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0149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4]供电部6具有用于驱动发光元件31点灯的点灯电路(未图示),经由供电连接器(未图示)等与商用交流电源连接。点灯电路具有对来自商用交流电源的交流电流进行整流的变压器、电容以及控制用IC等,按照用户的指示来控制从商用交流电源向发光元件31的供电。供电部6被嵌入到框体2的开口部22。根据此构成,能够使照明装置I薄型化。
[0055][透镜]
[0056]以下参照图5至图6对光学部件4中的透镜41进行详细说明。图5示出了针对透镜41中的角度Θ1的Θ 2/Θ I的关系。图6示出了从透镜41射出的光的配光曲线。
[0057]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透镜41覆盖发光元件31。透镜41具有光入射面43、透镜内部44、以及光射出面45,从发光元件31射出的光入射到光入射面43,透镜内部44是从光入射面43入射的光在透镜41内行进的区域,在透镜内部44行进的光从光射出面45射出到透镜41的外部。将从发光元件31射出并入射到光入射面43的光作为入射光L0、将入射光LO在透镜41的内部行进的光作为透镜内光L1、将透镜内光LI从光射出面45射出到透镜41的外部的光作为射出光L2。并且,将透镜内光LI相对于透镜光轴Ax2的行进角度作为第一角度Θ 1、将射出光L2相对于透镜光轴Ax2的行进角度作为第二角度Θ 2。
[0058]光射出面45还具有第一光射出面46和第二光射出面47,第一光射出面46是指,从与透镜光轴Ax2交叉的位置开始在规定范围内扩展的区域,第二光射出面47是在第一光射出面46的周围、与第一光射出面46连续设置的区域。第一光射出面46是沿着透镜光轴Ax2的方向略微凹陷的平滑的曲面,第二光射出面47是向外方隆起的平滑的曲面。第一光射出面46的凹陷深度比光入射面43的凹陷小。
[0059]光入射面43为沿着透镜光轴Ax2的方向凹陷的弯曲面。因此,从发光元件31射出的光(在图2B中以虚线箭头示出的入射光L0)发生折射,折射的方向为,比在光入射面43针对透镜光轴Ax2的角度大的方向。透镜41的结构根据第一角度Θ I与第二角度Θ2的关系而被规定。如图5所示,以Θ2/Θ I表示的函数f(0 I)的值随着Θ I的増加,一旦增加后减少。在透镜41,Θ 2/ Θ I在20° ( Θ I < 80°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值。
[0060]具体而言,在Θ I为33度时,Θ 2/ Θ I为极大值(1.70)。Θ 2/ Θ I的值为,在Θ I在10?20度的范围时大致维持在1.6,在Θ I在20?30度的范围时逐渐增大到1.70(极大值),在Θ I在30?70度的范围时,逐渐减少到I。Θ2/Θ1在30° ( Θ I彡40°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值。在20° ( Θ1彡70°的范围内,成为1.0彡Θ2/Θ1彡1.7。
[0061]并且,在Θ I为10度以下的范围内,Θ 2/Θ I的值发生变动的原因是,在Θ1小的情况下,Θ I的测定误差对Θ 2/ Θ I的影响大的缘故。
[0062]例如在透镜41,Θ I = 10度的角度方向上的透镜内光LI,作为射出光L2,从透镜41以Θ 2 = 16度(10度X 1.62)的角度方向来射出,Θ I = 20度的角度方向上的透镜内光LI,作为射出光L2,从透镜41以Θ 2 = 33度(20度X 1.63)的角度方向来射出。同样,透镜内光LI的角度方向与射出光L2的角度方向的关系为,在Θ I = 33度时,Θ2 = 56度,在Θ I = 40度时,Θ 2 = 66度,在Θ I = 50度时,Θ 2 = 75度,在Θ I = 60度时,Θ 2 =72度,在Θ1 = 70度时,Θ2 = 72度。
[0063]这样,如图6所示,从透镜41射出的射出光L2较强地照射到相对于透镜光轴Αχ2为大约75度的方向。并且,由于在Θ I为10?30度的范围内时,Θ 2/Θ I的值比极大值小,因此射出光L2也射向透镜光轴Αχ2方向。
[0064]参照图7至图9对能够与光学部件4的透镜41替换的、透镜41的变形例中的透镜41Α进行说明。并且,除透镜41Α以外与照明装置I相同。图7是构成照明装置I的透镜4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透镜41Α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透镜41Α中的相对于Θ I的Θ 2/Θ I的关系。图9示出了从透镜41Α射出的光的配光曲线。
[0065]透镜41Α与透镜41(图7的虚线所示)相比,第一光射出面46Α的凹陷深度小,并且第二光射出面47Α向外方的隆起也小。
[0066]如图8所示,透镜41Α中的Θ 2/ Θ I的值在20 ° ( Θ I彡70 °的范围内为
1.1彡Θ2/Θ I彡1.7。具体而言,透镜41Α中的Θ2/Θ I的值与透镜41相比,在Θ 1〈60度的范围内小,在Θ1>60度的范围内大。透镜41Α中的Θ 2/Θ I的值在10° ( Θ I彡80°的范围内为1.1以上。在透镜41Α中,由于在Θ1〈33度的范围内的Θ 2/Θ I的值比透镜41小,因此能够使从发光元件31射出向透镜光轴Αχ2方向的光的折射角度变小。因此,从透镜41Α射向透镜光轴Αχ2方向的光増加。并且,在透镜41Α,由于在Θ1>60度的范围内的Θ2/Θ1的值比透镜41大,因此,能够使从发光元件31射向侧方的光发生大的折射。例如,在Θ I = 70度的角度方向上的透镜内光LI,作为射出光L2射向0 2 = 84度的角度方向。因此,射向透镜41Α的侧方的光增加。
[0067]通过此构成,如图9所示,从透镜41A射出的光(以实线表示)与从透镜41射出的光(以虚线表示)相比,射向透镜光轴Ax2方向的光更多。并且,更能够射向与透镜光轴Ax2隔开的角度的方向。并且,在图9中,将从透镜41、透镜41A分别射出的光的最大光度,分别作为1.0来描画。从透镜41A照射的光与从透镜41照射的光相比,能够照射的范围更广。
[0068]在照明装置1,能够将透镜41替换为透镜41A。在从相对于透镜光轴Ax2的斜方向(例如,相对于透镜光轴Ax2为60度的方向)来看采用了透镜41A的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采用了透镜41的照明装置I相比,照明装置的周围不容易变暗。
[0069][均匀度]
[0070]参照图10A、图1OB对照明装置I的均匀度进行说明。图1OA示出了从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照射的光的均匀度。图1OB示出了从以往的照明装置照射的光的均匀度。在照明装置I中,从发光元件31射出的光,在透镜41的光入射面43以及光射出面45折射。为此,从发光元件31射出的光不仅是射向透镜41的正面方向(透镜光轴Ax2方向、或装置轴Z方向),也有大量的光射出到透镜41的侧方向。据此,从发光元件31射出的光广泛地照射到罩5的内表面52,从而射出光能够到达罩5的中央部511以及周边部513。S卩,光能够从照明装置I的整个罩5射出。并且,由于设置了高光扩散部(中央部511)以及反射部24,因此能够增加照明装置I的罩5的中央部511以及周边部513的照射光亮度。
[0071]这样,如图1OA所示,照明装置I与图1OB所示的以往的照明装置相比,能够照射更均匀的光,因此提高了照明装置I的美观性。
[0072](他的实施方式)
[0073]接着,参照图1lA以及图1lB对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IB进行说明。照明装置IB与照明装置I的外形不同,平面视时为矩形状。
[0074]在照明装置1B,光源部3B在平面视时为矩形状。LED31在矩形状的布线基板32B上配置成矩阵状。并且,光学部件4B在平面视时也为矩形状。框体2B是在一个面上具有开口的矩形的箱体,以来自光学部件4B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