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9865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基于无线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安全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成为全球性主要公害之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左右,但死于车祸的人数却占世界的16%以上。如果能够在事故发生前提醒驾驶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则是非常必要的。当前,能够有效地实现在行车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激光、红外线等方式检测数据达到主动避撞,但它们都具有相应的缺陷。现有的超声波测距方法虽然简单、制作方便且对外界光线和电磁场不敏感,但是能够稳定测量的理想距离只有4m~5m;激光雷达测距方法虽然测量距离远、成本低,但其容易受恶劣天气、汽车震动和反射镜表面磨损等复杂环境的影响,使得探测距离、测量精度和稳定性都大大降低;毫米波雷达测距方法虽然探测性能稳定、精度高且不易受复杂环境的影响,也可远距离探测,但由于其在具体技术实现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硬件结构上比较复杂,造价高昂。这些使得现有的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不能全面有效地应对交通事故。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现在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的车辆360°全方位主动防撞系统——车辆碰撞预报警系统。该车载节点根据GPS模块采集到自车的行驶信息;通过车间无线通信模块将自车行驶信息发送给通信范围内的他车,并接收来自他车的行驶信息;根据车辆安全距离模型将自车和他车的行驶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两车的相对位置(一般是以车尾的位置),并通过图形界面将其实时显示在自车的液晶屏上,同时得出两车的危险报警距离,以判定二者是否存在潜在碰撞危险,若存在,报警单元会立刻发出预报警(详见:陈伟.车辆碰撞预报警系统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5-62)。

但是,上述的车辆碰撞预报警系统是根据两车辆的相对位置(一般是以车尾的位置)进行判断报警的,当车辆车头快碰撞到另一车辆的车前灯,由于车辆行驶的惯性,导致驾驶员不能及时控制方向盘,碰撞到另一车辆,进而形成连贯性的车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具有车辆碰撞预警功能的基于无线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装置。

本方案中的基于无线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装置,包括,

后罩,所述后罩两端设有第二支柱,所述后罩内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下方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用于启动报警器的触碰杆,所述升降架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设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嵌入设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下端设有第一电磁铁;

前罩,所述前罩内设有电池板,所述电池板嵌入在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电池板上端设有第二电磁铁;

所述后罩与所述前罩上下对接形成一个空腔,所述报警器、升降架、触碰杆、支撑板、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电磁铁、第二电池铁、导电板和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事先将后罩插入车前灯的后侧,在安装时,应保持前罩凸出车前灯外侧;当另一车辆的车头触碰到车辆的车前灯时,先触碰到前罩,让前罩挤压变形,前罩变形的部分触碰到空腔内的电池板,让电池板带动第一电磁铁向被挤压的方向移动,且移动到第二电磁铁,让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相触碰,同时,让与第二电磁铁相接触的导电板推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通过升降架推动触碰杆,触碰杆触碰了报警器内的开关按钮,这时,车前灯上响起警报,同时,提醒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向另一个方向行驶,避开被另一车辆碰撞。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采用力的传递,当前罩受力变形时,受力变形的部分触碰到电池板,电池板带动第一电磁铁接触到第二电磁铁,让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接触,进而触发触碰杆启动报警器内的开关按钮,提醒驾驶员改变车辆行驶的方向,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进一步,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GSP模块,所述GSP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电板。当另一车辆的车头快要触碰到车辆的前车灯时,对前罩产生一挤压,该挤压产生的力推动电池板向第一电磁铁方向运行,让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相接触,在接触的那一瞬间,电信号从电池板上发出,通过导电板向GSP模块流动,并通过GSP模块发射出去,通过自组织网络技术中的无线通信网络向驾驶员发送信号,告知驾驶员向另一个方向行驶。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平行。保持第二电磁铁能够更好的传递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柱的长度是所述第一支柱的两倍。第二支柱是为了支撑后罩。

进一步,所述保护壳伸至所述后罩,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后罩相接处形成阶梯状。该保护壳与后罩的连接是为了让保护壳支撑后罩,保护壳插入在车辆的前车灯上,将后罩固定在车辆的前车灯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后罩1、保护壳2、GPS模块3、支撑板4、第一电磁铁5、导电板6、电池板7、第二电磁铁8、前罩9、报警器11、触碰杆12、升降架13。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基于无线网络的车辆安全监控装置,包括后罩1和前罩9,后罩1与前罩9上下对接并连为一体,且后罩1和前罩9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在该空腔内设有报警器11,该报警器11安装在后罩1上,,该触碰杆12被包裹在升降架13一端内,且触碰杆12伸出升降架13,并靠近报警器11上的开关按钮,所述触碰杆12专用于触碰所述开关按钮;升降架13下端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用于支撑升降架13,支撑板4为“Ω”形状,在支撑板4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一支柱,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嵌入有导电板6,导电板6下端设有第一电磁铁5,第一电磁铁5下方设有第二电磁铁8,且第一电磁铁5和第二电磁铁8相互不接触,在第二电磁铁8下端设有电池板7,在电池板7的两侧嵌入在后罩1两头上的两个第二支柱上,第二支柱的长度是第一支柱的两倍。

具体操作是,事先将后罩1插入车前灯的后侧,在安装时,应保持前罩9凸出车前灯外侧;当另一车辆的车头触碰到车辆的车前灯时,先触碰到前罩9,让前罩9挤压变形,前罩9变形的部分触碰到空腔内的电池板7,让电池板7带动第一电磁铁5向被挤压的方向移动,且移动到第二电磁铁8,让第一电磁铁5与第二电磁铁8相触碰,同时,让与第二电磁铁8相接触的导电板6推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通过升降架13推动触碰杆12,触碰杆12触碰了报警器11内的开关按钮,这时,车前灯上响起警报,同时,提醒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向另一个方向行驶,避开被另一车辆碰撞。

在实施例2中,后罩1中间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2为一中空圆柱体,该保护壳2上端伸出后罩1,伸出后罩1的一段的保护壳2的直径大于在空腔内的保护壳2的直径,且伸出后罩1的保护壳2与空腔内的保护壳2形成一个阶梯状,保护壳2的下端与导电板6相平行,且保护壳2未接触导电板6,在保护壳2内安装有GSP模块3,该GSP模块3为条形形状,GSP模块3连接导电板6,GSP模块3采用SiRF•IV•GPS•module•Ct-G431型;保护壳2固定在升降架13和支撑板4中部。

具体操作是,当另一车辆的车头快要触碰到车辆的前车灯时,对前罩9产生一应力变形,进而推动电池板7向第一电磁铁5方向运行,让第一电磁铁5与第二电磁铁8相接触,在接触的那一瞬间,电信号从电池板7上发出,通过导电板6向GSP模块3流动,并通过GSP模块3发射出去,通过车间自组织网络技术中的无线通信网络向驾驶员发送信号,告知驾驶员向另一个方向行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