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坐垫靠背包面套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491发布日期:2018-09-18 23:16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坐垫靠背包面套工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座椅在生产过程中,其中一步是在靠背外蒙上外套,汽车座椅的内部为柔软的内芯,在内芯外面蒙上外套。随着生产工艺的升级,对相关流水线的改进也在进行,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自动化,且要满足生产出具有更加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在靠背蒙外套这个操作工序中现有的处理方式人工操作占有很大一部分,繁琐耗时,效率不高,同时由于过程中需要对外套进行撑型,因此造成做出来的靠背在外形上不够标准,随机性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坐垫靠背包面套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坐垫靠背包面套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底台,所述底台上设置有多个撑型杆,所述底台的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上端设置有型板,所述中心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底台,且在所述底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到所述中心杆的下方,所述型板的上方设置有靠背内芯设置台,所述靠背内芯设置台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该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向下伸出并固定在所述靠背内芯设置台上,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机架用来起到安装各个构件的作用,撑型杆用来对靠背包面套起到撑满外型的作用,通过在中心杆上设置底台对靠背包面套端头起到撑型的作用,且连接到第一气缸上,利用气缸起到助力的作用,保证安装到位。靠背内芯设置台用来设置靠背的内芯,并借助第二气缸使其向下移动,进入到包面套内。

进一步,为了对包面套的外形进行撑满,所述撑型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在所述底台的前后边缘各设置有两个,在所述底台的左右边缘各设置有一个。

进一步,为了对包面套进行撑型,同时也起到保护,避免扎破包面套的情况,所述撑型杆的上端形成“7”字形的弯头。

进一步,为了符合包面套自身的形状特征,所述底台前边缘的两个所述撑型杆间距小于后边缘的两个所述撑型杆,且前边缘的两个所述撑型杆弯头相被,后边缘的两个所述撑型杆弯头相向。

进一步,为了使得导向件与撑型杆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型板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底台前方的所述撑型杆可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操作,通过气缸控制蒙套靠背包面套的动作,大大减少了人力操作的介入,自动化程度提高,且利用相关结构进行结构式的撑型,标准化程度高,使得整个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自身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坐垫靠背包面套工装,具有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底台2,底台2上设置有多个撑型杆3。作为优选,撑型杆3的数量为六个,且在底台2的前后边缘各设置有两个,在底台2的左右边缘各设置有一个。撑型杆3的上端形成“7”字形的弯头。底台2前边缘的两个撑型杆3间距小于后边缘的两个撑型杆3,且前边缘的两个撑型杆3弯头相被,后边缘的两个撑型杆3弯头相向。

如图1所示,底台2的设置有中心杆4,中心杆4的上端设置有型板5,型板5上设置有导向件10,导向件10与底台2前方的撑型杆3可滑动连接。中心杆4的下端穿过底台2,且在底台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6,该第一气缸6的气缸杆连接到中心杆4的下方,型板5的上方设置有靠背内芯设置台7,靠背内芯设置台7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8,该安装座8上设置有第二气缸9,该第二气缸9的气缸杆向下伸出并固定在靠背内芯设置台7上,安装座8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均通过程序自动化控制。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包面套翻面套装在几个撑型杆3形成的整体上,利用几个撑型杆3扩开包面套的张口,同时将包面套的形状撑出,便于灌装靠背内芯。靠背内芯设置在靠背内芯设置台7上,并通过第二气缸9驱动向下移动,强行灌装进包面套内,完成安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