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84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复合墙体已经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在复合墙体的装配过程中,墙体节点是较为关键的部位,墙体节点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复合墙体装配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目前,墙体节点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卯榫连接、焊接、现浇连接三种。下面对这三种连接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1、卯榫连接:在我国古建筑中,柱子与梁的连接通常采用卯榫连接,能提高整体结构抗侧力的能力。此连接方式的刚度为半刚性节点,可分担弯矩,也能允许结构产生合理的转角。但是对于本结构体系,材质采用了冷弯薄壁型钢,卯榫连接会使结构局部产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构件间的摩擦滑移力不足,很难保证结构的隔震和减震耗能能力。

2、焊接连接:常用于钢结构间的连接,不需打孔钻眼,不会减少材料的截面积,但是焊接连接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会在焊缝附近产生较大的热影响区,使得焊接区域的部分材质变脆。此外,焊缝刚度与周围材质刚度相差较大,会降低连接点处的稳定承载力。

3、现浇连接:传统的现浇混凝土连接形式,施工过程采用湿作业,容易造成粉尘、垃圾污染,自重大,施工工期长,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目标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复合墙体和第二复合墙体,第一复合墙体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连接有钢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第二复合墙体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连接有钢结构的第二连接件,其中,连接于第一复合墙体的两个第一连接件为开口相背的U型或C型结构,连接于第二复合墙体的两个第二连接件也为开口相背的U型或C型结构;第一复合墙体的第一连接件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L型钢板与第二复合墙体的第二连接件相接触,使第一复合墙体与第二复合墙体形成L型结构;螺钉穿过L型钢板与第一复合墙体中第一连接件、第二复合墙体中第二连接件的接触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U型结构,两个L型钢板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U型内侧面或外侧面接触,两个L型钢板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U型内侧面或外侧面接触,螺钉分别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连接件为C型结构,第二连接件为U型结构,两个L型钢板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C型外侧面接触,两个L型钢板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U型内侧面或外侧面接触,螺钉分别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连接件为C型结构,第二连接件为C型结构,两个L型钢板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C型外侧面接触,两个L型钢板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C型外侧面接触,螺钉分别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连接件为U型结构,第二连接件为C型结构,两个L型钢板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U型外侧面或内侧面接触,两个L型钢板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C型外侧面接触,螺钉分别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两个L型钢板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面接触形成L型管状结构,该L型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填充物。

优选,填充物为混凝土或保温材料。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具体的,第一复合墙体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向内缩进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复合墙体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向内缩进形成第二凹槽,两个第一连接件相对固定于第一复合墙体的两个第一凹槽内,两个第二连接件相对固定于第二复合墙体的第二凹槽内,且第一连接件的U型或C型端部向外伸出第一凹槽,第二连接件的U型或C型端部向外伸出第二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L型钢板与两块复合墙体的连接件接触,使两块复合墙体形成L型结构,同时,用螺钉对L型钢板与两块钢板的接触位置进行固定,以简化现有复合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提高整体连接精度和效率;同时,螺钉还固定连接L型钢板和连接件的接触位置,以增加相邻复合墙体之间的牢固稳定性,提高装配后复合墙体的整体性能;

2)另一方面,两块L型钢板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接触形成L型管状结构,该L型管状结构内部可以用于管线的穿插和防护,有效避免管线放置在复合墙体外侧增大占用空间;该L型管状结构内部还可以设置填充物,用于提高装配式复合墙体的整体强度和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复合墙体与第一复合墙体通过L型钢板连接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2是实施例二中第一复合墙体与第一复合墙体通过L型钢板连接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3是实施例三中第一复合墙体与第一复合墙体通过L型钢板连接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4是实施例四中第一复合墙体与第一复合墙体通过L型钢板连接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第一复合墙体,2、第二复合墙体,

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

5、第一L型钢板,6、第二L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型连接结构的装配式复合墙体,其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第一复合墙体1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向内缩进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有钢结构的第一连接件3,且固定于第一复合墙体1的两个第一连接件3为开口相背的U型或C型结构;第二复合墙体2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面向内缩进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固定有钢结构的第二连接件4,且固定于第二复合墙体2的两个第二连接件4为开口相背的U型或C型结构;第一连接件3的U型或C型端部向外伸出第一凹槽,第二连接件4的U型或C型端部向外伸出第二凹槽。

装配式复合墙体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U型两外侧面相接触,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U型两外侧面相接触,螺钉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其中一个侧部也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U型两内侧面相接触,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也可以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U型两内侧面相接触,螺钉穿过这两处接触位置,即能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并防止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发生变形。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2,可以发现,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件3为C型结构,第二连接件4为U型结构,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C型两外侧面相接触,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U型两外侧面相接触,螺钉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的到第一连接件3的C型结构和第二连接件4的U型结构,在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C型两外侧面相接触的基础上,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可以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U型两内侧面相接触,螺钉依然穿过这两处接触位置,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并防止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发生变形。

实施例三:

结合附图3,可以发现,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件3为C型结构,第二连接件4为C型结构,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C型两外侧面相接触,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C型两外侧面相接触,螺钉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

结合附图4,可以发现,与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件3为U型结构,第二连接件4为C型结构,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其中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U型两外侧面相接触,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C型两外侧面相接触,螺钉穿过上述两处接触位置,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的到第一连接件3的U型结构和第二连接件4的C型结构,在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一个侧部分别与第二连接件4的C型两外侧面相接触的基础上,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的另一个侧部也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的U型两内侧面相接触,螺钉穿过这两处接触位置,即能实现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固定连接,并防止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发生变形。

综合上述四个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L型钢板5和第二L型钢板6连接于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U型两内侧面或外侧面均是可以的,并不会对装配式复合墙体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

综合上述四个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L型钢板5、第一连接件3、第二L型钢板6和第二连接件4面面接触形成L型管状结构,该L型管状结构内部可以穿插管线,在保护管线的同时,还能避免管线放置在复合墙体外侧增大占用空间;在穿插管线后或者无需穿插管线的L型管状结构内部,还可以设置填充物,填充物可以选用混凝土或者保温材料,用于提高装配式复合墙体的整体强度和保温性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