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定位检验线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143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定位检验线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线坠,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多向红外线定位检验线坠,属于建筑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等施工工地,常常使用线坠对施工的垂直度进行检验,线坠是底端呈锥度,上边连接有线,利用线坠重量使线坠上的线保持垂直,这样就可以确定高处位置与下面相应的垂直点,也可以进行墙角的垂直度等,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费时、精确度也因人而异,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准确的定位,在专利201420667350.9利用红外线,克服了完全依赖肉眼进行自上而下确定下面的垂直位置的弊端,这个专利中,线坠包括吊部和坠部,吊部和坠部内为圆柱空腔,吊部与坠部螺纹连接,吊部内设置有电池筒,电池设置在电池筒内,电池的一极通过线坠与红外线发生器连接,另一极通过导线和开关与红外线发生器连通,电池筒顶端连接有提线,电池筒内下端设置有开关,开关上设置有开关触点,开关触点上方电池筒径向开设有设置压紧杆的压紧孔,吊部径向开设有压紧杆的压紧孔,电池筒径上的压紧孔在电池筒轴向的尺寸大于吊部径向压紧孔,在电池筒压紧孔和吊部压紧孔内横穿有压紧杆,压紧杆与开关触点之间设置有间隙,坠部下端为锥体,锥体顶端开设有轴向光线孔,光线孔与坠部空腔连通,坠部空腔中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专利201420667350.9实现在高出设定线坠,利用红外线准确确定低处的垂直位置,然而,在确定垂直度时,仍然需要利用肉眼将线坠线与墙角进行吻合,确认垂直度,这种利用肉眼确认垂直度的方法,同样存在着误差,即使确认了垂直度,也无法对堆砌后砖头、瓷砖的水平度以及其他施工过程中水平度的确认,这样,线坠的用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对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偏大的老师傅而言,由于眼睛的老化,这种利用肉眼进行墙角垂直度等的检验方法,仍然存在误差,如果能够同样利用红外线进行垂直度、水平度确认,增加线坠的用途,是专利中需要继续开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线坠中存在利用肉眼确认会导致产生误差,无法对施工时水平度进行确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多向红外线定位检验线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肉眼垂直度定位、检验的误差,实现施工时水平度的检验,扩大线坠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多向红外线定位检验线坠,包括红外线激光发射器和提线,所述线坠包括吊部和坠部,吊部和坠部内为空腔,吊部和坠部利用螺纹连接,坠部包括锥体和圆柱体,锥体端部沿轴向中心开设有定位光线孔,定位光线孔上方设置有定位红外线发射器,坠部圆柱体上垂直于轴线的水平方向开设有孔,孔内设置有水平红外线发射器和/或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坠部空腔内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活动接触板,活动接触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极触点,电极触点分别与上述三个红外线发射器正极和负极连接,吊部空腔内设置有电池筒,电池筒内设置有电池,电池下端设置有开关,吊部下端部固定有与活动接触板相应连通的固定接触板,固定接触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极触点,吊部或坠部相互间每旋转一定角度,相应的红外线发射器被连通,所述坠部空腔内设置有台阶,垂直于轴线的活动接触板下端部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接触板上,另一端与台阶接触,活动接触板上定位红外线发射器正极以及负极触点和垂直红外线发射器正极以及负极触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的一个电极位于轴线上,另外设置有外周电极触点与内周电极触点,外周电极触点与内周电极触点的电极属性相反,轴线电极触点与内周电极触点属于相同属性的电极,所述固定接触板利用两个固定件连接在吊部下端部,且与吊部导通,固定件为多个电极触点中的两个电极触点,轴线上固定连接着一个电极触点,轴线电极触点与内周电极触点连通,所述固定接触板上多个电极触点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固定接触板和活动接触板上轴线上电极触点属性相同,固定接触板上和活动接触板上的电极触点高度相同,所述提线一端连接在电池筒的上端部,提线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自动提线收缩器,自动提线收缩器上设置有提线伸缩锁紧器,所述开关设置在电池下端,电池下端与开关之间设置有压紧杆,压紧杆径向贯穿电池筒,吊部周边开设有径向孔,压紧杆两端设置在吊部径向孔中,所述压紧杆贯穿在电池筒的贯穿孔为椭圆孔,椭圆孔的长轴与轴向一致,开关打开时,所述压紧杆吊部之间导通,吊部与固定接触板固定件之间导通,压紧杆与开关触点之间设置有间隙,开关为弹性触点开关,开关触点与内部触点之间设置有间隙,压紧杆与开关触点之间设置的间隙大于开关触点与内部触点之间设置的间隙。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为:通过将线坠分为吊部和坠部,并在吊部和坠部之间利用螺纹连接,能够将吊坠构成一体,通过在吊部和坠部内部设置成圆柱型内腔,能够在吊部内腔中设置电池筒以及红外线发射器连通与关闭的开关,通过在坠部内腔设置台阶状圆柱形内腔,能够在下部轴向设置定位红外线发射器,在上部径向设置水平红外线发射器或/和垂直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在坠部和端部分别设置活动接触板和固定接触板,根据需要转动坠部或吊部,能够分别接通定位红外线反射器、水平红外线反射器和垂直红外线反射器电源以及定位红外线发射器的电源,通过在活动接触板和固定接触板上分别设置多个电极触点,用于分别连通各个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在线坠上设置多个红外线反射器分别实现了定位以及水平和/或垂直方向的施工检验,本发明拓宽了线坠的用途,为施工人员节约了购置多种实用工具的费用,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携带工具的种类,为施工带来了方便,利用该发明中的线坠,可降低施工中的施工误差,提高了定位、检验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活动接触板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固定接触板示意图。

图4电池筒内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电池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提线、2:提线孔、3:吊部上端部、4:缓冲弹簧、5:吊部、6:线孔、7:吊部空腔、8:电池筒、9:贯穿孔、10:电池、11:坠部、11a:圆柱体、12:螺纹、13:开关触点、14:连通导线、15:坠部空腔、16:定位光线孔、17:电池压紧弹簧、18:开关、19:红外线灯、20:锥体、21:红外线灯管、22:锥体顶端、23:凸透镜片、24:压紧盖、25:连线、26:激光灯管、28:压紧杆、29:固定接触板,31:水平红外线发射器、32:垂直红外线发射器、34:活动接触板、35:弹簧支架、36:弹簧、a:固定接触板负极、b:固定接触板正极一、c:固定接触板正极二、a:固定接触板负极、b:固定接触板正极一、c:固定接触板正极二、a1:活动接触板负极一、a2:活动接触板负极二、a3:活动接触板负极三、b1:活动接触板正极一、c1:活动接触板正极一、c2:活动接触板正极二、61:伸缩器、61a:伸缩线锁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多向红外线定位检验线坠,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包括红外线激光发射器和提线1,所述线坠包括吊部5和坠部11,吊部5和坠部11内为空腔,空腔为圆柱形,分别为吊部空腔7和坠部空腔15,吊部5和坠部11利用螺纹12连接,坠部11包括锥体20、圆柱体11a,锥体端部22沿轴向中心开设有定位光线孔16,定位光线孔16与坠部空腔15连通,定位光线孔16上方设置有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的红外线发射方向垂直向下,坠部11的圆柱体11a上,在垂直于轴线的水平方向开设有孔,孔内设置有水平红外线发射器31和/或垂直红外线发射器32,两者红外线发生器可设置其中之一,也可在两个孔内分分别设置,吊部5的下端部固定有与活动接触板34,固定接触板29上设置有多个电极触点,活动接触板34上的电极触点与固定接触板29上相应电极触点连通,坠部11的上端部设置有活动接触板34,活动接触板34上设置有多个电极触点,吊部5或坠部11每旋转一定角度,相应的红外线发射器被连通,各个红外线发生器连通位置在吊部5和坠部11外周做有位置标记,所述坠部11部空腔15内设置有台阶,垂直于轴线的活动接触板34下端部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弹簧36,弹簧36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接触板34下设置的支架35上,弹簧36的另一端与台阶接触,弹簧36能够始终使活动接触板34与固定接触板29之间保护接触。

图2是本发明的活动接触板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接触板示意图,所述坠部11内多个红外线发射器上端部设置有与活动接触板34连通的连线25,连线25分别连接到活动接触板34的下面,活动接触板34下面的连线25分别于上表面的电极触点之间连通,电极触点与固定接触板29上的电极触点接触后连通。

坠部11空腔上部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活动接触板34,活动接触板34上设置的多个电极触点,电极触点分别与上述三个红外线发射器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活动接触板34上定位红外线发射器正极以及负极触点和垂直红外线发射器32正极以及负极触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活动接触板34上的活动接触板负极一a1(定位红外线发射器负极)以及活动接触板正极一b1(定位红外线发射器正极)与活动接触板负极二a2(垂直红外线发射器负极)以及活动接触板正极二c2(垂直红外线发射器正极)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为了在检验垂直线的同时,对下方的垂直点也进行定位时使用,即:在垂直红外线反射器32连通的同时,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也会同时连通亮灯,水平红外线反射器是单独连通,没有必要同时接通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1的电源,活动接触板34上外周与内周的电极触点属性相反,在此,所述的属性为正极和负极,活动接触板和固定接触板上,一共在圆周方向有三排电极触点,即:轴线中心点电极触点、内周电极触点以及外周电极触点,轴线中心电极与内周电极属于相同属性的电极,也就是说轴线中心的电极和内周电极为同一种极性,要不都是正极,要不都是负极,外周的电极属性与内周以及轴线中心电极的属性相反。在本实施利用中,轴线中心的活动接触板负极一a1(定位红外线发射器负极)以及内周的活动接触板负极二a2(垂直红外线发射器负极)、活动接触板负极三a3(水平红外线发射器负极)都是负极,相反,外周的活动接触板正极一b1(定位红外线发射器正极)、活动接触板正极一c1(水平红外线发射器正极)和活动接触板正极二c2(垂直红外线发射器正极)为正极,这是为了能够使垂直红外线发射器32和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同时发出红外线光,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红外线的负极位于轴线中心,也就是上述的接触板负极一a1(定位红外线发射器负极)。

所述固定接触板29利用两个固定件连接在吊部5的下端部,且固定件与吊部导通,固定件为多个电极触点中的两个电极触点,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触板正极一b、固定接触板正极二c两个电极触点,轴线中心上固定连接着一个电极触点,轴线中心电极触点与内周电极连通,属于一条状电极触点,在吊部5或坠部11转动时,作为一个电极触点的固定接触板29上轴心中心电极以及内周电极在每转动一个角度中,分别会与活动接触板34上的中心电极触点以及内周电极触点接通,与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轴线上的一个电极触点为固定接触板负极a,固定接触板负极a与内周电极触点连通,固定板上中心电极触点和内周电极触点为同一个条状触点,与活动接触板34上的活动接触板负极一a1和/或活动接触板负极二a2或活动接触板负极二a3连通,所述固定接触板29上外周电极为同一属性,在本实施例中,都为正极,固定接触板29上多个电极触点在一条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触板29上的固定接触板负极a(定位红外线发射器负极)、固定接触板正极一b、固定接触板正极二c,当吊部5或坠部11旋转时,固定接触板正极一b、固定接触板正极二c,分别活动接触板34上外周的正极触点接触,也就是说分别与活动接触板正极一b1、活动接触板正极一c1、活动接触板正极二接触连通c2。所述固定接触板29和活动接触板34上轴线上电极属性相同,固定点接触板29上和活动接触板34上的电极触点高度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随着螺纹在旋转,各部高低不一,但是,在活动接触板34的下端弹簧支架35上固定连接的弹簧36,在弹簧36的支撑下,始终能够保持活动接触板34上电极触点与固定接触板29之间摩擦接触。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活动接触板34上连接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的电极触头为:活动接触板正极一b1、a1:活动接触板负极一。在活动接触板上连接垂直红外线发射器32的电极触头为:活动接触板正极二c2、活动接触板负极二a2。在活动接触板上连接水平红外线发射器31的电极触头为:活动接触板正极一c1、活动接触板负极三a3。

参照图3,在固定接触板上连接的电极其实只有两个,通过电池筒8、压紧杆28到吊部并与吊部连接的电极触点b和电极触点c为正极,也就是,固定接触板正极一b、固定接触板正极二c。由电池10直接通过连线出来的负极a,但是,a是一个长条状电极,分别于活动接触板中心的负极和内圈的负极在转动中接触,也就是,固定接触板负极a。

图4是电池筒内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电池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所述提线1一端通过在吊部上端部3上中心部位开设的中心提线孔2,连接在电池筒8的上端部的线孔6上,电池筒8的上端部为电池筒8的盖子,提线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自动提线收缩器61上,自动提线收缩器61上设置有提线伸缩锁紧器61a,吊部5空腔7内设置有电池筒8,电池筒8内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下端设置有开关18,电池10下端设置有电池压紧弹簧17,电池压紧弹簧17固定在一圆形板上,开关触点13位于圆形板下,压紧弹簧17、圆形片以及开关18都设置在电池筒8内,圆形板与开关触点13之间设置有压紧杆28,压紧杆28径向贯穿电池筒8,电池筒8上开设与长轴与电池筒轴向相同的两个椭圆形贯穿孔9,吊部5周边开设有两个径向孔,压紧杆28两端设置在吊部径向孔中,所述压紧杆28贯穿在电池筒8的贯穿孔9为椭圆孔,贯穿孔9椭圆的长轴与电池筒8轴向方向一致,所述压紧杆28与电池筒8、吊部5之间导通,吊部5与固定接触板29固定件之间导通,成为电池10向外输出的正极,压紧杆28与开关触点13之间设置有间隙h1,开关触点13表面与内部触点之间设置有间隙h2,压紧杆28与开关触点13之间设置的间隙h1大于开关触点13与内部触点之间设置的间隙h2。

参照图4和图5,在吊部内,设置有电池筒8,电池10的下端设置有电池压紧弹簧17,电池筒8内的纽扣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是负极向下,正极与电池筒8外周连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纽扣电池10负极向下设置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当然,也可以将纽扣电池10的负极向上设置,只是,正负极相反而已,不影响线坠的使用。所述电池筒8顶端连接有提线1,为了缓解提线上升是的冲撞力,可在电池筒8顶端与吊部空腔7顶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开关18与固定接触板29之间利用连线25连接,固定接触板29中间设置有固定接触板负极a,固定接触板29与电池10之间设置有连通导线14。

本发明中的三个红外线发射器为现有技术,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就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的结构进行描述。

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包括激光灯管26、红外线灯管21,红外线灯管21内还设置有红外线灯19,发射器光线出口设置有凸透镜片23,凸透镜片23外端设置有凸透镜片23的压紧盖24,如上所述,在不同角度连通的发射器不同。

所述现有技术的垂直红外线激光发射器32和水平红外线激光发射器32的结构与上述定位红外线激光发射器33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前面的镜头。

以下就开关18的动作情况进行表述,连通导线14具有一定的伸长余量,线坠不用时,也就不会提起线坠,压紧杆28就不会与开关触点13接触,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利用提线1提起线坠时,开关触点13才能与压紧杆28接触连通,也就是说在不提起线坠的情况下,是不会接通电源的,也就不会连通各个红外线发射器。也就是说,当通过提线1提起中间电池筒8时,由于压紧杆28的两端固定在坠部5上,压紧杆28贯穿在电池筒8上椭圆形的贯穿孔9内,贯穿孔9为垂直方向为长轴的椭圆形孔,电池筒8具有提升的空间,当电池筒8提升后,压紧杆28是不动的,电池筒8在贯穿孔9与压紧杆28间隙范围内移动,此时,与电池筒8为一体的电池筒内设置的开关18也在上升,开关触点13就会在上升过程中与压紧杆28接触,压紧杆28就会与开关触点13接触或压下,一旦与开关触点13接触,回路就会导通,红外线发射器连通,红外线发射器会发光,在线坠的吊部5和坠部11之间,分别有转动位置标记,分别是三个红外线发射器连通的角度,各个角度分别会发出点状红外线光线、发亮的垂直红外线光线以及点状红外线光线、水平红外线光线。

锥体顶端22上设置的轴向定位光线孔16的直径在0.5-2.0mm之间,所述开关触点13的接触方向为轴向方向,图5是电池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池筒8轴向贯穿孔9为线坠轴向椭圆孔,吊部5上设置的孔为圆孔,开关18断开时,压紧杆28与开关触点13之间的间隙在3mm以内,坠部11内圆柱空腔为台阶状空腔,弹簧35的下端支撑在台阶部,弹簧支架35固定在活动接触板34上,上部空腔为内螺纹,下部内腔周直径小于上部内腔直径,定位红外线发射器33发射光垂直向下设置在下部内腔中,水平红外线发射器31或/和垂直红外线发射器32垂直于轴线,且水平设置在坠部11壳体上。连通后水平红外线发射器31和垂直红外线反射器32反射触点光线分别是水平状细光线和垂直状细光线。

提线端部设置了提线伸缩器61,利用线坠的重量可以延长提线1的长度,如果想终止提线1的延长度,可向下压紧伸缩线锁紧器61a即可停止延长,当提线1上失去线坠重力时,可利用伸缩器61内的环形弹簧将提线1收缩到伸缩器61盒内,其原理与盒式自动收缩卷尺的原理一致。

通过将线坠设置成吊部5和坠部11两部分,并在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空腔,可在吊部5内设置电池筒8以及开关18,在坠部11内设置多个红外线发射器,并可利用螺纹12将吊部5和坠部11连接在一起,通过在电池筒8内设置电池10,能够提供红外线发射器的电源,通过在电池筒8内设置轴向接触的开关触点13,能够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的接通与断开,通过在电池筒8和吊部5的外周分别开设径向贯穿孔9和径向孔,吊部5上的径向孔可固定压紧杆28,电池筒8可在贯通孔9与压紧杆28的间隙中上下移动,能够在提升电池筒8时,电池筒8内的开关触点13就会压到压紧杆28上,或接触压紧杆28,一旦开关触点13与压紧杆28接触,开关18接通,回路就会连通,从而接通红外线发射器的电源,在线坠不使用时,就会断开各个红外线发射器的电源,能够起到节约电池能源的效果,所述红外线光为强光红外线,光线可通过坠部11内设置的各个红外线发射器射出线坠外部,分别进行垂直定位,垂直度和/或水平度的检验,通过在坠部11内各个红外线发射器上的连线25与活动接触板34的下面连接,通过转动吊部5或/和坠部11,活动接触板34的上面的电极触点与固定接触板29上的电极触点之间会连通,能够保证线路的连接畅通,红外线反射器才能射出光线,通过在开关18与活动接触板34之间设置电池正负极固定接触板29,通过在活动接触板34下端上设置弹簧36能够始终保持活动接触板34与固定接触板29之间的接触,本发明拓宽了线坠的用途,为施工人员节约了购置多种实用工具的费用,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携带工具的种类,为施工带来了方便,利用该发明中的线坠,可降低施工中的施工误差,提高了定位、检验的精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