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微型卧式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9112阅读:1744来源:国知局
便携微型卧式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微型卧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螺杆空压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人们只需要一款非常小型且便携的螺杆空压机即可满足设备运行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开发出一种对应用于螺杆空压机中的小型便携微型卧式气液分离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规格小、重量轻的便携微型卧式气液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筒体、左封头和右封头,筒体水平放置并与左封头和右封头焊接连接,筒体上部设有进油气管和出气管,进油气管伸入筒体内并朝向右封头延伸,出气管靠近左封头设置并伸入筒体内,出气管上设有压力表,筒体的两侧边设有视油镜座、加油口、出油管和安全阀,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污阀,筒体内设有挡油板和折流筒,折流筒与出气管伸入筒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折流筒为一个空心的圆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折流筒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出气管连通的第一圆孔,折流筒的下端面以及圆柱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挡油板包括第一挡油板、第二挡油板、第三挡油板和第四挡油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挡油板为平板且水平设置在进油气管的下方并与右封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二挡油板设置在第一挡油板以油气运动方向为基准的后端,第二挡油板的一端与筒体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超过筒体的中心线且末端朝向第一挡油板折弯成90°。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三挡油板设置在第二挡油板以油气运动方向为基准的后端,第三挡油板的一端与筒体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至超过筒体的中心线且末端朝向第一挡油板折弯成90°。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四挡油板设置在第三挡油板以油气运动方向为基准的后端,第四挡油板为“L”形,短边设置在折流筒旁且末端与筒体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长边设置在折流筒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筒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压缩机的支撑板,支撑板与进油气管焊接连接,用于增强进油气管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气液分离器的直径小于160mm,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挪移和安装;另外,筒体内设置的多块挡油板以及折流筒均起到了对油气混合气中的油进行阻挡的作用,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及附图标记做简单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左视图。

图4为折流筒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左封头、3-右封头、4-进油气管、5-出气管、6-压力表、7-视油镜座、8-加油口、9-出油管、10-安全阀、11-排污阀、121-第一挡油板、122-第二挡油板、123-第三挡油板、124-第四挡油板、13-折流筒、131-第一圆孔、132-第二圆孔、1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筒体1、左封头2和右封头3,筒体1水平放置并与左封头2和右封头3焊接连接,筒体1上部设有进油气管4和出气管5,进油气管4伸入筒体1内并朝向右封头3延伸,出气管5靠近左封头2设置并伸入筒体1内,出气管5上设有压力表6,筒体1的两侧边设有视油镜座7、加油口8、出油管9和安全阀10,筒体1的底部设有排污阀11,筒体1内设有挡油板和折流筒13,折流筒13与出气管5伸入筒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参见图4,折流筒13为一个空心的圆柱体,折流筒13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出气管5连通的第一圆孔131,折流筒13的下端面以及圆柱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圆孔132。

挡油板包括第一挡油板121、第二挡油板122、第三挡油板123和第四挡油板124;第一挡油板121为平板且水平设置在进油气管4的下方并与右封头3固定连接;第二挡油板122设置在第一挡油板121以油气运动方向为基准的后端,第二挡油板122的一端与筒体1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超过筒体1的中心线且末端朝向第一挡油板121折弯成90°;第三挡油板123设置在第二挡油板122以油气运动方向为基准的后端,第三挡油板123的一端与筒体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至超过筒体1的中心线且末端朝向第一挡油板121折弯成90°;第四挡油板124设置在第三挡油板123以油气运动方向为基准的后端,第四挡油板124为“L”形,短边设置在折流筒13旁且末端与筒体1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长边设置在折流筒13的下方。

筒体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压缩机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进油气管4焊接连接,用于增强进油气管4的稳固性。

油气混合气从进油气管4进入,在第一挡油板121和右封头3内壁的作用下,一部分油被阻挡凝聚,剩余的油气混合气继续朝向出气管5的方向运动,一大部分油在第二挡油板122、第三挡油板123和第四挡油板124的阻挡作用下积聚,最后剩下的油气混合气流至折流筒13,在折流筒13的阻挡作用下,剩余的油从油气混合气中分离,气体从折流筒13的第二圆孔132中进入,从第一圆孔131流入出气管5。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