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17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现有转向管柱的设计,在吸能和释放装置的设计上在综合均衡的情况下,大多采用上下护管间加尼龙衬套并需要注塑,吸能原件则采用摩擦型吸能钢带,释放装置则采用的是子安装支架上注塑两个铝制V块(滑脱块)。现有的转向管柱的零件数量多,及上下护管间需要注塑。两个滑脱块需通过注塑与安装支架连接,因为上下护管间有尼龙衬套和注塑及滑脱块和安装支架间的注塑连接,在客户对转向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有的设计日益不能满足可和要求,及满足地转向管柱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通过上下护管间的凸起点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在碰撞时吸能力的控制,及通过长槽和铆钉链接的方式对管柱在碰撞发生时的释放,该设计优化简化了转向管柱零件制造装配工艺和零件数量,从设计上提高了管柱的刚度和固有频率的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包括:上护管、下护管、转向轴、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支架、滑脱块,所述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位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滑脱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滑脱块与支架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转向轴的底部,所述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与滑脱块之间相连接,所述上护管与下护管均位于所述转向轴的外表面,且上护管位于靠近转向轴的一端,所述下护管与上护管相连接,其位于所述转向轴的另一端,所述的上护管和下护管之间设置有凸起点,所述凸起点与上护管、下护管之间相互摩擦,且将产生的摩擦力转换为吸能力,所述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中包含有铆钉,所述所述铆钉的个数为3个,铆钉之间呈三角形排列,所述铆钉与滑脱块之间通过凹槽紧固连接。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点的个数设置为6-8个。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轴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上转向轴和下转向轴,所述上转向轴和下转向轴相连接为一个整体,且上转向轴和下转向轴之间相对转动。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护管位于所述上转向轴外表面,所述下护管位于所述下转向轴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护管间的凸起点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在碰撞时吸能力的控制,及通过长槽和铆钉链接的方式对管柱在碰撞发生时的释放,该设计优化简化了转向管柱零件制造装配工艺和零件数量,从设计上提高了管柱的刚度和固有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现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所述的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包括:上护管1、下护管6、转向轴8、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12、支架11、滑脱块10,所述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12位于所述支架11上方,所述滑脱块10上设置有凹槽13,所述滑脱块10与支架11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支架11位于所述转向轴8的底部,所述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12与滑脱块10之间相连接,所述上护管1与下护管6均位于所述转向轴8的外表面,且上护管1位于靠近转向轴8的一端,所述下护管6与上护管1相连接,其位于所述转向轴8的另一端,所述的上护管1和下护管6之间设置有凸起点,所述凸起点与上护管1、下护管6之间相互摩擦,且将产生的摩擦力转换为吸能力,所述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12中包含有铆钉,所述所述铆钉的个数为3个,铆钉之间呈三角形排列,所述铆钉与滑脱块10之间通过凹槽13紧固连接。所述凸起点的个数设置为6-8个。所述转向轴8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上转向轴8和下转向轴8,所述上转向轴8和下转向轴8相连接为一个整体,且上转向轴8和下转向轴8之间相对转动。所述上护管1位于所述上转向轴8外表面,所述下护管6位于所述下转向轴8外表面。

图1为现有转向管柱设计,吸能转向管柱指的是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的情况下转向管柱的上部(或整体)可以沿车辆前进方向或转向管柱轴向溃缩和吸能以保护驾驶员。图1转向管柱通过上下四个安装点安装在整车仪表台横梁上,上部的转向轴8与方向盘连接。因吸能的要求,管柱的护管(外)和转向轴(内)均被设计成上下两部分,上下转向轴之间可以滑动,上下护管之间因为有尼龙衬套7和注塑9的存在因而在溃缩发生时也可以相对滑动缩进,而吸能钢带3则提供溃缩吸能所需要的吸能阻力;因上护管1通过安装支架2与车身仪表台主横梁支架上,因为转向管柱吸能要求,这样就要求有释放装置以使在特定碰撞力的情况下上安装支架2和整个管柱上半部分(包括上护管1、上转向轴8、上安装支架2等)缩进,而通常的释放机构由滑脱块4在安装支架上2的注塑来实现,碰撞时滑脱块4的注塑将被剪切,滑脱块4被保持在仪表台主横梁支架上。

而吸能力的实现则通过将吸能钢带3的一端与滑脱块4及仪表台主横梁支架相连,吸能钢带2的弯曲的部分被置于管柱上安装支架2的保持架5中,碰撞溃缩发生时因为管柱上半部分整体缩进造成吸能钢带3的弯曲部分在保持架5的约束下抽动和摩擦产生阻力以提供管柱溃缩吸能力。因为上下护管间有尼龙衬套和注塑及滑脱块和安装支架间的注塑连接,吸能结构较为复杂,在客户对成本压缩及对转向管柱固有频率要求更高的要求下需要对现有设计进行简化和优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思路以极大地简化吸能机构设计并有效地提高转向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为出发点,取消吸能钢带的应用,而采用上下护管间过盈压配力作为吸能力;同时取消滑脱块加注塑工艺,以三铆钉式设计取而代之实现释放机构和提高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角度可调式吸能转向管柱,其取消了摩擦式吸能钢带应用,吸能力的实现将通过上下护管之间的凸起点间的过盈配合在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这样我们将不需要吸能钢带(通常2根)、尼龙衬套(1个)、衬套与下护管间的润滑脂、衬套和上护管间的注塑、转向管柱上安装支架上的吸能钢带保持架(通常2个);该设计同时将取消滑脱块及注塑设计,而采用3铆钉式溃缩释放机构,碰撞溃缩发生时在上安装支架盖板和上安装支架下板间的3个铆钉将突破瓶颈释放转向管柱吸能装置使得管柱上半部(包括上护管、上转向轴、上安装支架下板等)整体缩进。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上下护管6间的凸起点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在碰撞时吸能力的控制,及通过长槽和铆钉链接的方式对管柱在碰撞发生时的释放,该设计优化简化了转向管柱零件制造装配工艺和零件数量,从设计上提高了管柱的刚度和固有频率;

2、将最低成本的吸能方案与有效提高转向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相结合,极大地减少了零件总数量(较原来减少3个零件及2处注塑材料),并取消了两处注塑工艺,在产品性能上有效地提高了转向管柱的刚度及固有频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