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油烟吸收装置的柴火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7011发布日期:2019-09-21 02:3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油烟吸收装置的柴火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柴火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油烟吸收装置的柴火灶。



背景技术:

柴火灶在烹饪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附含热量的蒸汽、油烟,会对烹饪环境造成污染,对烹饪者造成危害及不利影响,现有的柴火灶还未报道出有关于对烹饪产生的蒸汽、油烟进行处理及利用的案例,如果能将上述气态物质进行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将会受益无穷,大大提高柴火灶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公开号为CN10323422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柴火灶,包括支架上设置外围封闭的灶腔,所述灶腔内设置燃烧室、进风室等,使用时,加热锅具放置在锅具放置口,排烟管通向室外,木柴在燃烧室燃烧,调节风门调节到合适的进风量;燃烧负压的作用下,形成流经进风口、进风室、燃烧室、灶腔、排烟管的一个气流通道,该发明具备重力轻,移动方便的特点。

公开号为CN10670512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型柴火灶,包括:烟气减压鼓,烟气减压鼓具有中空式双层壳体结构,烟气减压鼓上设有两个烟气进气孔和烟气排出孔,并且,烟气减压鼓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柴火灶架,柴火灶架内设有柴火灶,柴火灶上设有两个贯穿柴火灶的炉壁且与柴火灶的灶膛内部连通的抽风口;以及烟气转换箱。该种新型柴火灶能够实现利用流经烟气减压鼓内高温烟气的热量。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柴火灶没有解决烹饪产生的蒸汽、油烟吸收利用等问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油烟吸收装置的柴火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油烟吸收装置的柴火灶,包括灶体,灶体内设有加热腔室,加热腔室内装有液态水,液态水水面上方设有第一过滤网,在上述灶体顶部设有油烟吸收装置,该油烟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器和支撑架,支撑架一端固接在灶体上,另一端安装所述吸收器,吸收器包括弧状框架以及水平架设在弧状框架中的多个吸收管,支撑架与弧状框架架体侧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弧状框架的凸弧面上设有集油板,集油板底部设有集油槽,吸收器右侧安装有等离子净化箱,吸收管右端均连接有一个支管,多个支管并联在设有的主管一端,所述等离子净化箱安装在主管上,主管贯穿加热腔室延伸至灶体右侧下方,在主管底端还安装有排风机。

进一步地,上述吸收管上均设有大量用于吸收油烟吸孔。

进一步地,在上述等离子净化箱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更进一步地,在上述等离子净化箱底部设有第一排油管和储油箱,第一排油管一端延伸至等离子净化箱箱体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储油箱箱体上部,储油箱上还设有第二排油管,第二排油管一端延伸至储油箱箱体上部,另一端延伸至集油槽上部。

作为本发明结构上的一种改进,上述灶体侧部斜设的入料通道,灶体顶部向下方向设有燃烧腔室,入料通道与燃烧腔室连通,在入料通道上设有投料装置,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灶体外壁上的入料器,以及安装在燃烧腔室中的转向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入料器包括基座,灶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容腔,该第一容腔位于入料通道的入料端,基座一端配合搭接在第一容腔上,基座通过设有的支架斜置在灶体外壁上,基座上设有圆形座架和第一转盘,圆形座架底端沿口向圆心方向设有环形突出部,第一转盘架设在环形突出部上,且配合设置在圆形座架上并能实现转动,第一转盘上端面设有过圆心的入料条槽,第一转盘底部设有第一转动部,圆形座架设有上缺口和下缺口,基座上设有装料管,装料管的出料端与上缺口连接,下缺口位于第一容腔中,且与入料通道连通;

而上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器和斜置的转向滑槽,转向滑槽位于入料通道的出料端下方,燃烧腔室内壁上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位于入料通道正下方,且转向器安装在第二容腔内,转向器包括U型架,U型架架体之间水平设有第一转动轴,转向滑槽连接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一转动轴连接有拨动杆,第二容腔正下方设有的第三容腔,U型架底部设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安装在第二容腔底部设有的转动容腔内,第二转盘底部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底端设有第二转动部,转盘上还设有拨动条槽,拨动杆穿设拨动条槽至第三容腔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入料器上方还设有载料箱。

进一步地,上述燃烧腔室下方设有灰烬腔室,燃烧腔室与灰烬腔室通过设有的第一网格板分隔开,在所述灶体的一侧部中设有分离腔室,另一侧部中设有加热腔室,加热腔室内装有液态水,液态水水面上方设有第一过滤网,灶体中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与燃烧腔室连通,分离腔室和灰烬腔室通过设有的除尘布分隔开,第一排气管贯穿分离腔室以及除尘布延伸至灰烬腔室内,分离腔室上连接有气管,气管一端延伸至分离腔室内,另一端先后穿过灰烬腔室、加热腔室延伸至液态水水面和第一过滤网之间,加热腔室包括蛇形弯管,蛇形弯管两端均与加热腔室连通,且布置在灰烬腔室内,在加热腔室中还设有保温腔室,保温腔室包括设置在灶体外壁上的推拉门,加热腔室顶部设有第二排气管。

进一步地,上述保温腔室底部设有蒸发槽,蒸发槽上方水平架设有多个第二网格板。

作为本发明结构上的一种改进,在上述保温腔室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推拉门上嵌入温度显示器,温度显示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柴火灶的顶部增设油烟吸收装置,能够对烹饪产生的高温蒸汽和油烟进行快速地吸收,且能够很好地调节吸收器的吸收角度位置,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和吸收效率,设有的集油槽和等离子净化箱能够对油烟中的油类物质进行收集,实现利用,并通过主管将油烟中的热量传递至加热腔室中,达到对油烟、蒸汽中所含热量的吸收及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柴火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入料器的结构简图;

图3是图1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4是柴火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保温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吸收器的结构简图;

图中标记为:1、灶体;2、入料通道;3、燃烧腔室;4、投料装置;41、入料器;411、基座;412、支架;413、圆形座架;414、第一转盘;415、环形突出部;416、入料条槽;417、第一转动部;418、上缺口;418'、下缺口;419、装料管;42、转向机构;421、转向器;422、转向滑槽;423、U型架;424、第一转动轴;425、拨动杆;426、第二转盘;427、第二转动轴;428、第二转动部;429、拨动条槽;5、第一容腔;6、第二容腔;7、第三容腔;8、载料箱;9、分离腔室;10、加热腔室;11、液态水;12、第一过滤网;13、灰烬腔室;14、第一网格板;15、第一排气管;16、除尘布;17、气管;18、蛇形弯管;19、保温腔室;191、推拉门;192、蒸发槽;193、第二网格板;194、温度传感器;195、温度显示器;20、第二排气管;21、油烟吸收装置;22、吸收器;23、支撑架;24、弧状框架;25、吸收管;26、集油板;27、集油槽;28、等离子净化箱;29、支管;30、主管;31、第二过滤网;32、排风机;33、储油箱;34、第一排油管;35、第二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柴火灶,如图1所示,包括灶体1,灶体1侧部斜设的入料通道2,灶体1顶部向下方向设有燃烧腔室3,入料通道2与燃烧腔室3连通;

结合图2所示,在入料通道2上设有投料装置4,该投料装置4包括安装在灶体1外壁上的入料器41,以及安装在燃烧腔室3中的转向机构42,入料器41包括基座411,灶体1外壁上设有第一容腔5,该第一容腔5位于入料通道2的入料端,基座411一端配合搭接在第一容腔5上,基座411通过设有的支架412斜置在灶体1外壁上,基座411上设有圆形座架413和第一转盘414,圆形座架413底端沿口向圆心方向设有环形突出部415,第一转盘414架设在环形突出部415上,且配合设置在圆形座架413上并能实现转动,第一转盘414上端面设有过圆心的入料条槽416,第一转盘414底部设有第一转动部417,圆形座架413设有上缺口418和下缺口418',基座411上设有装料管419,装料管419的出料端与上缺口418连接,下缺口418'位于第一容腔5中,且与入料通道2连通;

如图3所示,转向机构42包括转向器421和斜置的转向滑槽422,转向滑槽422位于入料通道2的出料端下方,燃烧腔室3内壁上设有第二容腔6,第二容腔6位于入料通道2正下方,且转向器421安装在第二容腔6内,转向器421包括U型架423,U型架423架体之间水平设有第一转动轴424,转向滑槽422连接在第一转动轴424上,第一转动轴424连接有拨动杆425,第二容腔6正下方设有的第三容腔7,U型架423底部设有第二转盘426,第二转盘426安装在第二容腔6底部设有的转动容腔内,第二转盘426底部设有第二转动轴427,第二转动轴427底端设有第二转动部428,转盘上还设有拨动条槽429,拨动杆425穿设拨动条槽429至第三容腔7内,拨动杆425可在拨动条槽429中移动。

为了便于投放燃料,在入料器41上方还设有载料箱8,在灶体1侧壁上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有玻璃挡板,烹饪者可以从载料箱8中取料,接着插入到装料管419中,之后转动第一转盘414,使得燃料从上缺口418进入到入料条槽416中,随后从下缺口418'进入到入料通道2中,最后燃料滑落至转向滑槽422上,经转向滑槽422输送到燃烧腔室3中,通过观察,为了便于将燃料输送到所需位置,可以事先通过调节转向器421实现,拨动杆425的前后拨动调节可以使转向滑槽422的滑出端上下位置发生变化,第二转盘426的转动调节可以使转向滑槽422的滑出端左右位置发生变化。

如图4所示,在灶体1的一侧部中设有分离腔室9,另一侧部中设有加热腔室10,加热腔室10内装有液态水11,液态水11水面上方设有第一过滤网12,在燃烧腔室3下方设有灰烬腔室13,燃烧腔室3与灰烬腔室13通过设有的第一网格板14分隔开,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灰烬从第一网格板14上坠落,灶体1中设有第一排气管15,第一排气管15与燃烧腔室3连通,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及时传输,分离腔室9和灰烬腔室13通过设有的除尘布16分隔开,第一排气管15贯穿分离腔室9以及除尘布16延伸至灰烬腔室13内,烟气经除尘布16将固体微粒留置于灰烬腔室13中,分离腔室9上连接有气管17,该气管17用于输送高温气体,气管17一端延伸至分离腔室9内,另一端先后穿过灰烬腔室13、加热腔室10延伸至液态水11水面和第一过滤网12之间,加热腔室10包括蛇形弯管18,蛇形弯管18两端均与加热腔室10连通,且充分布置在灰烬腔室13内,在加热腔室10中还设有保温腔室19,保温腔室19包括设置在灶体1外壁上的推拉门191,加热腔室10顶部设有第二排气管20,用于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出。上述结构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将燃料产生的烟气附带的热量以及灰烬附带的热量传递至加热腔室10中,加热腔室10再通过对保温腔室19的热传递,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对饭菜、食材的加热及保温操作,节能环保。

结合图5所示,具体地,保温腔室19底部设有蒸发槽192,蒸发槽192上方水平架设有三个第二网格板193,第二网格板193上用于放置食材;

保温模式:在蒸发槽192不装入水的情况下,关闭推拉门191,可实现对保温腔室19中食材的保温处理;

加热模式:在蒸发槽192装入一定量水的情况下,关闭推拉门191,经加热腔室10的传热后,高温气化的蒸汽实现对保温腔室19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处理。

为了便于实时观测到保温腔室19中的温度,在保温腔室19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94,在推拉门191上嵌入温度显示器195,温度显示器195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9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结合图4和图6所示,在灶体1顶部设有油烟吸收装置21,油烟吸收装置21包括吸收器22和支撑架23,支撑架23一端固接在灶体1上,另一端安装上述吸收器22,吸收器22包括弧状框架24以及水平架设在弧状框架24中的三个以上的吸收管25,每个吸收管25上均设有大量用于吸收油烟气体的吸孔,支撑架23与弧状框架24架体侧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弧状框架24的凸弧面上设有集油板26,集油板26底部设有集油槽27,吸收器22右侧安装有等离子净化箱28,吸收管25右端均连接有一个支管29,各个支管29并联在右侧设有的主管30一端,等离子净化箱28安装在该主管30上,等离子净化箱28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31,主管30贯穿加热腔室10延伸至灶体1右侧下方,在主管30底端还安装有排风机32。

等离子净化箱28底部设有第一排油管34和储油箱33,第一排油管34一端延伸至等离子净化箱28箱体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储油箱33箱体上部,储油箱33上还设有第二排油管35,第二排油管35一端延伸至储油箱33箱体上部,另一端延伸至集油槽27上部。

上述结构的设计,能够迅速将烹饪产生的蒸汽、油烟经吸收管25吸除,并将其中的油类物质经集油槽27和等离子净化箱28收集利用,还可将蒸汽、油烟中附含的热量经加热腔室10被吸收,进一步利用至保温腔室19中,用来加热保温食材,改善了烹饪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