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3823发布日期:2021-06-18 20:4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泥浆固化工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基础建设施工工程中,如桩基工程、地下隧道盾构工程、基坑支护等施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泥浆。其中如桩基工程大量采用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等施工工艺,其通过钻头快速旋转或冲击锤高频次冲击将桩孔内的淤泥、黏土、砂石等搅成泥浆。但是在钻孔过程中,1立方天然泥土一般能够形成约3-4立方泥浆;钻孔完成进行桩孔的混凝土浇筑时,孔内的大量泥浆也必须排出桩孔,从而产生大量需要外运处理的泥浆。

目前最常见的泥浆处理方式为将泥浆收集到大泥浆池中,沉淀除渣后进行调质,再对调质完成后的泥浆进行压滤,即可得到含水率较低的泥饼,泥饼可直接外运处理或作为基础回填用。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1989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将建筑泥浆沉淀分选的沉淀池、用于将沉淀后的建筑泥浆调节的调节池、用于将调节后的建筑泥浆脱水压滤的泥水分离系统,用于将脱水压滤后的建筑泥浆进行破碎搅拌的破碎系统,其中,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建筑泥浆通过输送管输送至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调节后的建筑泥浆通过第一水泵输送至泥水分离系统,所述水分离系统脱水压滤后的建筑泥浆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至破碎系统进行破碎得到泥浆固化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的泥浆固化处理工艺中,我们发现,将压滤脱水后得到的泥饼进行单次破碎往往只能获得粒径分布较为不均的泥浆固化土,这大大降低了所得到的泥浆固化土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常规泥浆固化工艺制备得到的泥浆固化土粒径分布较为不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压滤,将均质后的泥浆进行压滤,得到的滤液可直接回用,得到泥饼作为进一步处理的原料;

s2、一次破碎,取步骤s1中得到的泥饼进行破碎,得到初次破碎料;

s3、二次破碎,取步骤s2中得到的初次破碎料进行破碎,得到二次破碎料;

s4、筛分,取步骤s3中得到的二次破碎料进行筛分,其中粒度小于5mm的排出即为泥浆固化土,粒度大于5mm的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粉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两次破碎,泥饼得到充分破碎,其粒径的分布均匀度较高,将粒度大于5mm的泥浆固化土返回继续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的泥浆固化土由于粒径分布均匀度高,利用价值较高。

可选的,所述步骤s4中使用振动筛对二次破碎料进行筛分,振动筛包括振动筛本体,所述振动筛本体上还设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负压管、吸尘头和总管,所述负压管有多个且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筛本体,每个所述负压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吸尘头,所述总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筛本体并与多个所述负压管相连通,所述总管连接到负压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浆固化处理工艺中的粉尘污染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筛分步骤,若能够对筛分步骤中的粉尘污染进行控制,将大大降低整个泥浆固化工艺的粉尘污染。且由于筛分过程无法采用喷雾降尘的方式,因此采用吸附收集的方式对粉尘进行处理。在振动筛本体作业过程中,负压源通过总管、负压管,在吸尘头附近形成负压,从而对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大大降低了粉尘污染。

可选的,每个所述负压管上均连接有滤尘结构,所述滤尘结构包括滤管、滤网、集尘管、集尘箱、挡门和弹片,所述滤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管相连,所述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管相连,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滤管内,所述集尘管连接于所述滤管并位于所述滤管靠近所述负压管的一端,所述集尘箱连接于所述集尘管,所述挡门转动连接于所述集尘箱的内壁,所述弹片固定连接于所述集尘箱的内壁并推动所述挡门形成对所述集尘管的遮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有粉尘的空气被负压吸附后,经过滤管时,粉尘被滤网过滤截留。由于筛分过程产生大量粉尘,因此滤网处截留的粉尘很快就会堵塞滤网。此时只需清理滤网上截留的粉尘,粉尘落到集尘管内,并推动挡门以落入集尘箱内。由于不必频繁更换滤网,大大提高了滤尘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而在正常筛分作业时,在弹片的推动和滤管内负压的作用力下,挡门紧密的贴合在集尘箱的内壁以对集料管进行遮蔽,从而降低集尘箱内的粉尘被负压吸出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滤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滤网上的灰尘吹落到所述集尘管内的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罩壳、转杆、叶轮、送风管和吹风管,所述罩壳固定连接于所述滤管并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罩壳内的所述滤管上,所述叶轮固定套接于所述转杆,所述送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罩壳,所述送风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滤管,所述吹风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滤管的内壁并与所述送风管相连通,所述吹风管上开设有吹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滤网位于滤管内,对滤网进行清理并不方便。额外设置的清理结构只需驱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时带动叶轮,从而抽取外界空气进入到罩壳内并输送到送风管内,送风管内的空气输送到吹风管内后从吹风孔内吹出。从吹风孔内吹出的气流与滤管内被抽取的气流碰撞产生乱流,以较均匀的将滤网上截留的粉尘吹落,脱落的粉尘落入集尘管内并最终落入集尘箱内。也即是说,通过设置清理结构,不需要停机即可对滤网进行清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清理结构还包括引流环和扩容环,所述引流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罩壳的内壁并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扩容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引流环,所述扩容环远离所述引流环的一侧与所述罩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扩容环朝向远离所述引流环并远离所述滤管的方向弯曲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环能够对被抽取的空气进行引流,而弯曲延伸的扩容环则能够围成一个空腔,从而使被抽取的空气能够更好的输送到送风管内。

可选的,所述吹风孔包括第一扫吹孔、第二扫吹孔和推动孔,所述第一扫吹孔有多个且沿所述吹风管周向排列,第一扫吹孔朝向所述滤网倾斜开设,所述第二扫吹孔有多个且沿所述吹风管周向排列,所述第二扫吹孔与所述第一扫吹孔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扫吹孔朝向所述滤网倾斜开设,所述第一扫吹孔和所述第二扫吹孔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开设,所述推动孔位于所述吹风管远离所述送风管的一端并朝向所述集尘管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扫吹孔和第二扫吹孔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开设,因此吹风管内的空气从第一扫吹孔和第二扫吹孔内吹出时,两股气流会发生碰撞。且由于第一扫吹孔和第二扫吹孔均朝向滤网倾斜开设,因此,两股气流的碰撞发生在滤网附近,从而更好的将滤网上截留的粉尘吹落。除此之外,从推动孔内吹出的气流通过集尘管吹动挡板,从而使脱落的粉尘能够更好的落入集尘箱内。

可选的,所述滤管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杆发生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壳、驱动叶片,所述驱动壳固定连接于所述滤管并与所述滤管相连通,所述驱动壳远离所述滤管的一端与所述总管相连通,所述罩壳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壳,所述转杆转动贯穿所述驱动壳并伸入所述驱动壳内,所述驱动叶片有多个且周向设置于所述驱动壳内的所述转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管内的空气被负压源抽取时,推动驱动叶片从而带动转杆转动,从而驱动叶轮转动。也即是,通过驱动结构和清理结构的配合,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输入、也不需要停机,即可完成滤网的清洁,大大延长了滤网的更换周期,且没有过多提高成本。

可选的,所述滤管内还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管和导流环,所述滤管远离所述滤网的一端开设有环槽,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环槽卡接配合,所述导流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流管的内壁,所述导流环靠近所述负压管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流环远离所述负压管一端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管内的气流经过导流环时,由于导流环的内径逐渐缩小,气流流速加快。气流流速加快意味着驱动叶片在气流的推动下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转动,相应的,驱动叶片能够通过转杆带动叶轮更快速的转动。叶轮转动速度提高也就能够抽取更多空气,以通过吹风孔吹出更高速的气流,以更好的对滤网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罩壳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进风口进行遮蔽的遮蔽结构,所述遮蔽结构包括遮蔽门、锁紧杆和抵紧块,所述遮蔽门转动连接于所述罩壳,所述锁紧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罩壳,所述遮蔽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锁紧杆沉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抵紧块螺纹连接于所述锁紧杆并与所述遮蔽门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风孔吹出的气流和滤管抽取的气流碰撞产生的乱流虽然能够清理滤网上截留的粉尘,但是阻力变大意味着对粉尘的吸附效果下降。另外,滤网并非需要一直进行清理。此时,只需转动遮蔽门并转动锁紧杆沉入凹槽内,拧紧抵紧块即可对进风口进行遮蔽。此时,即使叶轮转动,也不会抽取外部空气,吹风孔也就不会吹出气流而扰乱滤管内的气流。

可选的,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保险结构,所述保险结构包括转动环、保险罩、弹性杆、弧形齿条、齿圈和推动块,所述转动环转动套接于所述抵紧块,所述保险罩固定套接于所述转动环,所述保险罩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通孔的内壁,所述弧形齿条位于所述保险罩内并与所述弹性杆相连,所述齿圈周向设置于所述抵紧块,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杆的外周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误操作拧动抵紧块导致遮蔽门与进风口产生缝隙,容易在滤管内产生乱流而导致对粉尘的吸附效果变差。额外设置的保险结构使得,即使拧动保险罩,保险罩也只会带动转动环与抵紧块发生相对转动,降低误操作的可能。当需要打开遮蔽门对滤网进行清理时,只需按压推动块以推动弹性杆上的弧形齿条与抵紧块上的齿圈啮合,此时再转动保险罩即可带动抵紧块发生转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对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进行调节,进行两次破碎后,泥饼得到充分破碎,大大提高了最终得到的泥浆固化土的粒径分布均匀度,利用价值得到提高;

2.通过设置滤尘结构和清理结构,滤尘结构能够对粉尘进行截留,而滤尘结构和清理结构配合不但能够对滤网上的粉尘进行清理,延长滤网的更换周期,还能使被滤网截留的粉尘更好的被收集到集尘箱内;

3.通过对吹风孔的结构进行特殊的设置,使第一扫吹孔和第二扫吹孔内吹出的气流能够在滤网附近形成乱流,以更好的对滤网进行清理,并通过推动孔内吹出的气流推动挡门开启一定角度,使脱落的粉尘更好的集中到集尘箱内;

4.通过驱动结构和清理结构的配合,在不需要额外动力输入、不需要停机,即可对滤网进行清洁,实现了低成本、不停机的滤网清理效果;

5.通过遮蔽结构和保险结构的配合,不但对罩壳上的进风口进行遮蔽,还能降低误操作开始遮蔽门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负压管、滤尘结构、清理结构和驱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滤管的局部剖视图,用以展示滤管的内部结构。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罩壳和驱动壳的局部剖视图,用以站址罩壳和驱动壳的内部结构。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吹风管的剖视图,用以展示吹风孔的排布。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保险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振动筛本体;2、吸尘装置;21、负压管;22、吸尘头;23、总管;24、负压源;3、滤尘结构;31、滤管;32、滤网;33、集尘管;34、集尘箱;35、挡门;36、弹片;4、清理结构;41、罩壳;42、进风口;43、转杆;44、叶轮;45、引流环;46、扩容环;47、送风管;48、吹风管;49、吹风孔;491、第一扫吹孔;492、第二扫吹孔;493、推动孔;5、驱动结构;51、驱动壳;52、驱动叶片;6、导流结构;61、环槽;62、导流管;63、导流环;7、遮蔽结构;71、遮蔽门;72、锁紧杆;73、凹槽;74、抵紧块;8、保险结构;81、转动槽;82、转动环;83、保险罩;84、通孔;85、弹性杆;86、弧形齿条;87、齿圈;88、推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

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压滤,将均质后的泥浆进行压滤,得到的滤液可直接回用,得到泥饼作为进一步处理的原料;

s2、一次破碎,取步骤s1中得到的泥饼进行破碎,得到初次破碎料;

s3、二次破碎,取步骤s2中得到的初次破碎料进行破碎,得到二次破碎料;

s4、筛分,取步骤s3中得到的二次破碎料进行筛分,其中粒度小于5mm的排出即为泥浆固化土,粒度大于5mm的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粉碎。

参照图1,步骤s4中使用振动筛对二次破碎料进行筛分,振动筛包括振动筛本体1,振动筛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粉尘进行吸附的吸尘装置2。吸尘装置2包括负压管21、吸尘头22和总管23,负压管21有三个且均水平设置,三个负压管21均固定连接于振动筛本体1的顶壁,且三个负压管21等间隔排列。每个负压管21的底壁上均连接有多个吸尘头22,且多个吸尘头22沿负压管2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

参照图1,总管23固定连接于振动筛本体1一侧的侧壁并与负压管21相连通,总管23上还连接有负压源24,负压源24为真空泵。需要注意的是,负压源24不但可以是真空泵,还可以是离心风机等能够产生负压的设备。

参照图2和图3,每个负压管21上均设置有对被吸附的粉尘进行过滤的滤尘结构3,滤尘结构3包括滤管31、滤网32、集尘管33、集尘箱34、挡门35和弹片36。滤管31固定连接于负压管21靠近总管23的一端,且滤管31和负压管21轴线重合,滤网32固定连接于滤管31内并位于滤管31靠近负压管21的一端。集尘管33固定垂直固定连接于滤管31的底壁并与滤管31相连通,集尘箱34固定连接于集尘管33远离滤管31的一端并与集尘管33相连通。

参照图2和图3,挡门35铰接于集尘箱34的内顶壁,且挡门35位于集尘管33一侧,弹片36固定连接于集尘箱34的内侧壁,弹片36推动挡门35转动并与集尘箱34的内壁抵紧,从而对集尘管33形成遮蔽。

参照图2和图3,滤管3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滤网32上的灰尘吹落到集尘管33内的清理结构4和用于驱动清理结构4的驱动结构5。

参照图3和图4,驱动结构5包括驱动壳51和驱动叶片52,驱动壳51为中空圆柱体状,驱动壳51固定连接于滤管31远离负压管21的一端且驱动壳51的周侧壁与滤管31相连,驱动壳51远离滤管31的一端与总管23相连,滤管31通过驱动壳51与总管23相连通。

参照图3和图4,清理结构4包括罩壳41、转杆43、叶轮44、引流环45、扩容环46、送风管47和吹风管48,罩壳41为中空圆柱体状并固定连接于驱动壳51的顶壁,罩壳41与驱动壳51同轴设置。转杆43转动贯穿罩壳41的底壁和驱动壳51的顶壁,其中,驱动叶片52有多个并周向等间隔连接于驱动壳51内的转杆43上,驱动叶片52朝向远离转杆43的方向弯曲延伸;叶轮44固定套接于罩壳41内的转杆43上。当滤管31内的气流流经驱动壳51时,通过驱动叶片52带动转杆43发生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叶轮44发生转动。

参照图3和图4,罩壳41远离驱动壳51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42,进风口42的轴线与罩壳41的轴线重合,当叶轮44转动时,从进风口42抽取空气进入罩壳41内。引流环45固定连接于罩壳41的内顶壁并与进风口42同轴设置,引流环45靠近驱动壳51一端的直径大于以引流环45远离驱动壳51一端的直径,且引流环45朝向驱动壳51弯曲延伸,以对抽取的空气进行引流。扩容环46固定套接于引流环45,扩容环46朝向远离引流环45并远离驱动壳51的方向弯曲延伸,且扩容环46远离引流环45的一侧与罩壳41的内周侧壁相连,从而围成输送空气的流道。

参照图3和图5,送风管47固定连接于罩壳41的周侧壁,送风管47与扩容环46围成的流道相连通。吹风管48固定连接于滤管31的内壁并与送风管47相连通,且吹风管48和滤网32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参照图5,吹风管48上开设有吹风孔49,吹风孔49包括第一扫吹孔491、第二扫吹孔492和推动孔493。第一扫吹孔491有多个并沿着吹风管48等间隔周向排列,第二扫吹孔492有多个并沿着吹风管48等间隔周向排列,第一扫吹孔491和第二扫吹孔492间隔排列。第一扫吹孔491和第二扫吹孔492均朝向滤网32倾斜开设,并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开设。第一扫吹孔491和第二扫吹孔492吹出的气流能够在滤网32附近碰撞并产生乱流,以将滤网32上截留的粉尘吹落。

参照图3和图5,推动孔493有两个且均开设于吹风管48远离送风管47的一端,两个推动孔493均朝向集尘管33开设,以吹动挡门35转动使脱落的粉尘能够落入集尘箱34内。

参照图2和图3,滤管31内还设置有导流结构6,导流结构6包括导流管62和导流环63,滤管31远离负压管21一端的内壁周向开设有环槽61,导流管62通过与环槽61的卡接配合连接于滤管31的内壁。导流环63固定连接于导流管62的内壁,且导流环63靠近负压管21一端的内径小于导流环63远离负压管21一端的内径。滤管31内的气流输送时,随着导流环63内径的降低,流速提高,以推动驱动壳51内的驱动叶片52更快速的转动。

参照图3和图4,罩壳4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罩壳41上的进风口42进行遮蔽的遮蔽结构7,遮蔽结构7包括遮蔽门71、锁紧杆72和抵紧块74。遮蔽门71铰接于罩壳41的外顶壁并位于进风口42一侧,遮蔽门71的自由端开设有凹槽73,锁紧杆72铰接于罩壳41的外顶壁并位于进风口42的另一侧,锁紧杆72沉入凹槽73内。

参照图4和图6,抵紧块74螺纹连接于锁紧杆72并推动遮蔽门71对进风口42形成遮蔽。

参照图4和图6,抵紧块74上设置有保险结构8,保险结构8包括转动环82、保险罩83、弹性杆85、弧形齿条86、齿圈87和推动块88。抵紧块74上周向开设有转动槽81,转动环82套接于抵紧块74并通过与转动槽81的转动配合而与抵紧块74转动连接,保险罩83固定套接于转动环82以使抵紧块74位于保险罩83内。

参照图6,保险罩83的周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84,通孔84沿保险罩83的长度方向开设,且两个通孔84沿保险罩83的周侧壁等间隔排列。弹性杆8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通孔84远离抵紧块74一侧的内壁,弹性杆8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弧形齿条86位于保险罩83内并固定连接于弹性杆85的自由端。推动块88固定连接于弹性杆85的外壁,用以推动弹性杆85发生形变。齿圈87周向设置于抵紧块74的周侧壁,在推动块88的推动下,弧形齿条86与齿圈87啮合,以将保险罩83和抵紧块74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泥浆固化的后处理工艺的实施原理为:

在振动筛本体1正常作业时,遮蔽门71对罩壳41上的进风口42进行遮蔽,此时,负压源24通过总管23、负压管21,最终在吸尘头22附近产生负压,以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

混合有粉尘的空气被负压吸附后,经过滤管31时,粉尘被滤网32过滤截留。由于筛分过程产生大量粉尘,因此滤网32处截留的粉尘很快就会堵塞滤网32,此时只需清理滤网32上截留的粉尘。

此时,握住并按压两个推动块88,使弹性杆85发生形变并推动弧形齿条86与抵紧块74上的齿圈87啮合,从而将保险罩83和抵紧块74进行连接。随后拧动保险罩83以带动抵紧块74发生转动,将抵紧块74拧松后,转动锁紧杆72从凹槽73内脱出,此时即可打开遮蔽门71。

由于滤管31内的空气被负压源24抽取时,能够推动驱动叶片52从而带动转杆43转动,转杆43转动将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叶轮44转动,叶轮44则能够通过进风口42从外界抽取空气。被抽取的空气在引流环45的引导下进入扩容环46形成的流道内并被输送到送风管47内。

送风管47内的空气被输送到吹风管48内,并通过第一扫吹孔491和第二扫吹孔492吹出,两股气流吹出时会在滤网32附近发生碰撞,从而将滤网32上截留的粉尘吹落。除此之外,吹风管48内的空气还会通过推动孔493吹出,从推动孔493内吹出的气流通过集尘管33吹动挡板,使挡板打开一定角度,从而使脱落的粉尘落入集尘箱34内进行统一收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