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21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渣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式冷渣机,主要由内部固定螺旋叶片的双层密封套筒、进料与排风装置、进出水装置、齿轮组件和底座组成。当套筒由传动装置驱动旋转时,锅炉排出的高温炉渣在内筒中由螺旋叶片导向前进,冷却水连续均匀地通过套筒密封间,以达到冷却炉渣的目的。传统滚筒式冷渣机的炉渣热量回收效率低,冷渣能力有限。

针对上述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研究人员将滚筒式冷渣机原来的一个回程换热器改为四个回程换热器,就是在换热器内部加设隔板,把换热器隔离成四个回程。从冷渣机出来的水分别进入换热器的第一、二、三、四回程,再流入疏水箱。外部冷却水也分别进入换热器第四、三、二、一回程,冷却水在冷却器中停留时间变长,增加冷却效果。该项改进技术虽然提高了炉渣热量回收效率,但其效率仍然偏低。

炉渣风冷系统,通过增加增压风机,将一次风吹入渣室,达到回收热量的效果。该方法虽然增加了炉渣热量回收效率,但采用一次风回收热量,风室不可避免出现粉尘,风帽小孔不同程度有堵塞,对锅炉流化质量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空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风帽孔被堵塞、锅炉流化质量低、炉渣热量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余热回收装置,一端与空气预热器与锅炉给煤口之间的管道连通,另一端与锅炉落渣管与冷渣机之间的管道连通,包括红渣室和连接在红渣室内底部的风室,所述风室端部设有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的进风管;所述风室顶部均布有供二次风通过的风帽;所述风帽上部侧面设置有气孔,气孔连通风室并通向红渣室内部;所述红渣室上侧面设有与锅炉给煤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红渣室中部设有与锅炉落渣管连通的进渣管;所述红渣室底部设有与冷渣机连通的出渣口。

作为优选,红渣室箱体的材质为铁板,厚度为4mm-8mm。

作为优选,进风管为DN150-DN250的金属管道。

作为优选,风帽内径为15mm-25mm。

作为优选,风帽安装间距为60mm-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空气余热回收装置,大幅提高了锅炉热量回收效率,达到对风进行加热,对锅炉红渣进行冷却的目的。增加了锅炉流化质量,降低了冷渣机工作负荷,使冷渣机运行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空气余热回收装置,能有效避免风室内产生粉尘,保障风帽小孔畅通,提高锅炉流化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室 2-进风管 3-出渣口 4-红渣室

5-风帽 6-进渣管 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红渣室4和风室1,以及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的进风管2,与锅炉给煤口连通的出风口7,与锅炉落渣管连通的进渣管6,与冷渣机连通的出渣口3;风室1上部均布有内径为20mm的风帽5,风帽5的安装间距为80mm,风帽5上部侧面设置有气孔。

在实施过程中,锅炉的二次风通过进风管2,进入风室1,再经过风帽5上的气孔进入红渣室4与红渣进行热交换,加热后的风通过出风口7输送至锅炉给煤口,作为锅炉的二次风使用。锅炉内红渣通过进渣管6进入红渣室4,在与二次风进行热交换后,经过出渣口3排入冷渣机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