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1453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压降风速不妨碍主井检修工作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可拆卸式辅助风硐。



背景技术:

目前的许多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提煤兼回风。随着井下采场逐步向深部转移、集中,通风路程越来越远,导致矿井通风阻力急剧增大,原风硐内风压及风速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需尽快对矿井风硐进行优化改造,在改造的同时需不耽误矿井的正常提升及通风,否则不仅影响作业进度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连接主井与主通风机的通道,但该通道不可拆卸,是永久性的,在对主井进行检修时,即使有进行分流,风道内风的吸力依然是较大的,无法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该辅助风硐的设置,做到有效、可靠和有预见性,在降低风压风速的同时保障矿井正常生产和作业人员安全,且具有施工工期短,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

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包括设于地面与原风硐走向一致的第一风硐和设于主井塔内的与第一风硐相连通的第二风硐;

第二风硐与第一风硐的连接端为弧形结构,且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可拆卸设置;

第一风硐内在与第二风硐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闸门,且在第一风硐内设有第二闸门。

第二风硐弧形转弯,可避免直角转弯的通风阻力,且可拆卸设置的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便于主井箕斗更换时弧形风硐的拆卸,通过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的设置,第一风硐为原先风硐起到分压作用,有效降低原先风硐内的风速,同时,在需要对主井塔进行检修作业时,关闭闸门,就可以切断辅助风硐内的风路,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

所述第二风硐外部上端设置栏杆结构,栏杆结构为钢杆,防止人员站在第二风硐上方检修时跌入主井内,起到安全问题。

所述第一风硐的材料为钢材,第二风硐的材料为玻璃钢材质,玻璃钢材质较轻。

所述第一闸门为竖直方向开启的闸门,第二闸门为水平方向开启的闸门,这样二道闸门从两个方向对第一风硐进行关闭,使得风主要通过原风硐回风,这样对箕斗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站在第二风硐表面,也不会感受到太大的风压,保证了安全作业。

为了保证闸门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的材质均为耐压合金。

在所述第一风硐和\或第二风硐内设置风速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具有显示屏,可实时监测辅助风硐内的风压及风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所述第二风硐外侧设有降噪钢板,有效减小主井塔内的噪音,降低作业场所噪声。

所述第二风硐包括多个能围成一圈设置的板材,板材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

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破除原风硐墙壁,通过在原风硐内辅助风硐接入侧首先焊接封堵挡板,并在不伤及钢筋的前提下削薄原风硐墙壁厚度,在原风硐一侧设置第一风硐;

2)在主井塔内设置第二风硐,第二风硐与第一风硐可拆卸连接;

3)在第一风硐内设置第二闸门;

4)第一风硐内靠近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连接处设置第一闸门;

5)整个辅助风硐成型后,破处混凝土后再将封堵钢板割除;

6)当对主井塔进行检修作业时,关闭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的设置,有效降低风压和风速。

2)通过两道闸门的设置,可在风机不停转和不耽误主井提升情况下,降低原风硐内风压风速的同时,不妨碍主井检修工作保障矿井正常生产和作业人员安全。

3)通过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的可拆卸连接,第二风硐的可拆卸设置,便于主井箕斗的更换。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风硐,2.第二风硐,3.主井塔,4.主井架,5.围护挡墙,6.十字钢架,7.第一闸门,8.第二闸门,9.原风硐,10.皮带廊间,11.进风口,12.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及方法。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包括设于地面与原风硐9走向一致的第一风硐1和设于主井塔3内的与第一风硐1相连通的第二风硐2;

第二风硐2与第一风硐1的连接端为弧形结构,该连接端形成进风口11,且第一风硐1与第二风硐2可拆卸设置;

第一风硐1内在与第二风硐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闸门7,且在第一风硐1内设有第二闸门8。

第二风硐2弧形转弯,可避免直角转弯的通风阻力,且可拆卸设置的第一风硐1与第二风硐2,便于主井箕斗更换时弧形风硐的拆卸,通过第一风硐1与第二风硐2的设置,第一风硐1为原先风硐起到分压作用,有效降低原风硐9内的风速,同时,在需要对主井塔3进行检修作业时,关闭闸门,就可以切断辅助风硐内的风路,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

所述第二风硐2外部上端设置栏杆5结构,栏杆结构为钢杆,防止人员站在风硐上方检修时跌入主井塔3内,起到安全问题。

所述第一风硐1的材料为钢材,且第一风硐1的纵向截面为方形,易成型,工期短,第二风硐2的材料为玻璃钢材质,玻璃钢材质较轻。

所述第一闸门7为竖直方向开启的闸门,第二闸门8为水平方向开启的闸门,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风硐1的主体管路与皮带廊间10垂直设置,且第一风硐1距离门有设定的距离,门为用于行人进出控制门。

为了保证闸门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闸门7与第二闸门8的材质均为耐压合金。

在所述第一风硐1和\或第二风硐2内设置风速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具有显示屏,可实时监测辅助风硐内的风压及风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所述第二风硐2外侧设有降噪钢板,有效减小主井塔3内的噪音,降低作业场所噪声。

所述第二风硐2包括多个能围成一圈设置的板材,板材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方法,采用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

一种用于降低高风压高风速主井回风的可拆卸辅助风硐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主井塔3墙壁铁板上切割出口,开口为2.8m*2.8m的矩形,破除原风硐9墙壁,通过在原风硐内辅助风硐接入侧首先焊接封堵挡板,并在不伤及钢筋的前提下削薄原风硐9墙壁厚度;在原风硐9与主井塔3之间设置第一风硐1,第一风硐1长度为16.1m,宽为2.8m,高2.8m;

2)主井塔3在主井架4内设置玻璃钢制的第二风硐2,第二风硐2与第一风硐1相连接,连接处第二风硐2为弧形,弧长为5.709m,角度为69°,第一风硐一端以160°的钝角接入原风硐9,第一风硐1与原风硐9连接段外侧段长度为3.522m,内侧长度为1.227m,辅助风硐采用的钢板厚度均为16mm,主井段下延长度为0.5m;

3)在第一风硐1内设置第二闸门;

4)第一风硐内靠近第一风硐与第二风硐连接处设置第一闸门;

5)整个辅助风硐成型后,破处混凝土后再将封堵钢板割除;

6)当对主井塔进行检修作业时,关闭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

此外,第一风硐1与原风硐9的接口位置外延安装一圈厚度为δ16的钢板法兰,用20*150膨胀螺丝固定,法兰宽度不小于200mm,螺丝间距不大于200mm;在法兰与原风硐9墙体之间用δ5橡胶板作为密封,外延用锚杆药(膨胀水泥)浇注;第一风硐1采用δ16钢板焊制,在第一风硐1外部一周用δ8*100钢板做加强筋,间距不大于1000mm;内部撑杆采用dg50钢管,十字形支撑,钢管迎风面用l50*50角钢覆盖,支撑间距同外部加强筋间距同步,十字撑交点用δ8*150*150钢板连接;外部加强筋采用断焊;第一风硐1的两端均砌筑砖墙基础,以保证第一风硐的顺利搭建,第一风硐1防腐采用环氧树脂漆六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