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气调节系统用空气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78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时,空气引导装置因上述空气引导装置的滑动而至少收容上述流入通道的一部分,上述流入通道的一个以上的区域以向上述空气引导装置内可移动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流入通道向空气引导装置的空气通道内插入。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改善例,第一空气通道的入口具有空气引导单元。上述空气引导单元在入口区域中向空气引导装置的上部面突出,并具有上述入口的开口宽度。
[0019]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一形成例,第二空气通道的入口具有空气引导单元。在入口区域中,即,在空气引导装置的前部面和上部面的切换部中,上述空气引导单元分别从上述前部面和上部面的切换部突出的方式形成。优选地,空气引导单元遍及空气引导装置的整个深度延伸。在空气引导装置的前部面封闭的第一空气通道区域中,优选地,空气引导单元为了向沿着上述前部面引导空气质量流量而凹陷而成。
[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改善例,形成为可动式的空气引导装置可与以不动的停止式或以固定式配置的分层通道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上述分层通道形成为流入通道,例如,冷风质量流量的流入通道。
[0021]本发明的上述问题还通过具有用于对空气质量流量进行移送、冷却及加热的单元的本发明的汽车用空气调节系统来解决。上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流动路径,以通向混合腔室的方式形成;以及外壳,具有多个空气流出口。作为部分空气质量流量,经过第一流动路径的空气质量流量或在上述空气调节系统内移送的整个空气质量流量的一部分具有第一温度,经过第二流动路径的空气质量流量或一部分空气质量流量具有第二温度。上述多个空气质量流量可通过多个流动路径及混合腔室向多个空气流出口引导。
[0022]根据本发明的概念,在上述空气调节系统的混合腔室的内部配置有上述的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
[0023]并且,优选地,在外壳的内部提供蒸发器。优选地,多个流动路径在向空气的流动方向配置于蒸发器的下流的区域中向混合腔室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流动路径形成为配置于流动路径内的加热热交换器的旁路。
[0024]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一形成例,空气引导装置在两个端部位置中以可向单方向连续滑动的方式配置。此时,上述空气引导装置在上述端部分别封闭空气流出口。
[0025]根据本发明的一改善例,在空气引导装置的滑动方向形成有相对固定的流入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流入通道以固定的方式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外壳相连接,并配置于第一流动路径的切换部内,上述第一流动路径的切换部与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的混合腔室相连接。空气引导装置和流入通道通过如下方式相互配置及形成,因滑动使上述空气引导装置至少收容上述流入通道的一部分,且上述流入通道的一个以上的区域可向上述空气引导装置内插入。当空气引导装置移动时,流入通道向上述空气引导装置的空气通道内插入。优选地,空气引导装置的流入通道及空气通道在已插入的状态下相互密封,最终,经过上述流入通道,并接着经过上述空气通道的空气质量流量几乎无泄漏地贯流。
[0026]优选地,空气调节系统作为汽车车厢内1-区域-空气调节系统,尤其形成有用于调节后座区域的改善空气的1-区域-空气调节系统。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作为也被标为旁路板或工作模式变更板的装置,尤其作为用于按目标来调节温度差的可动式及滑动式装置,可向铅垂方向提供。与用于车厢的前方区域的2-区域-空气调节系统相关,可与本发明的1-区域-空气调节系统一同提供3-区域空气调节系统。
[0027]若进行归纳,则与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与空气调节系统相关,具有追加的多个优点:
[0028]-无需需要空间的多个追加部件。
[0029]-无需在空气流动中增加压力损失的外壳内形成追加的多个限制部或狭窄部,从而实现最小压力损失。
[0030]-可在多个空气流出口及在混合腔室的内部中最小限度地阻隔多个流动横截面,最终,
[0031 ]-可在相同的空气输出中需要相对更小的风扇或在相同的风扇中实现相对更高的空气输出,由此,
[0032]-当空气调节系统工作时,且在整个汽车中体现最少电力需求及最少能量消耗及最大效率,并且,
[0033]-借助可移动的多个分层通道来体现可变的温度分层。
[0034]本发明的多个形成例的追加的具体事项、多个特征及优点将参照相关附图来公开于多个实施例的后续说明中。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以侧视图示出当以混合模式工作时,在混合腔室的内部具有混合板及停止式多个分层插入物的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图。
[0036]图2a、图2b、图2c为以侧视图示出具有堆积有多个空气通道的空气引导装置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图,其中,图2a示出当以冷却装置模式工作时的第一端部位置,图2b示出当以混合模式工作时的中间位置,图2c示出第二端部位置。
[0037]图3为具有三个堆积的热风通道及两个堆积的冷风通道的空气引导装置。
[0038]图4为具有两个堆积的热风通道、一个堆积的冷风通道及位于上流的不动的流入通道的空气引导装置。
[0039]附图标记的说明
[0040]1、1’:空气调节系统2:外壳
[0041]3a、3b、3c:空气流出口4:蒸发器
[0042]5:加热热交换器6:流动路径、冷风路径
[0043]7:流动路径、热风路径8:混合腔室
[0044]9:温度板10:空气流动方向
[0045]11:热风路径7内的空气流动方向
[0046]11a:从热风路径7的空气流动方向
[0047]lib:经过空气引导装置15、15’的空气流动方向
[0048]12:经过冷风路径6的空气流动方向
[0049]13:空气板14:分层通道
[0050]15、15’:空气引导装置
[0051]16:空气引导装置15、15’的移动方向
[0052]17a、17b:空气引导单元18:第一空气通道、热风通道
[0053]18a:热风通道18的入口18b:热风通道18出口
[0054]19:第二空气通道、冷风通道19a:冷风通道19的入口
[0055]19b:冷风通道19出口
[0056]20:空气引导装置15、15’的上部面
[0057]21:空气引导装置15、15’的下部面
[0058]22:空气引导装置15、15’的前部面
[0059]23:空气引导装置15、15’的后部面
[0060]24:流入通道X:水平方向
[0061]y:铅垂方向z:深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62]图1以侧视图示出当以混合模式工作时,在混合腔室8的内部具有多个停止式分层插入物及空气板13的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1’。上述不动的多个停止式分层插入物由分层通道14形成。
[0063]上述空气调节系统1’具有用于通过空气调节系统1’来向流动方向10吸入及移送空气的、附图中未图示的风扇、蒸发器4及加热热交换器,此时,上述风扇、蒸发器4及加热热交换器5配置于外壳2内。上述外壳2包括三个空气流出口 3a、3b、3c及混合腔室8。被风扇吸入,并在流动方向10中向蒸发器4侧引导的空气质量流量在全部贯通上述蒸发器4的热交换器面积之后,以两个流动路径6、7进行比例分配(prorate)。还标为冷却路径6的第一流动路径6作为一部分空气质量流量,以向流动方向12围绕加热热交换器5的周围的方式引导在蒸发器4中冷却及/进行风扇除湿处理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流动路径6向铅垂方向y配置于加热热交换器5的下部,上述加热热交换器配置于第二流动路径7的内部。经过第二流动路径7的部分质量流量全部贯通加热热交换器5的热交换器的面积来加热。因此,上述流动路径7还被标为热风路径7。
[0064]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经过蒸发器4的空气质量流量借助由滑动部件形成的开放的温度板9来以多个部分空气质量流量的形态分配为多个流动路径6、7。借助上述温度板9的位置,经过多个流动路径6、7的多个部分空气质量流量,换言之,经过空气调节系统1’的整个空气质量流量的部分被控制,由此,可在多个空气流出口 3a、3b、3c中控制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在通过个别的空气流出口 3a、3b、3c向车厢供给之前,在经过冷风路径6的第一部分空气质量流量及在流动方向11中经过热风路径7的第二部分空气质量流量根据空气调节系统1’的工作模式来在混合腔室8内混合至少一部分。
[0065]多个空气流出口 3a、3b、3c可被空气板13封闭或开放。根据图1所示,空气板13能够以开放多个空气流出口 3a、3b、3c的方式配置。此时,空气流出口 3a以相对于空气流出口 3c平行设置的方式形成。向空气流出口 3c内流入的空气质量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