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胶管的冷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50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胶管的冷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管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胶管的冷却机。



背景技术:

塑胶管在通过真空成型后需要传送到冷却机中通过冷却水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快速的对塑胶管进行定型。

目前,市场上公告号为CN205219700U,公告日为2016年5月1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材冷却装置,它包括塑料管材,所述塑料管材从热塑机内成型输出后进入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有两根,分别位于塑料管材的上下两侧;所述喷淋管上分别成对设置两排支管;所述每对支管分别伸向塑料管材两侧,支管上设有对准塑料管材的喷头;所述冷却箱的两侧设有玻璃视窗,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箱的另一端与储水槽连接;所述储水槽上设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上设有水泵,另一端与喷淋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冷却不均匀、水资源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这种塑料管材冷却装置不能对塑胶管进行定位,因塑胶管的长度较长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塑胶管在传输时会因重力的作用而发生一定的倾斜,当塑胶管传送到冷却机处时会抵触在冷却机上与冷却机发生摩擦,而造成塑胶管的表面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传输的塑胶管进行定位的冷却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塑胶管的冷却机,包括机架、设置所述机架供塑胶管进入的进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两侧的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导辊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塑胶管相配的环形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塑胶管从其他地方传输到冷却机的进料口时,两个设置的导辊上的环形定位槽能够对塑胶管起到定位的作用,塑胶管在传输时因重力和本身材质原因而偏移的角度得以调整,使得塑胶管能够平稳进行传输,到塑胶管传输到进料口处不会撞击到机架上,从而能够避免塑胶管因与机架摩擦而造成表面磨损。同时导辊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能够通过塑胶管的摩擦带动导辊转动,从而使得导辊起到辅助塑胶管传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进料口处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呈方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移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导辊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架滑移设置在框架的滑槽上,使得支撑架在框架上的位置能够发生改变,从而能够对导辊的位置发生改变后能够对不同粗细的塑胶管的侧壁进行定位,使得不同粗细的塑胶管平稳的传输到冷却机中,防止在传送过程中塑胶管因重力和本身的材质而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设置有穿射过所述滑槽的滑板,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滑板平行且穿射过所述滑槽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滑槽之间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撑架上的滑板与穿射过滑槽,使得支撑架能够在滑槽上滑移时不发生偏转,在支撑架滑移到合适的位置时,因支撑架两侧的第一螺杆穿射过滑槽,通过第一螺母能够将第一螺杆固定在滑槽上,从而使得支撑架的两侧被固定,使得支撑架上的导辊的环形定位槽能抵触在塑胶管的侧壁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上垂直于设置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抵触在所述支撑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支撑架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第一螺杆进行固定时,转动在框架上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一端抵触在支撑架的侧壁上,第二螺杆能够将导辊的侧壁顶住,防止导辊朝向第二螺杆侧移动,能避免导辊因与塑胶管的摩擦而受到塑胶管的挤压力,使得导辊朝向背离塑胶管的方向运动,造成导辊上环形定位槽远离塑胶管而不能起到定位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的滑块,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设置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撑架上的滑块滑移连接在框架的凹槽上,因调节杆是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架的侧壁上的,当调节杆在框架上转动时,调节杆能够推动支撑架在滑槽上滑移,从而使得在支撑架上的导辊能够抵触在塑胶管的外壁上,通过导辊上的环形定位槽对塑胶管进行定位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调节杆连接在支撑架的第一轴承上,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时,不会带动支撑架转动且能够推动支撑架在滑槽内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相对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另一端设置有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调节杆上的转盘能够方便的转动调节杆,从而方便的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架在调节后能够抵触在塑胶管的外表面,从而对塑胶管的传输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辊的两端面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连接有一穿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固定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辊的两端面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上连接的固定轴固定在支撑架上,使得导辊能够在支撑架上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相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另一端为螺纹端,所述固定轴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轴的一端能螺纹端,固定轴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支撑架上,因第二螺母固定在固定轴上的位置不同,能够对导辊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二螺母与支撑架之间设置的垫圈,能够防止第二螺母在固定轴上螺纹连接时发生松动,从而使得导辊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节支撑架在框架上的位置,从而使得在支撑架上的导辊抵触在塑胶管的侧壁,在导辊侧壁上的环形定位槽能够对塑胶管进行定位,使得塑胶管能够平稳的传送到冷却机的内部进行冷却定型,避免塑胶管在传输过程中因重力和本身材质的原因发生弯曲而在传输时与冷却机发生摩擦,造成表面出现划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进料口;3、导辊;4、环形定位槽;5、框架;6、滑槽;7、支撑架;8、滑板;9、第一螺杆;10、第一螺母;11、第二螺杆;12、滑块;13、调节杆;14、第一轴承;15、转盘;16、第二轴承;17、固定轴;18、螺纹端;19、第二螺母;20、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到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用于塑胶管的冷却机,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圆形的进料口2,塑胶管在成型后是通过该进料口2进入到冷却机的内部进行冷却定型的。在位于进料口2周侧的侧壁上固定有一个呈方形的框架5,在框架5的上下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6,在框架5上滑槽6上滑移设置有两个支撑架7,两个支撑架7分布在滑槽6的两端,在支撑架7上转动连接有导辊3。

在支撑架7的两端设置有与滑槽6相配的滑板8,两侧的滑板8分布穿射过两侧支撑架7上的滑槽6,在支撑架7在滑槽6上滑移连接时,滑板8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支撑架7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在支撑架7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一螺杆9,第一螺杆9穿射过滑槽6,当支撑架7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上时,通过第一螺母10对第一螺杆9进行固定。在没有设置滑槽6的框架5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11,第二螺杆11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7的侧壁上,能够避免因塑胶管抵触到导辊3上时,导辊3带动支撑架7朝向背离塑胶管处的方向移动,而使得导辊3离开塑胶管表面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导辊3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轴承16,在第二轴承16上固定有固定轴17,固定轴17的一端为螺纹端18,在导辊3两端上的固定轴17穿射过支撑架7上的通孔(图中未标注)后,在通过第二螺母19进行固定。在第二螺母19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一个垫圈20,具有防止第二螺母19在固定轴17上松动的作用。因导辊3的两端是通过两个的固定轴17和第二螺母19配合后固定的,能够通过调节固定轴17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对导辊3在竖直位置上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导辊3的周侧设置有环形定位槽4,环形定位槽4能够抵触在塑胶管的周侧,从而对传输中的塑胶管进行定位。

当塑胶管在成型后,需要将塑胶管传输到冷却机上进行冷却定位,在使得塑胶管传输到冷却机的进料口2上时,通过移动支撑架7上的滑板8,使得支撑架7在框架5上的滑槽6上移动,在调节支撑架7的位置时,在支撑架7上的导辊3上的环形定位槽4会抵触在塑胶管的侧壁上,再通过第一螺母10将在支撑架7上的第一螺杆9固定在框架5上,从而实现支撑架7的固定,在转动螺纹连接在框架5上的第二螺杆11,使得第二螺杆11的一端抵触在支撑架7的侧壁上,防止支撑架7朝向第二螺杆11侧移动。当两个的支撑架7上的导辊3上的环形定位槽4分别抵触在塑胶管两侧的外壁上。因塑胶管在传输过程中会因重力和本身材料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在导辊3上的环形定位槽4能够对塑胶管进行定位,使得塑胶管能够平稳的传输到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定型,不会因塑胶管弯曲后抵触在机架1上而造成塑胶管的表面出现划痕。

实施例2:一种用于塑胶管的冷却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在框架5的两端设置有滑槽6,支撑架7的两端设置有与滑槽6相配的滑块12,使得支撑架7能够在滑槽6上滑移,在支撑架7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轴承14,在第一轴承14上连接有一调节杆13,调节杆13螺纹连接在框架5的侧壁上,在调节杆13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转盘15,当转动调节杆13上的转盘15时,使得调节杆13能推动支撑架7在框架5上移动。这种调节支撑架7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实施例1更加的简单,在调节的同时有着固定的效果,不需要再通过其他的固定件进行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