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内部的工件旋转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16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内部的工件旋转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具内部的工件旋转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自动生产线上,压机与压机之间设置有机械手(或者机器人),通过机械手将上一工序完成后的工件传输至下一工序,具体过程为:第一工序完成后,该工序的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具开始上升,当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具上升至最高处时(最高处指的是机械手或者机器人在进行传输时,不与上模具产生干涉的合理高度),机械手进入该工序的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从下模具中抓取工件;此时,第二工序的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具开始上升至最高处,机械手抓取工件传输至第二工序压机的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然后将工件放置在第二工序的压机下模具上。依次重复下去,即完成了冲压自动生产线上工件的传输。

有的工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凹陷在压机下模具腔,此时机械手抓取工件较为困难;或者由于工件的形状各异,比如工件呈V形,且工件的右端与左端不一样高时,机械手抓取工件时需要做较为复杂的运动,而普通的机械手不能达到该目的,只能对机械手进行重新设计编程,花费成本较大,且复杂的运动轨迹容易使得机械手与压机的上模具发生干涉,为了避免干涉,只有将压机上滑块上升高度增加,导致压机的工作周期将延长、工作效率降低。

CN104668390A公开的“一种模具内部的举升装置”,包括:下模座和举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部件由气缸、托杆、托板、气管安装座、进气管、出气管和产品随型镶块组成,所述气缸固定在下模座的内侧,所述托杆的一端固定在气缸推臂上,所述托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定有产品随型镶块,所述气缸的进气管、出气管通过气管安装座固定在下模座上。气缸充气推动托杆,托杆带动托板及托板上的随型镶块向上运动,同时托板运动时受到导向杆的导向限制,确保了托板的运动可控,托板向上运动时将工件从下模座内部推出,便于取出工件,工件取出后气缸排气使得举升装置回到原始位置,然后合模重复生产。但是不能对工件旋转,以使得工件两端高度一致,方便机械手抓取工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内部的工件旋转举升装置,其能够对工件进行升降和旋转,使工件的两端高度一致,方便机械手的传输;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防止工件在旋转过程中滑动,保证工件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部的工件旋转举升装置,包括设在下模具内部的升降机构、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旋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板、设在该底板前边中部的连接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的上部连接的限位销,还包括设在所述底板下面的中部并与其连接的气缸固定座、设在所述气缸固定座上的气缸、与该气缸配合连接的活塞、下端与所述活塞的上端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底板与一升降座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升降座前后方向上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配合连接的托架座、设在该托架座上的托架,还包括设在所述托架座的下面前边的矩形限位板、设在该矩形限位板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上部竖直,下部从上至下向左倾斜,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限位槽配合。

进一步,所述托架由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的前后两部分组成,所述前后两部分均呈“U”形,且左上端高于右上端。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下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导柱套,所述导柱套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柱,该导柱的上部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升降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座包括第一矩形板、设在该第一矩形板上面前边的第一前侧板、设在所述第一矩形板上面后边的第一后侧板,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上均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旋转轴与该第一轴孔配合。

进一步,所述托架座包括第二矩形板、设在该第二矩形板下面前部的第二前侧板、设在所述第二矩形板下面后部的第二后侧板,所述第二前侧板和第二后侧板上均设有第二轴孔,所述旋转轴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前侧板上的第二轴孔配合,所述旋转轴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二后侧板上的第二轴孔配合。

进一步,所述托架的两个左上端和两个右上端均设有吸盘。

进一步,所述连接构件呈“L”形,下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的前边中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四个角部均设有通孔,螺栓通过该通孔将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具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和导柱的上部均设有螺纹,所述活塞杆与导柱均通过螺母与所述升降座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

由于活塞杆的上端与升降座连接,升降座与托架座通过旋转轴配合,且连接构件上的限位销与矩形限位板上的限位槽配合,使得工件能够进行升降和旋转运动,使工件的两端高度一致,方便机械手的传输;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工作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将托架设计成“U”形,其左部顶端高于其右部顶端,且在托架的四个顶部设有吸盘,防止了工件在旋转过程中滑动,保证了工件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之二;

图5是托架座、托架和矩形限位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升降座与旋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连接构件与限位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气缸、气缸固定座、活塞杆和螺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导柱、导柱套和螺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具,2-螺母,3-工件;

21-底板,22-连接构件,23-限位销,24-气缸固定座,25-气缸,26-活塞杆,27-升降座,28-导柱套,29-导柱;

31-旋转轴,32-托架座,33-托架,34-矩形限位板,35-限位槽,36-吸盘;

271-第一矩形板,272-第一前侧板,273-第一后侧板;

321-第二矩形板,322-第二前侧板,323-第二后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和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模具内部的工件旋转举升装置,包括设在下模具1内部的升降机构、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旋转机构,其实质性特点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板21、设在该底板21前边中部的连接构件22、与所述连接构件22的上部连接的限位销23,还包括设在所述底板21下面的中部并与其连接的气缸固定座24、设在所述气缸固定座24上的气缸25、与该气缸25配合连接的活塞、下端与所述活塞的上端连接的活塞杆26,所述活塞杆26的上端穿过所述底板21与一升降座27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在所述升降座27前后方向上的旋转轴31、与所述旋转轴31配合连接的托架座32、设在该托架座32上的托架33,还包括设在所述托架座32的下面前边的矩形限位板34、设在该矩形限位板34上的限位槽35;所述限位槽35的上部竖直,下部从上至下向左倾斜,所述限位销23与所述限位槽35配合。气缸25带动升降座27做升降运动,升降座27与托架座32通过旋转轴31配合,且连接构件22上的限位销23与矩形限位板34上的限位槽35配合。由于限位销23固定不动,矩形限位板34随气缸25上升,当矩形限位板34上升到限位槽35的下部上端与限位销23对应配合时,若气缸25继续上升,此时托架座32将绕旋转轴31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即托架座32的左部将向下倾斜。能够对工件3进行升降和旋转,调节工件3的位置,使其两端高度一致,方便机械手的传输。

参见图5、图6,所述托架33由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的前后两部分组成,所述前后两部分均呈“U”形,且左上端高于右上端。将托架33设计成“U”形,且其左上端高于右上端,能够防止工件3在旋转过程中滑动。

参见图7、图8,所述底板21的下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导柱套28,所述导柱套28内设有与其配合的导柱29,该导柱29的上部穿过所述底板21与所述升降座27连接。导柱29能够辅助活塞杆26进行升降运动。

参见图9,所述升降座27包括第一矩形板271、设在该第一矩形板271上面前边的第一前侧板272、设在所述第一矩形板271上面后边的第一后侧板273,所述第一前侧板272和第一后侧板273上均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旋转轴31与该第一轴孔配合。

参见图6,所述托架座32包括第二矩形板321、设在该第二矩形板321下面前部的第二前侧板322、设在所述第二矩形板321下面后部的第二后侧板323,所述第二前侧板322和第二后侧板323上均设有第二轴孔,所述旋转轴31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前侧板322上的第二轴孔配合,所述旋转轴31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二后侧板323上的第二轴孔配合。

参见图5、图6,所述托架33的两个左上端和两个右上端均设有吸盘36。吸盘36能够吸住工件3,进一步防止工件3在旋转过程中滑动。

参见图10,所述连接构件22呈“L”形,下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21的前边中部连接。

参见图11,所述底板21的四个角部均设有通孔,螺栓通过该通孔将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

参见图12和图13,所述活塞杆26和导柱29的上部均设有螺纹,所述活塞杆26与导柱29均通过螺母2与所述升降座27配合连接。

装配时,第一步,先将气缸25与气缸固定座24连接,然后将气缸固定座24、导柱套28固定连接在底板21的底面,将导柱29与导柱套28配合,底板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模具1的内部,然后将连接构件22焊接在底板21的前边中部,活塞杆26与导柱29均通过螺母2与升降座27固定连接;第二步,将矩形限位板34焊接在托架座32的下面前边,托架33固定在托架座32的上面前边和后边;第三步,将托架座32与升降座27通过旋转轴31配合连接;最后,将限位销23穿过限位槽35固定连接在连接构件22的上部。

上述装置适用于工件3的左端高于右端的情况,若工件3的右端高于左端,只需将矩形限位板34、托架33与托架座32按照第二步装配,然后将其反方向,再与升降座27装配,即装配后的矩形限位板34位于整个装置的后侧、托架33的两个左上端低于两个右上端。由于不同工件左右两端的高度差不一致,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气缸行程或者更换限位槽35的下部斜度不同的限位板34,即可对不同工件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

工作过程:参见图3,首先,气缸25伸出,带动工件3向上运动,当矩形限位板34上升到限位槽35的下部上端与限位销23对应配合时,气缸25继续上升,此时托架座32将绕旋转轴31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即托架座32的左部将向下倾斜,带动工件3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工件3的两端高度一致,如图4所示。机械手进入神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抓取工件3,传输至下一工序,此时气缸25开始收缩,带动托架33回至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件进行升降和旋转,使工件的两端高度一致,方便机械手的传输;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防止工件在旋转过程中滑动,保证工件的平稳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