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打印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57078阅读:来源:国知局
身轴线,还包括一用于带动筒身绕筒身轴线旋转的主电机,混合出料端为一根与筒底固定的排料管以及设在排料管上的排料阀,排料管、混合筒、混合轴均同轴,送料栗通过接料管与排料管接通,排料管与接料管转动连接,接料管固定在固定筒架上,筒身内设有至少四块弧板,弧板外侧表面可与筒身内侧壁面贴合,各弧板沿混合轴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弧板之间的空间为侧方过料通道,弧板上设有若干横滑杆,横滑杆穿过筒身侧壁且与筒身侧壁滑动连接,横滑杆外端处在筒身外,横滑杆外端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配重块,压板与筒身之间设有若干回复弹簧,回复弹簧一端连接压板,回复弹簧另一端连接筒身外侧壁面。固定筒架固定不动,筒身可以转动,混合轴也可以转动,当然,实际操作中,最好是让筒身和混合轴反向旋转,若同向旋转,则转动速度要不同,否则就成了 “相对静止” 了。我们知道,混合筒这一类的筒状容器,在进行混料的过程中,贴壁(侧壁)的料不容易被搅拌均匀(一则实际中搅拌结构很难做到贴壁,因为会有刮壁、加剧震动等负面影响,且制造精度要求过高;二则搅拌时具有离心作用,混合料中质量较大、粘度较高的料容易贴壁,所以混合料的均匀性还是会受限)。再者,容易出现上下分层及重料沉淀等问题,也不利于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而在本方案中,具有弧板结构,弧板外侧表面可与筒身内侧壁面贴合,非工作状态下,弧板与筒身内侧壁面之间有余量,此时回复弹簧也不被拉伸。当工作时(搅拌时),主电机带动筒身转动,随着筒身转速提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配重块向外移动距离变大(此时回复弹簧拉长),带动弧板靠近并逐渐贴至筒身内侧壁面,从而可将贴壁处的混合料向弧板上、下、两侧挤出,重新回到筒身中心。而若要弧板再次内移动,只需要将主电机停止一下,或者调速(降速),那么在回复弹簧的回复作用下,弧板就会向内移动。而在实际搅拌过程中,搅动叶片一直搅动,搅动叶片的作用下,内部混合料向外移动(朝向筒身侧壁),而主电机可以经过若干次加速、减速,或若干次启动、停止,当起动或加速后,弧板推动贴壁处的混合料向弧板上、下、两侧挤出,向上挤出的混合料相当于由下至上移动,实现了将一部分下部混合料上翻的效果,顺便解决了混合料上下分层及重料沉淀的问题,而向两侧挤出的混合料,会冲击其余的贴壁混合料(如弧板贴壁时,相邻弧板之间的空间内即侧方过料通道内的贴壁混合料,让贴壁混合料再次混入筒身中心,重新进行搅拌,因此可保障混合料具有极高的均匀性。搅拌完成后的混合料可立即输入出料通道并打印成型,因此最终打印料的品质也得到了保障。
[0013]—种三维打印设备,包括出料打印头、成型打印台板,所述出料打印头上设有用于输入打印原料的打印头进料端,所述出料打印头内设有与打印头进料端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成型打印台板内设有若干电磁线圈、与电磁线圈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出料打印头上设有电磁体。电磁线圈数目为4至12个,各电磁线圈均匀分布在成型打印台板内。在小型产品的打印应用中,可以采用磁悬浮控制出料打印头位置的方式,出料打印头与成型打印台板的相对距离增大可以通过增加电磁斥力来实现,而水平相对位置的变化则可以通过减弱几个电磁线圈的电流,增加另几个电磁线圈的电流来实现。如此省去了主机架等诸多结构,节省成本且空间占用率低,调节效率也得到提升。
[0014]作为优选,所述成型打印台板下方设有台板调节缸,台板调节缸包括缸体、与缸体滑动配合的活塞、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台板调节缸的活塞杆在上、缸体在下,台板调节缸的活塞杆竖直且活塞杆上端连接成型打印台板底面。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调节自由度大,能有效实现出料打印头相对高度及位置的同时调节,综合调节速度和打印效率可得到明显提升;具备着色机构,能在节省颜料的前提下保障着色效果和最终打印料的品质,且能避免堵头;具有综合性的混料结构,在使用混合料进行打印时,能消除混合料分层、沉积的问题,使打印出的混合料均匀,最终产品的质量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带动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带动块的一个水平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出料打印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出料打印头处的一个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出料打印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混合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一个压板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主机架1、出料打印头2、出料通道21、打印头台架22、隔热筒23、薄料着色通道24、成型打印台板3、台板调节缸31、调节杆41、带动块42、活孔421、竖导向杆43、传动皮带44、加色环管51、着色管52、着色单向阀521、颜料输送管路53、混合筒6、混合电机61、混合轴61a、搅动叶片61b、混合减速机61c、筒身611、筒底612、筒顶613、固定筒架62、主电机63、主减速机63a、主动带轮63b、环形从动带轮63c、动力皮带63d、排料管64、接料管65、弧板66、横滑杆661、压板662、配重块663、回复弹黃664、密封填料块66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包括主机架1、出料打印头2、处在主机架内的成型打印台板3,还包括一用于带动出料打印头移动从而改变出料打印头位置的打印头位移调节机构,所述出料打印头上设有用于输入打印原料的打印头进料端,所述出料打印头内设有与打印头进料端连通的出料通道21,所述成型打印台板下方设有台板调节缸31,台板调节缸包括缸体、与缸体滑动配合的活塞、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台板调节缸的活塞杆在上、缸体在下,台板调节缸的活塞杆竖直且活塞杆上端连接成型打印台板底面。3D (三维)打印是分层打印,普通3D打印时,打完一层,出料打印头上移一层的距离,然后在平移调节位置,继而再进行打印,本方案中,只要有需要,出料打印头可以直接平移调节位置,而原本出料打印头上移一层距离的动作由成型打印台板下移(台板调节缸活塞杆收缩)一层距离来替代,从而有效提升了出料打印头与成型打印台板相对位置调节的速度,可极大提升打印效率。
[0020]所述出料通道竖直且呈圆柱形,出料打印头设于一打印头台架22上,所述打印头位移调节机构为一并联机构,并联机构包括三个并联支链,并联支链包括两个调节杆41、一个可上下移动的带动块42,同一并联支链中的带动块与调节杆上端之间球形铰接,各调节杆下端与打印头台架之间球形铰接,三个并联支链沿出料通道的周向均匀分布。同一并联支链中:两个调节杆以带动块为参照互相对称设置。“球形铰接”,亦作“球型铰接”、“球铰”,“球形铰接”配合结构中包括互相配合的球铰接头与铰接球,铰接球可以直接固定在结构上,也可以通过球头固定杆固定在结构上。本方案给出了一个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形式,通过各带动块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各调节杆的角度和高度发生变化,以带动打印头台架和出料打印头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高度方向上的移动(三个带动块一起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出料打印头进行高度方向上的移动)。当然,打印头位移调节机构不限于一种,目前3D打印领域中常用的三轴坐标系位移调节机构,或是其它用于带动出料打印头进行水平移动和高度调节的位移调节机构,都是可以采用的。
[0021]所述并联支链还包括支链电机、竖导向杆43、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绕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皮带44,传动皮带首位闭合,同一并联支链中:
主动轮的转动动力来自支链电机,带动块与竖导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