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_2

文档序号:8555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是本发明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沿图1中I — I线的剖视图;
[0025]图2a是沿着图1中V —V线的剖视图;
[0026]图3是沿图1中II —II线的剖视图;
[0027]图3a是沿图1中VI—VI线的剖视图;
[0028]图4是沿图1中III一III线的剖视图;
[0029]图5是沿图1中IV—IV线的剖视图;
[0030]图6是沿图1中VII—VII线的剖视图;
[0031]图7是沿图1中珊一VDI线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系统;10-雨水口 ;11_雨水支线管道;12a、12b、12c_雨水检查井;13-雨水管道;2-蓄水系统;22、22a、22b、22c-蓄水检查井;23、23a、23b_蓄水管道;24_短线蓄水管道;25_通气管;26_雨水检查井;27_调蓄管道;28_短线连接管道;29-通气管道;3-回流装置;30、30’ -直线管道;30a-第二直线管道;31、31’ -封盖;32、32’-回流孔;33、33’_止回拍门;4、4’、4’’_斜线管道;4a、4a’-第二斜线管道;5_多蓖雨水口 ;6_雨水直线管道;7_排放装置;70_直线排放管道;71_排放封盖;72_排水孔;73_排放止回拍门;8_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是本发明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I — 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II —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III—III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1中IV—IV线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包括:用来排放雨水的排水系统I ;连通排水系统I的回流式蓄水系统2,用于储蓄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并在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排水系统中;其中,在排水系统I与蓄水系统2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3。
[0034]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排水系统I包括:多个用来收集雨水的雨水口 10 ;通过雨水支线管道11与雨水口连通的多个雨水检查井12a、12b、2c ;和连通相邻雨水检查井的雨水管道13。
[0035]实施例1
[0036]本发明的蓄水系统2包括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和多个蓄水管道23,本发明中的蓄水管道是指用来储蓄水的长线管道,其坡度为O?0.15%。。蓄水管道23与蓄水检查井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排水的需要设置,并且蓄水管道23按照雨水管道的圆管或方沟设计,其口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蓄水管道23与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相互间隔布置,并分别通过短线蓄水管道24连通。多个蓄水管道23沿多个雨水管道13走向布置,并且蓄水管道与雨水管道相隔较大的距离。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中的一个蓄水检查井22a通过一个上述的回流装置3和一个斜线管道4与多个雨水检查井中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连接,如图1、2所示。
[0037]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回流装置3包括:直线管道30,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a连通,其管口底与雨水检查井12a井底平接,另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a连通,其管口底与蓄水检查井22a的井底平接;封盖31,密封在直线管道30连接在雨水检查井12a上的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检查井22a内的雨水回流入雨水检查井12a的回流孔32 ;止回拍门33,安装在回流孔上,当降雨量未超标时,雨水由排水系统排放,此时雨水检查井12a内液面高度高于蓄水检查井22a内液面高度(蓄水检查井22a内没有雨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止回拍门33关闭,以便防止雨水检查井内12a的雨水由回流孔流入蓄水检查井22a ;当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减退,雨水检查井12a内液面高度低于蓄水检查井22a内液面高度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止回拍门33打开,使得蓄水检查井22a内的雨水由回流孔32流入雨水检查井12a内,由排水系统排出,从而实现蓄水系统中储蓄的雨水的排出,为下一场降雨前清空蓄水或需要排掉剩余的蓄水。本发明收集的为中后期较干净的雨水,也可以雨后用来浇洒道路和绿地。
[0038]本发明的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a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a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直线管道30连通。当雨水检查井12a内的雨水液面到达斜线管道4的管口底时,雨水由斜线管道4经直线管道30进入蓄水检查井22a内,再由短线蓄水管道24流入蓄水管道23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地面形成积水。
[0039]其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蓄水管道23的口径大于短线蓄水管道24的口径,蓄水管道23的两端设置有封口墙,短线蓄水管道24的一端在封口墙处与蓄水管道连通,并且其管口底与蓄水管道的管口底平接,另一端与蓄水检查井连通,并且其管口底与与蓄水检查井井底平接。本发明在封口墙与邻近的蓄水检查井之间还连接有通气管25,以便将蓄水管道与蓄水检查井内空气连通。
[004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其余蓄水检查井中的多个蓄水检查井22b、22c中的每一个与其余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b、12c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即蓄水检查井22b与雨水检查井12b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 ;蓄水检查井22c与雨水检查井12c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下面以蓄水检查井22c与雨水检查井12c之间的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蓄水检查井22c的井底低于雨水检查井12c的井底,第二直线管道30a的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c连通,另一端封闭(在检修时可将其打开)并与雨水检查井12c连接,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c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c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第二直线管道30a连通,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上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上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当雨水检查井12c内的雨水液面到达第二斜线管道4a的管口底时,雨水由第二斜线管道4a流入蓄水检查井22c内,再由短线蓄水管道24流入蓄水管道23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地面形成积水,这样便可以实现对多处超量雨水的收集、储蓄。
[0041 ] 由多处收集导入蓄水系统的超量雨水均由直线管道30和回流孔32按照上述方式回流入雨水检查井12a,再由排水系统排出。
[0042]实际使用当中,也可以将本发明的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别通过一个排放装置与河道连通,以便将蓄水系统储蓄的雨水直接排入河道。下面以蓄水检查井22d通过排放装置7与河道8连通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排放装置7包括直线排放管道70,其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d连通,另一端与河道8连通;排放封盖71,封装在直线排放管道70连接在河道上的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检查井22d内的雨水排入河道的排水孔72 ;排放止回拍门73,安装在排水孔72上,以便防止河道内的水由排水孔流入蓄水系统。当蓄水检查井22d内的液面高于河道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