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22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车辆用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一体地形成有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的一体型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其中所述一体型冷凝器在一个板上形成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从而使现有的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可通过一次钎焊结合而形成为一体,因此缩小了封装件,且简化了组装和制造工序。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中,可以利用蒸发器实现实际的冷却作用,所述蒸发器中液态的热交换介质从周围吸收相当于气化热的热量而被气化。从所述蒸发器流入压缩机的气态热交换介质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和高压,在所述被压缩的气态的热交换介质通过冷凝器而被液化的过程中,向周围发出液化热,且所述被液化的热交换介质再次通过膨胀阀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湿饱和蒸汽状态后,再次流入蒸发器而被气化,从而形成循环。

即,冷凝器中流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该制冷剂通过热交换而释放液化热的同时被冷凝成液态后被排出,冷凝器可以由将空气作为冷却所述制冷剂的热交换介质而利用的空冷和将液体作为冷却所述制冷剂的热交换介质而利用的水冷方式形成。

所述空冷冷凝器(Condenser)是与通过车辆前面的开口部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构成,并且通常固定于形成有保险杠横梁的车辆前侧以与空气顺利进行热交换。

如图1所示,水冷冷凝器10可以使用层叠有多个板20的板型热交换器。

所述水冷冷凝器中层叠有多个板20而形成有使第一热交换介质和第二热交换介质分别流动的第一流动部21和第二流动部22,并且包括:第一入口管31及第一出口管32,使第一热交换介质流入/排出;第二入口管41及第二出口管42,使第二热交换介质流入/排出;气液分离器50,将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分成气态热交换介质和液态热交换介质;第一连接管51,连接所述第一流动部21的冷凝区域和所述气液分离器50;第二连接管52,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一流动部21的过冷区域。

所述水冷冷凝器10中,通过所述第一入口管31流入的第一热交换介质在所述第一流动部21的冷凝区域流动。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51移动至所述气液分离器50,并再次通过第二连接管52流动于所述第一流动部21的过冷区域后,通过所述第一出口管32被排出。

此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第二入口管41流入,并在与所述第一流动部21交替形成的第二流动部22流动,并冷却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

另外,构成车辆用空调的制冷循环的冷凝器中,可以使用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如图2所示,在使用水冷冷凝器11和空冷冷凝器12两者的情况下,为了连接彼此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车辆用制冷循环的配管构成较复杂,不仅如此,还需要追加配管并进行组装,所以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并且,如果配管的布局变长并变得复杂,则制冷剂移动的同时朝向对压力下降不利的一方产生作用,从而只会降低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性能及效率。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日本公开专利第2008-180485号(公开日:2008.08.07,名称:热交换器)中,公开了如下系统:在辅助散热器中得到冷却的冷却水被送至水冷冷凝器而与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所述制冷剂再次被移送至空冷冷凝器。其中,虽然一体地构成辅助散热器、水冷冷凝器和空冷冷凝器,但是辅助散热器的箱体与水冷及空冷冷凝器的集管不同,且存在组装性或者接合部的焊接性降低的问题,难以改善上述所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车辆用空调系统,包括一体地形成有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的一体型冷凝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在一个板上形成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从而使现有的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通过一次钎焊结合而形成为一体,因此缩小了封装件,且简化了组装和制造工序。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的其特征在于,分别利用制冷剂管P连接下述构成而形成:压缩机C,用于压缩制冷剂;一体型冷凝器100,一体地形成有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所述水冷区域使在所述压缩机C中得到压缩而被排出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所述空冷区域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膨胀阀T,使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得到冷凝而被排出的制冷剂膨胀;以及蒸发器E,使在所述膨胀阀T膨胀而被排出的制冷剂蒸发。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形成为板型,且在一个板上形成有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使制冷剂流入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区域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和排出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使制冷剂流入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的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和排出制冷剂的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形成于所述冷却水板300而使冷却水流入的冷却水流入口311和排出冷却水的冷却水排出口312。

并且,所述冷却水板300可以由第二上部板301和第二下部板302形成成对层叠而形成。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和冷却水板300可以包括: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和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连通而使制冷剂流动至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并且形成为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一接合部251;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形成为中空,以沿层叠方向与所述冷却水流入口331和冷却水排出口312连通而使冷却水流动至所述冷却水板300,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外侧突出的第二接合部252。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还可以包括:第五连通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连通而使制冷剂流动至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三接合部253。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还可以包括:第九连通孔239,形成为中空,以使制冷剂流动到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这一侧的一侧或者另一侧端部流动,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的第四接合部254。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中,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中的没有形成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的区域,可以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部255,所述分隔部255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内侧突出,以将内部空间的预定区域沿着宽度方向分离成作为冷凝区域的第一流动部260以及作为过冷区域的第二流动部270,所述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六连通孔236在所述分隔部255的两侧端部中布置在所述第一流动部260侧,所述第七连通孔237和第八连通孔238在所述分隔部255的两侧端部中布置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侧。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第二流动部270可以布置在空气的送风方向的前方侧,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布置在后方侧,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流入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并进行循环后,经过气液分离部140而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循环,然后从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排出,所述气液分离部140由借助于所述第四接合部254而层叠多个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第九连通孔239连通而形成。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51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和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彼此连接;第二连接部520,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第三连接部530,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第七连通孔237或者第八连通孔238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以外部配管的形态形成。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51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和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彼此连接;第二连接部520,在布置于上部预定区域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第三连接部530,在布置于下部预定区域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第七连通孔237或者第八连通孔238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内。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在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中,形成在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相邻一侧的第七连通孔237和形成于另一侧的第六连通孔236可以被开放,且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八连通孔238被封闭;并且包括:第六连通流路部246和第七连通流路部247,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中,由借助于所述第三接合部253而层叠多个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所述第六连通孔236和第七连通孔237分别彼此连通而形成,在所述第六连通流路部246和第七连通流路部247的预定区域形成有隔板部,从而使作为冷凝区域的第一流动部260和作为过冷区域的第二流动部270沿着高度方向分离形成,并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布置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上侧。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还可以在一个板上形成气液分离部。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制冷剂板200,由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成对地层叠而形成,区域沿长度方向被分离而形成有用作水冷区域的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用作空冷区域的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冷却水板300,与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交替层叠而形成水冷区域,并使冷却水在内部流动;散热翅片400,夹设于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之间的空间,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其中,通过所有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流入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

并且,所述气液分离部可以形成在作为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和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之间的空间的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一侧端部;或者形成在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另一侧端部。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器可以形成在作为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和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之间的空间的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一侧端部,以使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制冷剂在所述气液分离部中被气液分离后,使从所述气液分离部排出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而被排出到外部。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可以形成于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另一侧端部,以使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冷凝区域而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后,使从所述气液分离部排出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过冷区域而被排出到外部。

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可以形成于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另一侧端部,以使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而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后,使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被排出到外部。

并且,所述车辆用空调系统还可以包括:辅助热交换器I,连接于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和膨胀阀之间,并使从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排出的制冷剂与从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彼此热交换。

并且,所述辅助热交换器I可以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最上端或者最下端额外层叠而形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包括一体地形成有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的一体型冷凝器,因此相比现有的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分开形成并连接的情形,有着以下优点:可以简化配管构成、且无需添加配管而进行组装,因此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尤其,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中,一体型冷凝器在一个板上形成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因此可以通过一次的钎焊结合实现现有的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的一体型模块制作,并且有着缩小封装件的大小并简化组装及制造工艺的优点。

更为详细地,所述一体型冷凝器包括:一个制冷剂板,形成有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和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冷却水板,布置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所述制冷剂板之间的空间;散热翅片,夹设于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所述制冷剂板之间的空间,其中,使通过所有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制冷剂流入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据此可以使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通过一次钎焊结合而形成为一体。

并且,本发明中,能够用作车辆的制冷剂用内部热交换器IHX的辅助热交换器层叠在形成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制冷剂板的下端或者上端而形成;或者以二重管的形态使管插入到在空冷冷凝器的制冷剂流路部使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的连通流路部内而形成,因此可以通过一次钎焊一体地形成三种热交换器,因此相比彼此分开形成的现有技术,可以简化配管连接,并缩小封装大小。

并且,本发明虽然也可以通过专门的配管连接而形成流动在起到空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和辅助换热器作用的区域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但也可以通过板的内部流路形成,因此可以减少制冷剂流动之间的压力下降,并减少不必要的压力下降,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并且,本发明可以在形成空冷冷凝器的区域中的制冷剂板上层叠多个中空的连通孔而彼此连接,因此可以形成使一次性通过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制冷剂流动而可以实现气液分离的空间,因此具有以下优点:使现有技术中专门形成的气液分离器也能够一体地形成。

并且,本发明通过使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位于空气送风方向上的前方,从而可以将通过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空气用于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冷却,因此可以额外地提高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水冷式冷凝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包括空冷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和IHX的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构成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构成图。

图4和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局部区域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和冷却水的流动路径的概略图。

图8以及图9是示出图7中示出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一上部板和第一下部板的立体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二上部板和第二下部板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和冷却水的流动路径的概略图。

图13和图14是示出图12中示出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一上部板和第一下部板的立体图。

图15至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中构成辅助冷凝器的多种实施例的概略图。

图18至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中构成气液分离器的多种实施例和制冷剂的流动的概略图。

图21和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制冷剂以及冷却水的流动路径的概略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平面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一上部板的平面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一下部板的平面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二上部板的平面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的第二下部板的平面图。

图29至30是示出本发明中构成气液分离器的多种实施例和基于此的制冷剂和冷却水的流动路径的概略图。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中构成辅助热交换器的实施例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C:压缩机 T:膨胀阀

E:蒸发器 I:辅助热交换器

P:制冷剂管 A1:冷凝区域

A2:过冷区域 100:一体型冷凝器

110: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

120: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

140:气液分离部 200:制冷剂板

201:第一上部板 202:第一下部板

211:第一制冷剂流入口 212:第一制冷剂排出口

221:第二制冷剂流入口 222:第二制冷剂排出口

231~239:第一至第九连通孔 245~248:第五至第八连通流路部

251~254:第一~四接合部 255:分隔部

256:隔板部 260:第一流动部

270:第二流动部 300:冷却水板

301:第二上部板 302:第二下部板

311:冷却水流入口 312:冷却水排出口

400:散热翅片 510~530:第一~第三连接部

600:流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利用制冷剂管P分别连接下述构成而形成:压缩机,压缩制冷剂;一体型冷凝器100,一体地形成有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所述水冷区域使在所述压缩机C中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所述空冷区域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膨胀阀T,使在所述水冷式冷凝器中被冷凝而排出的制冷剂膨胀;蒸发器E,使在所述膨胀阀140膨胀而被排出的制冷剂蒸发。

首先,所述压缩机(Compressor)C从动力供应源(引擎或者电机等)接收动力传递而驱动,并吸入从蒸发器150排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对其进行压缩而以高温高压的气态排出。

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的水冷区域中,使从所述压缩机100排出并流动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将其冷凝成液态制冷剂之后排出。

所述一体型冷凝器的水冷区域构成为,从所述压缩机100排出的制冷剂与在设置于车辆引擎室内的低温散热器循环的冷却水能够彼此热交换,从而使制冷剂和冷却水能够彼此热交换。

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的空冷区域中,通过水冷区域的制冷剂和外部空气彼此热交换而进一步使制冷剂冷凝。

所述膨胀阀(Expansion Valve)利用抽拉效果(wire drawing effect)而使从所述一体型冷凝器排出的液态制冷剂急速膨胀,从而以低温低压的湿饱和状态移送至蒸发器。

所述蒸发器(Evaporator)E使在所述膨胀阀T经抽拉的低压液态制冷剂与从空调箱内朝向车辆室内侧送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而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潜热所产生的吸热作用而冷却排出到室内的空气。

继而,从所述蒸发器E蒸发并排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再次吸入压缩机C,从而将再次循环如上所述的制冷循环。

并且,在如上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过程中,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车辆室内的制冷:使送风机(未图示)所送风的空气流入空调箱内部而通过蒸发器E的同时,利用循环于蒸发器E的内部的液态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被冷却,从而以被冷却的状态排出到车辆室内。现有的车辆用空调系统中,在空闲(idle)时或者在外气的温度上升时,在低温散热器LTR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会上升,而这样温度上升的冷却水被供应至水冷式冷凝器,最终使在水冷式冷凝器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

然而,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1通过使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包括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而形成,因此即便在水冷区域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也可以在空冷区域中额外地冷却制冷剂,据此可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而使其流入作为内部热交换器IHX的辅助热交换器I,因此可以提高制冷性能,并且最终使流入压缩机C的制冷剂的温度也得到下降,同时防止压缩机C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因此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以下,参考图4至图20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中包含的一体型冷凝器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的最大特征为,以板的形状形成,并且在一个板上形成水冷区域和空冷区域。

更为详细地,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中,形成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板和形成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板由一个形成并层叠多个,从而可以通过一次的钎焊结合而制造空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的一体型模块。

并且,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在一个板上再形成将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

更为详细地,在上述构成中,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大体上包括:制冷剂板200、冷却水板300以及散热翅片400而形成。

所述制冷剂板200由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形成一对并层叠多个而形成,且所述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层叠而形成的内部空间沿长度方向分离区域而形成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

所述冷却水板300与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交替层叠,且使冷却水其内部空间流动。

所述冷却水板300由第二上部板301和第二下部板302形成一对而形成,且冷却水可以在该内部空间流动。

所述散热翅片400夹设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之间的空间,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增加导热面积。

即,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由所述制冷剂板200层叠多个而形成,并且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之间夹设并层叠有所述冷却水板300,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之间夹设有所述散热翅片400。

尤其,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在所述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的制冷剂都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而与冷却水完成第一次热交换后,流入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而与外部空气产生第二次热交换。

此时,如图18和图20所示,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可以形成在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之间的空间,即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一侧端部;或者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另一侧端部。

图18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器140形成在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之间的空间,即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一侧端部,从而具有如下的制冷剂流动路径: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在所述气液分离部140中被气液分离后,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而被排出到外部。

此时,在作为水冷区域的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作为空冷区域的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内,制冷剂可以以1通道(pass)的方式流动,也可以通过2通道以上的流动路径流动,对此可以以多种方式变更实施。

在又一实施例的图19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形成于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另一侧端部,从而具有如下的制冷剂流动路径: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冷凝区域A1而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后,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过冷区域A2而被排出到外部。

在又一实施例的图20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形成于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另一侧端部,从而具有如下的制冷剂流动路径: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而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后,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被排出到外部。

图18至图19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经过水冷区域、空冷区域以及气液分离部140被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可以流入后述的作为辅助热交换器I的内部热交换器IHX。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图19中示出的一体型冷凝器100为基准进行说明。

具有上述特征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使制冷剂流入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所形成的区域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和排出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形成在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所形成的区域,并使从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流入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和排出该制冷剂的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形成于所述冷却水板300并使冷却水流入的冷却水流入口311和排出该冷却水的冷却水排出口312。

此时,在所述制冷剂板200和冷却水板300中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和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连通而使制冷剂流动至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并且形成有其周围(中空处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一接合部251。

并且,在所述制冷剂板200和冷却水板300中可以形成有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所述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形成为中空,以使使制冷剂沿着层叠方向流动至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冷却水流入口331和冷却水排出口312彼此连通;并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外侧突出的第二接合部252。

参考图8至图11进行说明,首先,所述制冷剂板200由所述第一上部板和第一下部板构成一对后层叠而形成,此时,制冷剂流动于一对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组装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并将制冷剂流动的空间称为内侧,外部空间称为外侧。

所述制冷剂板200在形成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区域中,中空地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1、第二连通孔232、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在所述冷却水板300中的与此对应的区域中,也中空地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1、第二连通孔232、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包括:第五连通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连通而使制冷剂流动至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并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三接合部253。

图8至图11中以所述第一连通孔231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连接且所述第二连通孔232与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连接的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图示,但是也可以与其相反,且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位置也可以变更实施。

并且,图8至图11中以所述第三连通孔233与冷却水流入口311连接且所述第四连通孔234与冷却水排出口312连接的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图示,但这也可以变更实施。

后述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而以图8至图11中示出的实施例为基准进行说明。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由一对所述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层叠而形成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借助于第一接合部251和第二接合部252,在内部仅使制冷剂流动,而不使冷却水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251沿着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所述第二接合部252沿着所述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内侧突出。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由一对所述第二上部板301和第二下部板302层叠而形成的所述冷却水板300,借助于第一接合部251和第二接合部252,在内部仅使冷却水流动,而不使制冷剂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251沿着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内侧突出;所述第二接合部252沿着所述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外侧突出。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中,在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一侧形成有第五连通孔235、第六连通孔236、第七连通孔237和第八连通孔238;并且,可以借助于沿着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的周围面而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所述第三接合部253,形成有沿高度方向相邻地层叠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和能够使制冷剂流动的第五连通流路部245、第六连通流路部246、第七连通流路部247和第八连通流路部248。

此时,优选地,所述第三接合部253突出与所述散热翅片400的高度的1/2相当的量而形成,从而在所述第二上部板301的第三接合部253和所述第二下部板302的第三接合部253彼此相接而结合时,在它们之间的空间沿长度方向夹设散热翅片400。

此时,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100中,配备于现有的冷凝器而起到分离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的功能的气液分离器140如图18至图20所示可以通过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上的第九连通孔239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专门构成而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具有图8及图9中示出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所述第九连通孔239,在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侧的一侧端部,即在附图中与右侧端部相邻的区域形成为中空,以使制冷剂流动,并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四接合部254。

即,所述第四接合部254从形成于所述第一上部板201的所述第九连通孔239的周围面向上侧突出形成,且从形成于所述第一下部板202的所述第九连通孔239的周围面向下侧突出形成。

所述第四接合部254的高度形成为与所述第三接合部253相同,从而通过组装而使层叠多个而形成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第九连通孔239连通,由此形成能使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的管形态的所述气液分离部140。

另外,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100中,可以将流动在内部的冷却水或者制冷剂的流路以多种方式变更实施,如图7所示,可以将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沿空气送风方向分离成前、后,并将需要低温的空气的前侧区域用作过冷区域A2,并将后侧区域用作冷凝区域A1。

此外,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将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分离成上、下,并将上部用作冷凝区域,且使通过上部的制冷剂移动至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后,使液态制冷剂从下端流入,从而可以将下部用作过冷区域A2。

首先,图7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包括图8至图11中示出的制冷剂板200和冷却水板300。

即,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制冷剂板200中,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中的没有形成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的区域中,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分隔部255,所述分隔部255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内侧突出,并将内部空间的预定区域沿着宽度方向分离成作为冷凝区域A1的第一流动部260以及作为过冷区域A2的第二流动部270,所述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六连通孔236在所述分隔部255的两侧端部布置于所述第一流动部260侧,所述第七连通孔237和第八连通孔238在所述分隔部255的两侧端部布置于所述第二流动部270侧。

此时,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沿着空气送风方向,在前侧布置有所述第二流动部270,在后侧布置有所述第一流动部260。

本发明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510,形成于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之间,可以使制冷剂移动;第二连接部520,连接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和所述气液分离部140之间;第三连接部530,连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和所述第二流动部270。

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可以以外部配管的形态形成,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510可以通过外部配管而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和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彼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0可以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530可以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第七连通孔237或者第八连通孔238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可以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内,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510可以连接所述第二连通孔232和第五连通孔235而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和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以最短距离彼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0在布置于上部预定区域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530可以在布置于下部预定区域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七连通孔237或者第八连通孔238与所述第九连通孔239连接。

此时,所述第二连接部520是使冷凝完毕的制冷剂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的通道,并且以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部140的上部区域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三连接部530是液态制冷剂流入作为过冷区域A2的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通道,其可以以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部140的下部区域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液态制冷剂是在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气液分离后,沉到下部的液态制冷剂。

另外,图12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首先如图7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包括图13和图14中示出的制冷剂板200、以及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冷却水板300。

即,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制冷剂板200,在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中,形成在与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相邻的一侧的第七连通孔237和形成于另一侧的第六连通孔236被开放,且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八连通孔238被封闭;并且包括:第六连通流路部246和第七连通流路部247,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中,由借助于所述第三接合部253而层叠多个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所述第六连通孔236和第七连通孔237分别彼此连通而形成,在所述第六连通流路部246和第七连通流路部247的预定区域形成有隔板部,从而使作为冷凝区域A1的第一流动部260和作为过冷区域A2的第二流动部270沿着高度方向分离形成,

此时,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布置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上侧。

参考图7至图12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与所述第一连通孔231连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流入的制冷剂流动至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移动至所述第五连通孔235,从而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第一流动部260。

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520后,经过所述气液分离部140而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循环后,从与所述第七连通孔237连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排出。

此时,冷却水通过与所述第三连通孔233连接的所述冷却水流入口311流入后,通过所述冷却水板300,然后通过与所述第四连通孔234连接的所述冷却水排出口312排出。

所述冷却水流入口311形成于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相反的一侧,即,如果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所述制冷剂流入口,则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从而优选沿着与所述制冷剂相反的方向流动。

并且,冷却水的冷却水流入方向和冷却水排出方向相反地形成,且可以形成为以U型(u-flow)的形态流动后被排出。

制冷剂和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冷却水流入口311和冷却水排出口312的形成位置、以及所述隔板部的位置和个数而变更实施。

另外,如图15至图17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可以包括:辅助热交换器I,连接在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和膨胀阀之间,并使从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排出的制冷剂与从所述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彼此热交换。

图15及图16中示出了如下的辅助热交换器I,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最上端或者最下端额外地层叠而形成。

此时,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仅通过使板追加层叠于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最上端或者最下端,并连接流路以使从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就能够简单地将辅助热交换器I形成为一体,从而相比专门构成的现有方式,可以简化组装及连接结构。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辅助热交换器I插入到第五至第八连通流路部245、246、247、248中的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连接的某一个的内部而形成二重管形态。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流路部245、246、247、248由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中的借助于所述第三接合部253而层叠多个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所述第五至第八连通孔235、236、237、238分别彼此连通而形成。

参考图17进行说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I通过在所述第七连通流路部内还插入有一个流动管600而形成,所述第七连通流路部由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连接的所述第七连通孔237连通而形成。所述流动管600内部流动着从外部流入的制冷剂,并且将通过所述第二流动部270而排出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的制冷剂流动到所述流动管600和所述连通流路部之间的空间,从而彼此进行热交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1至图31所示,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是所述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成对层叠在所述制冷剂板200而形成,且由所述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层叠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区域可以沿着宽度方向分离,由此形成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

此时,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也可以通过在彼此分离的区域向内侧突出形成的分隔部255而被分离。

并且,所述冷却水板300可以包括空气引导部320,在空气的送风方向上位于前面的表面以从边缘位置越靠近中心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以使被送风的空气从中心被引导至边缘位置而流动。所述空气引导部320优选形成为流线型。

所述冷却水板300形成为,与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交替地层叠多层,并使冷却水在内部流动。

所述冷却水板300由第二上部板301和第二下部板302成对形成,并且冷却水可以流动于其内部空间。

更详细地,参照本发明的构成,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包括:使制冷剂流入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区域的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和排出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形成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并使从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流入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和排出制冷剂的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形成于所述冷却水板300并使冷却水流入的冷却水流入口311和排出的冷却水排出口312。

此时,在所述制冷剂板200和冷却水板300中,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和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连通而使制冷剂流动至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并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一接合部251。

并且,在所述制冷剂板200和冷却水板300中可以形成有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所述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冷却水流入口331和冷却水排出口312连通而使冷却水流动至所述冷却水板300;并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外侧突出的第二接合部252。

参考图25至图28进行说明,首先,所述制冷剂板200由所述第一上部板和第一下部板202构成一对后层叠而形成,此时,在由一对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组装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流动有制冷剂,并将制冷剂流动的空间称为内侧,外部空间称为外侧。

在所述制冷剂板200中,在形成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区域中空地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1、第二连通孔232、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在所述冷却水板300中的与此对应的区域,也中空地形成有第一连通孔231、第二连通孔232、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包括: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六连通孔236,所述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六连通孔236形成为中空,以沿着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和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连通而使制冷剂流动至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并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三接合部253。

图25至图28中以所述第一连通孔231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连接且所述第二连通孔232与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连接的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图示,但是也可以与其相反,且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位置也可以变更实施。

并且,图25至图28中以所述第三连通孔233与冷却水流入口311连接且所述第四连通孔234与冷却水排出口312连接的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图示,但这也可以变更实施。

后述的说明中,为了说明的便利而以图25至图28中示出的实施例为基准进行说明。

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由一对所述第一上部板201和第一下部板202层叠而形成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借助于第一接合部251和第二接合部252,在内部仅使制冷剂流动,而不使冷却水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251沿着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所述第二接合部252沿着所述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内侧突出。

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由一对所述第二上部板301和第二下部板302层叠而形成的所述冷却水板300,借助于第一接合部251和第二接合部252,在内部仅使冷却水流动,而不使制冷剂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251沿着所述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内侧突出;所述第二接合部252沿着所述第三连通孔233和第四连通孔234的周围面形成,并朝所述冷却水板300的外侧突出。

并且,所述制冷剂板200中,在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一侧形成有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六连通孔236,并且,可以借助于沿着所述第五和第六连通孔235、236的周围面而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所述第三接合部253,形成有沿高度方向相邻地层叠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所述第五和第六连通孔235、236和能够使制冷剂流动的第五连通流路部245、第六连通流路部246。

此时,优选地所述第三接合部253优选突出与所述散热翅片400的高度的1/2相当的量而形成,从而在所述第二上部板301的第三接合部253和所述第二下部板302的第三接合部253彼此相接而结合时,在它们之间的空间沿长度方向夹设散热翅片400。

另外,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配备于现有冷凝器而起到分离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的功能的气液分离器140可以通过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上的第七连通孔237而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专门构成而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在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形成,并且可以形成在位于使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所形成的位置处的一侧端部,也可以形成在位于使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制冷剂排出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所形成的位置处的另一侧端部,

参考图26进行说明,所述制冷剂板200可以包括:第七连通孔237,形成为中空,以使制冷剂流动于与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侧的一侧端部,即以图9为基准的左侧端部相邻的区域,且形成有其周围向所述制冷剂板200的外侧突出的第四接合部254。

即,所述第四接合部254从形成于所述第一上部板201的所述第七连通孔237的周围面向上侧突出形成,并从形成于所述第一下部板202的所述第七连通孔237的周围面向下侧突出形成。

所述第四接合部254的高度形成为与所述第三接合部253相同,从而通过组装而使层叠多个而形成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第七连通孔237连通,由此形成能使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的管形态的所述气液分离部140。

如图23、图28和图29所示,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的气液分离部140的位置可以以多种方式变更实施。

图23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形成在位于使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制冷剂排出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所形成的位置侧的另一侧端部,从而具有如下的路径: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冷凝区域A1而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后,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过冷区域A2而排出到外部。

此时,在作为水冷区域的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作为空冷区域的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内,制冷剂可以以1通道(pass)的方式流动,也可以通过2通道以上的流动路径流动,对此可以以多种方式变更实施。

在又一实施例中,图28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形成在位于使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排出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所形成的位置侧的一侧端部,从而具有如下的流动路径: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在所述气液分离部140中气液分离后,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而排出到外部。

在又一实施例中,图29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形成在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另一侧端部,从而具有如下的流动路径: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而流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后,从所述气液分离部140排出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

此时,图23、图28及图29中示出的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经过水冷区域、空冷区域以及气液分离部后被排出到外部的制冷剂可以流入后述的作为辅助热交换器I的内部热交换器IHX。

另外,如图6所示,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510,形成于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和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之间,可以使制冷剂移动;第二连接部520,连接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和所述气液分离部140之间;第三连接部530,连接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和所述第二流动部270。

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可以以外部配管的形态形成,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510可以通过外部配管而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和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彼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0可以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七连通孔237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530可以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七连通孔237连接。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可以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内,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510可以以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和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彼此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520在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七连通孔237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530可以在所述制冷剂板200形成流路以使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第五连通孔235或者第六连通孔236与所述第七连通孔237连接。

此外,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以如下的多种方式变更实施:使第一连接部510以外部配管形态形成,并使第二连接部520和第三连接部530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内;或者仅使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510、520、530中的至少某一个为外部配管形态,其余形成于制冷剂板200内。

另外,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将流动于内部的的冷却水或者制冷剂的流路变更实施为多种方式,然而在此以图6为基准进行说明。

图23的一体型冷凝器100示出了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形成在位于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所形成的位置侧的另一侧端部的实施例中的流路,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使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制冷剂排出。

图23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将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分离成上、下而将形成于上部的第一流动部260用作冷凝区域A1,并使通过上部的制冷剂移动至所述气液分离部140后,使液态制冷剂从下端流入,据此将形成于下部的第二流动部270用作过冷区域A2。

此时,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包括第五连通流路部245和第六连通流路部246,在此,在形成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区域中,借助于所述第三接合部253层叠多个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所述第五连通孔235和第六连通孔256彼此连通而形成第五连通流路部245和第六连通流路部246。在所述第五连通流路部245和第六连通流路部246的预定区域形成有隔板部,从而使第一流动部260和第二流动部270沿着高度方向分离形成,并使所述第一流动部260布置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的上侧。

参考图23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与所述第一连通孔231连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流入的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流动之后,通过与形成于所述制冷剂板200的上侧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0而移动至所述第五连通孔235,从而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第一流动部260。

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流动部260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520而经过气液分离部140,并在所述第二流动部270循环后,从与所述第五连通孔235连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排出。

此时,冷却水通过与所述第三连通孔233连接的所述冷却水流入口311而流入后,通过所述冷却水板300,然后通过与所述第四连通孔234连接的所述冷却水排出口312排出。

所述冷却水流入口311形成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相反的一侧,即,如果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所述制冷剂流入口311,则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从而优选沿着与所述制冷剂相反的方向流动。

并且,制冷剂和冷却水的流入方向和排出方向相反地形成,并以U型(u-flow)形态流动,制冷剂和冷却水优选形成彼此反方向的U型(u-flow)。

制冷剂和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入口211、第一制冷剂排出口212、第二制冷剂流入口221、第二制冷剂排出口222、冷却水流入口311和冷却水排出口312的形成位置以及所述隔板部的位置和个数而变更实施。

如上所述,在制冷剂流动的期间内,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从空气的送风方向的前面,即,从形成有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的这一侧的前面送风的空气与流动在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20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此时通过所述散热翅片的空气沿着夹在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之间的冷却水板300的空气引导部320而被引导至两侧边缘位置,从而被排出。

此时,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中,通过所述空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空气可以被用在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的冷却,因此可以额外提高冷却性能。

并且,如图31所示,所述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包括:辅助热交换器I,额外层叠形成在形成所述水冷冷凝器用制冷剂流路部110的所述制冷剂板200的最下端或者最上端。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系统的一体型冷凝器100可以将至少两种以上的热交换器通过一次钎焊而一体地形成,因此相比分别形成的现有技术,可以简化配管连接,并大幅缩小封装大小。

并且,本发明虽然也可以通过专门的配管连接而形成流动在起到空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和辅助热交换器功能的区域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但是也可以通过板内部流路形成,从而可以减少制冷剂流动之间的压力下降,并减少不必要的压力下降,因此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且其应用范围多样,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请求的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所属领域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显然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