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和锤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391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柄和锤击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柄和包含该手柄的锤击工具。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铁槌、木槌、斧头等槌击工具,其结构大都系由头部及握柄所构成,以金属一体锻造之槌击工具而言,为增加使用者握持该槌击工具之舒适性,该握柄上将套设有塑料、橡胶等塑性材质所制成之把套,该把套与该握柄间之接固接方式,除利用紧密配合之外,更同时利用黏着剂接着固定,但由于该把套为塑料或橡胶材质,而该槌击工具之握柄系为金属材质,由以往经验可知,二种不同材质之工件藉由黏着剂接合时,固接着界面之表面特性不同,其接着力往往不佳,因此,当该槌击工具长时间使用于碰撞的状态下,握柄与把套的接固便会因为挥击时之横向或直向抛力及撞击时之反作用力而有逐渐松脱之情形,轻者,则把套松动或脱落造成使用上不便,重者,则槌击工随使力方向抛出,造成无法预期的潜在危险。

其次,前述之槌击工具于使用时,因为衔接该头部之握柄系为密实之钢性结构,因此,当该槌击工具一端产生撞击时,其撞击所产生之部份反作用力,往往藉由连接该头部之握柄直接传导至使用者握持处,使得使用者之手部容易因震荡而产生酸痛、麻痹等不适。然多数的敲击工具为配合其作动的工件,皆有做其部分改良以提升效能或避免伤害,其中该些敲击工具以其握部做减震或系防滑功能为最甚者。鉴于多数的敲击工具并未对如何增加减震材料与金属握部之间的牢固结构有进一步的改善,实有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手柄上的减震层有可靠牢固的固定结构,并兼具有三道的减震效果的减震锤击工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柄,包括内芯和围绕内芯的外周设置的握持部,在内芯和握持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腔室。

进一步地,腔室设置在手柄的至少一个侧边。

进一步地,腔室内设置有减震材料或气囊。

进一步地,减震材料为液态硅胶。

进一步地,气囊内部填充有压缩空气或液态物质。

进一步地,握持部包括外减震层,外减震层与内芯之间设置有内减震层,腔室设置在内减震层中。

进一步地,外减震层的材料为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或热塑性橡胶材料 (TPR)。

进一步地,内减震层的材料为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

进一步地,内减震层通过先预制后再套在内芯上,或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被注塑在内芯上。

进一步地,手柄还包括套件,套件套设于内芯上。

进一步地,外减震层通过先预制后再套在内减震层和/或套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上,或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被注塑在内减震层和/或套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上。

进一步地,套件通过组装件固定在内芯上。

进一步地,内芯上设置有组装孔,套件通过组装件穿过组装孔而固定在内芯上。

进一步地,套件沿着第一方向组装于内芯上,组装件沿着第二方向将套件组装固定在内芯上,第一方向相异于第二方向。

进一步地,内芯具有定位孔,定位孔开设在内芯的后端,并将定位销穿设在定位孔内,定位销被外减震层包覆固定。

进一步地,定位孔进一步包括定位槽,定位销由第一销件及第二销件轴向对接构成,第一销件具有凸块,凸块嵌入定位槽内,以防止定位销在定位孔中轴向旋转。

进一步地,外减震层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检视孔,检视孔对应内减震层的至少一个部位,用以观察内减震层及腔室。

进一步地,手柄还包括套设于内芯的套件,握持部包括外减震层,外减震层通过先预制后再套设在套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上,或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被注塑在套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上。

进一步地,外减震层与内芯之间具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被塞入有内减震层。

进一步地,内芯具有定位孔,定位孔开设在内芯的后端,定位销穿设在定位孔内,定位销被外减震层包覆固定。

进一步地,外减震层的后端与封盖连接,封盖包括:

盖部,用以封闭外减震层的开口;以及

至少一个插接部,由盖部延伸而出,插接部通过开口插设到容置空间内,插接部被外减震层包覆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锤击工具,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手柄,该锤击工具还包括与手柄的内芯连接的锤头。

进一步地,锤头和内芯为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锤头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减震槽,减震槽用于供减震材料填入于其中。

进一步地,锤头和内芯之间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用于限制套设在内芯上的套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套件进一步包括:

套头部,套头部受到止挡部限位而与止挡部相互组接;

套接部,套接部自套头部延伸而出,套接部具有穿孔,穿孔与内芯上的组装孔相匹配以供组装件穿设,套接部被外减震层包覆固定;以及

通孔,贯穿套头部及套接部,通孔用于供内芯穿设于其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锤击工具,在使用敲击时,锤头的内部减震槽可通过减震材料作为第一道缓冲和吸收锤头的震动和冲击力,再传递到手柄的内芯上,经过内减震层及其腔室作为第二道吸收缓冲手柄的内芯上传递过来的震动和冲击力,最后再由外减震层作为第三道缓冲和吸收由内减震层传递来的震动和冲击力,通过三道缓冲及减震的结构,大幅减少了使用者操作时的手感受到震动和冲击的感觉。

另外,套件相对于手柄的内芯的结合方向(第一方向)相异于组装件固定套件的固定方向(第二方向),再由外减震层包覆住套件的套接部及组装件,从而防止套件由组装方向脱离于手柄的内芯外。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锤击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锤击工具的锤头及手柄的立体图;

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锤击工具于组装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锤击工具的俯视剖面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B于A-A向剖面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B于B-B向剖面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B于C-C向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锤击工具的侧视图;

图7A及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于D-D向状态示意剖面图;

图8A及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锤击工具于组装的侧视剖面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的图8B于A’-A’向剖面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图8B于B’-B’向剖面图;

其中,

10 锤头

11 头部

12 柄部

13 减震槽

14 减震材料

15 止挡部

20 内芯

21 组装孔

22 定位孔

221 定位槽

23 定位销

231 第一销件

232 第二销件

233 凸块

30 套件

31 套头部

32 套接部

33 通孔

34 穿孔

35 组装件

40 内减震层

41 腔室

50 外减震层

51 检视孔

52 容置空间

53 开口

60 封盖

61 盖部

62 插接部

63 固定孔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图中所标示之X、Y、Z分别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系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锤击工具,其中该锤击工具包括手柄,如图1~4所示,手柄包括内芯20和围绕内芯20的外周设置的握持部,在内芯 20和握持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腔室41。腔室41设置在手柄的至少一个侧边。

较佳地,握持部包括外减震层50,外减震层50与内芯20之间设置有内减震层40,腔室41设置在内减震层40中。内减震层40通过先预制后再套在内芯20 上,或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被注塑在内芯20上。手柄还包括套件30,内芯20 上设置有组装孔21,套件30通过组装件35穿过组装孔21而固定在内芯20上。外减震层50通过先预制后再套在内减震层40和/或套件30的至少一个部位上,或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被注塑在内减震层40和/或套件30的至少一个部位上。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锤击工具还包括锤头10,锤头10设置于内芯20 的前端且可为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制成,但不以此为限。锤头10具有头部11及柄部 12,头部11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减震槽13,可将减震材料14填入于减震槽13之中,减震材料14可以是硅胶材质或其他软性减震材料。较佳地,减震槽13可以开设在头部11的内部中央位置,以利头部11敲击后可以平均受力减震。头部11连接于柄部12的一端,柄部12的另一端则续接于内芯20。并在锤头10与内芯20 之间设置有止挡部15,以作为限制套件30位置。

内芯20具有组装孔21及定位孔22,组装孔21开设在内芯20靠近止挡部15 处,定位孔22则开设在内芯20的后端。

套件30具有套头部31及自套头部31延伸的套接部32,并以一通孔33贯穿套头部31及套接部32。通孔33的形状与内芯20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以利套件 30以通孔33套接在内芯20上。套接部32具有穿孔34,穿孔34与组装孔21相互对应,以供组装件35穿设固定。

如图3A所示,当套件30沿着第一方向X套设在内芯20时,可通过通孔33 将套件30沿着内芯20推到止挡部15处,使得套件30的套头部31被止挡部15 限位止挡,以使套头部31与止挡部15相互组接,并使内芯20的组装孔21与套接部32的穿孔34相互对应。再将组装件35沿着第二方向Y穿设对应的穿孔34与组装孔21,以此将套件30组接于内芯20上。如图5C所示,组装件35可以是一铆钉结构或一螺栓螺母结构,但不以此为限。以此结构设计,套件30沿着第一方向X组在内芯20后,通过组装件35以第二方向Y将套件30固定在内芯20后,因第二方向Y相异于第一方向X,可防止套件30沿着第一方向X脱离于内芯20。

如图3B所示,内芯20的定位孔22进一步包括定位槽221,并将定位销23穿设在定位孔22内,定位销23由第一销件231及第二销件232轴向对接构成。在此基础上:第一销件231较第二销件232长,将凸块233设于第一销件231上,当第一销件231与地二销件232轴向对接并且穿设于定位孔22后,使得凸块233嵌入定位槽221中,以防止定位销23在定位孔22中轴向转动。

内减震层40形成有中空部位的腔室41,并将内减震层40包覆住内芯20且避开套件30的位置,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减震层40可先预制后再套在内芯20上,或是直接将内减震层40以射出成型方式注塑在内芯20上。内减震层40的材料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内减震层40的腔室41可选择地设置有减震材料或气囊。若是气囊结构时,可进一步填入有压缩空气或是液态物质,利用腔室41内的高压气压或液态物质提供弹性,作为吸震减压之用,但不以此为限。若是腔室41填入有减震材料时,减震材料可选择地使用液态硅胶或其他液态减震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如图5B所示,内减震层40的腔室41可设置在内芯20的至少一个侧边,较佳地,内减震层40 的腔室41可设置在内芯20的上下二侧。

如图3B所示,外减震层50包覆住内减震层40及套件30的套接部32。在本实施例中,外减震层50可先预制后再套在内减震层40及套件30的套接部32上,或是直接将外减震层50以射出成型方式注塑在内减震层40及套件30的套接部32 上。外减震层50的材料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或热塑性橡胶材料(Thermo Plastic Rubber material,TPR)。如图 6所示,外减震层50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个检视孔51,检视孔51对应内减震层 40的至少一个部位,通过检视孔51可以观察内减震层30及其腔室41是否有破裂泄漏的情况。如图7A所示,通过检视孔51可看出内减震层30未有破裂泄漏之状态。如图7B所示,若内减震层30破裂泄漏,可由检视孔51看出,内减震层40 因破裂而漏出于检视孔51之中。

如图8A及图8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锤击工具于组装的侧视剖面图,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其余相同处不再赘述。

如图8A所示,当套件30组装于内芯20后,可通过组装件35将套件30固定于内芯20上,再将外减震层50先预制后再套设在套件30的套接部32上,或是直接将外减震层50以射出成型方式注塑在套件30的套接部32上。使得外减震层50 与内芯20之间具有容置空间52。如图8B所示,再将内减震层40塞入容置空间 52中并且包覆住内芯20。如图9A所示,较佳地,内减震层40的腔室41可设置在内芯20的上下二侧。

如图8A~8B所示,接着将一封盖60由外减震层50后端的开口53处塞入。封盖60具有盖部61及由盖部61延伸的至少一个插接部62。盖部61用以封闭外减震层50的开口53。插接部62通过开口53插设到容置空间52内,并且插接部62 具有固定孔63。当插接部62组入于容置空间52后,使得插接部62的固定孔63 对应于内芯20的定位孔22,再将定位销23由第二方向Y穿设对应的定位孔22 及固定孔63,使得封盖60被稳固的组装在外减震层50后端,避免封盖60由外减震层50后端脱离。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揭露的锤击工具,在使用敲击时,头部的内部减震槽可通过减震材料作为第一道缓冲和吸收锤头的震动和冲击力,再传递到手柄的内芯上,经过内减震层及其腔室作为第二道吸收缓冲手柄的内芯上传递过来的震动和冲击力,最后再由外减震层作为第三道缓冲和吸收由内减震层传递来的震动和冲击力,通过三道缓冲及减震的结构,大幅减少了使用者操作时的手感受到震动和冲击的感觉。

另外,套件相对于手柄的内芯的结合方向(第一方向)相异于组装件固定套件的固定方向(第二方向),再由外减震层包覆住套件的套接部及组装件,从而防止套件由组装方向脱离于手柄的内芯外。

以上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了解了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构思、具体实施例和功效,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作出诸多的修改和变化。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从而获得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请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