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安全带扣壳体的安全带扣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932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安全带扣带有用于保持已插入的插舌的保持机构且带有安全带扣壳体(10),所述安全带扣壳体包括第一外壳部分(30)和第二外壳部分(40),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被锁定到所述第一外壳部分上,其特征在于, 杆形闩锁元件(70)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部分上,所述闩锁元件(70)沿着其纵向方向被推入到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的闩锁接纳部(80)中且借助于至少一对闩锁鳍部被保持在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 其中,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相反侧上的所述一对闩锁鳍部中的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每个以一定角度支承在形成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表面上的闩锁边沿(71、72、73、74)上,并防止所述闩锁元件(70)逆着插入方向(S)从所述闩锁接纳部(80)退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闩锁边沿(71、72、73、74)直接彼此相反,并且 所述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布置在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的相同高度处,且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彼此相反的侧上,所述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每个以一定角度支承在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相同高度处的所述闩锁元件(70)的相关联的闩锁边沿(71、72、73、74)上。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元件(70)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的外壳基部(31)上且被支撑在所述外壳基部(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特别是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的外壳基部(31),能够弹性地变形,且在所述外壳部分在所述外壳边沿处接附到彼此的情况下,所述R锁元件(70)的长度过短而不能将所述闩锁元件(70)锁定到所述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上,并且 所述锁定要求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的弹性变形,所述变形随后产生从所述闩锁接纳部(80)离开的、在所述闩锁元件(70)上的拉伸应力,且因此产生了以无晃动的方式保持两个外壳部分(30、40)的力。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插舌的插入方向(S)观察时,所述两个闩锁边沿(71、72、73、74)以及相关联的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前后布置。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两对闩锁鳍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上,所述两对闩锁鳍部中的每对闩锁鳍部带有以一定角度布置在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的相同高度处的两个彼此相对的闩锁鳍部(90、91、92、93), 其中,所述两对闩锁鳍部在沿着所述闩锁元件(70)的插入方向观察时彼此间隔开,由此处在所述外壳部分(40)的闩锁接纳部(80)中的不同高度处。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鳍部(90、91、92、93)由闩锁板形成,所述闩锁板在横截面中观看时为梯形,所述闩锁板中的每个闩锁板带有两个平行的板表面(100、101)和两个成角度的板表面(102、103), 其中,所述闩锁鳍部(90、91、92、93)利用第一成角度的板表面(102)—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上,且经由第二成角度的板表面(103)支承在所述闩锁元件(70)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鳍部(90、91、92、93)与所述闩锁元件(70)成一定角度地定向,使得所述闩锁鳍部(90、91、92、93)的第二成角度的板表面(103)和所述闩锁元件(70)的相关联的闩锁边沿(71、72、73、74)平行于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的外壳基部(4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和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进一步通过插塞连接部(50)彼此连接,所述插塞连接部(50)布置在沿着所述插舌的插入方向(S)距所述闩锁元件(70)—定距离处,且允许通过绕所述插塞连接部枢转而使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绕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枢转运动以及将所述闩锁元件(70)插入到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连接部(50)通过一体地形成在两个外壳部分(30、40)中的一个外壳部分上的插塞元件(51)和在两个外壳部分(30、40)中的另一个外壳部分中的插塞元件接纳部(52)来形成。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的插入方向(S)和/或所述插塞元件(51)的纵向方向相对于所述闩锁元件(70)的纵向方向垂直地延伸且相对于所述闩锁元件(70)的闩锁边沿(71、72、73、74)垂直地延伸。12.—种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扣(20)的安全带扣壳体(10),所述安全带扣壳体带有第一外壳部分(30)和第二外壳部分(40),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被锁定到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上,其特征在于, 杆形闩锁元件(70)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上,所述闩锁元件(70)沿着所述闩锁元件(70)的纵向方向被推入到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的闩锁接纳部(80)中,且借助于至少一对闩锁鳍部保持在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 其中,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相反侧上的所述一对闩锁鳍部中的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每个以一定角度支承在形成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表面上的闩锁边沿(71、72、73、74)上,并防止所述闩锁元件(70)逆着插入方向(S)从所述闩锁接纳部(80)退出。13.—种用于连接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插舌的安全带扣(20)的安全带扣壳体(10)的第一外壳部分(30)和第二外壳部分(4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上的杆形闩锁元件(70)沿着所述杆形闩锁元件(70)的纵向方向被推入到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的闩锁接纳部(80)中,并且借助于至少一对闩锁鳍部被保持在所述闩锁接纳部(80)中, 其中,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相反侧上的所述一对闩锁鳍部中的两个闩锁鳍部(90、91、92、93)每个锁定在形成在所述闩锁元件(70)的表面上的闩锁边沿(71、72、73、74)上,并防止所述闩锁元件(70)逆着插入方向(S)从所述闩锁接纳部(80)退出。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和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利用它们的外壳边沿(33、43)被放置在彼此之上,并且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特别是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的外壳基部(31),在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因此,将所述闩锁元件(70)锁定到所述闩锁鳍部(90、91、92、93)上,所述闩锁元件(70)被支撑在所述第一外壳部分(30)的外壳基部(31)上,并且所述闩锁元件(70)的长度过短而不能够在没有变形的情况下将所述闩锁元件(70)锁定到所述第二外壳部分(40)的闩锁鳍部(90、91、92、93)上,并且 因此,在所述闩锁元件(70)上生成了从所述闩锁接纳部(80)往外的拉伸应力(Z),并因此生成了以无晃动的方式保持两个外壳部分(30、40)的力。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插舌的安全带扣(20),包括用于保持已插入的插舌的保持机构和安全带扣壳体,安全带扣壳体具有第一外壳部分(30)和与第一外壳部分(30)闩锁在一起的第二外壳部分(40)。杆形闩锁元件(70)安装在第一外壳部分(30)上,该闩锁元件(70)被沿着其纵向方向推入到第二外壳部分(40)的闩锁收容部(80)中且借助于至少一对卡扣鳍部被保持在此处,在闩锁元件(70)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卡扣鳍部的两个卡扣鳍部(90、91、92、93)总是与闩锁元件(70)的相反侧成一定角度地靠在形成在闩锁元件(70)的表面上的闩锁边沿(71、72、73、74)上,并防止闩锁元件(70)逆着插入方向(S)从闩锁收容部(80)拉出。
【IPC分类】B60R22/18
【公开号】CN105555621
【申请号】CN201480052072
【发明人】雷纳·曼戈尔德, 格哈德·弗雷, 托马斯·格拉塞尔
【申请人】高田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4年9月9日
【公告号】DE102013219035A1, WO2015039662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