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9313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器组件、显示器框架及显示器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沿着图3的6-6'切开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沿着图3的7-7'切开的横向剖视图,图8为示出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和显示器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0081]参照图5至图8,上述框架100的前部面和上部面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因此,当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时,在上述框架100的上部面形成开口部110。而且,上述框架100的前端部向与上述前面板20平行的方向弯曲,以此形成框架粘结部120。详细地,上述框架粘结部120为粘结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部分,以向上述框架100的外侧方向具有规定宽度的方式弯曲。由于上述框架100的上端部开口,因此,上述框架粘结部120可呈连接上述框架100的前面部的左侧、前面部的下侧及前面部的右侧的“U”字形态。
[0082]在上述框架粘结部120设置由双面胶带或由粘结剂形成的粘结部件25,从而可使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
[0083]在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下,上述框架100的上部面与上述装饰部件40的下部面相接触。即,上述装饰部件40放置于上述框架100的上部面,上述框架100的开口部110与在上述装饰部件40形成的上述插入口 41相连通。
[0084]因此,即使向上述门10的内部注入用于形成上述绝热材料24的发泡液,发泡液也不向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空间流入。而且,在上述框架100的后部面形成格子状的多个加强筋130。因此,即使向上述门10的内部填充用于使上述绝热材料24成型的高压的发泡液,也因上述加强筋130而不会发生上述框架100的形状变形或受损,并可稳定地维持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的空间。
[0085]而且,可在上述框架100的前面部的上侧区域安装支撑板141。为此,可在上述框架的前面部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形成板支撑部140。上述板支撑部140可使上述框架粘结部120的内侧边缘的一部分形成与上述支撑板141的厚度相同的高低差。
[0086]在上述显示器盖200收容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的状态下,上述支撑板141遮蔽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上侧相对应的上述框架100的前面部。而且,若上述支撑板141安装于上述板支撑部140,则上述支撑板141的前部面、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及上述框架粘结部120形成同一平面。因此,当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时,由于上述支撑板141和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面部存在高度差,因此,可防止上述框架100晃动或者上述框架100并未坚固地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现象。不仅如此,还可防止形成高度差的上述前面板20的部分因外部冲击而发生变形。
[0087]上述板支撑部140可支撑上述支撑板141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而且,在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下,上述支撑板141可滑动插入于在上述板支撑部140和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当然,还可在上述支撑板141固定于上述板支撑部140的状态下,上述支撑板141与上述框架100—同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
[0088]可在上述框架100的侧面上部形成电线出入口 150。上述电线出入口 150形成用于使电线出入的通道,上述电线用于连接设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的电子部件和上述机壳上的电源部。上述电线出入口 150形成于靠近上述门10的铰链的上述框架100的侧面上部,从而,可使上述电线出入口 150与上述门10的铰链孔之间的距离最小化。而且,可通过上述电线出入口 150来配置电线,并在向上述门10的内侧注入发泡液之前,进行遮蔽上述电线出入口 150的收尾处理,从而防止发泡液向上述框架100的内部流入。
[0089]而且,可在上述框架100的左侧侧面和右侧侧面分别形成限制槽160。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两个侧端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宽度方向突出的限制部230插入于上述限制槽160。上述限制槽160以与上述限制部23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凹陷,并且,在上述显示器盖200收容于上述框架100内部的状态下,可使上述显示器盖200不晃动,并维持准确位置。
[0090]在上述框架100的内部侧面中,可在与上述限制槽160的下侧相对应的侧面突出形成用于支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盖支撑部170。与上述限制槽160的下侧相对应的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空间为用于收容上述显示器盖200的部分。上述盖支撑部170从上述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向上述框架100的中心方向突出,从而,上述盖支撑部170以按压上述显示器盖200的背面的两侧端部的方式支撑上述显示器盖200。
[0091]因此,在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的状态下,若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并向上述门10的内部注入发泡液,则上述盖支撑部170向前方推动上述显示器盖200,以此维持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
[0092]尤其,即使用于使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上述粘结部件25硬化而丧失功能,也可借助上述盖支撑部170对上述显示器盖200加压的力来维持上述显示器盖200紧贴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状态。
[0093]多个上述盖支撑部170隔开规定间隔来向上下方向配置,从而,多个上述盖支撑部170可均匀地按压上述显示器盖200的整个背面并支撑。而且,还可在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背面相接触的各个上述盖支撑部170的前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突出部171。上述突出部171呈向横向以长的方式形成的筋状或呈半球形态的突起状,从而,可与上述显示器盖200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因此,即使上述显示器盖200和上述盖支撑部170的接触面不平坦,也可防止上述显示器盖200倾斜。而且,各个上述盖支撑部170可均匀地向上述显示器盖200传递压力。
[0094]例如,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向前后方向略倾斜的状态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状态下,可借助发泡液来对上述框架100加压。在此情况下,用于对与上述前面板20相距较远的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侧面加压的突出部171借助上述发泡液的压力磨损,并使上述显示器盖200整列在正确位置。
[0095]上述显示器盖200可由板状的塑料原材料形成,并且上述显示器盖200在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下收容于上述框架100的内侧。
[0096]另一方面,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形成用于安装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收容部210。而且,在组装后,可在与上述显示窗11相对应的上述显示器盖200上的位置形成上述多个第二贯通口 220。
[0097]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可包括: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用于安装上述发光二极管313;以及反射器320,配置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前部面。
[0098]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可包括:发光二极管控制部,用于驱动上述发光二极管313;以及传感器控制部330,用于驱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因此,上述传感器控制部330在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上处理通过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检测的上述前面板20的触摸信号。为此,如图8所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和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可由电缆连接器600相连接。
[0099]上述电缆连接器600可包括:第一电缆连接器610,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相连接;以及第二电缆连接器620,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相连接。可在上述第一电缆连接器610的端部和第二电缆连接器620的端部分别形成端子部,从而,可使上述第一电缆连接器610和第二电缆连接器620相互电连接。
[0100]而且,在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安装于上述门10的过程中,上述第一电缆连接器610和第二电缆连接器620可以以在上述门10的外侧相互连接的长度延伸。为此,在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状态下,至少上述第一电缆连接器610的长度大于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上端至上述插入口 41为止的距离。因此,可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状态下,在上述插入口 41的外侧使上述电缆连接器610、620电连接后,向上述插入口 41的内部插入安装上述显示器组件300。
[0101]另一方面,与上述第二电缆连接器620相连接的显示器端子311可配置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上端左侧(如图5所示)。这是为了将上述显示端子311配置于尽可能远离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位置,从而,当使用人员用手指触摸上述前面板20时所发生的静电向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传递的可能性最小化。即,为了将上述静电向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传递,从而,使安装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部件受到的电损坏的可能性最小化。
[0102]而且,附着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前部面的上述反射器320用于引导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输出的光向上述第一贯通口 21集中。上述反射器320不仅引导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放射的光,而且,还使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及上述显示器端子311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隔开与上述反射器320的厚度相对应的距离,从而,上述反射器320执行保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免受静电影响的功能。
[0103]尤其,由于上述前面板20应由不锈钢原材料形成,并且,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应与显示窗11相邻的结构特性,因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有可能对在使用人员触摸上述触摸操作部1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脆弱。因此,上述反射器320配置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前部面,由此,在结构上,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与上述前面板20相隔开,同时还可良好地传递光,从而可保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免受静电影响。
[0104]在上述反射器320形成第三贯通口 321,上述第三贯通口 321配置于上述反射器320的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述第三贯通口 321与第二贯通口 220及第一贯通口 21相连通。在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状态下,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则上述第一贯通口 21、第二贯通口 220及第三贯通口 321将具有向前后方向相互紧贴并相互连通的结构。因此,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输出的光经过上述第一贯通口 21、第二贯通口 220及第三贯通口 321,并通过上述显示窗11来向门10的外部照射。
[0105]另一方面,可在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背面设置音响输出装置340。上述音响输出装置340用于以声音方式表示冰箱I的工作状态,可使用扬声器、蜂鸣器(buzzer)。上述音响输出装置340可夹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显示器孔412。因此,从上述音响输出装置340输出的声音向位于上述门10的前方的使用人员传递,从而,可使使用人员识别上述冰箱I的工作状态或运行状态。
[0106]另一方面,作为用于安装包括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在内的上述显示器组件300,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可呈板状,来可安装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而且,借助沿着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边缘延伸,并向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方突出的边沿410,来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形成用于收容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空间。而且,在上述边沿410的前端部中,可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的边沿410的前端部形成滑动插入部415。上述滑动插入部415呈向与上述边沿410正交的方向,S卩,向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宽度方向弯曲的筋形态。
[0107]当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相结合时,上述滑动插入部415插入于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形成的导轨240的内侧。因此,上述框架显示器400可借助上述滑动插入部415来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
[0108]还可在上述框架显示器400的整个前部面形成加强筋411,上述加强筋411呈向横向及纵向隔开规定间隔来延伸的格子状。而且,可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上端形成框架切开部414。上述框架切开部414可在与述显示器端子311相对应的位置被切开,以此防止上述显示器端子311和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相互干扰。
[0109]而且,可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形成凸台413,上述凸台413与用于将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固定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螺栓312相紧固。因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可以以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隔开与上述凸台413的突出高度相对应的距离的状态来固定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
[0110]另一方面,在上述框架显示器400的上端的中间部部形成向上方延伸的框架把手420。上述框架把手420为在使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相结合时使用人员握住并进行操作的部分。
[0111]上述框架把手420包括:第一垂直部421,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延伸;倾斜部422,从上述一垂直部421的上端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延伸;以及第二垂直部423,在上述倾斜部422的上端重新向上方延伸。
[0112]上述第一垂直部421和第二垂直部423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延伸,并借助上述倾斜部422相连接。而且,在上述第二垂直部423的上端向横向延伸来形成使用人员可以握住的柄部424。
[0113]因此,为了向上述显示器盖200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使用人员握住上述柄部424并从上述框架显示器400的下端开始向上述插入口 41的内侧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而且,越向上述插入口 41的下方插入上述框架显示器400,则借助上述框架把手420的结构,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可越容易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背面。
[0114]若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内部的状态下,在上述插入口 41安装上述插入口盖42,则上述插入口盖42的底面与上述柄部424的上部面相接触。虽然未图示,但在上述插入口盖42的底面形成形状与上述柄部424相对应的把手结合部。因此,若上述插入口盖42安装于上述插入口 41,则上述框架把手420的上端与上述把手结合部相结合,从而可维持固定的状态。
[0115]图9为示出上述显示器盖200和显示器框架400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图10为上述显示器盖200和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为从后方观察安装有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立体图。
[0116]参照图9至图11,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左右侧端形成导轨240。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两侧端通过多次弯曲来形成上述导轨240,上述滑动插入部415沿着上述导轨240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内部。
[0117]其中,如图6所示,通过使上述导轨240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宽度大于上述导轨240的下侧部的前后方向宽度,由此,可容易插入上述滑动插入部415。
[0118]并且,越向上述导轨240的下侧,上述导轨240的后部面越向靠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的方向倾斜。因此,上述显示器框架400越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则安装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的上述显示器组件300越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侧。因此,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状态下,上述滑动插入部415固定于上述导轨240的内侧,上述反射器320完全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后部面。此时,使上述第三贯通口 321与第二贯通孔220向前后方向整列。
[0119]另一方面,上述显示器盖2000的前部面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的一侧形成用于收容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收容部210。上述收容部210以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开口,来使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插入于上述收容部210。而且,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安装于上述收容部210的状态下,上述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