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元件、可调节元件和第一锁定装置的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82918阅读:来源:国知局
这里,可设想到的是,所述转接板直接经由手柄或杠杆或间接经由拉缆等发生致动。而且,提供的是,所述转接板在旋转时使所述可调节部分移动,且因此也使齿结构一起移动,且没有附加的空转距离。在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齿接触到所述凸起。同时,所述转接板且还有所述转接板腹板,以及尤其是锁止栓也一起被移动,具体而言以这样的方式,即,所述锁止栓和所述锁止弹簧元件不再能以贴合的方式在平行于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上互相作用。换言之,在副位置,所述转接板释放了锁止弹簧元件22在平行于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上移动的路径,即,所述转接板允许脱开移动。所述脱开移动是通过与所述凸起互相作用的斜坡由所述齿结构的移动导致产生的。因此,所述凸起且还有所述锁止弹簧元件在所述脱开移动的情况中向上压。虽然图6示出了在所述锁止栓允许所述脱开移动且所述脱开移动已经进行了大约一半时的扭矩吸收,但图7示出了在所述脱开移动的短暂结束时的稍后时间的扭矩吸收。当所述脱开移动已经完成时,第二锁定装置处于非锁止状态,且所述锁止元件基板的凸起不能以贴合的方式与所述可调节部分的齿结构的齿互相作用。因此,在非锁止状态中,可调节元件10没有被阻止调节或被阻止相对于固定元件20旋转。
[0049]图8、9和10示出了在所述脱开移动完成之后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的锁止区域的三个示意剖视图。图8示出了在非锁止状态中所述锁止元件基板的凸起被布置在所述齿结构的齿上方。通过升高所述凸起和所述锁止弹簧元件,所述锁止栓和所述锁止弹簧元件因而处于一个平面内。在所述螺旋弹簧的驱动下,所述转接板返回到所述主位置的位置。因此,所述锁止栓将所述锁止弹簧压向侧面。因为所述锁止栓经由所述转接板被所述螺旋弹簧预拉伸,所以返回的所述锁止栓将所述锁止弹簧元件固定在共同平面内。所述固定过程还导致所述锁止元件基板的凸起保持在所述齿结构的齿上方。因此,在一有益的方式中,所述可调节元件可以与其齿结构进一步旋转,且没有在所述齿结构的旋转期间所述凸起总是再次滑入齿之间而因此至少使所述可调节部分的旋转移动更困难的情况,否则甚至锁止所述旋转移动。
[0050]图11、12和13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部件(未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11示出了调节装置1的俯视图,图12示出了沿调节装置1的一平面的第十示意剖视图,所述平面平行于中心轴线2且平行于图11的直线B-B延伸,且图13示出了所述调节装置的分解图。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的是转接板11和转接板腹板12是两个分离的部件,它们绕中心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尤其提供的是,在所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转接板11具有驱动件41,其中驱动件41是由转接板11上在基本平行于中心轴线2延伸的方向上的凸起形成的。在转接板11旋转了由转接板11和转接板腹板12的构造预定的旋转角度期间,所述驱动件与转接板腹板12 —起传送。图12和13示出了在所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转接板腹板12基本布置在锁止元件或可调节元件10和转接板之间,其中转接板11可以贴合的方式仅通过所述旋转移动而与转接板腹板互相作用,并且因此可被旋转。所述转接板腹板还具有锁止栓16,且被以这样的方式配置,S卩,锁止栓16被在平行于中心轴线2的方向上布置在锁止弹簧元件22的上方。此外,提供的是,可调节元件10具有齿结构13,且同样地绕中心轴线2可旋转地安装。齿结构13优选经由第一锁定装置(例如,摩擦制动器)的旋转移动同时旋转。尤其提供的是,转接板11的旋转移动导致发生可调节元件13的齿结构的旋转。
[0051]图14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转接板处于第一对准位置。转接板11占据了所述第一对准位置,例如,如果调节装置1没有被致动,即在锁止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元件的脱开移动被所述锁止栓所阻止,且所述可旋转元件的齿结构没有移动。尤其设想到的是,所述转接板在其第一对准位置旋转尤其容易,与未致动的转接板对准位相比旋转了例如5°。在所述调节装置开始致动之后,所述位置可因此被转接板11直接占据。未致动的转接板对准位被理解为当调节装置1没被致动时转接板11占据的转接板对准位。
[0052]图15和1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其中转接板11处于第二对准位置。在第二对准位置(该位置在调节装置1被致动时在第一对准位置之后被短暂占据),可调节元件13的齿结构已经被一起传送,S卩,可调节元件13的齿结构旋转。通过可调节元件13的齿结构的旋转,在脱开移动的方向上力作用在锁止弹簧元件22上。然而,锁止元件21的脱开移动被未移动的转接板腹板12的锁止栓所阻止。换言之,即使可调节元件10已经被移动,可调节装置1仍然没有处于非锁止状态。在图15中以放大图形式示出了通过锁止栓16实现的阻止。尤其可设想到的是,转接板11在其第二对准位置与未致动的转接板对准位相比旋转了 7°。
[0053]图17和1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其中转接板11处于第三对准位置。在第三对准位置(该位置在调节装置1被致动时在第二对准位置之后被短暂占据),转接板11以贴合的方式与转接板腹板12互相作用,使得锁止栓16偏移,且脱开移动的路径被从锁止元件21释放。因为时间上前面已经开始的可调节部分10的旋转移动,尤其是可调节元件13的齿结构的旋转移动,即使在转接板11的第三对准位置被占据时仍继续移动,所以锁止元件21可以在转接板11的第三对准位置被占据时执行脱开移动。图18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的锁止区域的放大图中明示了这种情况。尤其可设想到的是,转接板11在其第三对准位置与未致动的转接板对准位置相比旋转了 10°。
[0054]图19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在该实施例中,锁止弹簧元件22被布置在转接板腹板12上,且锁止栓16被布置在锁止元件21上。在这里提供的是,转接板腹板12被布置在转接板11上,以便与之一起旋转。所述锁止区域被在虚线圆内以放大形式示出。
[0055]图20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以及转接板腹板12、齿结构13和锁止元件13的对应构造。对应的锁止元件21具有锁止栓16和凸起24。此外,锁止元件21被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在安装好的调节装置1中,凸起24可被布置在齿结构13的两齿之间。此外,对于示出的实施例来说,提供的是,所述锁止栓至少部分地在转接板腹板12下方延伸。在该实施例中,转接板腹板12包括锁止弹簧元件22,其中锁止弹簧元件22基本在转接板腹板12下方延伸。然而,还可设想到的是,锁止弹簧元件22被固定地布置在转接板腹板12上,且所述锁止弹簧元件的一部分没有在平行于中心轴线2延伸的方向上被转接板腹板12所覆盖。锁止弹簧元件22优选以整体地粘合、摩擦和/或贴合的方式布置在转接板腹板12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锁止弹簧元件22可在垂直于中心轴线2延伸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0056]图21示出了在转接板11没被致动且第二锁定装置的阻止位置被占据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以及锁止区域的放大图,尤其是沿着直线C-C。在该实施例中,在未致动的转接板位置,在所述阻止位置被占据时锁止弹簧元件22在平行于中心轴线2延伸的方向上布置在锁止元件21的锁止栓16上方。在这里提供的是,在所述阻止位置锁止弹簧元件22和锁止栓16在平行于中心轴线2的方向上以贴合的方式互相作用。锁止弹簧元件22和锁止栓16的布置在锁止区域的两个放大图的下部详细地示出。在这里,在垂直于中心轴线2的平面内在调节装置1的哪一点发生贴合连接并不重要。例如,在阻止位置,锁止栓16可以贴合的方式在贴合点处与锁止弹簧元件22互相作用,其中贴合点被在平行于中心轴线2的方向上布置在转接板腹板12下方。然而,还可设想到的是,锁止栓16和锁止弹簧元件22被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即,所述贴合点被布置在转接板腹板12和中心轴线2之间。因为在第三实施例中锁止元件21的锁止栓16和凸起24彼此刚性地连接,所以锁止栓16和锁止弹簧元件22的贴合地互相作用阻止了锁止弹簧元件22在平行于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上可枢转或部分地可释放。因此,在阻止位置,锁止元件21的凸起24以这样的方式保持布置在齿结构13的两齿之间,即齿结构13和凸起24以贴合的方式在垂直于中心轴线2延伸的方向上互相作用,从而防止可调节元件10相对于固定元件20滑脱。凸起24和齿结构13的布置在所述锁止区域的两个放大图的上部中详细示出。
[0057]图22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其中转接板11处于第一对准位置。转接板11例如在所述转接板开始致动时占据所述第一对准位置。在这一状态,调节装置1处于空转中,即,尽管转接板11旋转移动,但可调节元件10没有相对于固定元件20移动。尤其可设想到的是,转接板11在其第一对准位置沿旋转方向45与未致动的转接板对准位相比旋转了 5°。
[0058]图23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调节装置1,其中转接板11处于第二对准位置。在第二对准位置(该位置在调节装置1被致动时在第一对准位置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