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656阅读:12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油水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油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简易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设备的润滑离不开机油,用过的废机油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废机油进行回收处理。废机油中不仅含有因设备磨损而出现的机械杂质,还掺杂有废水,因此在对废机油进行回收前,需要对废机油进行机械杂质和废水的初步分离。废机油的常用分离方法一般采用重力分离法,该法常用的装置是隔油池,但隔油池的占地面积大,废机油的流动不均匀,分离效果不好。现有的分离装置多是通过增加分离次数以提升分离效果,但该方式不仅分离过程耗时长,而且废机油在流动过程中易冲起装置底部的废水,使得分离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移动方便,能解决下层废水剧烈涌动而重新与机油混合的问题,分离效果好的简易油水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简易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过滤箱和滤网,过滤箱的下端装配有车轮,还包括储油箱,过滤箱内设有两块互相垂直设置的竖向隔板,两块竖向隔板包括位于过滤箱中部的第一隔板以及位于过滤箱右部的第二隔板,两块竖向隔板将过滤箱分隔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左腔室、右前腔室及右后腔室,滤网固定在左腔室的上部,第一隔板上开有与右前腔室连通的滤油孔以及与右后腔室连通的底水连通孔,滤油孔位于右前腔室的上部,且滤油孔位于滤网的下方,底水连通孔位于右后腔室的下端。储油箱固定在右前腔室中,且储油箱与过滤箱共用前侧壁,储油箱的后侧壁与第二隔板间形成油路通道,储油箱右侧壁的上部开有进油孔,且进油孔的高度低于滤油孔的高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储油箱的前侧壁设有液位计,便于观察储油箱中的机油液面高度,以便及时放出机油,防止机油漫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储油箱前侧壁的下端装配有放油阀门,便于放出机油,并排净储油箱中的机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过滤箱右前腔室的右侧壁装配有放水阀门,且放水阀门位于过滤箱的下端,便于放出右前腔室中的废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过滤箱右后腔室的右侧壁装配有排污阀门,且排污阀门位于过滤箱的下端,便于放出左腔室及右后腔室中的废水及污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过滤箱右后腔室的右侧壁装配有溢流水管,当左腔室及右后腔室中的废水水位过高时,废水从溢流水管流出,提醒操作人员打开排污阀门进行放水,溢流水管与过滤箱连通处的高度低于滤油孔的高度,且该连通处与滤油孔的高度差至少为100mm,该高度差能够保证即便水位在溢流状态,也不影响油水的分离过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过滤箱上设有活动箱盖,活动箱盖与过滤箱的后侧壁铰接,活动箱盖上开有透气孔,活动箱盖放下时将过滤箱的右前腔室与右后腔室盖住,能防止杂物进入分离好的机油中,并防止机油挥发,透气孔位于储油箱上方,能保证储油箱与外界气压平衡,防止机油因储油箱内的气压过大而不能进入储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整个装置移动方便,过滤箱中事先装有漫过底水连通孔的清水,废机油首先经过滤网滤除机械杂质,滤网所在的腔室利用重力分离法对机油与水进行首次分离,上层的机油及冲起的少量水一起经过该腔室上部的滤油孔流入储油箱所在腔室,因储油箱后侧壁与第二隔板形成细窄的油路通道,即便油水混合物在通过滤油孔进入储油箱所在腔室时的速度快、冲击力强,但因进油孔设置在远离滤油孔的储油箱侧壁上,油水混合物在通过细窄的油路通道时会降低流速,并因密度不同进行二次分离,进油孔一侧的机油液面平缓上升,保证经进油孔进入储油箱的机油中不含水,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过滤箱10;车轮11;放水阀门12;排污阀门13;溢流水管14;活动箱盖15;滤网20;第一隔板30;滤油孔31;底水连通孔32;第二隔板40;储油箱50;进油孔51;液位计52;放油阀门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简易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过滤箱10和滤网20,过滤箱10的下端装配有车轮11,便于整个过滤箱10的移动,还包括储油箱50,过滤箱10内设有两块互相垂直设置的竖向隔板,两块竖向隔板包括位于过滤箱10中部的第一隔板30以及位于过滤箱10右部的第二隔板40,两块竖向隔板将过滤箱10分隔成三个腔室,三个腔室分别为左腔室、右前腔室及右后腔室,滤网20固定在左腔室的上部,第一隔板30上开有与右前腔室连通的滤油孔31以及与右后腔室连通的底水连通孔32,滤油孔31位于右前腔室的上部,且滤油孔31位于滤网20的下方,底水连通孔32位于右后腔室的下端。过滤箱10右前腔室的右侧壁装配有放水阀门12,且放水阀门12位于过滤箱10的下端,便于放出右前腔室中的废水。过滤箱10右后腔室的右侧壁装配有排污阀门13,且排污阀门13位于过滤箱10的下端,便于放出左腔室及右后腔室中的废水及污垢。过滤箱10右后腔室的右侧壁装配有溢流水管14,当左腔室及右后腔室中的废水水位过高时,废水从溢流水管14流出,提醒操作人员打开排污阀门13进行放水,溢流水管14与过滤箱10连通处的高度低于滤油孔31的高度,且该连通处与滤油孔31的高度差至少为100mm,该高度差能够保证即便水位在溢流状态,也不影响油水的分离过程。过滤箱10上设有活动箱盖15,活动箱盖15与过滤箱10的后侧壁铰接,活动箱盖15上开有透气孔151,活动箱盖15放下时将过滤箱10的右前腔室与右后腔室盖住,能防止杂物进入分离好的机油中,并防止机油挥发,透气孔151位于储油箱50上方,能保证储油箱50与外界气压平衡,防止机油因储油箱50内的气压过大而不能进入储油箱50。储油箱50固定在右前腔室中,且储油箱50与过滤箱10共用前侧壁,储油箱50的后侧壁与第二隔板40间形成油路通道,储油箱50右侧壁的上部开有进油孔51,且进油孔51的高度低于滤油孔31的高度。储油箱50的前侧壁设有液位计52,便于观察储油箱50中的机油液面高度,以便及时放出机油,防止机油漫出。储油箱50前侧壁的下端装配有放油阀门53,便于放出机油,并排净储油箱50中的机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过滤箱10中事先装有漫过底水连通孔32的清水,清水漫过底水连通孔32至少100mm,废机油首先经过滤网20滤除机械杂质,滤网20所在的腔室利用重力分离法对机油与水进行首次分离,上层的机油及冲起的少量水一起经过该腔室上部的滤油孔31流入储油箱50所在腔室,因储油箱50后侧壁与第二隔板40形成细窄的油路通道,即便油水混合物在通过滤油孔31进入储油箱50所在腔室时的速度快、冲击力强,但因进油孔51设置在远离滤油孔31的储油箱50侧壁上,油水混合物在通过细窄的油路通道时会降低流速,并因密度不同进行二次分离,进油孔51一侧的机油液面平缓上升,保证经进油孔51进入储油箱50的机油中不含水,分离效果好;整个装置移动方便。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