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无线自编号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49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所以主站能覆盖的支架控制器数量会有差别,因此需要对每个主站能覆盖的站点的数目(即上述预设数目)进行设置,假设每个主站可以覆盖的站点的预设数目X = 3,4,5,6,7。在本具体示例中,各支架控制器中可事先预存有该预设数目。
[0039]在选择好开始编号的支架控制器后,将该支架控制器的编号设置为设定的初始编号(假设为N),该初始编号与上述主站编号集相关,由于是按递增顺序编号,因此,该初始编号应当是主站编号集中的最小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是采用递减顺序编号,该初始编号则应当是主站编号集中的最大值。
[0040]该支架控制器N获得该初始编号后,由于该初始编号为主站编号集中的一员,从而自动成为主站,并搜寻自身覆盖范围内未获得编号的支架控制器,并与搜寻到的未获得编号的支架控制器建立连接,获取自身与各未获得编号的支架控制器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与自身距离最近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在与自身距离最近的这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与自身的距离都在对应的预设距离范围之内时,则该支架控制器N为这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进行编号。假设预设数目为5,如图2所示,则这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为N+1、N+2、……、N+5,基于递增的编号规则,其相应编号为N+l、N+2、……、N+5。支架控制器N在编号完成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0041]支架控制器为Ν+1、Ν+2、……、N+5在获得自身的编号后,将自身编号与主站编号集进行比对,判断自身编号是否在该主站编号集中,若不是,即为从站,则自动进入工作状态,若是,则自动成为主站,执行与上述支架控制器N类似的过程,为其覆盖范围内的未获得编号的其他支架控制器编号,并在编号完成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0042]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从而可以实现对所有支架控制器的编号。以主站编号集为{N,N+5,N+10……}为例,编号完成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
[0043]在编号完成后,作为服务器的支架控制器N可以定期向整个系统发送心跳包,并基于心跳包的反馈来对系统故障进行监测,如果发生故障,则进行报警提示。
[0044]此外,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作为主站的各支架控制器还可以监测自身所编号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并在自身所编号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中的任意一个出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息,便于进行故障维护。
[0045]另外,作为主站的各支架控制器还可以每隔预定时间段,检测自身所编号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与自身之间的距离,对检测的距离进行排序,并判断该排序与上述自身所编号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的编号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根据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上述自身编号、预设编号顺序,对自身覆盖范围内、与自身距离最近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重新进行编号。
[0046]具体示例二
[0047]在该具体示例中,该预设主从站判定规则也可以是预先设定一个主站编号集,在支架控制器获得的编号是该主站编号集中的一个时,则可以认定自身为主站,否则为从站。与上述具体示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主站编号集可以是在编号过程中,从为其编号的主站获得。
[0048]在该具体示例中,每个液压支架的支架控制器在获得自身的编号时,同时获得从为其分配编号的主站获得主站编号集,并判断自身编号是否存在于该主站编号集中,若是,则判定自身为主站,否则为从站。
[0049]在将所有液压支架的支架控制器安装完成后,所有的支架控制器均为从站,并按一定的距离线性排列安装,所有的支架控制器均没有获得编号,处于侦听状态,不主动向外发送数据。每个支架控制器内置有一基于UWB的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除了正常的无线通讯外,还具备测距的功能。支架控制器分为主站和从站,两者通过软件切换,主站能自动与所覆盖的站点建立连接,并获取与所覆盖站点之间的距离,发送编号数据帧对其他站点进行编号。假设从第N架(首架或最后一架)液压支架的支架控制器开始编号,且编号顺序在各支架控制器中固定设置为递增或递减,在该示例中,以递增为例进行说明。
[0050]在选择好开始编号的支架控制器后,以该支架控制器作为服务器,设置主站编号集,并将该支架控制器的编号设置为设定的初始编号(假设为N),该初始编号是上述主站编号集中的一员,由于是按递增顺序编号,因此,该初始编号应当是主站编号集中的最小值。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是采用递减顺序编号,该初始编号则应当是主站编号集中的最大值。
[0051]该支架控制器N获得该初始编号后,由于该初始编号为主站编号集中的一员,从而自动成为主站,并搜寻自身覆盖范围内未获得编号的支架控制器,并与搜寻到的未获得编号的支架控制器建立连接,获取自身与各未获得编号的支架控制器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与自身距离最近的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在与自身距离最近的这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与自身的距离都在对应的预设距离范围之内时,则该支架控制器N为这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进行编号。假设预设数目为5,如图2所示,则这预设数目个支架控制器为N+1、N+2、……、N+5,基于递增的编号规则,其相应编号为N+l、N+2、……、N+5。支架控制器N在编号完成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0052]其中,支架控制器N在为支架控制器Ν+1、Ν+2、……、N+5编号时,同时向支架控制器为Ν+1、Ν+2、……、N+5发送编号设置参数信息,该编号设置参数信息中包括有上述主站编号集。在其中一个应用示例中,该编号设置参数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有上述预设数目,从而各支架控制器无需事先预置预设数目,作为主站的支架控制器所能覆盖的从站的数目(即该预设数目)可以进行更灵活的进行设置。
[0053]支架控制器为Ν+1、Ν+2、……,N+5在获得自身的编号以及该编号设置参数信息后,将自身编号与主站编号集进行比对,判断自身编号是否在该主站编号集中,若不是,即为从站,则自动进入工作状态,若是,则自动成为主站,执行与上述支架控制器N类似的过程,为其覆盖范围内的未获得编号的其他支架控制器编号,并在编号完成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0054]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从而可以实现对所有支架控制器的编号。以主站编号集为{N,N+5,N+10……}为例,编号完成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
[0055]具体示例三
[0056]在该具体示例中,该预设主从站判定规则从为其编号的主机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确定。在支架控制器获得的编号符合基于这些信息确定的规则条件时,则可以认定自身为主站,否则为从站。图4中相应示出了该示例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0057]在将所有液压支架的支架控制器安装完成后,所有的支架控制器均为从站,并按一定的距离线性排列安装,所有的支架控制器均没有获得编号,处于侦听状态,不主动向外发送数据。每个支架控制器内置有一基于UWB的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除了正常的无线通讯外,还具备测距的功能。支架控制器分为主站和从站,两者通过软件切换,主站能自动与所覆盖的站点建立连接,并获取与所覆盖站点之间的距离,发送编号数据帧对其他站点进行编号。
[0058]由于支架型号不同,在各个工作面现场,各支架控制器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所以主站能覆盖的支架控制器数量会有差别,因此需要对每个主站能覆盖的站点的数目(即上述预设数目)进行设置,假设每个主站可以覆盖的站点的预设数目X = 3,4,5,6,7。
[0059]假设从第N架(首架或最后一架)液压支架的支架控制器开始编号,一共有M+1架液压支架的支架控制器需要编号,且编号顺序有可能是递增或者递减,各支架控制器事先并不知晓应当是按递增的顺序还是按递减的顺序进行编号。以编号顺序为递增为例,各支架控制器安装布置图如图2所示。
[0060]在安装完成后,手动设置第N架支架控制器为服务器,并在服务器里设置编号设置参数信息:初始编号的支架控制器的初始编号N、预设编号顺序规则(递增或递减)、预设数目(即每个支架能覆盖的站点数量:预设数目X)。其中,该编号设置参数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有除去所述初始编号的支架控制器之外仍需编号的剩余支架控制器的数目M,该数目M可以用以对系统的编号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在后续示例的说明中在进行详加阐述。
[0061]在设定上述编号设置参数信息时,如果设编号顺序规则为递减,还可以进一步确定N-M是否大于0,如果不是,则做报警提示。如果是,则继续执行后续的过程。在编号过程中,编号设置参数信息会发送给其余支架控制器。
[0062]在编号设置参数信息设置完成后,服务器(即支架控制器N)自动获得编号ID,该编号与所在的支架号相对应,为N,从而自动成为主站,N号支架控制器编号完成。
[0063]N号支架控制器成为主站后,开始搜寻自己覆盖范围内的站点(即支架控制器),与搜寻到的站点建立连接,获取自身与站点之间的距离,对距离从近到远进行排序,并判断距离自己最近的X个站点与自己的距离是否在对应的预设距离范围内,如果不是,则发出告警信息,进行提示。如果均在对应的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向这X个站点发送设置编号的数据帧,编号ID为主站的ID号依次加一,即这X个站点的编号依次为N+1、……、N+x(可以理解的是,在预设编号顺序规则为递减的情况下,则为依次减一,这X个站点的编号依次为N-1、……、N-x) ο在发送编号的数据帧时,主站同时将上述编号设置参数信息向这X个主站控制器发送。N号主站的对外编号工作完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