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121发布日期:2018-06-12 21:3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到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安装在车体的底部,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用于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并使轴重均匀分配,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通过曲线路径,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左右晃动或是车体运行不均衡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转向架上安装抗侧滚扭杆,以防止车辆倾翻。常规的抗侧滚扭杆通常横跨在转向架侧梁的底部,占用车体底部有限的安装空间,需要对车体底部安装的轴箱体、踏面、空调等部件实现合理的避让,使得抗侧滚扭杆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抗侧滚扭杆横跨在上部的轨道车辆用转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包括侧梁和横梁,以及抗侧滚扭杆装置,所述抗侧滚扭杆装置包括弯扭杆及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底端与所述侧梁固定,顶端与所述弯扭杆连接,所述弯扭杆位于所述侧梁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侧梁上安装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橡胶堆为沙漏型,所述橡胶堆的中部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还包括轴箱体,所述轴箱体上上安装有车轮,在所述车轮的轮辋两侧安装有车轮降噪阻尼环。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的轴箱体的下部安装有高度可调的用于排障装置和撒砂管安装的综合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采用三轨供电受流。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球铰,分别与所述侧梁及所述弯扭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上杆、下杆、套筒以及调节螺母,所述上杆的下端通过调节螺母与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所述下杆的上端通过另一所述调节螺母与所套筒的底端固定,通过所述调节螺母,调节所述上杆与所述下杆之间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顶部设有具有锥销的球铰,所述弯扭杆的端部设有可与所述锥销插接固定的锥孔,所述锥销的前端设有开口销。

进一步的,所述抗侧滚扭杆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弯扭杆的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两半式的支撑球铰。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球铰的侧端部设有凹槽,所述支撑球铰相互抵合处的侧端部的外侧边之间,留有间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结构简单,具有可横跨在侧梁上部的抗侧滚扭杆,节省安装空间,并可根据安装空间,调整拉杆的长度,保障行车安全的同时,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舒适性;空气弹簧采用低钢度大柔度的沙漏型橡胶堆,在空气弹簧出现故障时仍能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安装有车轮降噪阻尼环,降低车轮振动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的抗侧滚扭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的空气弹簧结构示意图;

其中:转向架1,侧梁2,横梁3,抗侧滚扭杆装置4,连杆组件5,套筒51,上球铰52,下球铰53,调节螺母54,锥销,开口销,弯扭杆6,支撑座7,空气弹簧8,上盖81,胶囊82,金属承台83,橡胶堆84,底座85,圆环形突起86,进气孔87,出气孔88,轴箱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1,包括侧梁2和横梁3,以及抗侧滚扭杆装置4,抗侧滚扭杆装置4包括弯扭杆6及连杆组件5,连杆组件5底端与侧梁2固定,顶端与弯扭杆6连接,弯扭杆6位于侧梁2的上部。

如图1至图3所示,转向架1的侧梁2和横梁3通过焊接形成H型结构构架,转向架1的二系悬挂装置采用空气弹簧8,空气弹簧8设置在侧梁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并与侧梁1内部的空气间室相通。在横梁3上分别安装有制动吊座和踏面清扫装置,有侧梁1的前后两端的侧部各设置有一轴箱体9,轮对通过轴箱体9与转向架1相互固定,在车车轮辋两侧安装有车轮降噪阻尼环,以有效降低车轮振动产生噪音,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在轴箱体9的下部安装有用于排障装置和撒砂管安装的综合支架,综合支架的高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转向架1在不同车体上安装,或采用不同排障装置和撒砂管结构时的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架的底部安装有取流靴,采用三转供电受流(含熔断箱),降低有转车辆的整体生产成本,提高视觉效果。

如图1所示,在侧梁1的侧部设置有安装座,抗侧滚扭杆装置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固定,整体结构横跨在侧梁1的上部。如图2所示,抗侧滚扭杆装置4包括连杆组件5、弯扭杆6,连杆组件5底端与转向架构架,在本实用新型中,与侧梁1的侧部固定,顶端与弯扭杆1连接,弯扭杆1横跨在转向架构架的上部。

如图2所示,连杆组件5的一端与侧梁1固定,另一端与弯扭杆6的端部固定,使抗侧滚扭杆装置4与转向架固定,且弯扭杆6横跨在转向架的上部,在弯扭杆6横跨在转向架上部的杆体的两端,各套装有一个支撑座7,支撑座7通过一组对称的螺栓固定在车体下方。

如图1和图2所示,弯扭杆6为折弯成呈U型结构的金属杆,弯扭杆6的两个端部各设有一个锥孔,在U型结构的横向底边的两端,各套设有一个支撑座7,支撑座7包括相互固定成一体结构的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的中间位置处形成可供弯扭杆6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处安装有两半式的橡胶支撑球铰,防止弯扭杆6发生窜动。上支撑座块和下支撑块上设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一组对称的螺栓使上、下支撑块固定在一起,并与车体的下部固定在一起。

连杆组件5包括连杆,连杆包括上杆(图中未示出)、下杆(图中未示出)、及套筒51,上杆的上端与上球铰52固定连接或是一体成型,下端通过调节螺母54与套筒51的顶端固定,下杆的下端与下球铰53固定或是一体成型,上端通过另一个调节螺母54与套筒51的底端固定,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调节螺母54,可以调节上杆与下杆之间的相对距离,即调节拉杆组件5的整体长度,使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距离得到调整。轨道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轮会有部分磨损,此时车体底板与轨面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不利于车辆正常行使,此时,可以调整调节螺母54,使拉杆组件5的长度增加,从而减小车体底板与轨面之间的距离,确保车辆行驶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上杆的长度大于下杆的长度,车辆转弯时,拉杆组件5随之发生转动,当上杆长度大于下杆的长度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位置的调节螺母、套筒51的位置均向下移动,从而避免拉杆组件5与车体发生干涉,提高结构的可靠性,确保车体可以相对于转向架构架转向较大角度,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通行性能。

在连杆组件5的顶端,固定有上球铰52,底端固定有下球铰53,两球铰可采用现有的球铰结构,以可实现连接、减震、抗震作用等球铰的基本功能即可,上球铰52的底部与连杆组件5的顶部固定或是一体成型,侧部与一锥销固定连接,锥销的前端设有开口销,开口销的外部设有外螺纹,穿过弯扭杆6端部的销孔后,通过螺母使锥销5与弯扭杆6的端部固定在一起。或者,在开口销的后部,设有前限位台,在锥销的尾部,靠近上球铰52本体的位置上,设置有后限位台,前、后限位台之间的距离与锥孔的进深相等,锥孔的最小孔径小于开口销的外径,锥销穿过锥孔后,由于开口销的结构特性,使得前端开放,与锥孔过盈配合固定。

下球铰53与关节轴承连接,通过关节轴承与侧梁1上设置的安装座固定,使抗侧滚扭杆装置4的整体与转向架构架固定。连杆组件5的底端与转向架构架固定,顶部与弯扭杆6固定,使得弯扭杆6的整体结构横跨在转向架构架的上部。

如图3所示,空气弹簧8固定在侧梁2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包括上盖81、胶囊82、金属承台83、橡胶堆84、底座85,上盖81上设有进气孔87,进气孔87的外表面上高架有密封圈,胶囊82为大曲囊,固定在上盖81与金属承台83之间,其中胶囊82的上子口与上盖81相互固定安装,下子口与金属承台83相互固定安装。橡胶堆84采用沙漏型结构,大体呈锥台状且内部为空心结构,与胶囊82、进气孔87相通,橡胶堆84的底部设有出气孔88,与侧梁2内部的空气间室相通,锥台的侧表面与上、下底面的连接处做导圆处理。橡胶堆84的下表面硫化在底座85上,上表面与金属承台83硫化连接。金属承台83的上表面设有圆环形突起86,胶囊82的下子口固定在圆环形突起86的外部与金属承台83的顶部之间的位置上。底座85与侧梁2相接固定。上盖81、胶囊82、金属承台84、底座85,以及空气弹簧8设置的常规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此不作要求和限制,其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连接方式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结构简单,具有可横跨在侧梁上部的抗侧滚扭杆,节省安装空间,并可根据安装空间,调整拉杆的长度,保障行车安全的同时,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舒适性;空气弹簧采用低钢度大柔度的沙漏型橡胶堆,在空气弹簧出现故障时仍能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安装有车轮降噪阻尼环,降低车轮振动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如上所述,结合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