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抽吸的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512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自抽吸的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自抽吸的泵组件,其构成作为旋转的容积式泵工作的液体环泵和正常吸入的离心泵的串联。本发明在这里尤其是涉及引导液体的引回管路,所述引回管路将离心泵的环形通道与容积式泵的内部空间连接,其中,引回管路在环形通道侧通过第一连接开口通出,所述第一连接开口设置在环形通道的侧向于转动轮平面延伸的侧向的限定面中。

现有技术

同类型的自抽吸的泵组件由de102007032228a1和在后申请的wo2009/007075a1已知。在该已知的泵组件中,正常吸入的离心泵的吸入侧的区域的用于抽吸液体需要的抽真空通过设置于离心泵上游的旋转的容积式泵实现。作为所谓的液体环泵构成的旋转的容积式泵在其壳体中有充分的液体样品时能输送气体并且可以因此对设置于上游的过程布置结构抽真空并且将液体或包括液体和气体的两相流进行抽吸以及输送。一旦液体被抽吸并且进入容积式泵中和借此进入设置于下游的离心泵中并且灌注后者,则离心泵基本上承担液体的输送或必要时在两相流的界限上对应其通过在设置于上游的容积式泵中的流损耗而被影响的输送特性曲线。



背景技术:

容积式泵为了在吸入侧连接的过程布置结构的必要时成为必需的抽真空之前的连续的运行准备总是需要提到的充分的液体样品,借此由输送蜗杆形成的输送室在需要时可以保证需要的气体运输。该液体样品除了通过泵组件的吸入管路供应之外附加地也通过用于流体的引回管路供给并且维持,所述引回管路建立一方面离心泵的沿流动方向看在转动轮下游的压力侧的内部空间(第一连接点或第一连接开口)和另一方面壳体的内部空间或容积式泵的吸入接管或连接到后者上的吸入管路(第二连接点或第二连接开口)之间的连接。

因为通过引回管路应该供给容积式泵的液体样品,值得期望并且有利的是,该引回管路首先以液体加载。然而在引回管路中的流体输送强制性地是如下的反应,即,在引回管路的第一连接点或第一连接开口上在压力侧的内部空间上分别可供使用的流体。依赖于相应的过程条件由泵组件并且借此也由离心泵在上述压力侧的内部空间的区域中输送从仅液体直至仅气体的以液体和气体分别以给定的份额形成的任何两相流,从而已知的引回管路也强制性由该相应的两相流加载。

由上述现有技术已知,将引回管路连接到为压力侧的内部空间的集成部分的环形通道上,并且在径向或大致径向取向的侧向的限定面上设置与此相关的第一连接开口,所述限定面是后面的壳体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对环形通道沿轴向方向以环面的形式在端侧进行限定。在该可以作为螺旋形的环形通道亦或作为包括恒定的通过横截面的无叶片的环形空间构成的环形通道中,使流动放缓,由此离开转动轮的流体的动能的一部分转变为静态的压力,从而在环形通道中的静态的压力总体上升高。该静态的压力以充分的大小相对于容积式泵中的静态的压力对于在引回管路中的流体运输而必需。通过第一连接开口在上述径向的或大致径向取向的侧向的限定面上的布置结构,利用如下事实,在至少不太关键的两相流中,优选液体处于该区域中并且在那里可以“被收获”,因为气体组成部分按照可能性回避环形通道或无叶片的环形空间的该沿轴向方向看最后面的端侧的壁区域。

此外由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已知,将第一连接开口这样相对于离心泵的压力接管定位,使得通过径向的方向矢量的布置平面由压力接管的纵轴线垂直穿过,所述方向矢量一方面延伸通过第一连接开口的中点并且另一方面延伸通过泵组件的旋转轴线。在此是优选的,因为这在制造技术方面提供,将第一连接开口或引回管路的纵轴线相对于侧向的限定面的径向的延伸区域在中央或大致在中央设置。

尽管如此,在连接开口的区域中的流体的改善的收获尤其是在其流入和进入区域中仍然是继续存在的目的。此外证实,通过在进入区域和引回管路的直接随后的管区域中的利用两相流不可避免收获的气体混合产生附加的流损耗,所述流损耗与在引回管路中的均匀化效果共同作用地不利地作用于容积式泵的供应并且借此最后作用于整个泵组件的抽吸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进一步改进同类型的自抽吸的泵组件,使得用于流体流向引回管路以及在引回管路中流动的流体技术的条件被改善。

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自抽吸的泵组件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有利的设计。

本发明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从一种自抽吸的泵组件出发,其构成作为旋转的容积式泵工作的液体环泵和正常吸入的离心泵的串联。所述离心泵在设有入口和压力接管的壳体中具有带有转动轮的可旋转支承的轴。壳体在此沿流动方向看优选包括前面的和后面的壳体部件并且其除了接纳转动轮的区域之外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对转动轮的区域径向在外侧在转动轮平面中和/或在至少一个轴向相邻的区域中进行包围。在前面的壳体部件上同轴地设置入口,其中,由容积式泵的壳体外罩限定的内部空间通过入口与离心泵的吸入侧的内部空间连接。在壳体外罩中设置输送蜗杆,所述输送蜗杆在穿过转动轮并且嵌接到壳体外罩中的轴上紧固。设置引导液体的引回管路,所述引回管路将环形通道与内部空间连接,其中,引回管路在环形通道侧通过第一连接开口通出,所述第一连接开口设置于环形通道的侧向于转动轮平面延伸的侧向的限定面中。

本发明的基本的解决思路在于,第一连接开口具有将第一连接开口的纵轴线部分地包围的穹形部。后者在一侧并且朝泵组件的中心取向,并且其朝环形通道直接或间接连续扩大第一连接开口。在其朝向环形通道的端部区段上,穹形部以过渡面持续过渡到侧向的限定面中或环形通道的连接到后者上的内部的周向壁中。

特征“连续的”加宽或“连续的”过渡应该在数学连续性的已知的类型的意义上理解。这表示,按照本发明的过渡曲线的组成由小的部分或曲线段实现,所述过渡曲线本身以配置的过渡面的选择的横截面示出。对于该组成于是存在要求,所述曲线在各个部段内应该持续并且在连接点中连续性条件应该适用。由此结果是保证流动到第一连接开口中并且借此也流动到引回管路中的无冲击的进入。

这些特征不可预测地与一方面在环形通道中的圆周速度和另一方面由于在环形通道中的弯曲的流动构成的第一次级流和反向的第二次级流共同作用导致在至第一连接开口的进入区域中的降低的速度。该速度的减少由在至第一连接开口的进入区域中的再循环流造成,由此在那里类似构成死水区域。再循环流径向移动到穹形部中并且由该流动效果造成的死水区域、即第一流动区域在边缘在环形通道中定位。结果是由此改善在至第一连接开口的进入区域中的流入条件。在进入区域中的速度的减少此外在那里导致静态的压力的提高,由此相对于按照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提高引起在引回管路中的流动的压差并且减少泵组件的抽吸时间。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措施导致在回流管路中的涡流的减少。尤其是在引回管路的直接跟随进入区域的管区域中证明的该减少的搅流减少流损耗和在引回管路中的均匀化效果(气体混合到液体中的混入、分割和分布),由此抽吸时间进一步降低并且进一步改善对容积式泵的供应。

在离心泵的壳体的优选的设计的范围中,对本发明重要的特征以特别的方式适用。该构成方式设置为,前面的壳体部件具有形成环形通道的外部的周向壁的、圆形的基本上圆柱形延伸的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和从后者中通出的压力接管,所述压力接管切向连接到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上。后面的壳体部件具有构成环形通道的内部的周向壁的优选平行于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延伸的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在此环形通道在与转动轮平面轴向相邻的区域中构成,所述区域沿流动方向看处于转动轮后面并且仅处于由转动轮涵盖的区域外。所述侧向的限定面是后面的壳体部件的一部分,其优选径向定向并且沿轴向方向作为最后面的端侧的壁区域限定环形通道。

在离心泵的壳体的所有以上确定的设计中,向第一连接开口的流入条件和到到第一连接开口的进入条件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中的进入条件进一步改善并且再循环流加强并且持久地生成,如果如设置的那样第一连接开口朝环形通道首先以埋头孔的形式扩大的话。按照本发明的穹形部在该实施形式中沿轴向方向嵌接到埋头孔中或穿过埋头孔,由此产生所述区域至环形通道的持续的横截面扩大。如果穹形部只嵌接到埋头孔中,则也只有埋头孔朝环形通道扩大。如果穹形部穿过埋头孔,则沿引回管路的流经方向看,至环形通道的第一连接开口已经扩大。埋头孔可以在此沿径向的方向由穹形部完全亦或只部分地覆盖。所述埋头孔可以例如锥形、锥状、以最宽泛的意义圆锥形或郁金香形地实施。其优选轴对称并且同轴于第一连接开口的纵轴线构成,由此其切削成形显著简化。

如下构成向第一连接开口的流入条件和到第一连接开口中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中的进入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即,如另一个建议设置的那样,第一连接开口的纵轴线相对于侧向的限定面的径向的延伸区域偏心地并且径向向内错开地设置。该措施实现对以上已经描述的再循环流的加强和持久生成的进一步的贡献。与纵轴线的以上定义的径向错位有关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纵轴线与径向在内侧限定环形通道的内部的周向壁间隔开直至引回管路的内径的一半。由此穹形部和/或埋头孔嵌接到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中,如果后者设有向纵轴线的适合的倾斜的话,由此再循环流并且借此向第一连接开口的流入条件和到第一连接开口中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中的进入条件流体技术地被正面影响。

本发明优选的构造方式设置为,第一连接开口的纵轴线在与侧向的限定面上的切线的接触点处垂直于所述侧向的限定面。如果环形通道的侧向的限定面径向定向,该实施形式于是关于引回管路到环形通道上的连接提供特别简单的几何的关系。

如果存在径向定向的侧向的限定面,则另一个建议设置为,穹形部部的对称轴线与第一连接开口的垂直地在侧向的限定面上的纵轴线形成一个角度,其中,穹形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径向向内取向。该构成进一步改善向第一连接开口的流入条件和到第一连接开口中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中的进入条件,因为其通过第一连接开口的附加的加宽抑制在第一连接开口的区域中的流动的收缩。此外由此穹形部到环形通道的相邻的内部的周向壁中的连续的过渡几乎没有附加的成型措施地实现。

以上与径向定向的侧向的限定面相关所述正面的效果还被加强,如果如同样提出的那样,穹形部的最低点沿朝泵组件的中心的方向看径向向内缩回到内部的周向壁后面并且穹形部以过渡面连续地过渡到内部的周向壁中。

用于构成穹形部、埋头孔和第一连接开口的径向的布置结构的前述的措施一方面本身通过切削成型相对简单地可制造并且另一方面流体技术地在如下情况特别有效,即,环形通道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周向壁平行或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环形通道在其背离转动轮平面的端部上通过径向定向的侧向的限定面限定。

另一个实施形式设置为,第一连接开口的纵轴线沿引回管路的流经方向看径向向内朝泵组件的中心取向。该实施形式可使用于环形通道的每个几何的形状,也与径向定向的侧向的限定面相关可使用于平行的周向壁。其在每种情况下改善流体到引回管路中的无冲击的进入,因为纵轴线的所述倾斜引起与穹形部的对称轴线的上述倾斜类似的流体技术的作用。

一种有利的构造方式设置为,第一连接开口在垂直于泵组件的旋转轴线的横截面中看这样相对于压力接管定位,使得经过径向的方向矢量的第一布置平面由压力接管的纵轴线垂直穿过,所述方向矢量一方面延伸通过第一连接开口的中点并且另一方面延伸通过泵组件的旋转轴线。

另一种有利的构造方式建议,利用以上定义的观察方式,第一连接开口这样关于压力接管定位,使得经过径向的方向矢量的第二布置平面由压力接管的纵轴线垂直穿过,所述方向矢量一方面延伸通过第一连接开口的中点并且另一方面延伸通过壳体外罩的轴向的对称轴线。

第一连接开口的分别这样定义的位置表示,选择在流体进入离心泵的压力接管之前不久在环形通道中的位置,在所述位置上,存在离心泵的壳体内的最大地可能的静态的压力。当然,第一连接开口也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布置平面之间或在狭窄的部分的区域中分别沿周向看在这些布置区域旁设置,而不会偏离本发明。

附图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自抽吸的泵组件的优选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接着对其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自抽吸的泵组件的透视图;

图2示出按照图1对应于在那里以a-a表征的剖切线经过泵组件的中间剖面;

图3示出按照图1对应于剖切线经过泵组件的离心泵的横截面,所述剖切线相对于在图2中以b-b表征的剖切线轴向这样远地前置,使得后面的壳体部件不被剖切,其中附加地在视图中示出在截面之前设置的转动轮;

图4示出环形通道和随后的引回管路的一部分的区域中在图2中以“x”表征的细节的一半剖面和一半视图;

图5示出按照图4的布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6示出在图2中以“x”表征的细节的放大图,其中,所述图限制于通过环形通道的中间剖面和连接的引回管路的一部分;

图7示出用于阐明在示出的区域中的流动技术的过程的按照图6的布置结构的放大图以及

图7a示出在由在环形通道中的周向速度横向流入的第一连接开口的区域中的流动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自抽吸的泵组件1(图1至3)由正常吸入的离心泵(回转泵)2和沿流动方向看设置于其上游的旋转的容积式泵20形成,所述容积式泵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所谓的液体环泵实施。容积式泵20在壳体侧由壳体外罩20.1(图2、1)和壳体盖20.2限定,所述壳体盖包括在中央在所述壳体盖上设置的吸入接管20.2a,其中,壳体外罩20.1在其与壳体盖20.2背离的端部上与离心泵2的前面的壳体部件2.1固定连接。

壳体外罩20.1的轴向的对称轴线a2相对于泵组件1的旋转轴线a1(参看图1和3)关于泵组件1的也对应于通常的安装位置的附图位置以竖直的偏心率e向下错开。由此处于容积式泵20中的设置在支承离心泵2的转动轮4的轴8的轴突起8b上的输送蜗杆21以该竖直的偏心率e在壳体外罩20.1内向上移动。轴突起8b连接到轴8的轮毂8a上,其中,转动轮4紧固在轮毂8a上,并且所述轴突起穿过前面的壳体部件2.1并且嵌接到壳体外罩20.1中。由壳体外罩20.1、壳体盖20.2和前面的壳体部件2.1在内侧限定的内部空间20.3通过同中心地在前面的壳体部件2.1中并且借此同中心于旋转轴线a1设置的入口2.1b(图2)与离心泵2的吸入侧的内部空间2.1c可穿过流体地连接。

离心泵2的构造例如由de10314425b4已知。离心泵2的包括前面的壳体部件2.1和后面的壳体部件2.2的壳体2.1/2.2通过紧固凸缘7悬置地紧固在马达6上(图1和2)。在前面的壳体部件2.1上中央地构成入口2.1b并且在其周边上且在那里切向通出地连接压力接管5,所述压力接管通过圆锥形的加宽部5a在连接管5b中终止。

由在图1中以a-a表征的剖切线,造成按照图2的中间剖面。前面的和后面的壳体部件2.1、2.2在其径向的延伸区域中以分别狭窄的环状间隙适配到转动轮4上。在外侧的无叶片的环形空间3a连接到环形环绕的转动轮排出横截面上,所述环形空间沿径向方向首先在两侧由前面的并且后面的壳体部件2.1、2.2限定一段并且随后在外侧由前面的壳体部件2.1的未示出的过渡面限定。该过渡面随后在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中继续,其中,所述环形通道壳体壁至少在内侧例如具有圆柱形外罩的形状,即具有恒定的曲率半径、外半径(图3)。后面的壳体部件2.2在转动轮4的区域中构成为优选径向延伸的盘。在该盘的外部区域中连接有主要轴向取向的、从转动轮4沿轴向方向继续延伸的、包围旋转轴线a1的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2a,所述环形通道壳体壁的局部的曲率半径(可变的局部的内半径;图3)为了实现例如在周边上的螺旋形的走向而可变。

外部的和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2.2a因此在其之间形成环形通道3*,所述环形通道在连续改变的通过横截面情况下(可变的局部的曲率半径)可以实施为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尽管如此利用示出的布置结构也可实现具有在周边上恒定的通过横截面的环形通道3*。(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3*侧向连接到无叶片的环形空间3a上;它们一起形成离心泵2的压力侧的内部空间3。

图3示例性地示出,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怎样在周边上看连续扩大。从包括前面的壳体部件2.1的压力接管5的最后面的穿过位置上开始,并且更确切地说是沿回转泵2的旋转方向n看,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的通过横截面从最小横截面开始连续增加直至如下位置,在那里在图3中与旋转轴线a1相交的水平的中心线与压力接管5的纵轴线形成垂直线。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2a连续弯曲直到该位置。在其上优选连接有未示出的平的壁区域,所述壁区域在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的区域中确保通过横截面,所述通过横截面至少对应于压力接管5的通过横截面。代替平的壁区域,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2a也可以以其他形状、例如连续弯曲地构成。

(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3*的外部的轴向的限定通过连接到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2a上的、与旋转轴线a1沿径向的方向远离的、侧向于转动轮平面延伸的侧向的限定面2.2b实现,所述限定面是后面的壳体部件2.2的一部分(图2)。侧向的限定面2.2b优选径向定向并且沿轴向方向作为最后面的端侧的壁区域限定环形通道3*、3**。

侧向的限定面2.2b优选超过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的最外面的径向的延伸沿径向的方向向外继续延伸(图2)。未示出的、径向取向的、与侧向的限定面2.2b对应的并且与其可脱开地连接的在外侧具有侧向的限定面2.2b的环面也连接到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上。两个径向取向的上面提到的面在环形通道侧相对密封(壳体密封装置28;图6),并且具有多个在其周边上分布设置的、相互对应的贯通孔,通过所述贯通孔,前面的和后面的壳体部件2.1、2.2相互优选螺纹连接。

引回管路9(图2、1、3)在离心泵侧通过第一连接开口9a连接到环形通道3*或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上。用于第一连接开口9a的优选的布置位置是径向取向的侧向的限定面2.2b,所述限定面是后面的壳体部件2.2的一部分并且沿径向的方向在端侧限定环形通道3*、3**,即环形通道3*、3**在那里通入第一连接开口9a中。

如下取得最好的结果,即,第一连接点9a这样相对于压力接管5定位,使得经过径向的方向矢量的第一布置平面e(参看图3)由压力接管5的纵轴线垂直穿过,所述方向矢量一方面延伸通过第一连接开口9a的中点并且另一方面延伸通过泵组件1的旋转轴线a1。如下保证可比较的结果,即代替第一布置平面e选择第二布置平面e1,所述第二布置平面相对于第一布置平面e以垂直的偏心率e平行错开。在该情况下,第一连接开口9a这样相对于压力接管5定位,使得经过径向的方向矢量的第二布置平面e1由压力接管5的纵轴线垂直穿过,所述方向矢量一方面延伸通过第一连接开口9a的中点并且另一方面延伸通过壳体外罩20.1的轴向的对称轴线a2。当然,第一连接开口9a也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布置平面e1、e2之间或在一个狭窄的部分的区域中分别沿离心泵2的周向看设置在这些布置平面e1、e2旁边,而不会偏离本发明。

引回管路9通过第二连接开口9b与内部空间20.3处于连接中,其中,第二连接开口9b可以设置在壳体外罩20.1或壳体盖20.2或吸入接管20.2a或吸入管路24上。

为了简单的装配,引回管路9在两个连接开口9a、9b之间优选分开并且所述端部利用螺纹连接装置26相互连接。为了流体密封地闭塞引回管路的目的,在引回管路9中设置有闭塞阀22,所述闭塞阀以优选的实施形式可被远程控制。可远程控制的闭塞阀22通过控制导线27与例如在压力接管5或压力管路25中设置的信号发送器23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器由表征在泵组件1中的液体输送的物理的参量生成控制信号(图2、3)。

图2和4至7示出离心泵2的壳体2.1/2.2和环形通道3*、3**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前面的壳体部件2.1(图6、2)具有形成环形通道3*;3**的外部的周向壁29的、圆形的基本上圆柱形延伸的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和从后者通出的压力接管5,所述压力接管切向连接到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上。后面的壳体部件2.2具有构成环形通道3*;3**的内部的周向壁30的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2a,所述环形通道壳体壁优选平行于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1a延伸。在此,环形通道3*;3**优选在与转动轮平面轴向相邻的区域中构成,所述区域沿流动方向看在转动轮4后面并且仅完全处于由转动轮4涵盖的区域外。侧向的限定面2.2b是后面的壳体部件2.2的一部分;所述限定面优选径向定向并且沿轴向方向作为最后面的、端侧的壁区域限定环形通道3*;3**。

表征本发明并且有利地设计的特征示例性地在壳体2.1/2.2和环形通道3*、3**的以上定义的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示出(图4至7)并且在其作用方式方面对其进行解释。环形通道3*、3**在示出的中间平面(图6)中具有局部的环形通道宽度s,其中心通过分别示出的局部的环形通道宽度的一半s/2定义。第一连接开口9a的纵轴线a3以径向的错位δr偏心于侧向的限定面2.2b的横向的延伸区域并且径向向内错开地设置,其中,后者在环形通道3*、3**内作为端壁31示出。

该布置结构不可预测地与一方面环形通道3*、3**中的圆周速度cu(参看图3和5)和另一方面在那里由于弯曲的流体构成的第一次级流s1和反向的第二次级流s2(图7)共同作用导致在第一流动区域b1中的降低的速度。第一流动区域b1沿环形管路9的流经方向看处于向第一连接开口9a的进入区域上游并且朝按照本发明设计的并且定位的穹形部33径向偏移。在第一流动区域b1中在边缘在环形通道3*、3**中一定程度上形成死水区。该死水区由再循环流r造成,如其在图7a中示出的,其原因和其生成在于穹形部33并且由此在向第一连接开口9a的进入区域中的流入条件显著改善。速度的所述降低此外在那里导致静态的压力的提高,由此相对于按照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引起在引回管路9中的流动的压差提高并且泵组件1的抽吸时间减少。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穹形部一方面导致涡流的数量的减少并且另一方面导致其在回流管路9中的强度的降低。尤其是在引回管路9的直接跟随向第一连接开口9a的进入区域的管区域、即在图7中以b2表征的第二流动区域中证明的该减少的搅流减少流损耗和在引回管路9中的均匀化效果(气体混合到液体中的混入、分割和分布),由此泵组件1的抽吸时间进一步降低并且对容积式泵20供应较少加载气体的流体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二流动区域b2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特征比没有这些特征时可证实变得更细长并且具有更低程度的横截面收缩。

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设置为,第一连接开口9a朝环形通道3*、3**首先以埋头孔32的形式扩大(图6)。在此,穹形部33沿轴向方向只嵌接到埋头孔32中或完全穿过其直至引回管路9的第一连接开口9a或内径中。如果穹形部33轴向只嵌接到埋头孔32中,则埋头孔32仅朝环形通道3*、3**扩大。如果其穿过埋头孔32,则沿引回管路9的流经方向看,引回管路9的第一连接开口9a或内径已经朝环形通道3*、3**扩大。埋头孔32可以在此沿径向的方向由穹形部33完全亦或只部分地覆盖。该埋头孔32可以锥形、锥状或圆锥形或郁金香形构成,其中,向引回管路9的内管的过渡优选倒圆、即优选凸地弯曲地实施,以便避免或至少减少管流体的收缩部。

如果埋头孔轴对称并且同轴于纵轴线a3构成,埋头孔32的优选切削成型被简化。在该情况下,引回管路的内管的环形通道侧的端部区段可以例如作为用于切削的成型模具的导向装置起作用。

向第一连接开口9a的流入条件和到第一连接开口中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9中的进入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如下设定(图6),即,第一连接开口9a的纵轴线a3偏心于侧向的限定面2.2b的径向的延伸区域并且径向向内错开地设置。纵轴线a3(图7、7a)的径向的错位加强再循环流r的形成并且也用于其持久的生成。

与纵轴线a3的以上定义的径向的错位有关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纵轴线与径向在内侧限定环形通道3*、3**的内部的周向壁30间隔开直至引回管路9的内径的一半。由此当埋头孔设有向纵轴线a3的适合的倾斜时,穹形部33和/或埋头孔32嵌入到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2.2a中,由此,再循环流r和借此向穹形部33、埋头孔32、第一连接开口9a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9中的流入条件和到穹形部、埋头孔、第一连接开口并且借此到引回管路中的进入条件流体技术上地被正面影响。

关于引回管路9从环形通道3*、3**的通出的方向,本发明规定两个备选的变型。第一变型的特征在于,纵轴线a3在与侧向的限定面上的切线的接触点处垂直于侧向的限定面2.2b。在第二变型中,纵轴线a3沿引回管路9的流经方向看径向向内朝泵组件1的中心取向。

所述两个变型的选择也依赖于侧向的限定面2.2b的走向。离心泵技术识别具有圆形的、椭圆形的、椭圆的、梯形径向向外扩大的、矩形的或方形的通过横截面的环形通道。对应于侧向的限定面2.2b的由以上横截面形状产生的延伸走向,引回管路9按照本发明连接到所述限定面上,得出,流体是否或多或少可以无冲击地进入向引回管路9的第一连接开口9a中。无冲击的进入可以通过纵轴线a3和侧向的限定面2.2b的方向之间的倾斜角的变化引起。如果例如侧向的限定面2.2b径向定向,则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变型(纵轴线a3径向向内取向)减小在第一连接开口9a的区域中进入引回管路9中的流体的换向的程度。如果例如环形通道3*、3**圆形地构成并且第一连接开口9a例如处于环形通道3*、3**的圆形横截面的第一象限的中间的区域中,则可以使用第一变型(纵轴线a3垂直于到侧向的限定面2.2b上的切线并且处于所述切线到侧向的限定面上的接触点中),因为于是纵轴线a3沿引回管路9的流经方向看已经本身径向向内定向。

如果环形通道3*、3**的构造设置有径向定向的侧向的限定面2.2b,则通过如下建议产生向第一连接开口9a的流入条件和到第一连接开口中的进入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即,设定,穹形部33的对称轴线a4与垂直于侧向的限定面2.2b的纵轴线a3形成角度w,其中,穹形部33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径向向内取向。

以上实施形式能够按照另一种建议由此在流体技术上进一步优化,使得穹形部33的最低点朝泵组件1的中心的方向看径向向内缩回到内部的周向壁30后面并且穹形部33以过渡面34连续过渡到内部的周向壁30中。

过程组件1的上述实施形式按照权利要求的措施包含穹形部33和/或埋头孔32和/或第一连接开口9a的径向的错位。本发明的特征的每种合适的组合分别从穹形部33的实现出发可实施并且分别提供相对于评价的有关的现有技术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例如第一连接开口9a可以直接连接于穹形部33,其中,第一连接开口可以径向错开或在中央地在环形通道3*、3**中设置。环形通道3*、3**本身可以在此关于由转动轮4涵盖的区域在各种轴向位置中实现,其在权利要求中提出并且也在上述说明中给出。环形通道3*、3**作为具有在周边上恒定的通过横截面的无叶片的环形空间3*或作为具有连续改变的通过横截面的螺旋形的环形通道3**实施。环形通道3*、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圆形、蛋形、椭圆、梯形并且径向向外扩大、矩形或方形地构成。

附图标记列表

1自抽吸的泵组件

2(正常吸入的)离心泵(回转泵)

2.1/2.2壳体

2.1前面的壳体部件

2.1a外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

2.1b入口

2.1c吸入侧的内部空间

2.2后面的壳体部件

2.2a内部的环形通道壳体壁

2.2b侧向的限定面

3压力侧的内部空间

3*环形通道

3**螺旋形的环形通道

3a无叶片的环形空间

4转动轮

5压力接管

5a圆锥形的加宽部

5b连接管

6马达

7紧固凸缘

8轴

8a轮毂

8b轴突起

9(引导液体的)引回管路

9a第一连接开口

9b第二连接开口

20旋转的容积式泵(液体环泵)

20.1壳体外罩

20.2壳体盖

20.2a吸入接管

20.3内部空间

21输送蜗杆

22闭塞阀

23信号发送器

24吸入管路

25压力管路

26螺栓连接装置

27控制导线

28壳体密封装置

29外部的周向壁

30内部的周向壁

31端壁

32埋头孔(圆锥形;郁金香形)

33穹形部

34过渡面

a1泵组件1的旋转轴线

a2壳体外罩20.1的轴向的对称轴线

a3第一连接开口9a的纵轴线

a4穹形部33的对称轴线

cu环形通道3*、3**中的圆周速度

e(垂直的)偏心率

n旋转方向

s局部的环形通道宽度

s/2局部的环形通道宽度的一半

w调节角

b1第一流动区域

b2第二流动区域

e第一布置平面

e1第二布置平面

r再循环流

s1第一次级流

s2第二次级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