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车辆适时四驱系统的自适应转矩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86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进油孔、11 一限位盘、12—压缩弹簧、13—第二推进腔体、14 一第二推进杆件、15—感温端块、16—密封端盖、17—密封轴承、18 一第一助流孔、181 一第一孔段、182—第二孔段、183 一第二孔段、19 一第二助流孔、191 一第一孔段、192—第二孔段、193—第三孔段、20—辅助压缩弹簧、21—冷却腔体、22—冷却管道、221 —进液端、222—出液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1]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适时四驱系统的自适应转矩调节装置,其包括有前传动轴1、后传动轴2以及壳体3,前传动轴1与壳体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传动轴2延伸至壳体3内部,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外叶片组4与内叶片组5,外叶片组4包括有多片在壳体1径向上延伸的外叶片41,内叶片组5包括有多片在壳体1径向上延伸的内叶片51,所述外叶片组4中任意两片相邻的外叶片41之间,以及内叶片组5中任意两片相邻的内叶片51之间均通过隔离环6进行连接;所述外叶片组4中的多个外叶片41彼此共轴延伸,且其均采用环形结构,所述内叶片组5中的多个内叶片51彼此共轴延伸,且其均采用环形结构。
[0032]所述壳体3内壁之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后传动轴2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外花键,所述外叶片组4之中设置有外花键(设置于外叶片组4的外圈之上),其与壳体3之上的内花键相连接,所述内叶片组5之中设置有内花键(设置于内叶片组5的内圈之上),其与后传动轴2之上的外花键相连接,即外叶片组4之中的每片外叶片41的外圈通过花键连接于壳体3内壁之上,内叶片组5之中的每片内叶片51的内圈通过花键连接于后传动轴2的侧端面之上。外叶片组4中的多片外叶片41以及内叶片组5中多片内叶片51彼此交错排列,相邻两个外叶片41与内叶片51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彼此相交,且任意两片相邻的外叶片41与内叶片51之间存在一定间距。所述壳体3内部填充有硅油,车辆停驶状态下,壳体3内部的硅油为壳体3容积的85% ;所述外叶片41与内叶片51之中均设置有用于供硅油通过的助流孔。
[0033]所述壳体3之中,其与后传动轴2的相交一侧设置有密封端盖16,所述壳体3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轴承17,其固定连接于壳体3的内壁之上,两个密封轴承17均与后传动轴2相连接;所述密封端盖16与密封轴承17之中分别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0034]上述适用于车辆适时四驱系统的自适应转矩调节装置安装于车辆的前驱动桥与后驱动桥之间,其中,本申请的转矩调节装置中的前传动轴与主动轮所在驱动桥相连接,后传动轴与从动轮所在驱动桥相连接(亦可根据需求安装于驱动桥中以做轮间差速机构)。以前置前驱的车辆为例,当上述车辆采用包含有本申请中转矩调节装置的适时四驱系统时,前驱动桥的转矩传递至本申请的转矩调节装置中前传动轴之上,前传动轴与壳体相连接,继而带动壳体进行转动;由于本申请的转矩调节装置中,外叶片组与壳体之间通过花键连接,故而外叶片组亦可在壳体内部随壳体进行转动;前转动轴、壳体以及外叶片组构成本申请中转矩调节装置的主动部分。
[0035]由于壳体内部填充有硅油,当外叶片组进行转动的同时,外叶片的转动使得硅油在壳体内部产生旋流;位于后传动轴之上的内叶片组在硅油的旋流作用下亦发生转动,由于后传动轴与内叶片组之间通过花键进行连接,故而后传动轴在内叶片组的带动下亦可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了转矩的输出。后传动轴与内叶片组构成了本申请中转矩调节装置的从动部分。由于硅油的流动性与粘性,上述主动部分向从动部分传递转矩时。转矩得以重新分配,从而实现前、后驱动桥的转矩调节。
[0036]如图1、图2与图3所示,所述外叶片组4的侧端部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其包括有固定于壳体3内壁之上的第一推进腔体8,以及经由第一推进腔体8内部延伸至其外部的第一推进杆件9,所述第一推进杆件9平行于壳体3轴线进行延伸,且其与外叶片组4的侧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推进腔体8与壳体3内部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进油孔10,第一推进杆件9于第一推进腔体8内部的端部设置有在竖直方式上延伸的限位盘11,限位盘11与第一推进腔体8中第一推进杆件9所在的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2。所述内叶片组5的侧端部设置有第二推进装置,其包括有固定于壳体3内壁之上的第二推进腔体13,以及经由第二推进腔体13内部延伸至其外部的第二推进杆件14,所述第二推进杆件14平行于后传动轴2的轴线进行延伸,且其与内叶片组5的侧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推进腔体13与壳体3内部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进油孔10,第二推进杆件14于第二推进腔体13内部的端部设置有在竖直方式上延伸的限位盘11,限位盘11与第二推进腔体13中第二推进杆件14所在的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2 ;所述壳体3之中,第一推进装置与第二推进装置分别位于壳体3的两侧,且第一推进杆件9与第二推进杆件14反向延伸。
[00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3内部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一推进装置,以及四个第二推进装置;多个第一推进装置均位于壳体3的同一侧,且其关于壳体3的轴线成旋转对称,多个第二推进装置均位于壳体3的同一侧,且其关于后传动轴2的轴线成旋转对称。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个第一推进装置以及第二推进装置的设置,使得其对于外叶片组以及内叶片组的推力分布更为均匀,以使得外叶片组以及内叶片组在推进装置工作过程中,可保持平滑而稳定的直线运动,以避免使得转矩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0038]如图4与图5所示,任意两片相邻的外叶片41与内叶片51中,其相对端面之上分别设置有成环形分布的辅助摩擦带7,即任意外叶片41与内叶片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摩擦带7 ;所述辅助摩擦带7中设置有密集分布的金属颗粒,且任意两片相邻的外叶片41与内叶片51的相对端面之上的辅助摩擦带7于同一竖直平面之上的投影彼此相交。
[0039]当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下,本申请中的转矩调节装置以上述工作方式进行运转,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保持有较大的转矩比,车辆可以通过低能耗的方式进行正常运转。当车辆通过复杂路况,尤其是冰雪路面或深坑时,车辆的车轮极易发生滑转,即打滑现象;处于滑转状态的车辆中,其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转速出现转速差。此时,发动机所产生的部分能量直接传递至本申请的转矩调节装置之中。上述能量的传递致使壳体内部的硅油得以升温,并使得硅油受热发生膨胀,直至壳体内部的空气所占体积趋于零。
[0040]硅油在膨胀过程中沿第一推进装置与第二推进装置中的第一推进腔体与第二推进腔体之上的进液口进入腔体内部,从而使得腔体内部压力逐渐增加;当腔体内压力达到设定阈值时,第一推进杆件与第二推进杆件分别在硅油的压力作用下得以沿其轴线进行位移,从而分别推动外叶片组与内叶片组发生位移。由于第一推进装置与第二推进装置相对设置,故而外叶片组与内叶片组彼此相向运动,直至每一片外叶片均与其相邻的内叶片相贴合。此时,外叶片与内叶片之间的金属摩擦使得前传动轴与后传动轴连成一体,即转矩调节装置锁死。锁死状态下的转矩调节装置的输出转矩与输入转矩相同,即车辆的前驱动桥转矩与后后驱动桥转矩相同,从而实现车辆的四驱,以使得车辆在上述复杂路况下,原从动轮可通过保持较高的转矩以使得车轮从滑移状态下脱离。
[0041]外叶片与内叶片相贴合时,其侧端面之上的辅助摩擦带中的金属颗粒使得相邻两个外叶片与内叶片之间的摩擦力得以显著增加,从而使得其在转矩传递的过程中,外叶片与内叶片之间的贴合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进而使得车辆的四驱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得以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