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517发布日期:2018-08-08 09:2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以空气或氧气为原料,通过放电腔内的放电电极无声放电,把空气中的氧气分解成同素异形体的臭氧。放电腔作为臭氧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效率和安全性决定着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的效率和安全性。现有放电腔内的放电电极因排列不合理或采用大间隙或单间隙放电电极,使得同体积放电面积放电间隙大,臭氧产率低,从而影响臭氧发生器的性能。此外,放电电极间采用板状连接片连接,常因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漏接或重接,使得放电腔内放电电极在高压作用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臭氧浓度更高且安全性更好的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包括腔体和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内部,所述腔体上安装有高压头,所述放电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片相互并联的多个的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构成多个同心正六边形的放电电极部分和位于所有正六边形中心的中心放电电极部分,其中,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相邻放电电极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中心放电电极至少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一个放电电极通过连接片连接,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间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相连;所述高压头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8”字型,且包括第一通孔、连接部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为大小和结构均相同的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圆直径并小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圆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放电电极与位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通过所述连接片相连。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片对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头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第六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电极管、介电管和内电极管,所述外电极管、介电管和内电极管呈同心圆状分布,所述外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为0.05~0.1mm,所述内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为0.1~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放电腔内放电电极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排列,结构简单,同样空间内可容纳更多的放电电极,使得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提升了单位体积内的臭氧浓度;采用正六边形排列,放电电极间的通风效果最好,避免产生出的臭氧因不能及时流通,而在电晕区内分解成氧气,降低制备效率、提升能耗,并增加了用户的运行成本;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相互连接,相邻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连接,使得电极间的连接更为简便、安全,减少了放电电极间连接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加工过程中的准确率,避免发生放电电极漏接或重接现象,确保了放电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连接片;11、第一通孔;12、连接部;13、第二通孔;

2、放电电极;21、外电极管;22、介电管;23、内电极管;3、高压头;

4、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采用正六边形排列,放电电极间的通风效果最好,避免产生出的臭氧因不能及时流通,而在电晕区内分解成氧气,降低制备效率、提升能耗,并增加了用户的运行成本;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相互连接,相邻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连接,使得电极间的连接更为简便、安全,减少了放电电极间连接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加工过程中的准确率,避免发生放电电极漏接或重接现象,确保了放电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包括腔体和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内部,所述腔体上安装有高压头,所述放电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片相互并联的多个的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构成多个同心正六边形的放电电极部分和位于所有正六边形中心的中心放电电极部分,其中,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相邻放电电极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中心放电电极至少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一个放电电极通过连接片连接,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间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相连;所述高压头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相连。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放电腔内放电电极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排列,结构简单,同样空间内可容纳更多的放电电极,使得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提升了单位体积内的臭氧浓度;采用正六边形排列,放电电极间的通风效果最好,避免产生出的臭氧因不能及时流通,而在电晕区内分解成氧气,降低制备效率、提升能耗,并增加了用户的运行成本;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相互连接,相邻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连接,使得电极间的连接更为简便、安全,减少了放电电极间连接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加工过程中的准确率,避免发生放电电极漏接或重接现象,确保了放电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呈“8”字型,且包括第一通孔、连接部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为大小和结构均相同的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圆直径并小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圆直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板状连接片无法保证每支放电电极间可靠连接,并且由于安装和加工工艺很难保证每个连接孔能与电极完美配合;由于8字形连接片是两支放电电极之间的连接,既保证了各电极之间的可靠连接,也使得安装维护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放电电极与位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通过所述连接片相连。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片对应相连。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放电电极间规律性的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整齐规律,为加工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头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第六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电极管、介电管和内电极管,所述外电极管、介电管和内电极管呈同心圆状分布,所述外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为0.05~0.1mm,所述内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为0.1~0.3mm。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大间隙单间隙放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双微间隙放电电极同体积放电面积成倍增加,放电效率和臭氧产量得到了大幅地提升;所述外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为0.05~0.1mm,所述内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为0.1~0.3mm,巧妙地设计电极管与介电管间的间隙宽度,提升了放电电极制得的臭氧浓度和纯度。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包括腔体4和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4内部,所述腔体4上安装有高压头3,所述放电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片1相互并联的多个的放电电极2,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构成多个同心正六边形的放电电极2部分和位于所有正六边形中心的中心放电电极2部分,其中,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相邻放电电极2间通过连接片1相连,中心放电电极2至少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一个放电电极2通过连接片1连接,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2间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1相连;所述高压头3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2相连。所述连接片1呈“8”字型,且包括第一通孔11、连接部12和第二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3为大小和结构均相同的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3相连,所述连接部12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圆直径并小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圆直径。所述中心放电电极2与位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通过所述连接片1相连。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片1对应相连。所述高压头3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第六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相连。所述放电电极2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电极管21、介电管22和内电极管23,所述外电极管21、介电管22和内电极管23呈同心圆状分布,所述外电极管21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05mm,所述内电极管23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包括腔体4和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4内部,所述腔体4上安装有高压头3,所述放电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片1相互并联的多个的放电电极2,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构成多个同心正六边形的放电电极2部分和位于所有正六边形中心的中心放电电极2部分,其中,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相邻放电电极2间通过连接片1相连,中心放电电极2至少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一个放电电极2通过连接片1连接,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2间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1相连;所述高压头3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2相连。所述连接片1呈“8”字型,且包括第一通孔11、连接部12和第二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3为大小和结构均相同的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3相连,所述连接部12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圆直径并小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圆直径。所述中心放电电极2与位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通过所述连接片1相连。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片1对应相连。所述高压头3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第六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相连。所述放电电极2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电极管21、介电管22和内电极管23,所述外电极管21、介电管22和内电极管23呈同心圆状分布,所述外电极管21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1mm,所述内电极管23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3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为: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包括腔体4和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4内部,所述腔体4上安装有高压头3,所述放电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片1相互并联的多个的放电电极2,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构成多个同心正六边形的放电电极2部分和位于所有正六边形中心的中心放电电极2部分,其中,位于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相邻放电电极2间通过连接片1相连,中心放电电极2至少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一个放电电极2通过连接片1连接,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2间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1相连;所述高压头3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2相连。所述连接片1呈“8”字型,且包括第一通孔11、连接部12和第二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3为大小和结构均相同的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3相连,所述连接部12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圆直径并小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圆直径。所述中心放电电极2与位于最内侧的正六边形上的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通过所述连接片1相连。相邻两个正六边形上第一、第三、第五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片1对应相连。所述高压头3与最外侧正六边形上第六个顶点处的放电电极2相连。所述放电电极2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电极管21、介电管22和内电极管23,所述外电极管21、介电管22和内电极管23呈同心圆状分布,所述外电极管21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08mm,所述内电极管23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2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腔,该放电腔内放电电极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排列,结构简单,同样空间内可容纳更多的放电电极,使得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提升了单位体积内的臭氧浓度;采用正六边形排列,放电电极间的通风效果最好,避免产生出的臭氧因不能及时流通,而在电晕区内分解成氧气,降低制备效率、提升能耗,并增加了用户的运行成本;同一个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相互连接,相邻正六边形上的放电电极至少通过一个连接片连接,使得电极间的连接更为简便、安全,减少了放电电极间连接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加工过程中的准确率,避免发生放电电极漏接或重接现象,确保了放电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现有板状连接片无法保证每支放电电极间可靠连接,并且由于安装和加工工艺很难保证每个连接孔能与电极完美配合;由于8字形连接片是两支放电电极之间的连接,既保证了各电极之间的可靠连接,也使得安装维护更加简单方便。放电电极间规律性的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整齐规律,为加工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大间隙单间隙放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双微间隙放电电极同体积放电面积成倍增加,放电效率和臭氧产量得到了大幅地提升;所述外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05~0.1mm,所述内电极管与所述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为0.1~0.3mm,巧妙地设计电极管与介电管22间的间隙宽度,提升了放电电极制得的臭氧浓度和纯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