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29792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7]中间集流管30通过沿其纵向方向延伸的主隔板60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即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在主隔板60上与第一和第二连通部件51和52的多根扁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开口 71和第二开口 72 (在本实例中,具体是多个扁管孔)。第一和第二连通部件51、52的每一扁管的一端插入穿过每个对应的扁管孔71、72进入了第一腔体31或第二腔体32中,以形成用于制冷剂的回路。可以理解,用作第一和第二连通部件51、52的扁管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而不仅限于图示的数量。优选地,为了减小压降,通常将用于连通的扁管设置成较大或较多内部流通通道的扁管,这可能会需要较大尺寸(较宽、较高)的扁管,所以和扁管配合的连接件需要根据选用的扁管的尺寸而变化。因此可以将第一开口71和/或第二开口 72即用于连接所述用于连通的扁管的扁管孔设置成较大或者宽度或高度方向较大。
[0068]在第三换热器系统130的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10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41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31中,之后经过第一连通部件51中的扁管流入到下部集流管30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42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32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52的扁管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10中。
[0069]参见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四换热器系统140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图3和图4可知,该第四换热器系统140与第三换热器系统13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连通部件51和第二连通部件52选择成了等当量直径的圆管来替代扁管。这样做,可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单排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这样,在主隔板60上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圆管的第一开口 71和第二开口 72,具体是圆管孔71、72。
[0070]鉴于第四换热器系统140和第三换热器130的结构布置和工作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0071]参见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换热器系统150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图1和图5可知,该第五换热器系统150与第一换热器11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通部件51和第二连通部件52为设置在对应的集流管的腔体外面的接管,并且通过沿中间集流管30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主隔板60被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即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ο
[0072]具体地,第一连通部件51和第二连通部件52分别设置成等当量直径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主隔板上不用进行任何加工,例如加工出开口、设置有副挡板等。第一接管51的两端通过相应的开孔分别插入到第一腔体31和下部集流管20的腔体中,而第二接管52的两端通过相应的开孔分别插入到第二腔体32和上部集流管10的腔体中。
[0073]在第五换热器系统的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10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41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31中,之后经过第一接管51流入到下部集流管30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42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32中,进而经由第二接管52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10中。
[0074]参见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六换热器系统160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图6和图5可知,该第六换热器系统160与第五换热器系统150的区别仅在于在下部集流管20的腔体中还设置有分配来自第一接管51的流体的分液结构80。所述分液结构80可以为与第一接管51连接或一体形成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开口。
[0075]对于具有较长的集流管的换热器来说,在用作蒸发器的一侧的集流管中增设分液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换热面积。
[0076]参见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七换热器系统170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图2和图7可知,该第七换热器系统170与第二换热器系统120的区别在于设置了更多数量的副挡板。通过设置更多的副挡板,可以调整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相对位置,使得它们不一定完全是严格的左右布置(如图1-6中所示的)。这样做可以根据换热器表面风场的分布,将主要起换热作用的第一和第二换热管布置在风速最高的地方,增大换热量。
[0077]具体地,通过从中间集流管30的左端沿中间集流管30的纵向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间集流管30的右端的主隔板621以及设置在主隔板621和中间集流管的上壁之间的两个副挡板622、在主隔板621与中间集流管的下壁之间的两个副挡板623将中间集流管30的腔体分隔成两个第一腔体31、一个第二腔体32和三个流通腔33和34。
[007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副挡板622、623的设置方式可以是从中间集流管的上部或下部倾斜地、竖直地、弯曲地或蜿蜒地延伸至主隔板621,只要能够分隔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0079]在本示例中,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分别通过对应地设置在主隔板621上的第一开口 71和第二开口 72与相对应的连通腔33、34连通。
[0080]在第七换热器系统的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10中的制冷剂从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换热管41分别向下流动到相对应的第一腔体31中,之后经过第一开口71流入到对应的流通腔33中。流通腔33中的制冷剂经由两个第一连通部件51分别流入到下部集流管30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42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32中,该第二腔体32中的制冷剂经过第二开口72流入到流通腔34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52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10中。
[0081]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设置副挡板、在主隔板上设置开口等方式根据需要使得在第一和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多个制冷剂循环回路。虽然在图1-7中图示的第一至第7换热器系统中,大部分换热器系统仅图示出具有一个制冷剂循环回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重复这样的结构布置或以替代的方式改变换热器内的结构布置来实现具有多个制冷剂回路的目的。这样的替代或变形都将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82]参见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系统200。该换热器系统20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210、第一中间集流管230、第二中间集流管240和下部集流管220,上部集流管210与第一中间集流管230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241并且第二中间集流管240和下部集流管220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242。
[0083]所述第一中间集流管230设置有将所述第一中间集流管230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第一腔体231和至少一个第一连通腔234的第一隔板261。所述第二中间集流管240设置有将所述第二中间集流管240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32和至少一个第二连通腔233的第二隔板262。
[0084]在制冷剂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210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241向下流动到第一腔体231中,经由第一连接管281进入到第二连通腔233内并通过第一连通部件251流入到下部集流管220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242向上流入到第二腔体232中,经由第二连接管282进入到第一连通腔234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252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210中。
[0085]如图8所示,第一中间集流管230通过设置的第一隔板261分隔成第一腔体231和第一连通腔234;第二中间集流管240通过设置的第二隔板262分隔成第二腔体232和第二连通腔233。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在第一和第二中间集流管230、240内设置多个隔板261、262以形成多个制冷剂循环回路。在此不再显示和详细描述如何设置成多个制冷剂回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0086]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和第二中间集流管230、240上合适的位置处设置开口以连接第一连接管281和第二连接管282,而不限于图8所显示的在第一中间集流管230的下部设置两个开口和在第二中间集流管240的上部设置两个相对应的开口。
[0087]在此,需要说明的,第一连通部件251和第二连通部件25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