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断路器组件中使用的高速通信联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070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断路器组件中使用的高速通信联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的领域大体涉及断路器组件,并且更特别地,用于在断路器组件中使用的高速联接件和组装这样的联接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力分配系统采用开关装置,诸如例如,开关设备应用中的断路器传统上容纳在金属封罩或“拉出式”单元中。拉出式单元将电力开关装置可释放地连接到电力汇流条上。有时必要的是,诸如为了计划的维护或测试,将断路器移进或“推压(rack)”进和移出或“推压”出封罩,以在电力功率分配电路内建立和脱开电力连接。传统拉出式单元构造成在脱开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推压断路器,在脱开位置上,断路器的主触头或端子与封罩内的匹配主触头完全脱开,在连接位置上,断路器和封罩的主触头完全接合。推压机构典型地用来确保断路器在脱开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移动时稳定地移动。

断路器还典型地配备有各种各样的辅助电子装置和有关控制电路,包括开关、马达、螺线管等,以对断路器的各种功能提供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端子在传统上布置在断路器组件的外表面上,以对辅助装置和控制电路提供功率,并且布置成自动地与布置在封罩内的对应的匹配端子或触头连接和脱开。布置在断路器和封罩上的这种对应的端子传统上称为“辅助脱开”端子或触头,以区别这些端子与传递电流的主或“主要”断路器和封罩端子。

当断路器插入或者从脱开位置推压到连接位置时,断路器和封罩上的对应的辅助脱开端子必须接合,以对辅助装置和控制电子器件提供功率。相反,当断路器移除或者推压出来到达脱开位置时,辅助脱开端子必须脱开。另外,通常在断路器的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提供测试位置,在测试位置上辅助脱开端子是接合的,但主端子不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断路器与主电路脱开,或者“断开”时,可安全地测试断路器的辅助功能。

至少一些已知断路器包括定额在400-600伏之间的辅助脱开,并且因而,需要较大的导体来适应电流,以及需要较大漏电和余隙间隔来适应电压。因而,至少一些已知辅助脱开结构对于cat5和cat6高速连接不是最佳的,诸如典型的以太网和hdmi通信中使用的那些,它们需要典型地低于24伏的信号级电压。这样的高速通信连接器一般较小,并且比用于较慢速通信的连接器(诸如cat4通信电缆)具有更少接触接合。因而,至少一些已知断路器将高速通信连接器定位在主断路器的外部。但是,为了通过高速连接器传输数据,这样的断路器将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数据类型,这会使数据输出减慢,并且阻碍断路器实时地传输高速数据。

至少由于上面陈述的原因,需要这样一种断路器:它具有嵌入主电子器件中的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传输高速通信数据,并且高速通信连接器布置成自动与布置在封罩内的对应的匹配端子或触头连接和脱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辅助脱开组件,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辅助脱开组件包括第一辅助脱开设备,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联接部分,第一联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辅助脱开组件还包括第二辅助脱开设备,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联接部分上的第二联接部分。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开口构造成在断路器从脱开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接收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组件。断路器组件包括箱和枢转地联接到箱上的第一辅助脱开设备。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联接部分,第一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断路器组件还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在箱内的断路器。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断路器组件还包括联接到断路器上的第二辅助脱开设备。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联接部分上的第二联接部分。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开口构造成在断路器从脱开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接收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组装断路器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辅助脱开设备枢转地联接到箱上。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联接部分,第一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方法还包括将断路器可移除地联接到箱上,其中,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辅助脱开设备联接到断路器上,其中,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二联接部分。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二联接部分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联接部分上,其中,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开口构造成在断路器从脱开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接收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技术方案1.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辅助脱开组件,所述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辅助脱开组件包括:

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其包括第一联接部分,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

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其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联接部分上的第二联接部分,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从所述脱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接位置时接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分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包括本体部分,其与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一体地形成,其中,所述本体部分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包括联接到所述本体部分上的盖,所述盖构造成限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的移动。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包括本体部分和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本体部分内的至少一个联接器,所述本体部分与所述第二辅助脱开设备一体地形成。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分包括第一本体开口和第二本体开口,所述联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开口对齐的第一联接器开口和与所述第二本体开口对齐的第二联接器开口。

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开口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二本体开口而定向。

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开口和所述第一联接器开口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接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

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分包括其中限定有槽口的壁,并且所述联接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构造成接合所述槽口,以有利于将所述联接器联接到所述本体部分。

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对齐结构,并且所述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二对齐结构,所述第二对齐结构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联接到所述第一对齐结构上。

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辅助脱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齐结构包括第一对斜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对齐结构包括第二对斜表面,所述第二对斜表面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匹配所述第一对斜表面。

技术方案11.一种断路器组件,包括:

箱;

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箱上的第一辅助脱开设备,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联接部分,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

可移除地联接在所述箱内的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联接到所述断路器上的第二辅助脱开设备,所述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联接部分上的第二联接部分,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从所述脱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接位置时,接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分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断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包括本体部分和联接到所述本体部分上的盖,所述本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一体地形成,并且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

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断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包括本体部分和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本体部分内的至少一个联接器,所述本体部分与所述第二辅助脱开设备一体地形成。

技术方案14.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断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分包括第一本体开口和第二本体开口,所述联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开口对齐的第一联接器开口和与所述第二本体开口对齐的第二联接器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开口和所述第一联接器开口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接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

技术方案15.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断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对齐结构,并且所述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二对齐结构,所述第二对齐结构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联接到所述第一对齐结构上。

技术方案16.一种组装断路器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辅助脱开设备枢转地联接到箱上,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一联接部分,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

将断路器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箱上,其中,所述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

将第二辅助脱开设备联接到所述断路器上,所述第二辅助脱开设备包括第二联接部分;

将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联接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构造成当所述断路器从所述脱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接位置时,接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分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技术方案17.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所述第一联接部分的本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一体地形成;以及

将盖联接到所述本体部分上,使得所述盖限制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的移动。

技术方案18.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所述第二联接部分的本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一体地形成,所述本体部分具有第一本体开口和第二本体开口;以及

将联接器联接到所述本体部分上,使得所述本体部分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具有第一联接器开口和第二联接器开口;

对齐所述第一本体开口与所述第一联接器开口,并且对齐所述第二本体开口与所述第二联接器开口。

技术方案19.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断路器从所述脱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接位置时,将所述高速通信连接器插入到所述第一本体开口和所述第一联接器开口中。

技术方案20.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断路器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可移除地联接所述第一辅助脱开设备的第一对齐结构与所述辅助脱开设备的第二对齐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断路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显示的断路器组件的箱部分的透视图;

图3中图1中显示的断路器组件的断路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可用于图1中显示的断路器组件的示例性辅助脱开端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可用于图4中显示的辅助脱开端子组件的示例性箱辅助脱开设备的正面透视图;

图6是箱辅助脱开设备的背面透视图;

图7是可用于图4中显示的辅助脱开端子组件的示例性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的正面透视图;

图8是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的背面透视图;

图9是可用于图6中显示的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的联接器的透视图;

图10是图6中显示的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的俯视图。

图11是备选断路器的透视图。

图12是可用于图11中显示的断路器组件的备选高速通信联接件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中显示的高速通信联接件的备选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2中显示的高速通信联接件的备选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2中显示的高速通信联接件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2中显示的高速通信联接件的横截面图;

图17是图13中显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部件列表

100断路器组件

102断路器

104箱

106顶壁

108底壁

110侧壁

112后壁

114腔体

116支架

118轨道组件

120辅助脱开组件

122端子设备

122箱辅助脱开设备

124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

126枢转凸起部

128旋转轴线

130内凹式端子壳体

132内凹式端子

134第一端

136第二端

138对齐结构

140顶表面

142底表面

144侧壁

146前表面

148第一斜表面

149外凸式端子壳体

150第二斜表面

152第一端

154第二端

156第二对齐结构

158顶表面

160底表面

162侧壁

163壳体接收部分

164第一斜表面

166第二斜表面

168顶表面

170顶表面

200高速通信联接件

202箱联接部分

204断路器联接部分

206本体部分

208高速通信连接器

210盖

212凸缘

214钩子部分

216本体部分

218高速联接器

220第一本体开口

222第一联接器开口

224第二本体开口

226第二联接器开口

228盖

230前壁

232槽口

234突出部

1100断路器组件

1102断路器

1104壳体

1106侧壁

1108支架

1110轨道组件

1112辅助脱开组件

1114断路器辅助端子设备

1116壳体辅助脱开设备

1200高速通信联接件

1202第一连接器

1204第二连接器

1206框架

1208杆

1210弹簧

1212壁

1214第一对齐结构

1216第二对齐结构

1218第一接合结构

1220第二接合结构

1222第一电缆

1224第一端

1226第二端

1228插件

1230开口

1232第二电缆

1234第一端

1236第二端

1238联接器

1240正面

1242开口

1244凸出部

1246下压机构

1248轴向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示出断路器组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断路器组件100包括可移除地安装在壳体或箱104内的断路器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箱104包括顶壁106、底壁108、成对的侧壁110和后壁112,它们限定腔体114。断路器102构造成以便推压进和推压出箱104的腔体114。断路器102安装在支架116上,支架116又得到安装到壳体侧壁110上的相对的伸缩侧轨组件118的支承,以进行推压。断路器102构造成控制通往一个或多个负载(未显示)的功率,以及在检测到短路或故障时,中断通往负载的电流。负载可包括例如且无限制,机器、马达、灯和/或制造设施、功率生产设施或功率分配设施的其它电气和机械装备。断路器102通过汇流条(未显示)联接到功率供应(未显示)上,并且通过导电电缆(未显示)联接到一个或多个负载上。

断路器102包括多个断路器主脱开端子(未显示),它们各自构造和定位成与定位在箱104内的对应的壳体主脱开端子(未显示)接合。另外,断路器102包括:至少一个辅助脱开端子组件120,其包括箱辅助脱开设备122;以及对应的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其定位成可滑动地与箱辅助脱开设备122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箱辅助脱开设备122通过沿着旋转轴线128延伸的一组枢转凸起部126,联接到侧壁110之间的顶壁106上。因此箱辅助脱开设备122构造成围绕旋转轴线128在至少第一(即,工作)位置和第二(即,接线)位置之间旋转。

因此,虽然箱辅助脱开设备122联接到箱104的顶壁106上,但要理解的是,本公开存在其中箱辅助脱开设备122以类似于上面描述的方式联接到其它箱壁(例如,侧壁110)上的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断路器组件100还包括联接到辅助脱开端子组件120上的高速通信联接件200。更特别地,联接件200包括与箱辅助脱开设备122一体地形成的箱联接部分202和与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一体地形成的断路器联接部分204。如本文所用,用语“高速通信”意于描述使用cat5和cat6高速通信电缆的数据通信,诸如典型的以太网和hdmi通信中使用的那些。备选地,可使用使得高速数据能够传送通过断路器组件100的任何类型的高速通信电缆。另外,实时地执行至少一些高速数据通信传输。如本文所用,用语“实时”指的是下者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测量和收集预定数据的时间、处理数据的时间,以及系统对事件和环境作出响应的时间。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这些活动和事件基本同时发生。

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箱联接部分202和断路器联接部分204使得即使当断路器102以及因此辅助脱开组件120处于脱开位置时,也能够保持高速通信传输联接件200。

图5是箱辅助脱开设备122的正面透视图,并且图6是箱辅助脱开设备122的背面透视图。图7是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的正面透视图,并且图8是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的背面透视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箱联接部分202联接到断路器联接部分204上,以形成自对齐高速通信联接件200。如上面描述的那样,断路器102可沿着支架116在脱开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推压,在脱开位置上,断路器主脱开件和功率供应之间的连通终止,而在连接位置上,断路器主脱开件与功率供应连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件200是自对齐联接件,它包括使得箱联接部分202能够匹配断路器联接部分204的对齐结构,以自动再次对齐联接部分202和204。

箱辅助脱开设备122包括多个内凹式端子壳体130,它们与设备122一体地形成,并且构造成将多个内凹式端子132中相应的一个容纳在其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端子设备122还包括第一端134和相对的第二端136,它们各自包括对齐结构138。对齐结构138包括顶表面140、底表面142,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侧壁144。对齐结构138还包括前表面146,前表面146在表面140和142之间延伸且垂直于侧壁144,其中,至少一个内凹式端子壳体130从前表面146向外延伸。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齐结构138包括在前表面140和146之间延伸的第一斜表面148,而且还包括在底表面142和前表面146之间延伸的第二斜表面150。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斜表面148和150构造成接合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上的对应的斜表面,以有利于将设备122联接到设备124上。

参照图7和8,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包括多个外凸式端子壳体149,它们各自构造成接收箱辅助脱开设备122上的一个多个内凹式端子壳体130。特别地,当箱侧端子设备122处于工作位置时,以及当推压进入操作至少已经完成到测试位置和/或连接位置时,成组的外凸式端子壳体149在位置上与内凹式端子壳体130协作。另外,当箱侧端子设备122处于脱开位置时,成组的外凸式端子壳体149在位置上不与内凹式端子壳体130协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包括第一端152和相对的第二端154,它们各自包括第二对齐结构156。对齐结构156包括顶表面158、底表面160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侧壁162。对齐结构156还包括用于接收内凹式端子壳体130的部分163,内凹式端子壳体130从箱辅助脱开设备122的第一对齐结构138的前表面146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对齐结构156包括在顶表面158和部分163之间延伸的第一斜表面164和在底表面和部分163之间延伸的第二斜表面166。

对齐结构138和156有利于自动地再次对齐设备122和124,以使得设备122和124能够自联接。更特别地,内凹式端子壳体130插入到部分163中,并且对齐结构138的斜表面148和150接合对齐结构156的斜表面164和166。将设备124向前推,使得对齐结构138基本承坐在对齐结构156内。在操作中,从箱104移除断路器102会使对齐结构138和156自动地彼此脱开。类似地,将断路器102推压到箱104中会使对齐结构138和156自动地接合和联接设备122和124。特别地,当断路器102从脱开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对齐结构138的斜表面148和150接合对齐结构156的斜表面164和166,以使得能够通过高速联接件200的箱联接部分202和断路器联接部分204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对齐结构138与第二对齐结构156不对齐超过预定容差的情况下,设备122和124被阻止匹配。

再次参照图5和6,箱辅助脱开设备122上的第一高速联接部分202包括从设备122的顶表面168向上延伸的本体部分2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部分206与设备122一体地形成。备选地,本体部分206是通过任何已知器件联接到设备122上的单独构件。本体部分206形成构造成将高速连接器208接收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盖210联接在至少一个连接器208上面,以将连接器208固持在本体部分206内。特别地,盖210包括至少一个钩子部分214,其构造成接合形成于本体部分206上的至少一个凸缘212。

现在参照图7-10,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上的第二高速联接部分204包括从设备124的顶表面170向上延伸的本体部分2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部分216与设备124一体地形成。备选地,本体部分216是通过任何已知器件联接到设备124上的单独构件。本体部分216形成构造成将高速联接器218接收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器218构造成通过高速通信联接件200来联接负载(未显示)与断路器组件100中的功率源。特别地,本体216包括第一本体开口220,它与第一联接器开口222对齐,使得开口220和222构造成将高速通信连接器208接收在其中。另外,本体216包括第二本体开口224,它与第二联接器开口226对齐,使得开口224和226构造成将来自箱联接部分202的高速通信连接器208接收在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开口220和224定向成彼此成90度。类似地,联接器开口222和226定向成彼此成90度。断路器联接部分204还包括联接到本体部分216上的盖228,以将联接器218固持在本体部分216内。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216包括前壁230,在前壁230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槽口232。联接器218包括突出部234,它从联接器218的与第二开口226相对的壁延伸。联接器218插入到本体216中,使得限定在前壁230中的槽口232接收突出部234。突出部234和槽口232协作,以限制联接器218在本体部分216内的移动。

在操作中,用户将来自他们的负载的高速通信连接器分别插入到本体216和联接器218的第一开口220和222中。然后,从脱开位置开始,用户将断路器102以及因此将断路器辅助脱开设备124和断路器联接部分204推压到箱104中。对齐结构156的壳体接收部分163接收从对齐结构138的前表面146延伸的内凹式壳体130。断路器102被推压,对齐结构138的斜表面148和150接合且匹配对齐结构156的斜表面164和166,使得对齐结构138承坐在对齐结构156内。由于结构138和156的承坐,第二开口224和226以搭扣配合附连的方式接收箱联接部分202上的连接器208,使得箱联接部分202和断路器联接部分204联接在一起。在这种构造中,高速通信信号可从断路器联接部分204传输通过联接器218,并且通过连接器208传输到箱联接部分202中。

图11示出断路器组件1100的备选实施例,它包括安装在箱或壳体1104内的断路器1102。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04包括成对的侧壁1106,并且断路器1102构造成推压进和推压出壳体1102。断路器1102安装在支架1108上,支架1108又得到安装到壳体侧壁1106上的相对的伸缩侧轨组件1110的支承,以进行推压。断路器1102构造成控制通往一个或多个负载(未显示)的功率,以及当检测到短路或故障时,中断通往负载的电流。负载可包括例如且无限制,机器、马达、灯,和/或制造设施、功率设施或功率分配设施的其它电气和机械装备。断路器1102通过汇流条(未显示)联接到功率供应(未显示)上,并且通过导电电缆(未显示)联接到一个或多个负载上。

断路器1102包括多个断路器主脱开端子(未显示),它们各自构造和定位成接合定位在壳体1104内的对应的壳体主脱开端子(未显示)。另外,断路器1102包括至少一个辅助脱开端子组件1112,其包括构造和定位成可滑动地接合对应的壳体辅助脱开设备1116的断路器辅助端子设备111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断路器组件1100还包括联接到壳体1104上的高速通信联接件1200。更特别地,联接件1200联接到一个侧壁1106上且定位在辅助脱开组件1112附近。如本文所用,用语“高速通信”意于描述使用cat5和cat6高速通信电缆的数据通信,诸如典型的以太网和hdmi通信中使用的那些。备选地,可使用使得高速数据能够传送通过断路器组件100的任何类型的高速通信电缆。用语“实时”指的是下者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测量和收集预定数据的时间、处理数据的时间,以及系统对事件和环境作出响应的时间。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这些活动和事件基本同时发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件1200与辅助脱开组件1112分开形成。因而,断路器组件1100可包括联接件1200而不包括辅助脱开组件1112。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单独形成的联接件1200和辅助脱开1112使得即使在断路器1102以及因此辅助脱开组件1112处于脱开位置时,也能够保持高速通信联接件12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联接件1200的至少一部分与辅助脱开组件1112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

图12是可用于断路器组件1100(在图11中显示)的高速通信联接件1200的透视图。联接件1200包括第一连接器1202、第二连接器1204、框架1206、成对的杆1208和弹簧1210。图13是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器1202、框架1206和杆1208的透视图。图14是第二连接器1204的透视图,并且图15是高速通信联接件1200的侧视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02联接到第二连接器1204上,以形成自对齐高速通信联接件1200。如上面描述的那样,断路器1102可沿着支架1108在脱开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推压,在脱开位置上,断路器主脱开件和功率供应之间的连通终止,而在连接位置上,断路器主脱开件与功率供应连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件1200是自对齐联接,它包括使得第一连接器1202能够与第二连接器1204盲匹配的对齐结构,以自动地再次对齐连接器1202和120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框架1206联接到壳体1102的侧壁1106上(它们两者在图11中显示),并且包括间隔开的壁1212。第一连接器1202联接在壁1210之间。更特别地,第一连接器1202包括成对的开口,相应的杆1208插过开口,以将第一连接器1202联接到框架1208上。杆1208在壁1212之间延伸,并且联接到壁1212上,使得杆1208导引第一连接器1202,以便第一连接器1202被弹簧1210沿x方向(在图13中显示)偏压,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特别地,弹簧1210围绕杆1208联接,使得第一连接器1202定位在弹簧1210和第二连接器1204之间。弹簧1210构造成朝一个壁1212偏压第一连接器1202。在操作中,当断路器1102推压到脱开位置时,第一连接器1202沿着杆1208沿x方向滑动,以保持与第二连接器1204接合。

第一连接器1202包括第一对齐结构1214,它与第二连接器1204上的第二对齐结构1216匹配。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对齐结构1214和1216有利于自动地再次对齐连接器1202和1204,以使得能够自联接联接件1200。更特别地,第一对齐结构1214包括延伸凸出部,在延伸凸出部中限定凹口,并且第二对齐结构1216包括突起,突起被延伸凸出部导引到凹口中。备选地,第一对齐结构1214和第二对齐结构1216可为使得联接件1200能够如本文描述的那样操作的任何类型的对齐结构。在操作中,从壳体1104移除断路器1102会使对齐结构1214和1216自动地彼此脱开。类似地,将断路器1102推压到壳体1104中会使对齐结构1214和1216自动将第一连接器1202接合和联接到第二连接器1204上。特别地,当断路器1102从脱开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第一对齐结构1214匹配第二对齐结构1216,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器1202和第二连接器1204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第一连接器1202与第二连接器1204不对齐超过预定容差的情况下,对齐结构1214和1216阻止连接器1202和1204匹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02还包括第一接合结构1218,它与第二连接器1204上的第二接合结构1220接合。接合结构1218和1220有利于将第一连接器1202联接到第二连接器1204上,使得接合结构1218和1220代替高速电缆上的标准接合凸出部。更特别地,第一接合结构1218包括凸起部,凸起部具有成对的倾斜表面,并且第二接合结构1220包括偏压机构,偏压机构沿着凸起部的倾斜表面向上行进,并且围绕凸起部进行搭扣配合。备选地,第一接合结构1218和第二接合结构1220可为使得联接件1200能够如本文描述的那样操作的任何类型的接合结构。此外,当联接件1200用于以太网高速通信连接器时,联接件1200可仅仅包括接合结构1218和12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合结构1218和1220位于连接器1202和1204的侧部上,该侧部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连接器1202和1204的其上定位有对齐结构1214和1216的侧部。备选地,接合结构1218和1220分别定位在连接器1202和1204的有利于联接件1200如本文描述的那样操作的任何侧部上。

参照图12,第一电缆1222包括联接到电子器件模块(未显示)上的第一端1224和联接到第一连接器1202上的第二端1226。更特别地,第一连接器1202包括插件1228,插件限定开口1230,电缆1222的第二端1226通过开口插入。类似地,第二电缆1232包括联接到电子器件模块(未显示)上的第一端1234和联接到第二连接器1204上的第二端1236(在图16中显示)。现在参照图14和图16,它是高速通信联接件1200的横截面图,联接件1200包括成对的联接器1238,它们构造成使第一电缆1222的第二端1226和第二电缆1232的第二端1236联接在第二连接器1204内。更特别地,第二连接器1204的正面1240包括限定在其中的开口1242,第一电缆1222的第二端1226通过开口1242插入,以接合第一端1226与联接器1238。第二连接器1204包括用于各个联接器1238的开口124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两个联接器1238是为了使得两个不同的高速数据通信路径能够通过联接件1200传输。备选地,联接件1200可具有有利于联接件1200如本文描述的那样操作的任何数量的联接器123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器1238是用来连接高速通信电缆的两个外凸式端部的标准联接器。备选地,联接器1238可为能够连接高速通信电缆的两个外凸式端部的任何联接器。

图17是第一连接器1202的沿着图15中显示的线17-17的横截面图。为了简单起见,图17中未显示第二连接器1204、电缆1222和联接器123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缆1222的第二端1226包括可偏压凸出部1244,它构造成在进入到标准插头中之后被压下,然后升起,以将第二端1226搭扣配合到连接器中。但是,为了使第二端1226自动地脱开和保持上面描述的自对齐和自联接结构,凸出部1244保持受到下压是合乎需要的。因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02包括下压机构1246,其构造成使凸出部1244保持处于偏压、下压位置,如图17中显示的那样。更特别地,在第二端1226插入到插件1228中时,部分地限定开口1230的轴向表面1248将凸出部1244偏压到下压位置。随着第二端1226的远侧端承坐到联接器1238中,凸出部1244导引到形成于第一连接器1202上的下压槽口1246中,使得凸出部保持处于下压位置。备选地,下压机构1246是倾斜表面。大体上,下压机构1246是使凸出部1244保持处于下压位置的任何机构。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断路器和操作断路器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断路器和方法不局限于本文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断路器的构件和/或方法的操作而是可独立于本文描述的其它构件和/或操作且与它们分开来使用。另外,还可与其它系统、方法和/或装置结合起来限定或使用所描述的构件和/或操作,而且不限于仅用本文描述的断路器系统来实践它们。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在电力开关设备中使用的断路器组件。断路器组件包括箱和在箱内联接的断路器。断路器可在连接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移动。断路器组件还包括第一辅助脱开设备,它枢转地联接到箱上且包括至少一个高速通信连接器。第二辅助脱开设备联接到断路器上,并且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联接部分上的第二联接部分。第二联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开口构造成当断路器从脱开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接收高速通信连接器,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联接部分和第二联接部分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因此,本文描述的断路器组件以及更特别地高速通信联接件将诸如(但不限于)以太网和hdmi的高速数据通信直接嵌入到断路器电子器件中。因而,高速通信联接件使得能够实时传输高速通信数据。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断路器组件和组装断路器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断路器组件和方法不局限于本文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断路器组件的构件和/或方法的操作而是可独立于本文描述的其它构件和/或操作且与它们分开来使用。另外,还可与其它系统、方法和/或装置结合起来限定或使用所描述的构件和/或操作,而且不限于仅用本文描述的断路器系统来实践它们。

本文示出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操作的执行顺序或进行顺序不是至关重要的,除非另有规定。也就是说,操作可按任何顺序执行,除非另有规定,而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比本文公开的那些更多或更少的操作。例如,构想到在另一个操作之前、与此同时或之后进行或执行特定操作在本发明的各方面的范围之内。

虽然可在一些图中显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具体特征,而在其它图中不显示,但这仅仅是为了方便。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图的任何特征可结合任何其它图的任何特征来引用和/或声明。

本书面描述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实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可取得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示例。如果这样的其它示例具有不异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无实质性差异的等效结构要素,则它们意于处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