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634发布日期:2019-01-08 22:2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商标胶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换热器,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湍流效果好,换热效率高,杂质沉积几率小,结垢倾向低,螺旋缠绕结构,完全消除了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拉脱力,大大提高使用寿命。目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大小规格根据工作所需进行定制,有大有小,不利于推广,且安装和拆卸操作复杂,导致设备维修不方便,且换热器需要定期对内部进行清理,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还会对流体介质造成很大的阻力,导致不利于商标胶生产,所以现有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还是不够完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冷流机构和热流机构,所述热流机构设置在冷流机构内部,所述冷流机构包括冷流管、外壳、第一出流口、第一进流口、螺纹槽、定位座一、固定套、斜导管和管接头,所述冷流管管体外部焊接安装有外壳,且外壳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冷流管上下两端管口内镶嵌安装有螺纹槽,所述外壳外表面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安装有定位座一,所述冷流管右侧上端镶嵌安装有第一出流口,所述冷流管右侧下端镶嵌安装有第一进流口,所述第一进流口和第一出流口结构相同,且第一进流口和第一出流口分别通过焊接与外壳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出流口由固定套、斜导管和管接头相互焊接组成,所述固定套右侧焊接斜导管,所述斜导管右侧焊接管接头;所述热流机构包括第二进流口、第二出流口、端盖、均流板、连接管、螺旋式换热管、隔板、密封环、定位座二、挡板、橡胶圈垫、集流口和支管,所述热流机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螺旋式换热管,若干个所述螺旋式换热管相互缠绕固定,所述螺旋式换热管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隔板,若干个所述螺旋式换热管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螺旋式换热管之间安装有密封环,两组所述螺旋式换热管外侧管口分别通过螺纹固定有若干个连接管,若干个所述连接管外侧管口安装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内部安装有挡板和橡胶圈垫,所述挡板镶嵌固定在橡胶圈垫内部,所述挡板内部排列镶嵌安装有若干个集流口,所述集流口底部安装有支管,所述均流板通过防水胶固定在端盖内部,所述端盖安装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热流机构上下两端,上端所述端盖顶部焊接有第二进流口,下端所述端盖底部焊接有第二出流口,两个所述端盖外侧盖口分别焊接有定位座二;所述端盖的外轴径与外壳的内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一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孔和螺帽槽,所述定位座二内部对应定位座一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座一和定位座二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端盖底端外表面安装有螺纹,且螺纹规格和螺纹槽相匹配,所述螺纹槽通过生胶带与端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流口内部斜导管向下倾斜,所述第一进流口和第一出流口相对应,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隔板内部对应螺旋式换热管安装有若干个槽孔,且隔板外边缘安装有若干个螺杆槽。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固定在隔板外侧,且密封环为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集流口为碗状,所述支管通过螺纹与连接管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螺旋式换热管和隔板设置的热流机构,若干个螺旋式换热管相互缠绕组成一定规格的换热管,使用隔板进行固定,可以相互固定连接,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便于安装、拆卸,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定规格的螺旋式换热管直接进行组装,操作简单,方便清理管道内部,且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和热能利用率。

2.利用挡板、橡胶圈垫、集流口和支管设置的热流机构,热流介质从第二进流口进入螺旋式换热管,介质会发生分流,均流板可以使水流稳定,保持流体在装置内部的压力平衡,防止出现应力过大。

3.利用端盖、定位座二、连接管和密封环设置的热流机构,防止介质在进行热交流时,结构受热变化,发生外泄,保证了设备的运行稳定。

4.利用螺纹槽、定位座一、固定套、斜导管、管接头和第一出流口设置的冷流机构,与热流机构进行紧固连接,避免设备出现泄漏,且进口和出口倾斜,可以为流体提供一定动力,减小设备内部的流体造成的阻力,加快换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流机构内部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冷流机构1、热流机构2、冷流管11、外壳12、第一出流口13、第一进流口14、螺纹槽15、定位座一16、固定套131、斜导管132、管接头133、第二进流口21、第二出流口22、端盖23、均流板24、连接管25、螺旋式换热管26、隔板27、密封环28、定位座二29、挡板241、橡胶圈垫242、集流口243、支管2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商标胶生产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冷流机构1和热流机构2,热流机构2设置在冷流机构1内部,冷流机构1包括冷流管11、外壳12、第一出流口13、第一进流口14、螺纹槽15、定位座一16、固定套131、斜导管132和管接头133,冷流管11管体外部焊接安装有外壳12,且外壳12的材质为不锈钢,冷流管11上下两端管口内镶嵌安装有螺纹槽15,外壳12外表面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安装有定位座一16,冷流管11右侧上端镶嵌安装有第一出流口13,冷流管11右侧下端镶嵌安装有第一进流口14,第一进流口14和第一出流口13结构相同,且第一进流口14和第一出流口13分别通过焊接与外壳12相互固定,第一出流口13由固定套131、斜导管132和管接头133相互焊接组成,固定套131右侧焊接斜导管132,斜导管132右侧焊接管接头133;热流机构2包括第二进流口21、第二出流口22、端盖23、均流板24、连接管25、螺旋式换热管26、隔板27、密封环28、定位座二29、挡板241、橡胶圈垫242、集流口243和支管244,热流机构2内部安装有若干个螺旋式换热管26,若干个螺旋式换热管26相互缠绕固定,螺旋式换热管26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隔板27,若干个螺旋式换热管26分为两组,两组螺旋式换热管26之间安装有密封环28,两组螺旋式换热管26外侧管口分别通过螺纹固定有若干个连接管25,若干个连接管25外侧管口安装有均流板24,均流板24内部安装有挡板241和橡胶圈垫242,挡板241镶嵌固定在橡胶圈垫242内部,挡板241内部排列镶嵌安装有若干个集流口243,集流口243底部安装有支管244,均流板24通过防水胶固定在端盖23内部,端盖23安装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热流机构2上下两端,上端端盖23顶部焊接有第二进流口21,下端端盖23底部焊接有第二出流口22,两个端盖23外侧盖口分别焊接有定位座二29;端盖23的外轴径与外壳12的内轴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定位座一16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孔和螺帽槽,定位座二29内部对应定位座一16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座一16和定位座二29通过螺栓连接,确保冷流机构1和热流机构2可以固定连接,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端盖23底端外表面安装有螺纹,且螺纹规格和螺纹槽15相匹配,螺纹槽15通过生胶带与端盖23螺纹连接,防止泄漏。

进一步地,第一出流口13内部斜导管132向下倾斜,第一进流口14和第一出流口13相对应,向上倾斜,为流体提供动力,防止逆流。

进一步地,隔板27内部对应螺旋式换热管26安装有若干个槽孔,且隔板27外边缘安装有若干个螺杆槽,保证螺旋式换热管26和隔板27连接稳定。

进一步地,密封环28固定在隔板27外侧,且密封环28为圆环状,使用密封环28在螺旋式换热管26连接处进行密封,保证不会出现介质泄漏。

进一步地,集流口243为碗状,支管244通过螺纹与连接管25固定,碗口形状可以将热介质快速分流,导入不同管道内。

工作原理: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根据商标胶生产过程中换热管26所需使用量,确定螺旋式换热管26组数,进行立式安装固定,通过第二进流口21将热介质导入设备,先进入端盖23,通过均流板24进行分流,保证流速稳定,从连接管25进入螺旋管组26,同时,从第一进流口14将冷介质加入冷流管11,热量交换,热介质从第二出流口22流出,冷介质从第一出流口13流出,在商标胶生产过程中热交换。

操作人员使用螺栓将定位座一16和定位座二29固定连接,设备需要安装、维修、拆卸,清理等操作时,先打开定位座一16和定位座二29,将端盖23分别从外壳12两端取下,将隔板27和连接管25分开,再分别拆卸不同位置的螺旋式换热管26,便于进行检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