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6196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冷冻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将被油分离器分离了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回油的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为了使冷冻机油与制冷剂共同地从压缩机排出,在压缩机的排出侧设置有油分离器。并且,构成为在油分离器中,从制冷剂中被分离的冷冻机油再次向压缩机的吸入侧回油。在这里,提出了从油分离器向压缩机进行回油的各种流路和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一 3)。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冷冻循环装置:在油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设置有毛细管的连接管和油箱与具有开闭阀和毛细管的流路并联地连接。并且,根据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和在连接管中流动的冷冻机油的温度(或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控制开闭阀的开闭。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空调机:油箱经由毛细管与油分离器连接,在油箱和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具有电磁阀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并联地连接。并且,在运转停止后进行再启动时,开放电磁阀,储存在油箱中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供给。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空调装置:在油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设置有节流机构的第一流路与设置有节流机构和电磁阀的第二流路并联地连接。并且,根据压缩机的吸入侧的过热度或运转频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96594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 — 26411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 — 345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这里,油分离器并不是将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完全地分离,而是制冷剂和冷冻机油以混合的状态从油分离器流出。因此,像专利文献1、2那样,在油分离器与油箱连接的情况下,也无法仅将冷冻机油储存在油箱中,剩余的冷冻机油会在冷冻循环中循环。因此,存在剩余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内供给,压缩机输入增大的情况。另外,在专利文献I 一3中,在过量的冷冻机油从压缩机排出的情况下,超过了油分离器的分离能力,油分离效率下降。这样,成为大量的冷冻机油滞留在冷冻循环内的状态,存在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耗竭的情况。
[001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能够在谋求压缩机输入的降低的同时可靠地向压缩机内供给冷冻机油,能够确保可靠性。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是将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膨张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分配器,所述分配器与油分离器连接,将在油分离器内分离了的冷冻机油分支;第一回油流路,所述第一回油流路是将由分配器分支了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的流路,并具有节流机构;以及第二回油流路,所述第二回油流路是将由分配器分支了的冷冻机油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的流路,并具备储存冷冻机油的油箱和设置在油箱与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的开闭阀,分配器具有分配器主体,所述分配器主体形成有与油分离器连接的流入开口部、与第一回油流路连接的第一回油开口部和与第二回油流路连接的第二回油开口部,第一回油开口部设置于分配器主体的上方,第二回油开口部设置于分配器主体的下方。
[0014]发明的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第一回油开口部设置于分配器主体的上方,第二回油开口部设置于分配器主体的下方,由此,冷冻机油优先储存在油箱侧,因此防止了因剩余的冷冻机油造成的压缩机输入的增大,并且,减少了滞留在冷冻循环内的冷冻机油的油量,抑制了因油分离器的容积不足而造成的油分离效率的下降,能够可靠地向压缩机内供给冷冻机油,能够确保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实施方式I的制冷剂回路图。
[0017]图2是表示图1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的分配器的一例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的室外机的一例的示意图。
[0019]图4是表示图1的开闭控制机构的开闭阀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冷冻循环装置I将压缩机2、油分离器3、冷凝器4、膨张阀5和蒸发器6依次连接。压缩机2将吸入的制冷剂压缩并排出。油分离器3将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分离,例如通过离心分离或重力、过滤器等的作用将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分离。由于在油分离器3中分离冷冻机油,因此,能够抑制因冷冻机油混入而造成的传热性能下降和压力损失增大,从而抑制循环性能的降低。
[0021 ]冷凝器4对在压缩机2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与例如屋外的空气(外部空气)进行换热,使制冷剂冷凝液化。此外,设置有向冷凝器4送入外部空气的冷凝器用风扇4a,从冷凝器用风扇4a向冷凝器4进行送风。膨张阀5使开度变化,调整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量等,来调整制冷剂的压力,并使制冷剂向蒸发器6侧流出。蒸发器6对通过膨张阀5而成为低压状态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换热。此外,蒸发器6设置有蒸发器用风扇6a,从蒸发器用风扇6a进行送风。
[0022]下面,参照图1来说明冷冻循环装置I的动作例。首先,在油分离器3中,由压缩机2压缩了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被分离成制冷剂和冷冻机油之后,流入冷凝器4。流入冷凝器4的制冷剂通过与外部空气的换热而放热并冷凝。冷凝了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由膨张阀5减压而成为低压两相制冷剂。该低压两相制冷剂在蒸发器6中从作为冷却对象的空气等的负荷吸热,成为低压气体制冷剂并向压缩机2的吸入侧流出。然后,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
[0023]在这里,当制冷剂经由冷凝器4、膨张阀5和蒸发器6而向压缩机2循环时,冷冻机油也在冷冻循环内循环。此时的冷冻机油的移动速度比制冷剂的移动速度慢,因此,看起来冷冻机油成为滞留在冷冻循环内的状态。一个冷冻循环的配管越长,滞留的冷冻机油的油量越多,滞留的冷冻机油越多,压缩机2的内部的油量越发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压缩机2的内部的油量的下降,不得不增加封入冷冻循环装置I中的冷冻机油的油量。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在设置于压缩机2的排出侧的油分离器3中被分离,由此,能够将冷冻机油相对于制冷剂的循环率抑制得低。因此,冷冻循环的配管的长度对于压缩机2的内部的油量的下降、或者是封入冷冻循环装置I内的冷冻机油的油量的增大没有影响。
[0024]但是,当油分离器3中的油分离效率下降,超过了能够分离冷冻机油的分离能力的情况下,在油分离器3中未能分离的冷冻机油从油分离器3向膨张阀5侧循环,成为压缩机2的内部的油量的发生下降的情况。尤其是,例如在外部空气温度低、液体制冷剂存在于压缩机2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