面的第四工位,对下放至钢筋作业面的钢筋组解除绑定,进行钢筋安装。

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主要通过在钢筋直立吊运过程中,合理规划多人流作业步骤划分及人员机械工位安排,让钢筋能够从平台顶部成批量、既快捷、由安全地倒运至钢筋作业面,消除了采用普通绳索吊具、人工逐根逐级传递等传统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大大提高钢筋倒运的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供钢筋批量安全快速直立吊运,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特殊设计的安全配套索具和起重设备;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筋吊运过程中的多人流水作业步骤划分及人员机械工位安排;再者,还提供了一种钢筋吊运前的快速组拼钢筋及索具安装方法。

(一)钢筋吊运过程中的多人流水作业步骤划分及人员机械工位安排,包括以下五个步骤(人员分成四个工位):

在平台面垫方上组拼钢筋并套索具(工位A:2人),如图2所示;

操控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14起吊成组钢筋(工位B:1人),如图3所示;

人工引导成组钢筋直立下放(工位C:1人),如图4所示;

成组钢筋就位至钢筋工作面后脱索具安装(工位D:不少于2人),如图5所示;

索具回收(工位B、工位C:各1人)并进入下一流水循环,如图6所示。

其中,于第四工位至少安排对应于钢筋组两端的两名工作人员,可以确保在取出钢筋时避免钢筋与周边结构碰撞损伤,同时也利于取出钢筋后的安装工序。

(二)钢筋吊运前的快速组拼钢筋及索具安装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按一设定间距(约2/5~1/2钢筋长度,优选为1/2钢筋长度)就位固定第一垫方111和第二垫方112,如图7所示;

在第一垫方111和第二垫方112上用粉笔按一定间距画上与相匹配的钢筋定位线,通过画出钢筋定位线、明确钢筋顶端露出垫方长度,可以精准地摆放钢筋和快捷地套索具,如图8所示;

往第一垫方111和第二垫方112上摆放多根钢筋10(钢筋第一端露出第一垫方111约1/3~2/5钢筋长度,优选为2/5钢筋长度),如图9所示;

从多根钢筋10(至少两根钢筋)的第一端套入第一索具121(第一索具紧贴第一垫方),如图10所示;

将第二索具122套入钢筋10底端,第一索具121与第二索具122之间拉设有吊索13,如图11所示。

其中,第一索具121包括至少一第一套环和一第二套环,该第一套环和该第二套环为两端开口的套环结构,套设在相邻两根钢筋10上,在该第一套环和该第二套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11,在该第一连接板1211上开设有供吊索13穿设的吊孔。第二索具122包括至少一第一套桶和一第二套桶,该第一套桶和该第二套桶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桶体结构,在该第一套桶和该第二套桶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21,在该第二连接板1221上设有用于连接吊索13的吊耳。吊索1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板1221上的吊耳上,吊索1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211上的吊孔并形成吊环,供起吊设备吊装。

在将第一索具121和第二索具122安装于钢筋10上后,可通过调节吊索13的长度来控制第一索具121和第二索具122的间距。在起吊时,起吊设备勾主吊索13顶端的吊环,将钢筋10直立起吊,钢筋10的底部抵顶在第二索具122内,防止钢筋10下滑,钢筋10的上部套设在第一索具121中,为了确保钢筋直立吊运时不倾覆(钢筋重心须位于第一索具以下),根据待调运钢筋的长度推算出钢筋顶端露出第一索具的合理距离(约2/5钢筋长度)和第一索具121与第二索具122的适当间距(约1/2钢筋长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下部带滚轮的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设置在第二工位,作为钢筋的起吊设备。通过该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吊设吊索将钢筋组自第一工位吊运至第二工位并进行钢筋组直立下放。可以实现在平台上灵活移动就位及原位360度旋转作业。

待钢筋组直立吊运至钢筋作业面时,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对钢筋组进行解除绑定:

将钢筋组的钢筋向上抽离第一索具;

将钢筋组的钢筋向下自第二索具内完全抽出。

并且在对下放至钢筋作业面的钢筋组解除绑定后,利用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回收第一索具、第二索具及吊索,依此进入下一循环作业。

本发明细分出以上五个具体流水步骤和四个工位并给出每个工位的合理人员数量搭配安排,让钢筋能够从平台顶部成批量、既快捷、由安全地倒运至钢筋作业面,消除了采用普通绳索吊具、人工逐根逐级传递等传统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大大提高钢筋倒运的效率。

以下为将本发明基于整体平台的狭小空间内钢筋直立吊运方法应用于基于整体平台的剪力墙狭小空间内钢筋快速直立吊运施工的具体实施例。

配合图12所示,为整体平台俯视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局部),阴影填充区域为平台顶板21,两两平台顶板21之间的未填充区域为剪力墙所在位置,且分布有墙体钢结构22(钢骨柱或剪力墙钢板);平台顶板21置于平台桁架23的顶部,有众多平台桁架23跨越剪力墙布置且在剪力墙区域内挂设有串筒24等附属设施,由于平台顶板21、串筒24、墙体钢结构22的大量存在,受其阻挡影响,部分墙体区域净空距离狭小甚至小于钢筋长度,导致钢筋不能以平躺状态往下吊运。

配合图2所示,第一工位(工位A)先在平台顶部按照一定步骤完成钢筋的组拼和吊索具安装(具体步骤参阅图7~图11所示);

配合图3所示,第二工位(工位B)接着操控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起吊成组钢筋,移动至墙体上方后下放;

配合图4所示,站位于平台桁架的下挂架体上的第三工位(工位C)手扶钢筋,引导工位B以合适速度下放钢筋,防止钢筋剐蹭架体或钢结构;

配合图5所示,钢筋下放至钢筋作业面后,由第四工位(工位D)从吊索具中逐根取出钢筋(先上提钢筋直至钢筋底部从下锁套脱离,再下抽钢筋直至钢筋顶部从上锁套中脱离)并安装就位;

配合图6所示,全部钢筋从吊索具中取出后,工位C引导工位B操控移动式旋转电动卷扬机,回收吊索具,依此进入下一循环作业。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