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0628发布日期:2022-01-19 20:2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3.橡胶生产过程中,刚生产出来的橡胶的温度会比较高,在出料后工作人员直接收取可能会导致产品损坏并且烫伤工作人员;部分企业在下料后将原料搬运到冷却设备进行冷却,这种方法需要重复的下料、上料、搬运,过程繁琐,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现有的橡胶下料时,自动化程度不高,下料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可以在传送中对橡胶进行快速的冷却降温,同时能够对橡胶进行收集,自动化程度高,整体结构稳定。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包括通风冷却主体、进料支撑滚动组件、收纳槽和通风制冷组件,所述通风冷却主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支撑滚动组件设于通风冷却主体一端,且向通风冷却主体内延伸,所述收纳槽设于通风冷却主体另一端,所述通风制冷组件设于通风冷却主体底部,所述通风冷却组件包括支撑侧板、放置板、散热风扇一、制冷片、底部通风孔和底部通风网,所述支撑侧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侧板设于通风冷却主体底部两侧,所述放置板设于通风冷却主体内,所述制冷片设于冷却通风主体底壁上,所述制冷片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散热风扇一设于放置板上,所述散热风扇一与制冷片一一对应,所述底部通风孔设于放置板上,所述底部通风孔设于散热风扇一两侧,所述底部通风网设于底部通风孔内。
6.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支撑滚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进料主动辊、从动辊、传送带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通风冷却主体一端开口处两侧,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支撑板外壁,所述进料主动辊设于支撑板之间,所述进料主动辊一端设于旋转电机输出端,所述从动辊设于通风冷却主体内壁之间,所述从动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一端设于进料主动辊上,所述传送带向通风冷却主体内延伸,所述传送带另一端设于靠近收纳槽的从动辊上,将制成的橡胶沿通风冷却主体传送至收件槽内,实现经过通风制冷组件的降温制冷进入收纳槽内收纳。
7.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冷却主体上壁设有风向引导条,所述风向引导条两侧呈内凹弧形设置,便于对散热风扇一吹动的低温气流进行引导,将气流引导至通风冷却主体内的
两侧,对传送带上的橡胶进行冷却。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远离收纳槽一端设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上设有散热风扇二,散热风扇二对制冷片进行散热,保证制冷片的正常工作。
9.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冷却主体内设有支撑上板,所述支撑上板设有上通风口,所述风向引导条设于上通风口上端。
10.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冷却主体靠近收纳槽一端设于收纳支撑辊,所述收纳支撑辊设于通风冷却主体两相对侧壁之间且设于从动辊下方。
11.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冷却主体侧壁设有制冷按键、通风按键、散热按键和传送按键,所述制冷按键与制冷片电连接,所述通风按键与散热风扇一电连接,所述散热按键与散热风扇二电连接,所述传送按键与旋转电机电连接。
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料支撑滚动组件对橡胶进行传送,并经过通风制冷组件,最后通过收纳槽进行收纳;通过设置的通风制冷组件,配合风向引导条,对传送带上的橡胶进行快速的制冷,可以在传送中对橡胶进行快速的冷却降温,同时能够对橡胶进行收集,自动化程度高,整体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收纳槽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进料支撑滚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风向引导条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的散热风扇二结构示意图。
19.在附图中:1、通风冷却主体,2、进料支撑滚动组件,3、收纳槽,4、通风制冷组件,5、支撑侧板,6、放置板,7、散热风扇一,8、制冷片,9、底部通风孔,10、底部通风网,11、旋转电机,12、进料主动辊,13、从动辊,14、传送带,15、支撑板,16、风向引导条,17、支撑立板,18、散热风扇二,19、支撑上板,20、上通风口,21、收纳支撑辊,22、制冷按键,23、通风按键,24、散热按键,25、传送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2.如图1-5所示,一种橡胶生产用自动化下料装置,它包括通风冷却主体1、进料支撑滚动组件2、收纳槽3和通风制冷组件4,所述通风冷却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支撑滚动组件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一端,且向通风冷却主体1内延伸,所述收纳槽3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另一端,所述通风制冷组件4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底部,所述通风冷却组件包括支撑侧板5、放置板6、散热风扇一7、制冷片8、底部通风孔9和底部通风网10,所述支撑侧板5对称设置,所述支撑侧板5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底部两侧,所述放置板6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内,所述制冷片8设于冷却通风主体底壁上,所述制冷片8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散热风扇一7设于放置板6上,所述散热风扇一7与制冷片8一一对应,所述底部通风孔9设于放置板6上,所述底部通风孔9设于散热风扇一7两侧,所述底部通风网10设于底部通风孔9内。
23.如图1和3所示,在传送中对橡胶进行冷却降温,所述进料支撑滚动组件2包括旋转电机11、进料主动辊12、从动辊13、传送带14和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一端开口处两侧,所述旋转电机11设于支撑板15外壁,所述进料主动辊12设于支撑板15之间,所述进料主动辊12一端设于旋转电机11输出端,所述从动辊13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内壁之间,所述从动辊13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14一端设于进料主动辊12上,所述传送带14向通风冷却主体1内延伸,所述传送带14另一端设于靠近收纳槽3的从动辊13上,将制成的橡胶沿通风冷却主体1传送至收件槽内,实现经过通风制冷组件4的降温制冷进入收纳槽3内收纳。
24.如图4和5所示,为了加快制冷片8和散热风扇一7对通风冷却组件内的制冷,所述通风冷却主体1上壁设有风向引导条16,所述风向引导条16两侧呈内凹弧形设置,便于对散热风扇一7吹动的低温气流进行引导,将气流引导至通风冷却主体1内的两侧,对传送带14上的橡胶进行冷却。
25.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制冷片8的正常工作,在述支撑侧板5远离收纳槽3一端安装支撑立板17,支撑立板17上安装散热风扇二18,散热风扇二18对制冷片8进行散热,保证制冷片8的正常工作。
26.如图3和5所示,所述通风冷却主体1内设有支撑上板19,所述支撑上板19设有上通风口20,所述风向引导条16设于上通风口20上端。
27.如图2所示,所述通风冷却主体1靠近收纳槽3一端设于收纳支撑辊21,所述收纳支撑辊21设于通风冷却主体1两相对侧壁之间且设于从动辊13下方,对传送至的橡胶进行下落支撑。
28.其中,所述通风冷却主体1侧壁设有制冷按键22、通风按键23、散热按键24和传送按键25,所述制冷按键22与制冷片8电连接,所述通风按键23与散热风扇一7电连接,所述散热按键24与散热风扇二18电连接,所述传送按键25与旋转电机11电连接。
29.具体使用时,按下散热按键24,启动散热风扇二18,对制冷片8进行散热;按下制冷按键22,启动制冷片8,对通风冷却主体1内部进行制冷;按下通风按键23,启动散热风扇一
7,吹动通风冷却主体1内的冷气流,冷气流下沉至通风冷却主体1底部后通过底部通风孔9向上流动,流动至风向引导条16后,向通风冷却主体1底部流动,对通风冷却主体1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将橡胶引导至传送带14上,按下传送按键25,启动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输出端转动带动进料主动辊12转动,进料主动辊12转动带动传送带14和从动辊13转动,橡胶在传送带14上移动,经过通风冷却主体1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后,经过收纳支撑辊21被传送进入收纳槽3内收纳。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