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2665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中间车架主要起到载重和连接前叉和后叉的作用,中间车架的后部上端设置安装鞍座,中间车架的前部留置空间放置双脚。这种结构的电动车中间车架,看上去缺乏运动时尚感。另外,由于其本身空间较小,只能安装较少的功能设施。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功能运用在电动车上。因此,要求电动车中间车架需要有较大的安装空间。所以电动车的时尚型以及创新中间车架布局是重要的创新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以解决使电动车中间车架空间分布更加合理以及增强运动时尚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包括上横架、前竖架、后竖架和底托架,所述前竖架的上端与上横架的前部固定连接,前竖架的下端与底托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竖架的上端与上横架的后部固定连接,后竖架的下端与底托架的后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中间托架,中间托架安装于底托架的上方。

所述中间托架的前端与前竖架固定连接,中间托架的后端与后竖架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托架通过连接件与上横架连接,吊装在上横架的下方。

所述上横架的后端固定连接鞍座架。

所述的上横架采用拱形结构。

所述的上横架采用直管结构。

所述的前竖架采用拱形结构。

所述的中间托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的底托架采用矩形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动车中间车架被分为上下两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可以安装和容纳更多的功能设施;另外,中间车架的前竖架采用拱形结构,可以使其前端留出较大的空间用于安装电动车前车轮,以使电动车根据运动时尚性能。

2、本实用性中的中间车架可吊装在上横架的下方,当需要盛放较大物体时,可以将中间托架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等轴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等轴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图中:1.上横架;2.前竖架;3.后竖架;4.底托架;5.中间托架;6.上直管横架;7.中间托板;8.底托板;9.连杆;10.鞍座架;11.腕组;12.脚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用于连接电动车的前叉机构和后叉机构,并且使中间车架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包括上横架1、前竖架2、后竖架3、底托架4和中间托架5。

所述的上横架1采用拱形管状结构,上横架1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曲,以增加其下方空间;上横架1的前端与电动车的腕组11连接,上横架1后端的上部安装鞍座架10。所述的前竖架2用于在前端连接所述的上横架1和底托架4,前竖架2采用拱形管状结构,前竖架2的中间部分向后弯曲,以增加其前方空间,便于安装电动车的前车轮和前叉;所述前竖架2的上端与上横架1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前竖架2的下端与底托架4前端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4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底托架4上用于安装电瓶。所述的后竖架3用于在后端连接所述的上横架1和底托架4,后竖架3采用直管结构,后竖架3的上端与上横架1后部的底端固定连接,后竖架3的下部与底托架4的后端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后竖架3底端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脚蹬12。所述中间托架5采用矩形框架结构,中间托架5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前竖架2的中间位置,所述中间托架5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竖架3的中间位置,中间托架5用于安装电动车的其它功能设施。

所述上横架1的外侧安装拱形上护板,所述上护板和底托架4之间安装侧护板,所述底托架4的下方安装底护板。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电动车中间车架,包括上直管横架6、前竖架2、后竖架3、中间托板7和底托板8,前竖架2采用拱形管状结构,后竖架3采用直管结构,中间托板7和底托板8均采用矩形板结构。所述前竖架2的上端与上直管横架6前部的下侧固定连接,后竖架3的上端与上直管横架6后部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板8的前端与前竖架2的下部固定连接,底托板8的后端与后竖架3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托板7通过连杆9与上直管横架6螺接,吊装在上直管横架6的下方,所述的中间托板7位于底托板8的上方;当底托板8上盛放较大物体时,可以将所述的中间托板7拆卸。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