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纸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28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蜂窝纸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纸张或纸板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纸板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纸板是根据自然界蜂巢结构原理制作的,它是把瓦楞原纸用胶粘结连接成无数个空心立体正六边形,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件——纸芯,并在其两面粘合面纸而成的一种新型夹层结构的环保节能材料。

生产蜂窝纸板的主要工艺包括:1. 在已预涂胶水的蜂窝纸板芯上、下表面粘贴上、下面纸以形成蜂窝纸板,进行粘贴的同时对上、下面纸分别进行平压。2. 对蜂窝纸板进行加热烘干,烘干的同时继续对上、下面纸分别进行平压。为了实现上述工艺,申请号为20051006084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窝纸板加压烘干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环形压带和烘箱,该装置具有由第一、第二环形带上的平压面、与平压面配合的辊组所组成的加压线,加压线的前部为使、下面纸与蜂窝纸板芯粘合成型的预留段,烘箱设置在预留段后方的加压线上。该装置可使上、下面纸与蜂窝纸板芯的粘合十分牢固;另外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聚酯氟环形带,透热、散热效果好。

上述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当平压面挤压蜂窝纸板,以使面纸能更牢固的粘贴在纸芯上时,由于平压面的挤压作用,涂抹于纸芯上的胶水将向两侧摊开,因此纸芯的两侧将有胶水流出,当蜂窝纸板进入烘烤后,蜂窝纸板的边缘将粘结在平压面上,在平压面与蜂窝纸板分离时,平压面将撕扯蜂窝纸板的边缘,从而最终获得的蜂窝纸板的边缘大多存在破损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纸板涂胶装置,以解决经过粘贴面纸后,蜂窝纸板边缘存在破损这一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蜂窝纸板涂胶装置包括机架、烘箱以及两组上、下对称设置并安装于机架上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环形压带、张紧辊、驱动辊以及压平辊组,张紧辊张紧环形压带,驱动辊带动环形压带转动,压平辊组的辊筒抵压环形压带使环形压带上形成平压面;驱动单元包括上驱动单元和下驱动单元,上驱动单元的平压面为第一平压面,下驱动单元的平压面为第二平压面,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相对,且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之间形成驱动蜂窝纸板向前移动的压紧通道,烘箱设置在压紧通道的出料端;

所述上驱动单元或下驱动单元的环形压带靠近边缘处固定有若干切钉,所述压紧通道出料端的前方设有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包括支撑辊组和分离机构,支撑辊组包括两个相互对滚的第一辊轴,分离机构包括可升降的支架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两组分离辊组,分离辊组设于支撑辊组的两侧,分离辊组包括两个相互对滚的第二辊轴;所述切钉对应于支撑辊组和分离辊组之间,所述驱动辊、支撑辊组和分离辊组外周的线速度相同。

本方案蜂窝纸板涂胶装置的原理在于:

工作时,经涂胶后的纸芯和上、下面纸从压紧通道的后端进入,且纸芯和上、下面纸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环形压带的宽度。在摩擦力作用下,纸芯和上、下面纸将在压紧通道内向前传动,则第一平压米面和第二平压面将上、下面纸压紧在纸芯上,纸芯和上、下面纸开始进入加压粘结。当蜂窝纸板经过烘箱时,烘箱对粘结完毕的蜂窝纸板进行烘干,将胶水中部分水分蒸发,同时进一步对蜂窝纸板上、下表面进行平压,确保平整度以及防止上、下面纸的翘起,烘干后的蜂窝纸板从压紧通道的前端输出。

当纸芯和上、下面纸进入压紧通道后,切钉将扎入纸芯及上、下面纸内,从而将在成型的蜂窝纸板上形成预撕裂线,即当蜂窝板上预撕裂线的两侧受到撕扯力时,蜂窝纸板将沿预撕裂线撕裂。当蜂窝纸板成型后,蜂窝纸板将在压紧通道的前端与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分离,然后蜂窝纸板将进入支撑辊组,蜂窝纸板的两侧将进入分离辊组,而预撕裂线位于支撑辊组和分离辊组之间。使支架上移或下移,分离辊组将相对应于支撑辊组发生位移,因此蜂窝纸板将沿预撕裂线撕裂,而在之后的传输过程中,当蜂窝纸板经过分离单元,其边缘即被扯下;从而蜂窝纸板破损的边缘被切除。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设置切钉和分离单元可以将成型后的蜂窝纸板的边缘切除,而在预撕裂线处形成新的蜂窝纸板边缘,从而避免了蜂窝纸板的边缘破损。

(二)在加工时,纸芯和上、下面纸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平压面的宽度,而切钉设于环形压带上,因此预撕裂线之间的蜂窝纸板能够被充分压紧,从而能保证成型后的蜂窝纸板的上、下面纸平整且粘贴牢固。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切钉距离环形压带的边缘3~5cm,以保证蜂窝纸板被撕下的边缘具有一定宽度,使得被撕下的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保证其能在分离辊组内传输而不断裂,保证加工的连续性。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环形压带的内侧和驱动辊的外周设有相互啮合的凸齿,所述切钉设于上驱动单元的环形压带上,所述下驱动单元的环形压带上设有与切钉对应的钉孔,所述切钉的长度大于压紧通道的厚度。在工作时,切钉运行到平压面上后,切钉将贯穿压紧通道,并从另一平压面上的钉孔穿出,从而保证切钉能刺穿蜂窝纸板,以使上、下面纸均能沿预撕裂线撕裂;而环形压带的内侧和驱动辊的外周设有相互啮合的凸齿,可保证环形压带与驱动辊同步转动,以保证切钉于钉孔对应。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并设有驱动支架摆动的气缸。当支架转动并定位在一定位置,分离辊组将对蜂窝纸板被撕下的边缘产生斜向的拉力,从而可以相应的减小拉扯力,防止被撕下的蜂窝纸板断裂。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摆动后,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45º;以此可获得更好的撕裂效果,且角度越大,分离辊组对蜂窝纸板被撕下的边缘的拉扯力越小。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单元的前方设有碎纸机,碎纸机对应于分离辊组;设置碎纸机可以防止被撕下的边缘积累,同时利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蜂窝纸板涂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压紧通道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张紧辊11、驱动辊12、环形压带13、压平辊组14、切钉112、钉孔113、烘箱20、面纸31、纸芯32、蜂窝纸板33、支撑辊组41、支架42、气缸43、分离辊组44、碎纸机51。

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蜂窝纸板涂胶装置包括机架、烘箱20以及两组上、下对称设置并安装于机架上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环形压带13、张紧辊11、驱动辊12以及压平辊组14,张紧辊11张紧环形压带13,驱动辊12带动环形压带13转动,压平辊组14由若干等间距排列的、转动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辊筒组成,且辊筒之间的间距为5cm。压平辊组14的辊筒抵压环形压带13使环形压带13上形成平压面;驱动单元包括上驱动单元和下驱动单元,上驱动单元的平压面为第一平压面,下驱动单元的平压面为第二平压面,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相对,且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形成驱动蜂窝纸板33向前移动的压紧通道,蜂窝纸板33从左至右运行,压紧通道前半段为预留段,压紧通道的后半段为烘干端,即蜂窝纸板33进入压紧通道后先经过预留段,再经过烘干端。烘箱20设置在压紧通道的出料端,且烘干端设于烘箱20内。

上驱动单元的环形压带13的两侧固定有若干切钉112,且切钉112与环形压带13边缘的距离为5cm;下驱动单元的环形压带13上设有与切钉112对应的钉孔113,切钉112的长度大于压紧通道的厚度。环形压带13的内侧和驱动辊12的外周设有相互啮合的凸齿,以保证环形压带13与驱动辊12同步转动;同时保证切钉112总是对应于相应的钉孔113。靠近于压紧通道的右侧处设有分离单元,分离单元包括支撑辊组41和分离机构,支撑辊组41包括两个相互对滚的第一辊轴。分离机构包括支架42和转动连接在支架42上的两组分离辊组44;支架42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支架42的转动中心位于上驱动机构和下驱动机构的对称平面上,并设有驱动支架42向下摆动的气缸43,支架42向下摆动的角度为50º。分离辊组44转动连接在支架42上,分离辊组44设于支撑辊组41的两侧,分离辊组44包括两个相互对滚的第二辊轴;切钉112对应于支撑辊组41和分离辊组44之间。本实施例中,驱动辊12、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直径相同,且三者的转动速相同。

工作时,经涂胶后的纸芯32和上、下面纸31从压紧通道的左端进入,且纸芯32和上、下面纸31的宽度等于环形压带13的宽度。在摩擦力作用下,纸芯32和上、下面纸将在压紧通道内向右移动,则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将上、下面纸31压紧在纸芯32上,纸芯32和上、下面纸31开始进入加压粘结。当蜂窝纸板33经过烘箱20时,烘箱20对粘结完毕的蜂窝纸板33进行烘干,将胶水中部分水分蒸发,同时进一步对蜂窝纸板33上、下表面进行平压,确保平整度以及防止上、下面纸31的翘起,烘干后的蜂窝纸板33从压紧通道的右侧输出。

当纸芯32和上、下面纸31进入压紧通道后,切钉112将扎入纸芯32及上、下面纸31内,从而将在成型的蜂窝纸板33上形成预撕裂线。当蜂窝纸板33成型后,蜂窝纸板33将在压紧通道的右端与第一平压面和第二平压面分离,然后蜂窝纸板33将进入支撑辊组41,蜂窝纸板33的两侧将进入分离辊组44。通过气缸43是支架42向下摆动,蜂窝纸板33将沿预撕裂线撕裂,而在之后的传输过程中,当蜂窝纸板33经过分离单元,其边缘即被扯下;从而蜂窝纸板33破损的边缘被切除。

另外为了防止被撕下的蜂窝纸板33的边缘积累,同时利于清理,在分离机构的右侧设有碎纸机51,碎纸机51上设有进料口,当支架42下摆后,分离辊组44将正对于碎纸机51的进料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