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5623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被绕挂在带轮主体上的带与门主体连接的电梯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门装置中,具有第1带轮的门电机被固定于门吊架壳体的第1端部。在门吊架壳体的第2端部设有第2带轮。带齿带绕挂在第1带轮及第2带轮上。带齿带通过第1连接部件与第1电梯门连接,并且通过第2连接部件与第2电梯门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38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门装置中,采用由传动要素是高精度的带齿带实现的开闭驱动方式。但是,在使用带齿带的情况下,需要调节校准,以使得带不与带轮的凸缘部接触,因而存在其调节困难而成为作业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使用带进行的动力传递且使安装及维护时的调节容易进行的电梯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具有:门主体,其对出入口进行开闭;带,其与门主体连接;以及带轮装置,其具有带轮轴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带轮轴的带轮主体,带绕挂在该带轮主体上,该带轮主体在门主体的开闭动作时旋转,带轮主体的旋转中心能够相对于带轮轴倾斜,带轮主体能够向带轮轴的轴向移动,带轮主体具有:圆筒状的中间部,带绕挂在该中间部上;第1凸缘部,其设于中间部在轴向上的第1端部;以及第2凸缘部,其设于中间部在轴向上的第2端部,第1凸缘部的外径从中间部侧朝向中间部的相反侧呈圆锥状逐渐变化,第2凸缘部的外径与第1凸缘部对称地呈圆锥状逐渐变化,带轮装置还具有:第1辊,其与第1凸缘部的外周面接触;以及第2辊,其与第2凸缘部的外周面接触。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中,带轮主体的旋转中心能够相对于带轮轴倾斜,带轮主体能够向带轮轴的轴向移动,带轮主体的第1凸缘部的外径从中间部侧朝向中间部的相反侧呈圆锥状逐渐变化,第2凸缘部的外径与第1凸缘部对称地呈圆锥状逐渐变化,第1带轮与第1凸缘部的外周面接触,第2带轮与第2凸缘部的外周面接触,因而能够实现使用带进行的动力传递,并使安装及维护时的调节容易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从层站侧观察到的图1中的轿厢门主体的主视图。

图3是将图2中的从动轮装置放大示出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的从动轮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图3中的从动轮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示出图3中的带向从动轮装置的轴向偏移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的从动轮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图6中的从动轮装置的左视图。

图9是将图8中的从动轮置换为圆锥示出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图8中的从动轮的运动的左视图。

图11是示出图10中的从动轮的朝向变化的情况的左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从动轮向层站侧移动的状态的左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2中的从动轮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2中的从动轮的朝向恢复为笔直无偏向的状态的左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4中的从动轮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2。在机房2设置有曳引机3、偏导轮4及电梯控制装置5。曳引机3具有驱动绳轮6、使驱动绳轮6旋转的曳引机电机(未图示)和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未图示)。

悬挂体7绕挂在驱动绳轮6和偏导轮4上。悬挂体7使用多条绳索或者多条带。悬挂体7的第1端部与轿厢8连接。悬挂体7的第2端部与对重9连接。

轿厢8及对重9通过悬挂体7被吊挂在井道1内,并借助曳引机3的驱动力在井道1内升降。电梯控制装置5通过控制曳引机3,来控制轿厢8的运行。

在井道1内设置有对轿厢8的升降进行引导的一对轿厢导轨(未图示)和对对重9的升降进行引导的一对对重导轨(未图示)。

轿厢8具有与悬挂体7连接的轿厢框架10和由轿厢框架10支承的轿厢室11。在轿厢室11的前表面设有对轿厢出入口进行开闭的一对轿厢门主体12。在轿厢8之上设有控制轿厢门主体12的开闭动作的门控制器13。

在多个楼层的层站分别设有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的一对层站门主体14。层站门主体14在轿厢8停层时与轿厢门主体12联动进行开闭动作。

图2是从层站侧观察到的图1中的轿厢门主体12的主视图,省略了将轿厢门主体12的动作传递给层站门主体14的机构等。轿厢门框架15固定于轿厢出入口上部。在轿厢门框架15设有与轿厢出入口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轿厢门导轨16。

各个轿厢门主体12具有轿厢门板17和固定在轿厢门板17的上部的轿厢门吊架18。在各个轿厢门吊架18设有在轿厢门导轨16上旋转着移动的多个轿厢门辊19。各个轿厢门主体12被吊挂在轿厢门导轨16上,并沿着轿厢门导轨16进行开闭动作。

在轿厢门框架15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设有驱动轮20。并且,在轿厢门框架15设有使驱动轮20旋转的门电机21。

在轿厢门框架15的长度方向上的第2端部设有作为实施方式1的带轮装置的从动轮装置22。从动轮装置22具有作为带轮主体的从动轮23、以及与从动轮23的外周面接触的第1及第2辊24、25。

驱动轮20和从动轮23相互平行且能够以水平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循环无端状的带26绕挂在这些带轮20、23上。带26使用带齿带。

一方的轿厢门主体12即第1轿厢门主体12a通过第1轿厢门连接部件27与带26的下侧部分连接。另一方的轿厢门主体12即第2轿厢门主体12b通过第2轿厢门连接部件28与带26的上侧部分连接。

在驱动轮20通过门电机21进行旋转时,带26进行循环,从动轮23也旋转。由此,第1及第2轿厢门主体12a、12b彼此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对轿厢出入口进行开闭。从动轮23在轿厢门主体12的开闭动作时旋转。

作为实施方式1的门装置的轿厢门装置具有轿厢门主体12、轿厢门框架15、轿厢门导轨16、驱动轮20、门电机21、从动轮装置22、带26、第1轿厢门连接部件27及第2轿厢门连接部件28。

图3是将图2中的从动轮装置22放大示出的主视图,图4是示出图3中的从动轮装置22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图3中的从动轮装置22的左视图。带轮轴32及辊轴33相互平行地固定在托架31上,托架31固定于轿厢门框架15。

从动轮2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带轮轴32。从动轮23能够相对于带轮轴32向带轮轴32的轴向移动。第1及第2辊24、25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辊轴33。辊24、25不向辊轴33的轴向移动。

自动调心滚珠轴承34(在图3、图5中省略)介于带轮轴32和从动轮23之间。自动调心滚珠轴承34的外侧的套圈的轨迹形成为球面,其曲率与轴承中心一致。因此,即使是从动轮23的旋转中心相对于带轮轴32倾斜了某种程度时,也能够维持从动轮23的旋转。即,从动轮23的旋转中心能够相对于带轮轴32倾斜。

实施方式1的从动轮装置22除从动轮23及辊24、25以外,还具有托架31、带轮轴32、辊轴33及自动调心滚珠轴承34。

从动轮23具有:圆筒状的中间部23a,带26绕挂在该中间部上;第1凸缘部23b,其设于中间部23a在轴向上的第1端部;以及第2凸缘部23c,其设于中间部23a在轴向上的第2端部。

第1凸缘部23b的外径从中间部23a侧朝向中间部23a的相反侧呈圆锥状逐渐变化。在该例中,第1凸缘部23b的外径从中间部23a侧朝向中间部23a的相反侧呈圆锥状逐渐减小。

第2凸缘部23c的外径与第1凸缘部23b对称地呈圆锥状逐渐变化。即,第2凸缘部23c的外径也从中间部23a侧朝向中间部23a的相反侧呈圆锥状逐渐减小。因此,第2凸缘部23c的外周面的倾斜角度与第1凸缘部23b的外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第1辊24的外周面与第1凸缘部23b的外周面接触。第2辊25的外周面与第2凸缘部23c的外周面接触。由此,辊24、25对从动轮23进行引导。

下面说明动作。在从动轮23的校准被调节为适当时,如图3~图5所示,左右的凸缘部23b、23c的与辊24、25接触的部分的半径相等。

与此相对,在校准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例如在驱动轮20的轴向位置比从动轮装置22的轴向位置相对稍微偏向层站侧的情况下,如图6~图8所示,带26偏离从动轮23的轴向的中心,从动轮23相对于带轮轴32倾斜。

这样,在发生了校准偏差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的从动轮装置22中,凸缘部23b、23c与辊24、25的接触位置变化,因而如图7所示,左右的凸缘部23b、23c的与辊24、25接触的部分的半径不相等。

即,在图7的状态下,与图4的状态相比,第1凸缘部23b的与第1辊24接触的部分的半径减小,第2凸缘部23c的与第2辊25接触的部分的半径增大。

这样,在凸缘部23b、23c的与辊24、25的接触半径左右不相等时,与图9的概念图所示的圆锥转动的运动一样,从动轮23整体欲如图10所示以拐向接触半径减小的方向的方式转动。由此,如图11所示,从动轮23的朝向变化。

此时,从动轮23欲如图12所示向图的右上方向转动,但由于辊24、25而进行空转,因而不向图的上下方向移动,只向右方向(此处指轴向上的靠层站侧)移动。并且,从动轮23向图12的右方向移动,由此带26如图13所示相对地向从动轮23的中央返回。

并且,如图14及图15所示,从动轮23向横向(轴向上的与靠层站侧相反的一侧)移动,由此左右的凸缘部23b、23c的与辊24、25的接触半径左右相等,从动轮23转动的方向返回到笔直无偏向的方向。

在这样的电梯门装置中,当从动轮23由于带26的偏移而倾斜时,产生使从动轮23反向倾斜的力矩,由此能够自动调节带26的偏移,能够防止因带26与凸缘部23b、23c接触而产生异常声音。

另外,由于也能够调节校准的偏差,因而能够减轻装配时及维护时的调节作业的负担。即,在产生了校准的偏差的情况下,使用铁道车轮的转向原理改变从动轮23的朝向,由此能够调节校准,并且能够修正带26的偏移。

即,能够进行使用了带26的动力传递,实现高精度的动力传递,使安装及维护时的调节容易进行。

另外,由于自动调心滚珠轴承34介于带轮轴32和从动轮23之间,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从动轮23相对于带轮轴32倾斜。

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使层站门主体14进行开闭动作用的带轮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凸缘部23b、23c的外径从中间部23a侧朝向中间部23a的相反侧呈圆锥状逐渐减小,但也可以逐渐增大。

另外,应用本发明的门装置的电梯的类型不限于图1的类型。例如,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无机房电梯、绕绳比为2:1的电梯装置、多轿厢式的电梯装置、或者双层电梯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