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组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356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组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5g技术的商业运用带动了整个3c行业的硬件升级。手机、电脑的芯片、处理器、服务器等核心的组件功率必然增大。功率的增大对散热的要求必然提高。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该组件的温度正常。计算机散热器通常由铜板、大基板、大散热块、小基板、小散热块及铜管组装形成,大基板设置在铜板上,小散热块与铜管组装在一起,然后小散热块设置在小基板,而铜管连接在大基板上,大散热块再覆盖铜管并设置在大基板上。目前,计算机散热器的各零部件之间的组装基本是通过人工组装的方式进行的,存在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化组装散热器且生产效率高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组装散热器且生产效率高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组装生产线,包括机架、组装输送线、载具输送线、治具、载具、治具拆卸机构、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第三装配机构、第四装配机构及治具组装机构,所述组装输送线和所述载具输送线呈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治具放置于所述组装输送线上,所述治具包括治具底板、治具限位中框及治具上盖,所述治具底板设有供散热器放置的放置工位,所述治具限位中框可拆卸地叠放于所述治具底板中,所述治具限位中框具有与所述放置工位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散热器穿过,所述治具上盖覆盖所述治具限位中框并可拆卸地叠放于所述治具底板上;所述载具放置于所述载具输送线上;所述治具拆卸机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所述第三装配机构、所述第四装配机构及所述治具组装机构沿所述组装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借由所述组装输送线输送所述治具移动以及所述载具输送线输送所述载具移动,使得所述治具和所述载具一起依次移动至与所述治具拆卸机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所述第三装配机构、所述第四装配机构及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治具拆卸机构用于将所述治具上盖和所述治具限位中框依次拆离所述治具底板并叠放于所述载具上;所述第一装配机构用于将已丝印的第一基板及铜板分别放置于所述放置工位上;所述第二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二基板组装于所述铜板上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点锡膏;所述第三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一散热块与铜管连接形成的散热组件组装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铜板上,使得第一散热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所述铜管连接于所述铜板上,所述第三装配机构可在两所述铜管之间的位置处点锡膏;所述第四装配机构用于将已丝印的第二散热块组装于所述铜管上并覆盖所述第二基板,从而组装形成散热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用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治具限位中框和所述治具上盖依次组装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从而定位所述散热器。

较佳地,所述治具设有弹性压合组件,此弹性压合组件可对位于治具内的产品形成预压力,使治具内的产品在过高温炉时,不会因产品内的锡膏融化焊接以及产品本身的应力释放而产生变形。所述弹性压合组件包括第一支座、旋转压板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支座固定于所述治具底板上,所述旋转压板枢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与所述旋转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旋转压板将所述治具上盖压合于所述治具底板上。

较佳地,所述治具拆卸机构包括压板打开机构、第一拆卸机械手及第二拆卸机械手,所述压板打开机构、所述第一拆卸机械手及所述第二拆卸机械手沿所述组装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板打开机构可驱使所述旋转压板转动脱离所述治具上盖,所述第一拆卸机械手用于拆卸所述治具上盖并将所述治具上盖叠放于所述载具上,所述第二拆卸机械手用于拆卸所述治具限位中框、将所述治具限位中框叠放于位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治具上盖上以及取出位于所述治具底板上的所述散热器。

较佳地,所述治具拆卸机构还包括产品流出输送线,所述产品流出输送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拆卸机械手的一侧,所述第二拆卸机械手可将取出的所述散热器放置于所述产品流出输送线,以使所述产品流出输送线送走散热器。

较佳地,还包括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回流炉及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所述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设置于所述组装输送线的一端与所述回流炉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设置于所述回流炉的另一端与所述组装输送线的另一端之间,借由所述组装输送线将装载有所述散热器的所述治具通过所述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输送至所述回流炉,以使所述回流炉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加工处理;所述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用于将装载有已加工处理的所述散热器的所述治具输送至组装输送线。

较佳地,还包括载具回流机构,所述载具回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一端可将空载的所述载具输送至所述载具回流机构,所述载具回流机构可将空载的所述载具回传至所述载具输送线的另一端。

较佳地,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移载机构、第一供料机构、铜板上料机械手、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第一丝印机构及第一下料机械手,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载板及移载驱动机构,所述移载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载板设置于所述移载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供料机构、所述第一丝印机构及所述第一下料机械手沿所述移载板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载驱动机构可先后驱动所述移载板移动至与所述第一供料机构、所述第一丝印机构以及所述第一下料机械手三者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一供料机构包括铜板供料组件及第一基板供料组件,所述铜板供料组件用于提供所述铜板,所述第一基板供料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基板,所述铜板上料机械手和所述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铜板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铜板供料组件上的铜板抓取至所述移载板上,所述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板供料组件上的第一基板抓取至所述移载板,所述第一丝印机构用于对位于所述移载板上的铜板和第一基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一下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移载板上的已丝印的铜板和第一基板抓取并放置于所述放置工位上。

较佳地,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第二供料机构、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及第二点锡膏模组,所述第二供料机构、所述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及所述第二点锡膏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供料机构用于提供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二供料机构上的第二基板抓取并组装于位于所述放置工位上的铜板上,所述第二点锡膏模组用于对组装后的所述第二基板点锡膏。

较佳地,所述第三装配机构包括第三供料机构、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压平机构及第三点锡膏模组,所述第三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提供所述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所述压平机构及所述第三点锡膏模组沿所述组装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三供料机构上的散热组件抓取并组装于位于所述治具底板的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铜板上,所述压平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治具底板上的散热组件压合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铜板上,所述第三点锡膏模组用于在两所述铜管之间的位置处点锡膏。

较佳地,所述第四装配机构包括第四供料机构、移送组装机构、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及丝印涂胶机构,所述第四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散热块,所述移送组装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四供料机构与所述移送组装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四供料机构上的第二散热块抓取至所述移送组装机构上;所述丝印涂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借由所述移送组装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散热块移动至与所述丝印涂胶机构对应的位置处,使得所述丝印涂胶机构对所述第二散热块的涂胶面进行涂胶;借由所述移送组装机构驱使已涂胶的所述第二散热块移动并将所述第二散热块的涂胶面粘接于所述治具底板的铜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通过设置组装输送线和载具输送线两条输送线,利用这两条输送线将治具和载具同步输送至与其他机构对应的位置处,使得每一治具均对应有一载具,从而使得在治具拆卸机构拆卸治具时,可将该治具的治具限位中框及治具上盖拆放至对应的载具上,以及在治具组装机构组装治具时,可将载具上的治具限位中框及治具上盖组装于对应的治具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还通过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第三装配机构以及第四装配机构完成对第一基板、铜板、第二基板、第一散热块与铜管形成的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块自动化组装,从而实现了散热器的自动化生产组装,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拆卸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拆卸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配机构的移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配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装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装配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装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装配机构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组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组装生产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散热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15至图16,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100包括机架11、组装输送线12、载具输送线13、治具21、载具22、治具拆卸机构3、第一装配机构4、第二装配机构5、第三装配机构6、第四装配机构7及治具组装机构8,组装输送线12和载具输送线13呈平行地设置于机架11上;治具21放置于组装输送线12上,治具21包括治具底板211、治具限位中框212及治具上盖213,治具底板211设有供散热器200放置的放置工位211a,治具限位中框212可拆卸地叠放于治具底板211中,治具限位中框212具有与放置工位211a连通的通孔212b,通孔212b用于供散热器200穿过,治具上盖213覆盖治具限位中框212并可拆卸地叠放于治具底板211上;载具22放置于载具输送线13上;治具拆卸机构3、第一装配机构4、第二装配机构5、第三装配机构6、第四装配机构7及治具组装机构8沿组装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1上;借由组装输送线12输送治具21移动以及载具输送线13输送载具22移动,使得治具21和载具22一起依次移动至与治具拆卸机构3、第一装配机构4、第二装配机构5、第三装配机构6、第四装配机构7及治具组装机构8对应的位置处;治具拆卸机构3用于将治具上盖213和治具限位中框212依次拆离治具底板211并叠放于载具22上;第一装配机构4用于将已丝印的第一基板201及铜板202分别放置于放置工位211a上;第二装配机构5用于将第二基板203组装于铜板202上并在第二基板203上点锡膏;第三装配机构6用于将第一散热块204与铜管205连接形成的散热组件组装于第一基板201及铜板202上,使得第一散热块204连接于第一基板201上以及铜管205连接于铜板202上,第三装配机构6可在两铜管205之间的位置处点锡膏;第四装配机构7用于将已丝印的第二散热块206组装于铜管205上并覆盖第二基板203,从而组装形成散热器200;治具组装机构8用于载具22上的治具限位中框212和治具上盖213依次组装于治具底板211上,从而定位散热器200。

请参阅图2及图3,治具21设有弹性压合组件214,此弹性压合组件可对位于治具内的产品(散热器200)形成预压力,使治具内的产品(散热器200)在过高温炉(回流炉92)时,不会因产品内的锡膏融化焊接以及产品本身的应力释放而产生变形,从而可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弹性压合组件214包括第一支座214a、旋转压板214b及第一弹性件214c,第一支座214a固定于治具底板211上,旋转压板214b枢接于第一支座214a上,第一弹性件214c连接于治具底板211与旋转压板214b之间,第一弹性件214c用于驱使旋转压板214b将治具上盖213压合于治具底板211上。旋转压板214b可在第一弹性件214c的弹性力作用下抵压治具上盖213,从而将治具上盖213压合于治具底板211上;通过驱使旋转压板214b转动并抵抗第一弹性件214c的弹性力,使得旋转压板214b不再抵治具上盖213,从而使得治具上盖213可拆卸下来。

请参阅图4及图5,治具拆卸机构3包括压板打开机构31、第一拆卸机械手32及第二拆卸机械手33,压板打开机构31、第一拆卸机械手32及第二拆卸机械手33沿组装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1上,压板打开机构31可驱使旋转压板214b转动脱离治具上盖213,第一拆卸机械手32用于拆卸治具上盖213并将治具上盖213叠放于载具22上,第二拆卸机械手33用于拆卸治具限位中框212、将治具限位中框212叠放于位于载具22上的治具上盖213上以及取出位于治具底板211上的散热器200。具体地,旋转压板214b可设置一插孔,通过压板打开机构31插入该插孔来驱使旋转压板214b转动。其中,第一拆卸机械手32及第二拆卸机械手33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在此不赘述。进一步地,治具拆卸机构3还包括产品流出输送线34,产品流出输送线34设置于机架11上并位于第二拆卸机械手33的一侧,第二拆卸机械手33可将取出的散热器200放置于产品流出输送线34,以使产品流出输送线34送走散热器200。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100还包括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91、回流炉92及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93,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91设置于组装输送线12的一端与回流炉92的一端之间,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93设置于回流炉92的另一端与组装输送线12的另一端之间;借由组装输送线12将装载有散热器200的治具21通过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91输送至回流炉92,以使回流炉92对散热器200进行高温加工处理;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93用于将装载有已加工处理的散热器200的治具21输送至组装输送线12,在装载有已加工处理的散热器200的治具21输送至组装输送线12后,组装输送线12再把该治具21输送至与治具拆卸机构3对应的位置处,以使治具拆卸机构3对治具21进行拆卸,从而将已加工处理的散热器200夹取至产品流出输送线34,进而通过产品流出输送线34将已加工处理的散热器200输送走。其中,第一治具回转输送线91、回流炉92及第二治具回转输送线9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4、图6、图8、图10及图1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100还包括载具回流机构94,载具回流机构94设置于机架11上,载具输送线13的一端可将空载的载具22输送至载具回流机构94,载具回流机构94可将空载的载具22回传至载具输送线13的另一端。其中,载具回流机构94可采用升降输送带及回流输送带的方式,回流输送带设置于载具输送线13的下方,两升降输送带分别设置于载具输送线13的两端,载具输送线13的一端可将空载的载具22输送至其中一个升降输送带上,该升降输送带下降并把空载的载具22输送至回流输送带上,回流输送带上再把空载的载具22输送至另一个升降输送带上,该升降输送带上升并把空载的载具22回流至载具输送线13上。但载具回流机构94的结构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6及图7,第一装配机构4包括移载机构41、第一供料机构42、铜板上料机械手43、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44、第一丝印机构45及第一下料机械手46,移载机构41包括移载板411及移载驱动机构412,移载驱动机构412设置于机架11上,移载板411设置于移载驱动机构412上,第一供料机构42、第一丝印机构45及第一下料机械手46沿移载板411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1上,移载驱动机构412可先后驱动移载板411移动至与第一供料机构42、第一丝印机构45以及第一下料机械手46三者对应的位置处,第一供料机构42包括铜板供料组件421及第一基板供料组件422,铜板供料组件421用于提供铜板202,第一基板供料组件422用于提供第一基板201,铜板上料机械手43和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44分别设置于机架11上,铜板上料机械手43用于将铜板供料组件421上的铜板202抓取至移载板411上,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44用于将第一基板供料组件422上的第一基板201抓取至移载板411,第一丝印机构45用于对位于移载板411上的铜板202和第一基板201进行丝印,第一下料机械手46用于将移载板411上的已丝印的铜板202和第一基板201抓取并放置于放置工位211a上。第一供料机构42、铜板上料机械手43、第一基板上料机械手44、第一丝印机构45及第一下料机械手46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8及图9,第二装配机构5包括第二供料机构51、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52及第二点锡膏模组53,第二供料机构51、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52及第二点锡膏模组53分别设置于机架11上,第二供料机构51用于提供第二基板203,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52用于将第二供料机构51上的第二基板203抓取并组装于位于放置工位211a上的铜板202上,第二点锡膏模组53用于对组装后的第二基板203点锡膏。其中,第二供料机构51、第二基板上料机械手52及第二点锡膏模组5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10及图11,第三装配机构6包括第三供料机构61、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62、压平机构63及第三点锡膏模组64,第三供料机构61设置于机架11上并用于提供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62、压平机构63及第三点锡膏模组64沿组装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1上,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62用于将第三供料机构61上的散热组件抓取并组装于位于治具底板211的第一基板201及铜板202上,压平机构63用于将位于治具底板211上的散热组件压合于第一基板201及铜板202上,第三点锡膏模组64用于在两铜管205之间的位置处点锡膏。压平机构63可采用去多轴机械手与压块连接的方式,通过多轴机械手驱使压块下压位于治具底板211上的散热组件,从而将散热组件压合于第一基板201及铜板202上,保证散热组件与第一基板201、铜板202可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但压平机构63的结构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三供料机构61、散热组件上料机械手62及第三点锡膏模组64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12及图13,第四装配机构7包括第四供料机构71、移送组装机构72、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73及丝印涂胶机构74,第四供料机构71设置于机架11上并用于提供第二散热块206,移送组装机构72设置于机架11上,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73设置于机架11上并位于第四供料机构71与移送组装机构72之间,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73用于将第四供料机构71上的第二散热块206抓取至移送组装机构72上;丝印涂胶机构74设置于机架11上;借由移送组装机构72带动第二散热块206移动至与丝印涂胶机构74对应的位置处,使得丝印涂胶机构74对第二散热块206的涂胶面进行涂胶;借由移送组装机构72驱使已涂胶的第二散热块206移动并将第二散热块206的涂胶面粘接于治具底板211的铜管205上。具体地,移送组装机构72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旋转机构、顶推机构及定位组件,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11上,旋转机构设置于直线驱动机构上,顶推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上;定位组件设置于顶推机构上,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73可将第四供料机构71上的第二散热块206抓取至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用于定位第二散热块206;移送驱动机构可驱使定位组件移动;丝印涂胶机构74在第二散热块206上方对第二散热块206朝上的涂胶面进行涂胶后,借由旋转机构驱使第二散热块206上下翻转,以使第二散热块206的涂胶面朝下,顶推机构将第二散热块206从定位组件顶出,以使第二散热块206的涂胶面粘接于治具底板211的铜管205上。其中,第四供料机构71、第二散热块上料机械手73及丝印涂胶机构74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14,治具组装机构8包括第一治具组装机械手81、第二治具组装机械手82及压板压合机构83,第一治具组装机械手81、第二治具组装机械手82及压板压合机构83沿组装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1上,第一治具组装机械手81用于将载具22上的治具限位中框212组装于治具底板211上,第二治具组装机械手82用于将治具上盖213组装于治具底板211上并覆盖治具限位中框212,压板压合机构83用于驱使旋转压板214b转动下压治具上盖213。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100通过设置组装输送线12和载具输送线13两条输送线,利用这两条输送线将治具21和载具22同步输送至与其他机构对应的位置处,使得每一治具21均对应有一载具22,从而使得在治具拆卸机构3拆卸治具21时,可将该治具21的治具限位中框212及治具上盖213拆放至对应的载具22上,以及在治具组装机构8组装治具21时,可将载具22上的治具限位中框212及治具上盖213组装于对应的治具底板211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装生产线100还通过第一装配机构4、第二装配机构5、第三装配机构6以及第四装配机构7完成对第一基板201、铜板202、第二基板203、第一散热块204与铜管205形成的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块206的自动化组装,从而实现了散热器200的自动化生产组装,且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