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734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辐射空调系统、以及该辐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辐射供冷(或供暖),可以是降低(或升高)围护结构内表面中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冷(或热)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冷(或供暖)的技术方法。其中,辐射面,可通过在围护结构中设置冷(或热)管道,也可在天花板或墙外表面加设辐射板来实现。由于辐射面及围护结构和家具表面温度的变化,导致它们和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加强,增强供冷(或供暖)效果。在这种技术中,一般来说,辐射换热量占总热交换量的50%以上。

辐射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可以很好地与低能耗或绿色建筑结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辐射空调系统具有无风感、低噪音、高舒适性、节能等优点。目前市场上的辐射空调系统,大都是采用水作载冷剂,通过水将热泵机组产生的冷、热量输送至室内辐射板。但由于增加了一个水循环,致使系统的换热损失增大。

为了减小损失,现有辐射空调系统多为集中式系统,单个体积较小的安装方便的辐射空调比较少见。如果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可以省去水系统,提高系统效率,实现系统小型化、安装便利化。但辐射方式换热能力差,无法确保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存在吸气过热度不能保证、导致压缩机存在液击和换热能力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辐射空调系统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不能保证的问题,达到吸气过热度能保证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换热器和辐射板;其中,所述辐射板和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二端口适配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适配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三端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中的一个;所述热交换器的第四端口,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中的另一个;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三、四端口之间的管路进行换热。

可选地,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的第四端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辐射板。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当该空调包括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适配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辐射板之间的管路中;当所述空调制热运行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所述第二节流元件,适配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中;当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或者,当该空调包括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时,该空调还包括:多通阀;所述多通阀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适配设置,用于在所述空调的不同运行模式中,适配调节任一所述节流元件的连接顺序。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的第一吸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的第二吸气温度。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当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适配设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适配调节所述空调的风机的转速。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当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之一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以通过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二端口的冷媒温度,对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进行控制。

可选地,其中,所述压缩机,适配设置于外机侧;和/或,所述辐射板,适配设置于内机侧。

与上述空调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以上所述的空调,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的第一吸气温度,并获取所述热交换器的第四端口的第二吸气温度;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且所述空调包括风机时,适配调节所述空调的风机的转速。

可选地,还包括:当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之一时,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以通过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二端口的冷媒温度,对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进行控制。

可选地,适配调节所述空调的风机的转速,包括:基于预设的降低速率,对所述风机的第一当前转速进行降低;在对所述第一当前转速进行降低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确定所述压缩机此时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获取所述压缩机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时所述风机的第二当前转速,并将所述第二当前转速确定为所述风机的目标转速。

可选地,适配调节所述空调的风机的转速,还包括:基于预设的升高速率,对所述风机的第三当前转速进行升高;在对所述第三当前转速进行升高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确定所述压缩机此时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获取所述压缩机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时所述风机的第四当前转速,并将所述第四当前转速确定为所述风机的目标转速。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中的至少之一时,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制热运行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当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

本发明的方案,在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控制热交换器内两股冷媒的换热量,解决辐射空调系统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无法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问题(即辐射方式换热能力差),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启顺序,可以确保流经热交换器的冷媒均是节流前的冷媒,进一步提升换热能力。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省去现有辐射空调系统中的水系统,实现系统小型化、安装便利化;且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投入,使用便捷性好。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热交换器,使压缩机吸入端冷媒与系统冷凝后的冷媒换热,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解决现有技术中辐射空调系统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无法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吸气过热度不能保证、导致压缩机存在液击和换热能力差的缺陷,实现吸气过热度能保证、不会导致压缩机液击和换热能力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制冷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制热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适配降低风机转速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适配升高风机转速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外机;11-压缩机;12-四通换向阀(q1为排气端,q2为吸气端);13-热交换器;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第一节流元件;17-第二节流元件;18-管翅换热器;19-风机;20-内机;21-辐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可以包括:压缩机11、热交换器13、换热器和辐射板21。

其中,所述辐射板21和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二端口适配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端,适配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端,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21中的一个;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板21中的另一个;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三、四端口之间的管路进行换热。

例如: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即d口)连接至辐射板21或管翅换热器18,压缩机11的排气端连接至管翅换热器18或辐射板21。

例如:所述空调,可以是一体机。例如:压缩机11和辐射板21可以一体式设置。

由此,通过热交换器的适配设置,可以在单冷模式时更好地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换热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11,可以适配设置于外机10侧;和/或,所述辐射板21,可以适配设置于内机20侧。

例如: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外机10侧的压缩机11。

例如: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内机20侧的辐射板21。

由此,通过分体式设置的压缩机和辐射板,可以在分体机中更好地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换热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四通换向阀12。

可选地,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一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端;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二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三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辐射板21。

例如:热交换器13,可以包括:四个端口;例如: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

例如:所述辐射板21和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二端口适配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端和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三阀口(即吸气端q2),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三、四端口适配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三、四端口之间的管路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一阀口(即排气端q1),适配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端。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二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换热器。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口,适配连接至所述辐射板21。

也就是说,所述辐射板21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端口a、以及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二端口b适配连接。所述辐射板21的第二连接端,适配连接至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口。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连接端,适配连接至四通换向阀(12)的第二阀口。

例如:热交换器13,可以用于压缩机11吸入端(例如:压缩机的吸气端q1)冷媒(即用于吸热的冷媒)与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冷凝后的冷媒(即用于放热的冷媒)换热,控制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

例如:压缩机11的吸气端q1和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的吸气端q1,也可以通过热交换器13连通,连通的接口分别为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

由此,通过热交换器的适配设置,可以更好地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换热能力和运行可靠性;可以省去现有辐射空调系统中的水系统,实现系统小型化、安装便利化;而且,与现有辐射空调系统相比,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投入。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可以包括:管翅换热器18、微通道换热器等。

由此,通过管翅换热器,换热效率更高,使用便捷性更好。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中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当该空调可以包括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

例如: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可以通过热交换器13连通,连通的接口分别为第一端口a和第二端口b。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适配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辐射板21之间的管路中。当所述空调制热运行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可参见图3所示的例子。

例如:制热的时候(即在制热模式下),第二节流元件17起到节流作用;第一节流元件16的开度开到最大,此时(即在制热模式下)第一节流元件16不起到节流作用。

例如:在制热运行时,将第一节流元件16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在制热运行时,将第一节流元件16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冷媒通过压缩机11排出后经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进入室内辐射板(即辐射板21)冷凝放热,给室内升温;冷凝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一端口a(即a接口)进入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吸气换热过冷,过冷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二端口b(即b接口)流出进入第二节流元件17节流降压,降压后进入管翅换热器18蒸发吸热,然后通过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流进热交换器13(例如:通过第四端口d即d接口进入)与辐射板21流出的冷媒换热过热,最后过热后的冷媒从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即c接口)流出被压缩机11吸进压缩腔,完成一个完整循环。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适配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中。当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可参见图2所示的例子。

例如:制冷的时候(即在制冷模式下),第一节流元件16起到节流作用;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度开到最大,此时(即在制冷模式下)第二节流元件17不起到节流作用。

例如:在制冷运行时,将第二节流元件17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在制冷运行时,将第二节流元件17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冷媒通过压缩机11排出后经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进入管翅换热器18冷凝放热,冷凝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二端口b(即b接口)进入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进行吸气换热过冷;过冷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一端口a(即a接口)流出,进入第一节流元件16节流降压,降压后进入室内辐射板(即辐射板21)蒸发吸热,给室内降温,然后通过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流进热交换器13(例如:可以通过第四端口d即d接口进入)与管翅换热器18流出的冷媒换热过热,最后过热后的冷媒从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即c接口)流出,被压缩机11吸进压缩腔,完成一个完整循环。

可选地,当该空调可以包括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时,该空调还可以包括:多通阀。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多通阀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适配设置,用于在所述空调的不同运行模式中,适配调整任一所述节流元件的设置方式。

例如:设置多通阀改变节流元件的连接顺序,仅使用一个节流元件即可,可以节省节流元件的数量。

由此,通过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启顺序,可以确保流经热交换器13的冷媒均是节流前的冷媒,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能力,提升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包括:电子膨胀阀,用于调节冷媒流量。

例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具体可以适配选用电子膨胀阀等。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节流元件,可以提升节流元件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通用性强。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风机19。

可选地,所述风机19,与所述换热器适配设置。

由此,通过适配设置的风机,一方面可以提升换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更方便地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可靠性好,换热效率高。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

例如:该空调(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管翅换热器18(即外机部分的室外换热器)、风机19(即外机部分的室外风机)、第一节流元件16、第二节流元件17、辐射板21(即内机部分的室内辐射板)、热交换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

例如:可选地,第二节流元件17、热交换器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可以是新增的器件。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管翅换热器18(外机),可以与常规制冷系统相同。

例如:在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处,分别适配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也就是说,在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处,适配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在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d处,适配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5。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端的第一吸气温度。例如: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适配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处。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5,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三阀口的第二吸气温度。例如: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5,适配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处。

由此,通过适配设置在热交换器的第三、四端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更方便、更精准地获取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四通阀的吸气温度,且可靠性高。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控制器。例如:可以通过外设的控制器控制,也可以通过变频压缩机原有的控制器控制。

例如:控制器,可以包括:mcu、单片机、plc、dsp处理器中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适配设置,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适配调节所述空调的风机19的转速。

例如: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和所述风机19适配设置,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

例如: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且所述空调可以包括风机19时,适配调节所述风机19的转速,直至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

例如:通过对比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所采集的数据,可以判断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大小。也就是说,通过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压缩机吸气是否有过热度,确保压缩机运行可靠,防止液击。

例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意味着压缩机11吸气端q1的冷媒为过热气态冷媒。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增大的过程存在一个拐点,既小于拐点时先缓慢增大,大于拐点时增速加快。在拐点处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最佳,也就是说压缩机11在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能效最佳。

例如:通过调节外风机19转速,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变化,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即吸气过热度拐点),能效最佳时的外风机19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也就是说,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能效最佳时(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外风19的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

可选地,当所述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中的至少之一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度,以通过控制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二端口的冷媒温度,对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器,可以调节两个节流元件的开度,从而控制热交换a、b端冷媒的温度,达到控制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目的。

由此,通过控制风机的转速和/或节流元件的开度,维持压缩机吸气保持一定的过热度,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即提升换热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控制热交换器内两股冷媒的换热量,解决辐射空调系统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无法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问题(即辐射方式换热能力差),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s110处,基于所述的空调(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空调),获取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端的第一吸气温度,并获取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或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三阀口)的第二吸气温度。

例如:该空调(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管翅换热器18(即外机部分的室外换热器)、风机19(即外机部分的室外风机)、第一节流元件16、第二节流元件17、辐射板21(即内机部分的室内辐射板)、热交换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

例如:可选地,第二节流元件17、热交换器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可以是新增的器件。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管翅换热器18(外机),可以与常规制冷系统相同。

例如:在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处,分别适配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也就是说,在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处,适配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在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d处,适配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5。

由此,通过适配设置在热交换器的第三、四端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更方便、更精准地获取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四通阀的吸气温度,且可靠性高。

在步骤s120处,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

例如:通过对比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所采集的数据,可以判断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大小。也就是说,通过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压缩机吸气是否有过热度,确保压缩机运行可靠,防止液击。

在步骤s130处,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且所述空调可以包括风机19时,适配调节所述风机19的转速,直至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

例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意味着压缩机11吸气端q1的冷媒为过热气态冷媒。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增大的过程存在一个拐点,既小于拐点时先缓慢增大,大于拐点时增速加快。在拐点处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最佳,也就是说压缩机11在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能效最佳。

例如: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意味着压缩机11吸气端q1的冷媒为过热气态冷媒。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增大的过程存在一个拐点,既小于拐点时先缓慢增大,大于拐点时增速加快。在拐点处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最佳,也就是说压缩机11在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能效最佳。

由此,通过控制风机的转速,维持压缩机吸气保持一定的过热度,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即提升换热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步骤s130中适配调节所述风机19的转速,可以包括:当所述空调制冷运行、且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适配降低所述风机19的转速,直至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

例如:通过调节外风机19转速,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变化,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即吸气过热度拐点),能效最佳时的外风机19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也就是说,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能效最佳时(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外风19的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

可选地,参见图5所示的例子,适配降低所述风机19的转速,可以包括:

步骤s210,基于预设的降低速率,对所述风机19的第一当前转速进行降低。

步骤s220,在对所述第一当前转速进行降低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

步骤s230,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确定所述压缩机11此时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获取所述压缩机11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时所述风机19的第二当前转速,并将所述第二当前转速确定为所述风机19的目标转速。

例如: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获取所述风机19的第二当前转速,并将所述第二当前转速确定为所述风机19的目标转速。

例如:确定所述压缩机11在制冷运行时的第一吸气过热度拐点,并使所述风机19运行于与所述第一吸气过热度拐点对应的目标制冷转速。

例如:通过调节外风机19转速,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变化,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即吸气过热度拐点),能效最佳时的外风机19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也就是说,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能效最佳时(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外风19的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步骤s130中适配调节所述风机19的转速,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空调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适配升高所述风机19的转速,直至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

可选地,参见图6所示的例子,适配升高所述风机19的转速,可以包括:

步骤s310,基于预设的升高速率,对所述风机19的第三当前转速进行升高。

步骤s320,在对所述第三当前转速进行升高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吸气温度是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以及,

步骤s330,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转变为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确定所述压缩机11此时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获取所述压缩机11运行于自身的吸气过热度拐点时所述风机19的第四当前转速,并将所述第四当前转速确定为所述风机19的目标转速。

例如:当所述第一吸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吸气温度时,获取所述风机19的第四当前转速,并将所述第四当前转速确定为所述风机19的目标转速。

例如:确定所述压缩机11在制热运行时的第二吸气过热度拐点,并使所述风机19运行于与所述第二吸气过热度拐点对应的目标制热转速。

例如:可以通过调节风机19的转速,控制热交换器13内两股冷媒的换热量,从而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使压缩机吸气保证一定的过热度。

其中,控制热交换13内的两股冷媒,可以包括:压缩机11吸入端(即吸气端q1)处的冷媒,以及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冷凝后的冷媒。

由此,通过在制冷模式时适配降低风机转速、在制热模式时适配升高风机转速,调节便携性好,可靠性高。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空调可以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时,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空调制热运行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和/或,当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的流量开度为其阈值上限。

例如:在制冷运行时,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时,表明压缩机11吸气的过热度不足,存在湿压缩的风险,可以通过降低风机19的转速,增大从管翅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的干度,增大热交换器内两股冷媒的换热量,从而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使压缩机11吸气保证一定的过热度。此外,通过控制风机19的转速,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吸气过热度拐点),使系统以性能最优状态运行。

例如:在制热运行时,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时,表明压缩机11吸气的过热度不足,存在湿压缩的风险,可以通过升高风机19的转速增大从管翅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的干度,从而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使压缩机吸气保证一定的过热度。此外,通过控制风机19的转速,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吸气过热度拐点),使系统以性能最优状态运行。

由此,通过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启顺序,可以确保流经热交换器13的冷媒均是节流前的冷媒,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能力,提升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中的至少之一时,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6或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度,以通过控制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二端口的冷媒温度,对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配合调节节流元件的开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控制的可靠性和精准性都可以得以提升。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该空调(例如:辐射空调系统),可以包括: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管翅换热器18(即外机部分的室外换热器)、风机19(即外机部分的室外风机)、第一节流元件16、第二节流元件17、辐射板21(即内机部分的室内辐射板)、热交换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

可选地,第二节流元件17、热交换器1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可以是新增的器件。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管翅换热器18(外机),可以与常规制冷系统相同。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热交换器13,可以包括:四个端口;例如: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

可选地,热交换器13,可以用于压缩机11吸入端(例如:压缩机的吸气端q1)冷媒(即用于吸热的冷媒)与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冷凝后的冷媒(即用于放热的冷媒)换热,控制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可以通过热交换器13连通,连通的接口分别为第一端口a和第二端口b。

可选地,制冷的时候(即在制冷模式下),第一节流元件16起到节流作用;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度开到最大,此时(即在制冷模式下)第二节流元件17不起到节流作用。

例如:在制冷运行时,将第二节流元件17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

具体地,在制冷运行时,将第二节流元件17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冷媒通过压缩机11排出后经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进入管翅换热器18冷凝放热,冷凝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二端口b(即b接口)进入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进行吸气换热过冷;过冷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一端口a(即a接口)流出,进入第一节流元件16节流降压,降压后进入室内辐射板(即辐射板21)蒸发吸热,给室内降温,然后通过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流进热交换器13(例如:可以通过第四端口d即d接口进入)与管翅换热器18流出的冷媒换热过热,最后过热后的冷媒从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即c接口)流出,被压缩机11吸进压缩腔,完成一个完整循环。

可选地,制热的时候(即在制热模式下),第二节流元件17起到节流作用;第一节流元件16的开度开到最大,此时(即在制热模式下)第一节流元件16不起到节流作用。

例如:在制热运行时,将第一节流元件16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

具体地,在制热运行时,将第一节流元件16的流量开至最大(此时不起到节流作用),冷媒通过压缩机11排出后经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进入室内辐射板(即辐射板21)冷凝放热,给室内升温;冷凝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一端口a(即a接口)进入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吸气换热过冷,过冷后通过热交换器13的第二端口b(即b接口)流出进入第二节流元件17节流降压,降压后进入管翅换热器18蒸发吸热,然后通过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流进热交换器13(例如:通过第四端口d即d接口进入)与辐射板21流出的冷媒换热过热,最后过热后的冷媒从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即c接口)流出被压缩机11吸进压缩腔,完成一个完整循环。

可见,通过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6和第二节流元件17的开启顺序,可以确保流经热交换器13的冷媒均是节流前的冷媒。

例如:节流前的冷媒温度高,通过热交换器更易将压缩机吸气温度升高,保证压缩机运行可靠性,并能通过调节吸气过热度使系统维持在最佳能效。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压缩机11的吸气端q1和四通阀(例如:四通换向阀12)的吸气端q1,也可以通过热交换器13连通,连通的接口分别为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在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处,分别适配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也就是说,在热交换器13的第三端口c处,适配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在热交换器13的第四端口d处,适配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5。

进一步地,通过对比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所采集的数据,可以判断压缩机11的吸气过热度大小。也就是说,通过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压缩机吸气是否有过热度,确保压缩机运行可靠,防止液击。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意味着压缩机11吸气端q1的冷媒为过热气态冷媒。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增大的过程存在一个拐点,既小于拐点时先缓慢增大,大于拐点时增速加快。在拐点处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最佳,也就是说压缩机11在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能效最佳。

因此,通过调节外风机19转速,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变化,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即吸气过热度拐点),能效最佳时的外风机19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也就是说,此时压缩机11具有一定的吸气过热度,能效最佳时(吸气过热度拐点处)的外风19的转速即为目标外风机转速,并以该转速稳定运行。

可选地,可以通过调节风机19的转速,控制热交换器13内两股冷媒的换热量,从而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使压缩机吸气保证一定的过热度。

其中,控制热交换13内的两股冷媒,可以包括:压缩机11吸入端(即吸气端q1)处的冷媒,以及系统(例如:辐射空调的控制系统)冷凝后的冷媒。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在制冷运行时,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时,表明压缩机11吸气的过热度不足,存在湿压缩的风险,可以通过降低风机19的转速,增大从管翅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的干度,增大热交换器内两股冷媒的换热量,从而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使压缩机11吸气保证一定的过热度。此外,通过控制风机19的转速,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吸气过热度拐点),使系统以性能最优状态运行。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在制热运行时,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时,表明压缩机11吸气的过热度不足,存在湿压缩的风险,可以通过升高风机19的转速增大从管翅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的干度,从而实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的数值大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数值,使压缩机吸气保证一定的过热度。此外,通过控制风机19的转速,寻找系统的最佳能效点(吸气过热度拐点),使系统以性能最优状态运行。

可见,通过控制风机19的转速,维持压缩机11吸气保持一定的过热度,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这样,可以解决辐射空调系统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无法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问题(辐射方式换热能力差),在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时确保压缩机吸气过热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省去现有辐射空调系统中的水系统,实现系统小型化、安装便利化;而且,与现有辐射空调系统相比,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投入,且技术上容易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3所示的空调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启顺序,可以确保流经热交换器的冷媒均是节流前的冷媒,进一步提升换热能力;通过直接采用冷媒向室内输送冷、热量,省去现有辐射空调系统中的水系统,实现系统小型化、安装便利化;且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投入,使用便捷性好。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