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267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场所个体专用防护面罩在人脸部的位置,二是增大按压有害粉尘作业场所个体专用防护面罩在人脸部的压力,防止工作场所中粉尘通过缝隙直接进入作业人员的鼻腔、口腔。
[0070]本发明所述的阻尘滤膜I 4由两部分组成,主体为均质微孔的阻尘滤膜,滤膜四周固定一圈刚性且具有一定韧性的支撑材料,该支撑材料外径略小于外盖6上的抽拉槽
I2内径,可以在抽拉槽I 2内以较小的阻力运动。
[0071]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个部件的组合过程:
[0072]—、用塑料膜完全覆盖底架8及鼻托架I内侧的非突出粗糙部分,压合密封;
[0073]二、将外盖转动轴3穿入外盖6上部;
[0074]三、将抽拉槽I 2焊接在外盖6指定位置;
[0075]四、将阻尘滤膜I 4置入抽拉槽I 2内,外盖6部分组合完毕;
[0076]五、将外盖6部分、鼻托架1、挂耳或安全帽连接件I 5通过焊接固定在底架上,面罩主体组合完毕;
[0077]六、通过机械臂固定面罩主体,保持面罩主体水平、内侧向下,通过调整机械臂高度,将底架的内侧突出粗糙部位浸入光敏性复合树脂池中,机械臂微动保证复合树脂均匀致密的粘在底架8和鼻托架I的突出粗糙部位,机械臂上抬,将面罩主体移出复合树脂池,按压有害粉尘作业场所个体专用防护面罩组合完毕;
[0078]七、将按压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放入无缝的黑色塑料盒子中,固定,保证各部位的复合树脂不与黑色塑料盒子粘连,用氮气吹赶盒内空气,在氮气环境下为黑色塑料盒子加盖,在氮气环境下用黑色塑料将黑色塑料盒子塑封。
[0079]实施例二
[0080]抽拉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如图2所示,包括外侧支撑片10、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左脸内层密封层13、抽拉槽II 14、抽拉手柄15、阻尘滤膜II 16以及挂耳或安全帽连接件II 17,所述外侧支撑片10分别与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以及左脸内层密封层13连接;外侧支撑片10上设置有两条抽拉槽II 14,且两条抽拉槽II 14之间设置有I个?50个孔洞;所述阻尘滤膜II 16设置在抽拉槽II 14内;所述抽拉手柄15与阻尘滤膜II 16外侧的支撑架短边连接;所述抽拉槽II 14、挂耳或安全帽连接件
II17与外侧支撑片10固定连接。
[0081]抽拉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采用各部件独立生产,流水线组装作业的方式制作。
[0082]先期调查并记录200个中国各地区成年男女的脸型,输入计算机统计并建模,分析、设计并制作符合中国人脸型的模具及组装、压接流程,模具用于按压有害粉尘作业场所个体专用防护面罩各个部件的制作。
[0083]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个部件的设计及制作方式:
[0084]所述的外侧支撑片10使用铝材或硬塑,使用铝材时采用浇筑、热压或冷压的一次性成型工艺;使用硬塑材质时采用浇灌一次成型或切割压合工艺制作,外侧支撑片内侧外缘为粗糙突出结构,作为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左脸内层密封层13复合树脂的骨架,其他部分为平滑结构。
[0085]所述的外侧支撑片10上设两条抽拉槽II 14,采用内凹设计,作用是无缝衔接阻尘滤膜II 16,防止粉尘通过阻尘滤膜II 16和抽拉槽II 14之间的空隙直接进入鼻腔、口腔。两条抽拉槽II 14之间留有I个?50个孔洞,用于作业人员透气,阻尘滤膜II 16在完全进入抽拉槽II 14内时必须完全遮挡所有孔洞。
[0086]所述的各个密封层主要材质为光敏型复合树脂(第一次使用前光敏型复合树脂需要密封避光保存),密封层呈带状均匀连续分布在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左脸内层密封层13对应位置,第一次拆封后将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扣在作业人员面部,通过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不同程度改变复合树脂形状记忆面部轮廓,通过光固化灯固化定型光敏型复合树脂。
[0087]所述的阻尘滤膜II 16由两部分组成,主体为均质微孔的阻尘滤膜II 16,滤膜四周固定一圈刚性且有一定韧性的支撑材料,该支撑材料外径略小于抽拉槽II 14内径,可以在抽拉槽II 14内以较小的阻力运动。
[0088]所述的挂耳或安全帽II 17连接件为弹性软连接或硬质连接,作用有两个:一是抽拉按压式个体防尘设备在人脸部的位置,二是增大抽拉式个体防尘设备在人脸部的压力,防止工作场所中粉尘通过缝隙直接进入作业人员的鼻腔、口腔。
[0089]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个部件的组合过程:
[0090]一、用塑料膜完全覆盖外侧支撑片10内侧的非突出粗糙部分,即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左脸内层密封层13对应位置,压合密封;
[0091]二、将抽拉手柄15压接在阻尘滤膜II 16外围支撑架短边一侧;
[0092]三、将抽拉槽II 14、挂耳或安全帽连接件II 17焊接在外侧支撑片10指定位置;
[0093]四、将阻尘滤膜II 16置入外侧支撑片10抽拉槽II 14内,面罩主体组合完毕;
[0094]五、通过机械臂固定面罩主体,保持面罩主体水平、内侧向下,通过调整机械臂高度,将外侧支撑片10的内侧突出粗糙部位浸入光敏性复合树脂池中,机械臂微动保证复合树脂均匀致密的粘在外侧支撑片内侧的突出粗糙部位,形成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左脸内层密封层13,机械臂上抬,将面罩主体移出复合树脂池,抽拉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组合完毕;
[0095]六、将抽拉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放入无缝的黑色塑料盒子中,固定,保证各部位的复合树脂不与黑色塑料盒子粘连,用氮气吹赶盒内空气,在氮气环境下为黑色塑料盒子加盖,在氮气环境下用黑色塑料将黑色塑料盒子塑封。
[0096]本发明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的使用方法为:
[0097]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在组装后需要立刻封入密封避光的袋子中,防止光敏性复合树脂在使用前被光照射定型,无法完全贴合作业人员面部轮廓。
[0098]作业人员在第一次使用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前需要洗净面部及手并擦干。作业人员在将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从密封袋取出后需要立刻将该设备正确按压至自己口鼻部,以适度力量扣紧维持5?30秒钟,取下,通过光固化灯发出的可见光或紫外光对复合材料定型,至定材质形状不再改变。
[0099]将一次性阻尘滤膜推送入抽拉槽中,至阻尘滤膜完全进入抽拉槽内。检查阻尘滤膜是否抽拉顺畅。
【主权项】
1.PM2.5两用式粉尘防护面罩,其特征是:包括按压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及抽拉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 其中按压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包括鼻托架(I)、抽拉槽I (2)、外盖转动轴(3)、阻尘滤膜I (4)、挂耳或安全帽连接件I (5)、外盖(6)、密封卡扣(7)、底架(8)以及密封层(9),所述鼻托架(I)和底架(8)的内侧的外边缘均为粗糙突出结构;所述外盖转动轴(3)为圆柱轴,设置在外盖(6)的内部;所述抽拉槽I (2)设置为两个,且均焊接在外盖(6)上;所述阻尘滤膜I (4)设置在抽拉槽I (2)内;所述密封层(9)呈带状均匀设置在鼻托架(I)以及底架(8)的边缘位置;所述密封卡扣(7)固定设置在外盖(6)上;所述挂耳或安全帽连接件I (5)与底架⑶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底架⑶上外盖(6)覆盖的位置设置有I个?50个孔洞; 其中抽拉式个体粉尘防护面罩,包括外侧支撑片(10)、鼻部内层密封层(11)、右脸内层密封层(12)、左脸内层密封层(13)、抽拉槽II (14)、抽拉手柄(15)、阻尘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